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想到,遠在北京的大科學家會給我這個小學生回信。」
日前,瑞安集雲實驗學校604班的林若希同學收到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履謙親筆題寫的「勤於學習,勇於實踐」的信箋,隨寄的還有一本附籤名的《張履謙院士傳記》。這讓收到信的她十分興奮,表示一定會好好珍藏,以張院士為榜樣,努力學習。
今年4月24日是中國第五個「航天日」,為了營造崇尚科學、崇拜科學家的良好氛圍,傳承航天精神,瑞安集雲實驗學校在4月初發起了「航天日,我給航天人寫封信」活動,以此表達對航天人的敬意。
「記得上次您來我們學校時,我和我的同學十分榮幸地來向您鮮花。那時我的心情十分激動,因為您可是航天大咖呀!」、「我希望在將來當自己遇到挫折時,也能像您一樣有直面困難的勇氣,做一個腳踏實地、堅強勇敢的人。您是我學習的榜樣!」信中,不少不少學生紛紛表達了對科學家們的崇敬之情。
「還記得您給我們學校空中農場題字嗎?我就是空中農場拓展課堂的學生之一。就是在農場,我看到了您的名字,並通過資料了解了您,現在已經非常崇拜您啦!」505班的張記睿,在給鐘山院士的信中這麼寫道。近年來,包括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孫家棟在內,共有六位院士給學校題詞,它們都成為了孩子們走近科學家的橋梁。
截至目前,瑞安集雲學子已經寄出26封書信,其中有寫給航天科學家、航天員個人的,也有寫給長徵七號團隊、長三乙團隊的。
據了解,目前已有張履謙、戚發軔、龍樂豪、鐘山、劉竹生等院士以不同方式給孩子們回信。張履謙院士的「勤於學習,勇於實踐」、戚發軔院士的「仰望星空,腳踏實地」、鐘山、劉竹生兩位院士的「學習科技,發展航天」、「發展祖國航天事業,實現民族偉大復興」,都是給孩子的精神鼓舞。另外,龍樂豪院士還親自給三位學生和學校回了信,對學校開展科技活動表示支持並勉勵學生好好學習,報效祖國。
近年來,瑞安集雲實驗學校融合「科技」元素,開展了豐富的科技活動,包括戚發軔院士和龍樂豪院士在內的眾多科學家,走進學校集雲講壇,為學生們帶來了精彩的科普講座。在濃鬱的科技氛圍中,崇尚科學、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已經逐漸成為集雲學子的精神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