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是哭著來到這個世界的。
哭鬧是寶寶與生俱來的生存技巧,是寶寶表達需求的語言,也是寶寶情緒發展的重要階段。寶寶的第一聲啼哭給父母帶來了喜悅,但更多的時候,會讓父母感到心煩意亂、不知所措。其實,聽懂寶寶哭鬧的音量、節奏、動作和時間,能夠幫助你準確地判斷寶寶的不同需求。面對寶寶的哭鬧,聽懂哭聲所傳遞的信息,積極應對,才能有效地關掉淚閘和那個「發出不和諧聲音的小喇叭"。
1⃣️ 當寶寶要抱抱了
寶寶哭聲會很低,哼哼唧唧的到處張望,喜歡假哭,沒有眼淚。
-
2⃣️ 當寶寶困了
寶寶哭聲不太大,有規律,比較纏綿,甚至有些不安,這個時候可以幫寶寶放鬆心情,讓他安心入覺。
-
3⃣️ 當寶寶要換尿不溼
寶寶哭聲連貫且基本沒有眼淚,還喜歡雙腳蹬腿。
-
4⃣️ 當寶寶腸絞痛❗
突然大聲哭叫,而且可以持續好幾個小時,一般發生在黃昏和夜晚。哭的時候,寶寶面部發紅,口周蒼白,腹部逐漸發脹或咕嚕咕嚕響,雙腳向上捲起且腳部發涼,雙手會握緊小拳頭。
-
5⃣️ 寶寶熱了和冷了
寶寶覺得熱的時候,哭聲很大,且臉紅出汗,手心發熱。
當寶寶覺得冷,他會發出輕微乏力的哭聲,肢體不太動,甚至身體蜷縮、嘴唇發紫,小手小腳冰涼。
-
6⃣️ 當寶寶煩躁不安
幾聲緩慢而拖長的哭聲打頭陣,聲音較低發自喉嚨是寶寶情緒宣洩的一種方式、要多和寶寶做遊戲、消除他的寂寞感。
-
7⃣️ 當寶寶不開心
寶寶的哭聲會十分委屈,表情也會很難過,小腿亂蹬,身子打挺,如果一直沒被理睬,他會哭得越來越大聲,甚至變成號叫。
-
8⃣️ 當寶寶餓了
寶寶哭聲短促,不急不緩,很有節奏,比較有規律,漸漸急促,小嘴做出吮吸的動作,小腦袋左右轉動,是寶寶餓了的表現,這時候要及時餵奶。
-
9⃣️ 當寶寶病了
寶寶哭聲聽著無力或聲音嘶啞,而且很費力,一般是體虛或病程較長的表現。
-
1⃣️0⃣️ 當寶寶腸道不舒服
寶寶常常在大便之前,發的聲音很急,大便後又停止哭聲,-般是寶寶的腸道有什麼問題,需要去醫院檢查。
-
1⃣️1⃣️ 當寶寶消化不好
寶寶哭聲會來得突然,第一聲又長又響,之後屏息,接著大哭,是消化不好,要給寶寶吃點可以幫助消食的藥物。
-
1⃣️2⃣️ 當寶寶受驚嚇時
常常突然發作,突然發出刺耳的哭聲,甚至伴隨間斷性號叫,哭聲急且宏亮,還會出現四肢同時伸展、小拳頭張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