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兒,你看這幾道菜怎麼樣?好像都是你愛吃的!」
「是啊,這個雞肉燉粉條,你吃雞肉,我吃粉條,就這麼定了……」
8日上午11時許,在長春市綠園區青欣路66號星馳社區開業不久的「印跡·我的年代」社區助老餐廳內,一對老夫婦精心地挑選著他們喜愛的飯菜,並且連聲稱讚這家餐廳的經營模式好,飯菜經濟實惠又可口……
助老餐廳可為老人免費送餐
8日上午10時許,城市晚報全媒體記者來到了「印跡·我的年代」社區助老餐廳,從外觀上看,該餐廳嶄新的裝修,應該是營業不久。推開門,餐廳內裝修簡單樸素、乾淨整潔。正對著進戶門的廚房處,廚師和一名工作人員正在裡面忙活著。
這家餐廳12月2日才剛剛開業,直接的定位就是「助老」,為社區老人和居民提供早餐和午餐,午餐定價11元。60歲以上的老人收費為9元錢,菜品包括四菜一湯,外加三四個小涼菜。
「每天的四菜一湯,廚師會變著樣兒做,就是為社區內的老人提供更周到、可口的飯菜!」餐廳負責人張作印說,「除了老人以外,環衛工人和殘疾人也享受這個優惠待遇!」
社區內的老人可以在餐廳內就餐,就餐時還可以相互聊聊天,不能來餐廳就餐的老人,餐廳提供免費的送餐服務,將可口的飯菜送到老人的手中。「從開業到現在一周時間,就有個居民的孫女給爺爺辦了一張會員卡,每天中午都點餐,讓我給老人送到樓上……」張作印表示。
說話間,餐廳廚師準備的飯菜很快擺到了打飯窗口處……
老夫婦慕名而來品嘗飯菜
餐廳的早餐時間為早上6點半到上午8點,午餐時間為中午11點到下午1點。11點剛過,一對老夫婦就推門進了餐廳。
「這是助老餐廳吧?早就聽說了,今天和老伴兒來嘗嘗味道怎麼樣?」70歲的雷先生進餐廳後,就把67歲的老伴李女士拽到飯菜前,看一看當天的飯菜都有什麼。
雷先生說,他家就在附近,孩子平時不在身邊,兩人有時不願意自己做飯了,就到外面對付一口。最近聽說社區裡開了一家助老餐廳,他們早就想來嘗一嘗,恰好8日有時間,於是就來了。
夫婦二人用自助餐盤打了一餐盤子的飯菜,坐在餐桌旁細細地品嘗起來,「這菜味道不錯啊,餐廳的飯菜便宜,而且還挺好吃,以後可要多來幾次……」夫婦二人閒聊著。
居民萬先生今年快90歲了,正在小區內健身,談到剛剛開業的助老餐廳,萬先生表示贊成,「社區這個辦法不錯,解決了很多社區老人做飯、吃飯難的問題,我現在和老伴兒還能動彈,做飯沒問題,等動彈不了了,我們也準備到餐廳裡點餐去!」
探索解決居家養老老人「吃飯難」問題
為什麼社區要成立一個助老餐廳呢?
星馳社區主任李雅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個助老餐廳是社區與長春市一家居家養老發展指導服務中心合作,社區免費提供經營場所,政府和民政部門提供了餐廳內的桌椅、餐具等設備,由居家養老發展指導服務中心進行經營,目的是為解決社區內居家養老老人「吃飯難」的問題,這也是社區對居家養老現狀的一種探索模式。
李雅玲說,他們的社區內老年人居多,60歲以上老年人就有1273位,其中還有很多高齡的空巢老人。近年來,星馳社區在不斷探索社區助老服務新模式,著力打通服務居民「最後一公裡」。
「餐廳也就開業一周的時間,目前運轉良好,並且得到很多老人的認可,我們覺得,我們的工作沒有白做,為老人辦好事是我們社區義不容辭的責任!」李雅玲說。
來源:城市晚報全媒體記者 陸續 報導 攝
編輯:零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