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學少年,願風華正茂;期投身杏林,更以行證道。」這是鍾南山院士寫給煙臺市小學生王澤明的回信。8月28日,在開學前三天,王澤明收到了這份珍貴的「開學禮物」,捧著鍾南山院士的回信,王澤明十分激動,表示一定會好好學習,不負期待,長大後也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醫者。
鍾南山院士給王澤明的回信
記者了解到,王澤明今年10周歲,是煙臺市芝罘區建昌街小學5年級2班的學生。在疫情期間通過新聞認識了鍾南山院士,看著84歲的老人坐上「逆行」武漢的高鐵,王澤明深受感動。「當時新聞裡說老年人更易感,他問我為什麼鍾爺爺這麼大年紀了還要去武漢。我跟他說鍾南山院士不僅是一名老人,還是國家的院士,也可能是目前唯一能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人,他身上的白大褂是他的戰袍。」王澤明的媽媽唐女士說,受家人影響,王澤明很關注新聞,疫情期間更是隨時關注疫情信息,隨著疫情的發展,在家上網課的王澤明開始思考「我能為疫情做些什麼?」
王澤明疫情期間創作的手抄報(資料片)
「疫情期間,學校做了大量的教育工作,社會各界也開始徵集相關的稿件、作品,鼓勵學生們以多種形式向英雄致敬,為祖國加油。他就和妹妹有感而發,創作了《預防歌》《中國力量》《一隻蝙蝠的自述》等作品,並在很多媒體發表了。」唐女士說,在此之外,王澤明心中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他決定給鍾南山爺爺寫一封信。
王澤明作品《眾志成城抗疫情》(資料片)
「我尊敬您,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身上那件白色戰衣的使命;我心疼您,您已經80多歲了,卻要在這危險的時刻衝鋒陷陣;我更加敬佩您,無論是『非典』還是『新冠』,任何病毒都阻止不了您前行的腳步和打敗它們的決心。您用實際行動讓我明白了『醫者仁心』的真正含義。」在給鍾南山院士的信中,王澤明表達了自己的敬佩之情,也希望鍾南山院士在和病毒戰爭戰鬥的時候也要保重自己的身體。
「3月19日孩子寫好了信,我們在網上搜了一個鍾南山院士最有可能收到信的地址,於3月20日寄了出去,也算完成他的小心願。」唐女士告訴記者,信寄出後,也沒有抱太大的希望收到回信,畢竟鍾院士那麼忙,這封信有可能就石沉大海了。
王澤明小朋友展示鍾南山院士的回信
驚喜發生在8月28日,王澤明的奶奶家收到了一封「陌生」來信,寄信地址是廣東,寄件人是鍾南山。「看到鍾南山院士百忙之中還給我們回信,我們全家人都特別激動,這封來之不易的回信,也許會改變這個孩子的將來。」唐女士說,她希望孩子能不負所望,無論將來是否從醫,都能衝鋒陷陣,成為國之棟梁。而在妹妹王欣語心裡,哥哥是自己的榜樣,是自己的偶像,「哥哥好棒!我要向哥哥學習,長大也做一個能為國家做貢獻的人。」王欣語奶聲奶氣地說。
「鍾爺爺在我心裡是一位在抗疫一線挺身而出的偉大的人,是我最敬佩的一個人。」王澤明說,自己想再給鍾爺爺回一封信,感激他在百忙之中的回信。「我一定不會辜負您的期望,努力學習,將來有機會成為一名醫者,用自己的所學報效祖國,祝願您身體健康,笑口常開,有機會一定要來煙臺,我陪您看大海。」
附:王澤明寫給鍾南山的信
敬愛的鐘爺爺:
您好!
我是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的一名四年級的小學生。
疫情發生以後,我們都按照相關規定居家隔離,不能外出。我看到您在電視上建議大家暫時不要去武漢,但是您卻在買不到火車票的情況下,坐在餐車的座位上逆行去往這座生了病的城市,治病救人。
我尊敬您,你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身上那件白色戰衣的使命;我心疼您,你已經80多歲了,卻要在這危險的時刻衝鋒陷陣;我更加敬佩您,無論是「非典」還是「新冠」,任何病毒都阻止不了您前行的腳步和打敗它們的決心。您用實際行動讓我明白了「醫者仁心」的真正含義。
鍾爺爺,您既是一位醫生,也是一位老者,希望您在工作的時候,保護好自己,注意休息,勞逸結合,在和病毒戰爭戰鬥的時候也要保重自己的身體。
我祝福您和其他的專家早日打敗「新冠病毒」,希望我有一天也能夠像您一樣,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為我們的國家做出貢獻!
煙臺市建昌街小學
王澤明
2020.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