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一社區開設助老餐廳,為社區內老人提供免費送餐服務

2020-12-12 騰訊網

「老伴兒,你看這幾道菜怎麼樣?好像都是你愛吃的!」

「是啊,這個雞肉燉粉條,你吃雞肉,我吃粉條,就這麼定了……」

8日上午11時許,在長春市綠園區青欣路66號星馳社區開業不久的「印跡·我的年代」社區助老餐廳內,一對老夫婦精心地挑選著他們喜愛的飯菜,並且連聲稱讚這家餐廳的經營模式好,飯菜經濟實惠又可口……

助老餐廳可為老人免費送餐

8日上午10時許,城市晚報全媒體記者來到了「印跡·我的年代」社區助老餐廳,從外觀上看,該餐廳嶄新的裝修,應該是營業不久。推開門,餐廳內裝修簡單樸素、乾淨整潔。正對著進戶門的廚房處,廚師和一名工作人員正在裡面忙活著。

這家餐廳12月2日才剛剛開業,直接的定位就是「助老」,為社區老人和居民提供早餐和午餐,午餐定價11元。60歲以上的老人收費為9元錢,菜品包括四菜一湯,外加三四個小涼菜。

「每天的四菜一湯,廚師會變著樣兒做,就是為社區內的老人提供更周到、可口的飯菜!」餐廳負責人張作印說,「除了老人以外,環衛工人和殘疾人也享受這個優惠待遇!」

社區內的老人可以在餐廳內就餐,就餐時還可以相互聊聊天,不能來餐廳就餐的老人,餐廳提供免費的送餐服務,將可口的飯菜送到老人的手中。「從開業到現在一周時間,就有個居民的孫女給爺爺辦了一張會員卡,每天中午都點餐,讓我給老人送到樓上……」張作印表示。

說話間,餐廳廚師準備的飯菜很快擺到了打飯窗口處……

老夫婦慕名而來品嘗飯菜

餐廳的早餐時間為早上6點半到上午8點,午餐時間為中午11點到下午1點。11點剛過,一對老夫婦就推門進了餐廳。

「這是助老餐廳吧?早就聽說了,今天和老伴兒來嘗嘗味道怎麼樣?」70歲的雷先生進餐廳後,就把67歲的老伴李女士拽到飯菜前,看一看當天的飯菜都有什麼。

雷先生說,他家就在附近,孩子平時不在身邊,兩人有時不願意自己做飯了,就到外面對付一口。最近聽說社區裡開了一家助老餐廳,他們早就想來嘗一嘗,恰好8日有時間,於是就來了。

夫婦二人用自助餐盤打了一餐盤子的飯菜,坐在餐桌旁細細地品嘗起來,「這菜味道不錯啊,餐廳的飯菜便宜,而且還挺好吃,以後可要多來幾次……」夫婦二人閒聊著。

居民萬先生今年快90歲了,正在小區內健身,談到剛剛開業的助老餐廳,萬先生表示贊成,「社區這個辦法不錯,解決了很多社區老人做飯、吃飯難的問題,我現在和老伴兒還能動彈,做飯沒問題,等動彈不了了,我們也準備到餐廳裡點餐去!」

探索解決居家養老老人「吃飯難」問題

為什麼社區要成立一個助老餐廳呢?

星馳社區主任李雅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個助老餐廳是社區與長春市一家居家養老發展指導服務中心合作,社區免費提供經營場所,政府和民政部門提供了餐廳內的桌椅、餐具等設備,由居家養老發展指導服務中心進行經營,目的是為解決社區內居家養老老人「吃飯難」的問題,這也是社區對居家養老現狀的一種探索模式。

李雅玲說,他們的社區內老年人居多,60歲以上老年人就有1273位,其中還有很多高齡的空巢老人。近年來,星馳社區在不斷探索社區助老服務新模式,著力打通服務居民「最後一公裡」。

「餐廳也就開業一周的時間,目前運轉良好,並且得到很多老人的認可,我們覺得,我們的工作沒有白做,為老人辦好事是我們社區義不容辭的責任!」李雅玲說。

來源:城市晚報全媒體記者 陸續 報導 攝

編輯:零柒

相關焦點

  • 長春社區開設助老餐廳 探索解決老人「吃飯難」
    中新網長春12月7日電 (記者 張瑤)「飯菜味道很不錯,很合我們的胃口,這是家門口的食堂啊!」12月7日,位於長春市綠園區青欣路66號的「印跡·我的年代」社區助老餐廳,受到老人們的交口稱讚。工作人員為老人打飯 張瑤 攝「以前每天為了這頓午飯,簡直愁死人啊。一會兒要想買啥菜,一會兒要想弄什麼吃的,關鍵弄了半天也只能吃幾口,剩下很多,又不停地吃剩菜,哪兒有啥子營養嘛。」68歲的劉勝才說,自從有了社區助老餐廳,每天一到飯點就過來吃午餐,菜品還都是營養專家搭配的,很舒心。
  • 西安多個社區辦起「共享餐廳」 老人吃一葷三素家常菜只要7塊錢
    從今年6月起,西安市蓮湖區北院門街辦橋梓口社區聯合公益組織開了一家「社區共享餐廳」,一般老人一葷三素7元,一些行動不便、困難群體老人可免費送餐,還為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撫養和贍養的老人提供免費用餐、送餐服務。
  • 萊西市南墅社區助老食堂在南墅中心衛生院舉行啟用儀式
    萊西市民政局於同荀局長、張普興副局長、劉顯金科長,市衛健局黨組成員、市老齡委辦主任徐鵬程同志,南墅鎮政府孫濤鎮長、南墅鎮統戰委員孫建光同志等相關領導出席啟動儀式並為助老食堂揭牌,民政工作人員、山裡紅公益服務志願者、南墅中心衛生院志願者、低保老人代表參加啟動儀式。市民政局局長於同荀同志、市衛健局黨組成員、市老齡委主任徐鵬程同志共同為社區助老食堂揭牌。
  • 貴陽誠善助老第8家免費餐廳正式投運
    貴陽網訊 1月13日上午,貴陽誠善助老公益互助免費餐廳第8家店——花溪區南溪苑店正式投運,標誌著誠善助老免費餐廳數量再次擴容,花溪南溪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老人和殘疾人吃飯不再難。貴陽市民政局向南溪苑誠善助老免費餐廳捐贈一萬元當天,貴陽市民政局向貴陽誠善助老慈善公益中心捐贈1萬元,用於誠善助老助殘花溪南溪苑公益互助餐廳免費供餐。 西紅柿香菇、熗炒木耳萵筍、青紅椒炒棒豆、鹽菜湯……「這飯菜味道很好,謝謝你們咯!」100多位南溪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鰥寡孤獨、失能、生活困難老人和殘疾人在免費餐廳津津有味地享用著午飯。
  • 誠善助老免費餐廳烏當店遷新址,天下真有免費的午餐!
    10月18日,貴陽誠善助老免費餐廳烏當店正式搬入烏當區新添寨地礦新莊小區。據了解,當天,268位老人首次在烏當店新址免費吃上愛心午餐。 據了解,誠善助老免費餐廳烏當區店於2018年1月3日落戶烏當區藍波灣·新天衛城。
  • 貴陽這些助老免費餐廳都恢復供餐了
    25日上午,都市新聞記者了解到,自6月6日貴陽誠善助老免費餐廳國際城店在疫情過後首先恢復免費供餐後,水口寺社區店也緊隨其後,於6月8日恢復供餐。6月24日,經過上級主管部門審批,貴陽誠善助老免費餐廳金獅小區店嚴格按照防疫流程,以打餐帶走的方式,向該轄區孤寡、空巢、殘疾、低保等困難老人恢復免費供餐。其他4家誠善助老免費餐廳北京路社區店、烏當地礦新莊店、小河香江花園店、白雲優品城邦店也將經過相關部門審批後陸續開放。
  • 普陀東港8個社區老人享送餐服務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 圖文無關本月起,普陀區社區百姓幸福會所開始為東港街道8個社區的60周歲以上老年人送餐,以解決孤寡、失能、空巢老人用餐不便問題,進一步延伸普陀區上門送餐的服務地圖。近日上午9時,普陀區社區百姓幸福會所門口就飄出了飯菜香。走進幸福美食館一看,灶臺上火正旺,榨菜豆腐湯、番茄炒蛋、紅燒玉禿、乾鍋花菜……一道道菜品在廚師的翻炒下火熱出鍋,幾名工作人員正忙著分盤打包。「我們1個小時前就開始忙了。」幸福美食館工作人員告訴筆者,剛開始別看量不太大,但為60周歲以上老人烹飪,注意事項很多,「要照顧到大部分老年人的口味,注重葷素搭配。」
  • 在社區「幸福餐廳」裡 享受晚年「好滋味」
    1月6日,棗園街道利君西社區「幸福餐廳」開始試運營,老人們紛紛叫好。 利君西社區「幸福餐廳」設在社區活動室,配備了保溫餐車,由土門街道牡丹莊園社區老年助餐點「幸福餐廳」按菜譜做好及時送過來。
  • 為老餐廳:把熱乎飯菜送到老人手裡
    儘管我市為老餐廳不斷增多,有就餐需求的老年人也在不斷增加,其中部分空巢、獨居、失能及半失能高齡老人吃飯難的問題十分突出。為此,回民區太平街社區為老服務餐廳推出將熱乎飯菜送上門服務,讓這些老人不再為吃飯問題犯難。
  • 城關區為A類老人免費配送午餐 標準每份15元配送時間兩個月
    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城關區的虛擬養老餐廳一直沒有開放,解決轄區老人的吃飯難問題迫在眉睫。7月2日,記者從城關區民政局獲悉,根據區委區政府部署要求,城關區虛擬養老院通過招投標確定配送企業,7月1日起為350名A類老人開展免費送餐服務,保障老人們在家能按時吃上一頓可口的午餐。
  • 晏家坪街道南院社區:打造「夕陽樂」助老工程
    南院社區位於晏家坪街道南部,轄區居民7139人,60歲以上老人1340人,佔轄區總人口的19%以上。針對全轄區空巢、特困、病殘老人等養老難問題,南院社區緊扣老年居民需求,打造「夕陽樂」助老工程,推行多元化養老模式,成立了夕陽樂餐桌、老年日間照料中心,打造了社區文化服務中心、社區康復保健室等陣地,讓老人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養老服務。
  • 社區|社區牽頭建「社區食堂」,為老人定製菜品還能「包月」
    老年助餐服務是一項群眾關心、社會關注的民生實事,也是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為了能讓老人們在家門口吃上一口熱乎的飯菜,6月9日,由包頭市青山區錦林社區牽頭、熊媽媽主食廚房入駐的「錦林社區食堂」正式啟動。
  • 思明基本實現居家養老全覆蓋 建有96個社區服務站
    關鍵詞  醫療服務  家住文屏社區的老鄭患有糖尿病,街道指定的醫護人員每周不定期上門為他測量血壓、血糖,提供健康諮詢等,讓他及時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據了解,在醫療服務方面,各街道與轄區醫療機構籤訂協議,由醫療機構指派醫療助老服務員上門為老人提供醫療保健服務,每周不少於1小時,為轄區老人開設家庭病床、建立健康檔案,建檔率達到99%。
  • 青島有這樣一家公益素食餐廳 免費為困難群體提供午餐
    10月17日上午9:30分,位於市北區淮陽路的日善堂舉辦了一周年慶祝活動,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運行一年間,「日善堂」累計提供為像姜秀雲這樣的老人提供了免費素餐27420份,幫助了100多位老人。老人們為「日善堂」慶生  10月17日,日善堂公益素食餐廳舉辦了開業一周年的慶典儀式,市北區民政局、開平路辦事處分管領導、社區書記、樓長代表、就餐老人、志願者代表以及企業家代表齊聚一堂,共同為日善堂「慶生」。
  • 安亭鎮黃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榮獲全國「敬老文明號」稱號
    中心與安亭鎮黃渡敬老院、日間照料中心大膽嘗試推行「醫養結合」養老新模式,開設緊急救助服務為敬老院老人提供就醫綠色通道;開設「夕陽講堂」和「中醫養生保健」知識講座;建立家庭病房,定期上門提供醫療服務;每年定期為敬老院280餘名老人體檢
  • 青島市北區敦化路街道福彩四方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伊春路站便民餐廳...
    7月15日上午,敦化路街道福彩四方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分中心)伊春路站點經過重整裝修正式投入運營,依託服務站中央廚房開設的便民餐廳也正式開餐堂食,吸引了社區50餘位老人前來參與活動。在建設服務中心的基礎上,敦化路街道積極發揮服務中心輻射帶動作用,推動其他社區原有的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轉型升級為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站,構建「一中心多站點」的醫康養照護服務格局,為轄區老年人提供送餐助餐、助潔助浴等醫康養結合的新型養老服務,伊春路站點經過重新裝修,開設便民餐廳提供堂食服務,引起了周邊老年人的廣泛關注。
  • 貴陽第8家誠善助老助殘公益餐廳開業!地點:花溪南溪苑易地扶貧搬遷...
    1月13日上午,「貴陽誠善助老助殘花溪南溪苑公益互助餐廳免費供餐慶典活動」在花溪南溪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舉行。老人在免費餐廳吃飯加上這一家,從2014年5月到2021年1月,近7年來,貴陽誠善助老在貴陽市民政局等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已開辦了8家誠善助老免費餐廳。
  • 打造和諧共生新型社區關係 數字助老貝殼社區屬性凸顯
    貝殼在「我來教您用手機」公益助老項目主要為老人解決手機使用難題,提高老年人對智能化應用的操作能力。項目由定期培訓課堂和手機使用到店諮詢答疑兩部分組成,其中,定期培訓課堂以經紀人志願者為「老師」,配有成熟的課本、課件和成熟的志願者培訓體系,為社區裡有需求的老人定期開展手機基礎功能、微信基礎功能、生活相關功能等課程;而手機使用到店諮詢答疑則將活動常態化,老人可隨時到貝殼連接的社區經紀門店進行諮詢,經紀人則將教學時間化整為零,及時為老人提供幫助。
  • 「養老」變「享老」, 老人需要這樣的社區生活
    據中心主任範悅介紹,這裡還開展針灸推拿服務。   此時,「馨怡」餐廳內已經飄出了飯菜香,工作人員正在進行菜品分裝。由於疫情的原因,中心還未開放堂食,但已恢復為老助餐,推出「送餐到家、外賣自取」服務。每天專職的送餐員都會準時來到這裡,接受隨申碼查驗、體溫檢測、信息登記後統一發放騎手工作證。而送餐車均經過消毒,外送餐品被分裝進保溫箱,確認數量及送餐地址。
  • 聚德華天老字號與社區「聯網」送餐
    一大早,峨嵋酒家北禮士路店就接到了社區發來的30多份訂單,全部要趕在午飯前,送往展覽路10多個社區。「這裡面有行動不便的孤寡老人,也有不願出門的顧客,」峨嵋酒家連鎖店張玉明總經理告訴記者,「社區有不少居民希望我們送出,我們和展覽路街道一起努力,為22個社區建立了送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