肥兒最近越來越像個大人了,自己可以做很多很多事,而且還總是很熱情的幫助別人,同時不斷的觀察,也喜歡參與討論模式的學習和自我成長。
關於學習,我平時時時刻刻都在灌輸我的一些理念,例如,如何利用和珍惜時間:在等待別人的時候不要空等,而是找點事情做一下。例如,告訴他不要總是接受別人的幫助,要學會適當的拒絕,只有這樣自己才會成長,才不會變成一個『小奴隸』....
孩子這麼大了,語言上的交流需要十分注意和到位。同時,我們要注意聆聽孩子,這樣以來孩子會很樂於表達,有了表達的自信就會有表達篇幅的提升,我稱之為『演講』,肥兒英文「演講」一小時… 4.8-9歲 特寫留念,同時他們也會學會了聆聽我們。
孕期的我清早起來的比較頻繁,今天又是3點起來的,不過晚上也睡得早,8點的樣子。然後起來就是吃吃喝喝的補一補,順便寫點作業。
剛剛看著睡夢中的稚嫩的小大人,我想起來周末他做的一個思路非常清晰的工作沒有寫。前天視頻怎麼也沒有傳輸成功,所以想乾脆寫篇育兒文章吧。
周六早飯後,我們都各自做著按部就班的事,肥兒說:I want to make a Time Capsule. 於是就做了起來,他找了個現成的紙箱子很快就做好了一個給我看,我在洗碗,邊說:It seems a bit big. We need a big hole then. 他又說什麼我忘記了。
但是過了一會兒,我看他打開一箱子礦泉水,在整理水到架子上,我拍了個視頻,想:展示一下日常生活中孩子如何認識和感受量的。視頻中肥兒一瓶一瓶的把水放到架子上,等全部放完以後,他『呆看』了箱子一下,『心想』:沒了。--感受了數字『0』....
我在他身邊拍視頻,他跟我說了一句日語:哦嘎桑。,目前就會幾個單詞的他挺喜歡說的,孩子都是這樣。
後來,又拿了剪刀撿了起來,我才一下子意識到:可不是整理個水這麼簡單啊。
於是我繼續觀察了後面他長達半小時的工作。
很多時候我們都看重孩子各種思維的培養。我的感觸是:對於0-6歲的孩子,無論什麼思維的培養都離不開,親身體驗這類型的實體工作。甚至到了6歲以後孩子漸漸生出抽象思維也不例外,這個階段的孩子也需要讓他們多多參與生活和社會實踐才行。
每每觀察兒子工作那麼有條理,那麼細緻,那麼的專注於思考,是一種享受,對我更是一種教育。這樣的觀察讓我有更強的保護欲望。誰都別想打擾我兒子工作。,不知道媽媽們是否有同樣的體會。
但是,現在肥兒也喜歡社交,同時我也知道專注並非工作的最高境界,被暫時的打斷而又能接著回到自己的狀態才是更勝一籌,我也會從以前的超級毫無商量餘地的準則,變的稍微有了那麼點彈性哈。《0-3和3-6要求是不太一樣的,自我和社會性的比例不同。》
來到3-6孩子有了足夠的專注形成的自我作為基礎,就非常渴望社交。所以作為母親我當然知道適當『放手』,不能太限制孩子。並且,我的角色也發生轉化,幫助孩子社交,尤其介紹社交原則和商討解答社交疑惑。
隨著孩子的長大,就目前肥兒來說,自己的專注工作已經不是問題,也不需要我太多的保護,社交的確是我協助他成長的重點。
每每和他一起討論生活中人際交往中人和人之間的事情,我都非常注意,我的語言是在給他傳遞一個什麼樣的做人準則,什麼樣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呢。
真的需要每次語言交流注意聆聽孩子,對自己說的話要非常有意識,這是在說什麼,在表達什麼意思。時常總結和反思的我,前一陣子聽了點小廣播『傅雷家書』,學到了『人格』二字很是認同。
小孩子學什麼重要,人格培養更重要。同時,昨天我讀到了關於『道德美德』的一些簡單理論,這位我以後和兒子的交流有了更明確的方向和理論指導。這次我先簡單截圖分享一下,以後我再分享更多心得。
下面,肥兒的『時間膠囊』工作的視頻在這裡啦。
(隨著孩子長大,這樣的工作視頻真是越來越顯的彌足珍貴啊)
感受孩子的成長,從觀察孩子的行為和工作開始。看了肥兒工作視頻你想說點什麼呢,歡迎留言互動。
一眨眼一小時過去了,我該去睡了,時間太快....希望肥兒的『時間膠囊』 能幫助到我們哈哈。
後記
網搜:時間膠囊指將現代發明創造的有代表性意義的物品裝入容器內,密封后深埋地下,並設置一個在未來能夠打開「時間膠囊」的時間。就是人們把一堆現代發明創造的有代表意義的物品裝入一個容器中,密封后深埋到地下。等到幾十年、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後供那個時代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