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的寶寶還無法通過語言,手勢或動作與人交流,所以他唯一能用來溝通的方式就是哭了。
寶寶一旦哭鬧,很多新手爸媽往往會驚慌失措,手忙腳亂:寶寶到底是餓了?累了?還是身體不舒服了?
其實,寶寶不同的哭鬧方式代表不同的含義,所以,家長要學會讀懂,才能給寶寶最合適、最及時的安撫。
生理需求導致哭鬧,要及時滿足寶寶的需求
生理性哭鬧,是最常見的哭鬧形式,只要滿足了寶寶的需求,就能緩解。
1.寶寶哭聲響亮,音調急切,如果用手指頭觸及寶寶嘴角,他會立即停止哭鬧且轉頭尋找手指並帶有吮吸動作,這是表示寶寶餓了。要及時給寶寶餵奶。
2.寶寶哭聲響亮,但是音調柔和,很有節奏,同時臉色紅潤,呼吸正常,且哭鬧持續時間短,這個一般是屬於寶寶的一種運動方式,有助於寶寶肺部舒張和鍛鍊。
3.寶寶剛開始小聲哭泣,哭哭停停,在沒有引起大人及時注意和安撫時,哭聲就越來越大並逐漸變成連續哭泣,這個一般就是身體不適了,比如尿了、拉了、衣服不合身、氣溫冷熱不合適、磕了碰了或是蚊蟲叮咬等。
4.寶寶哭聲不太大,心神不安,感覺很疲倦但是很難哄睡,這個一般是睡眠環境不太好,可以查看室內溫度是否適宜,周圍聲音是否比較嘈雜等。
這幾種都是寶寶的正常生理需求,只要找到對應的原因,及時滿足寶寶需求,就可以讓寶寶停止哭鬧。
心理需求導致哭鬧,要給予寶寶更多關注
5.新生寶寶剛來到一個新的環境,缺乏安全感,就會時常哭鬧。
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從醫院回到家中的前幾天,家家月嫂建議家長可以這樣做:
(1)多跟寶寶溝通交流,多抱寶寶。
(2)在室內溫溼度合理的前提下,給寶寶前後依著小靠墊,這樣能讓寶寶有安全感,減少哭鬧。
(3)爸爸媽媽也參與到寶寶洗澡、撫觸的護理中,一方面促進寶寶神經的發育,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增強親子之間情感聯繫。
(4)在有大人看護的情況下,讓寶寶趴睡。
6.周邊環境的變動、家人情緒的不穩定會讓寶寶覺得不安。寶寶出生後,會逐漸熟悉居住環境,跟照料自己的人建立情感。
如果居住環境更換頻繁或是有較大變化,極易導致寶寶更加缺少安全感。
特別是頻繁更換照料寶寶的人,會導致寶寶對外界環境和人缺乏信任感。
這兩種情況都容易讓寶寶因焦慮而哭鬧。
另外,家人的情緒也會極大影響寶寶的情緒。當你有焦慮、緊張、憤怒、沮喪、悲傷或是痛苦的情緒,也會感染到寶寶,讓寶寶因不安而哭鬧。
所以,照顧新生寶寶,家家月嫂請你儘可能不要輕易變動他的居住環境,使他在熟悉的環境中逐漸增加安全感。同時,不要輕易把自己的不良情緒帶給寶寶,同時給寶寶營造一個歡樂和諧的家庭氛圍。
疾病導致的哭鬧,要及時就醫!
病理性哭鬧,是最令大人憂心的了。
我們可以根據寶寶哭鬧時的聲音和動作,以及寶寶整個的精神狀態來判斷寶寶可能出現的症狀。
7.哺乳或是進食時哭鬧甚至拒接進食,有可能是感冒鼻塞。
8.哭聲嘶啞,有可能喉炎。
9.哭鬧時抓耳撓腮或是搖頭,有可能中耳炎。
10.每次排便前哭鬧,排便後停止哭,有可能存在腹瀉或是肛周膿腫、肛裂等肛門疾病。排尿前啼哭,有可能是尿道口炎症所致,男嬰還可能由於包皮過長所致。
11.陣發性啼哭,雙腿屈曲,額部出汗,面色發白,哭聲悽涼,拒絕大人觸摸腹部,有可能腸痙攣或是腸套疊。
12.突發尖叫類哭泣,伴有面部或是手足抽搐,或是發熱及噴射性嘔吐,有可能存在腦部疾病。
一旦出現這些非正常的哭鬧,家家月嫂請你加強寶寶的體溫測量,並及時就醫,由醫生檢查判斷具體病情以及治療方案。
關注【家家月嫂】,你想了解的孕期知識、產後護理、育兒成長、月子護理(找月嫂、育嬰師、催乳師)、產後護理等,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讓你和寶寶更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