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常見的孕期疾病,其實都可以預防!

2020-12-22 騰訊網

懷孕除了要注意肚中胎兒的狀況,孕媽們也要注意這些孕期疾病,讓婦產科醫生和你分享有那些常見疾病,該如何預防吧!

懷孕,會讓媽媽的身體在有形無形上都有著很大的變化,有些變化甚至會引起產前產後、母體胎兒的不適。以下這4種常見的孕期疾病,在懷孕的一開始就可以預防,一起來了解看看吧!

一、血栓靜脈炎

原因

懷孕到了第三期,由於子宮增大對下腔靜脈的壓迫增加,少部分孕婦當靜脈血流過於緩慢時,造成下肢單側腫脹或酸痛,便可能有血栓在下肢的深部靜脈內形成。

症狀

當孕媽感覺到『其中一腳比另一腳更不舒服』,且『與平常腫脹感覺不同』時,很可能較不舒服的那一側已產生深部靜脈栓塞。若嚴重則可能造成產後肺栓塞,而並發呼吸困難、胸痛、容易喘、缺氧、發紺等,嚴重時可能會休克。

預防

多喝水、多運動,也能穿著彈性襪,減低靜脈栓塞機會。一旦有下肢異常腫脹現象,務必儘快至就診。

若孕媽確診有深部靜脈栓塞,在懷孕期間就須開始治,使用抗凝血劑,以減少後續肺栓塞的機會;生產後更需要監測,以早期發現肺栓塞跡象。

好發人群

肥胖、年過40歲的產婦、曾經患有血栓或有家族病史、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統異常及懷孕前長期服用口服避孕藥者,另外因工作需久坐、久站,甚至已有靜脈曲張的孕媽更要注意。

對媽媽的影響

生產完之後,當下腔靜脈的壓迫解除,懷孕期間瘀滯於下半身的血液會大量流回心臟。若懷孕期間有深部靜脈栓塞,此時靜脈內的血栓有可能脫落,順著血流經下腔靜脈進入肺動脈。當血栓堵塞了肺動脈,會有呼吸困難、心跳加速的狀況,有機率產生致命性極高的肺栓塞,因此產後仍需要監測。

二、妊娠糖尿病

原因

胎盤會製造多種荷爾蒙,這些胎盤製造的荷爾蒙會抵消胰島素的作用,使孕婦胰島素需要量越來越大,此時若胰腺所製造的胰島素不足以維持正常血糖,就會發生妊娠糖尿病。大多數孕婦的胰腺都能分泌足夠的胰島素,以控制過高的血糖,但有5-10%的孕婦無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因而發生妊娠糖尿病。

症狀

會有多吃、多喝、容易尿頻、容易疲倦等狀況。

預防

建議應控制體重,可嘗試低GI飲食,平時飲食應注意少糖、高纖維、低加工,少吃紅肉、多吃魚,注意進食順序菜肉飯,並固定用餐時間及份量。可以多運動,平時作息應有充足睡眠,並且不熬夜。

妊娠糖尿病,可以注射胰島素或口服降血糖藥,除了飲食控制,每天都應做四次血糖監控測量。

好發人群

體重增加太快的孕婦、有糖尿病家族病史的孕婦、肥胖、曾產下嬰兒體重超過4000克的孕婦、曾產下死胎或先天畸形嬰兒的孕婦、34歲以上的高齡產婦。

對媽媽的影響

當過多糖分直接通過胎盤,使胎兒體重增加,容易生出巨嬰,也容易造成難產或早產,且患有妊娠高血壓、子癲前症的機率增加。在接近足月或足月時,胎兒於媽媽體內發生不明原因的心跳停止機率增加。妊娠糖尿病只會出現在懷孕中、後期,當生產完胰島素的分泌會自然恢復為懷孕前的狀態。但曾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婦,未來10到15年內發生糖尿病的機率會增加30%以上。

對胎兒的影響

妊娠糖尿病會影響胎兒神經發育,造成先天性畸型,像是神經管缺損。當嬰兒出生後,容易發生嚴重合併症,像是嚴重的新生兒黃疸、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可能導致腦部受傷。

三、子癇前症

原因

子癲前症又稱妊娠毒血症,懷孕中後期子宮動脈血流不足以供應胎兒成長,使胎兒過小,因此母體用增加自身血壓的方式來增加子宮灌流,使胎兒能獲得營養。

症狀

子癲前症的發生率2%,是指妊娠20周以後才出現高血壓,同時伴有蛋白尿並常有全身性水腫的症狀,若有發生痙攣則診斷為子癲症。而子癲症的痙攣,在整個孕期甚至坐月子期間都有可能發生。血壓上升是子癲前症最主要的症狀,隨著血壓上升,蛋白尿和全身性水腫開始出現,子癲前症病人也可能出現血液及凝血因子方面的病變,造成產中產後大出血的風險。若嚴重的話,會使眼內壓上升造成視網膜剝離,但會因血壓下降而慢慢恢復,此外還有因中樞神經系統變化而產生頭痛及痙攣。

預防

應減少鹽分攝取,並且少吃醃製、油炸類食物,平時要定期追蹤血壓,並且注意寶寶胎動,注意每次產前檢查的血壓及尿蛋白。

有子癲前症的孕婦應每天早晚測量血壓並做記錄,若症狀輕度病人可以在家中臥床休息,同時也要到門診進行追蹤。一旦血壓持續上升或有嚴重子癲前症的症狀出現時,則需要住院。飲食應補充較多的蛋白質。治子癲症的最好方法就是生產,因此醫生會依據臨床症狀選擇適當的時機生產。

好發人群

初產婦、曾發生過妊娠高血壓、多胞胎、葡萄胎、孕婦本身已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腎臟疾病、胎兒水腫、羊水過多、母體紅斑性狼瘡、體重過重。

對媽媽的影響

若患有子癲前症,會在妊娠20周以後出現高血壓,同時可能合併痙攣發生,生產完後,媽媽出現慢性高血壓的機率會增加,也會使產後子宮收縮不良,造成產後大出血機率增加。

對胎兒的影響

胎兒容易出現窘迫徵兆,造成必須提早生產,而有早產兒併發症,也可能因嚴重子癲前症,而需提早引產。母體的高血壓也使胎盤早期剝離的發生比例增高。

四、妊娠高血壓

原因

原因不明,可能與胎盤血管功能不佳有關。

症狀

妊娠高血壓約佔懷孕之7%,因懷孕而引起的高血壓,一般是指妊娠20周後才出現的高血壓。

預防

建議應控制體重,並減少鹽分攝取,並有良好作息不熬夜,可以多吃能協助控制血壓的食物,像是含維生素C的柚子、草莓、芹菜、青椒、馬鈴薯,以擴大血管彈性,而富含蛋白質食物能調節血壓,大豆蛋白質也能保護心血管,但腎功能異常者注意攝取量。

提醒孕婦應自行監測血壓並做記錄,注意胎動。平時應放鬆心情,並有良好作息,按時吃血壓藥,並1~2周產檢一次,可以檢測胎兒臍帶血流狀況。

好發人群

初產婦、曾發生過妊娠高血壓、多胞胎、葡萄胎、孕婦本身已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腎臟疾病、羊水過多、有紅斑性狼瘡,體重過重者。

對媽媽的影響

產後子宮收縮不良,而造成產後大出血機率增加。另外因嚴重妊娠高血壓容易引起媽媽的併發症,像是腦出血、視網膜剝離,一般而言產後三個月會恢復,但若產後持續高血壓,則為常態性高血壓,應多注意。

對胎兒的影響

孕婦發生高血壓時間越早,對胎兒的影響就越大,可能會使胎兒生長遲滯,或是容易出現窘迫徵兆,而胎盤早期剝離的發生比例也會增高。

從以上四種孕期常見疾病,可以了解孕期的體重管理、飲食習慣,及運動,對孕媽來說都是需要多加注意的,建議不要吃過多精製糖,像是麵包、蛋糕,也建議儘量吃原型食物,而不要吃食品,像是可以吃簡單烹調的豬肉,但不建議吃香腸,可以吃新鮮水果,但不要吃太多蜜餞類食品。

相關焦點

  • 孕期常見疾病排行榜!如何應對?如何預防?這裡來支招
    準爸媽們都知道,整個孕期最怕的就是孕媽媽們生病,因為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是不能隨便吃藥的。有的人擔心孕期吃藥會影響胎寶寶的生長發育,所以乾脆不吃藥,打算「硬抗」過去,這樣一來,就苦了咱們的準媽媽們......其實,有些疾病是可以預防的,只要做好措施,大家就可以度過一個健康、無憂的孕期!
  • 孕媽媽水腫,常見原因有2種,預防和緩解孕期水腫8個秘訣少不了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讀書寫作,喜歡分享備孕、孕期、育兒知識,喜歡我的文可以關注我哦!導語:孕媽媽水腫是一種很常見的孕期不適症狀,常見的原因和預防緩解方法你一定想知道,一起來看看。
  • 孕期出現6種「胎兒畸形」,這些預防措施可以提前看看
    有些家庭經過漫長的40周等待,最後出生一個患有先天畸形的寶寶,這是大家都所不願意見到的。其中,常見包括21-三體症候群(唐氏兒童)、多指/趾、先天性心臟病等。警惕!孕期6種高發胎兒畸形而引起嬰兒畸形的原因,一直就是孕媽媽們身邊,不容忽視。
  • 4種常見新生兒易得疾病!
    作為家長,一定要儘早了解新生兒易得的常見疾病,以便出現問題及時應對,下面,哆啦就整理出初生寶寶易得4種常見疾病,希望家長們有所了解~1、新生兒肺炎新生兒肺炎是新生兒期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見的疾病,發病率高、死亡率也較高。
  • 女性宮頸容易病變,這4種疾病比較常見,要提早預防
    宮頸疾病指的是出現,在宮頸區域的各種病變,包括局部腫瘤、癌前病變、損傷、炎症,要了解宮頸病變的類型,通過合理的方式來預防。另外,有疾病的信號出現也要積極展開治療,否則嚴重的宮頸病變會讓女性的生命健康受到影響。那麼哪些宮頸疾病比較常見呢?
  • 孕媽在孕期,4種食物儘量多吃,或助你排出胎毒,預防胎兒黃疸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孕媽在孕期,4種食物儘量多吃,或助你排出胎毒,預防胎兒黃疸! 孕媽經常吃無花果可以起到吸附腸道有害物質,加速身體排毒的作用。所以,孕期適當吃一些無花果,或助你排出胎毒,預防胎兒黃疸。
  • 孕婦可以吃什麼水果 孕期保健預防疾病
    孕婦可以吃什麼水果?許多媽咪懷孕後,都不太了解哪種水果能吃,哪種水果不能吃。以下幾種水果孕婦可以吃的,並且還能起到一定的保健預防疾病作用。1、香蕉——可以治療孕期牙痛孕婦女特別應在他們的日常飲食中加上香蕉,因為香蕉是鉀的極好來源,並會有豐富的葉酸;而體內葉酸及亞葉酸和維生素B6的儲存是保證胎兒神經管正常發育、避免無腦、脊柱裂嚴重畸形發生的關鍵性物質。另外鉀尚有降壓、保護心臟與血管內皮的作用,這對於孕婦是十分有利的。難怪營養學家告誡,懷孕婦女最好每天能吃一隻香蕉。
  • 孕期常見的口腔疾病,轉給準媽媽們備忘
    下面幾種常見的口腔疾病經常困擾著準媽媽,如果您的患者或朋友在孕期當中,記得囑咐她們要提高警覺,及時檢查治療~ 牙周炎 女性懷孕後,體內的雌性激素和黃體酮水平很高,會影響口腔環境,平時口腔內輕度的炎症可能在孕期發展成重度,「潛伏」的一些口腔小問題也可能表現出來。
  • 嬰幼兒常見健康科普,關愛寶寶,疾病重在預防
    下面給各位家長科普一下,小寶寶的常見疾病及解決辦法。鐵是合成血紅蛋白所需的重要元素,缺鐵會導致血紅蛋白過低,它是我國嬰幼兒常見的營養缺乏疾病,最多見於6~24月齡的嬰嬰幼兒。寶媽們孕期營養不足,也會影響胎兒吸收。輔食添加不當不及時,也會導致缺鐵性貧血的發生。
  • 孕期常見病毒感染防治
    雖然這些指南均提及對感染的診斷,但是尚沒有有效的預防策略或治療方法來防止妊娠不良結局。隨著流行病風險日益增加並嚴重影響母嬰安全,了解孕期病毒感染機制與防治措施變得格外重要。下面,我們將著重對常見的病毒感染進行闡述。單純性皰疹病毒在美國,單純性皰疹病毒(HSV-2)是最常見的性傳播感染的病毒。
  • 「預防出生缺陷日」想要健康寶寶,染色體疾病須知道……
    每個孩子都是降落人間的小天使,然而每年還是會有相當數量的寶寶有出生缺陷。每年的9月12日為中國預防出生缺陷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同心抗疫 護佑新生」。防控出生缺陷,要一個健康寶寶,今天我們就先從染色體疾病的預防說起!
  • 接種疫苗可以預防多種疾病 增強抵抗力4種疫苗不可少
    接種疫苗可以預防多種疾病 增強抵抗力4種疫苗不可少 原標題:   4月25日是我國第33個兒童預防接種日。  接種疫苗可以預防多種疾病  預防接種是控制傳染病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兒童的「健康保護傘」。《「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 「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要由2015年的10.7‰下降到2020年的9.5‰,再到2030年的6.0‰。」要實現這一目標,首先就要減少感染性疾病對兒童的威脅,其中接種疫苗是預防、控制甚至消滅感染性疾病最經濟、安全、有效的手段。
  • 當下最常見的4種精神疾病,希望你都沒有
    而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神衛生中心2010年初公布的數據:我國各類精神障礙患者人數在1億人以上,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人數已超過1600萬。官方數據1600萬,佔人口總數1%多一點。這個數據到底有多可怕呢?
  • 中老年人常吃這幾種食物,可以有效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特別害怕膽固醇,膽固醇也被稱之為萬惡之源,其實膽固醇也分很多種類,有一些膽固醇屬於好膽固醇,有一些屬於壞膽固醇,如果想要避免出現因為膽固醇過高而誘發的各種疾病的話,就要注意提高好膽固醇的量而降低壞膽固醇的量。
  • 如何預防孕期妊娠紋的出現?
    其實,這些都是孕產期皮膚的正常變化。由於孕期雌激素、黃體酮等激素含量的增加,孕媽媽皮膚會發生一些正常的生理性改變。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孕產期常見的幾種皮膚問題,以及對應的處理方法,孕期、哺乳期的媽媽們要仔細閱讀咯!孕產期常見皮膚問題有哪些?
  • 孕期水腫嚴重怎麼辦?做好4項預防措施,2種異常症狀要當心
    做好4項預防措施,2種異常症狀要當心孕期水腫如何正確護理1、墊高腳部準媽媽的下肢離心臟部位比較遠,靜脈回流時往往缺乏動力,如果把腿部胎高,可以通過引力作用,促進腿部的血液順利地向心臟回流,水腫症狀自然就會得到緩解。
  • 婦科炎症的4種常見類型,提醒:日常這樣做有效預防婦科炎症
    在以前相對保守的時代,婦科炎症似乎是一種很難以啟齒的疾病,但是隨著科技以及社會的發展,婦科炎症已經是一種很常見的問題。相信很多女性都會被婦科炎症困擾,那麼婦科炎症有哪幾種類型呢?又要如何預防婦科炎症?首先,先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婦科炎症的4種常見類型。
  • 孕期常見4種「孕婦專用」,可能在交「智商稅」,你中招了嗎?
    孕期常見4種「孕婦專用」,可能是在交「智商稅」孕期漫長的十個月,孕媽媽除了在飲食上多注意之外,還要做好自身的日常護理,但是有些商品就是掛著「孕婦專用」的口號,在「掛羊頭賣狗肉」,一定要注意辨別哦!第一種:「孕婦專用」護膚品,可能是「真假美猴王」,需要看清成分,不要盲目購買。很多孕媽媽都忍受不了自己「孕期變醜」,不僅要不斷變胖,還不能塗抹化妝品護膚,皮膚狀態越來越差。還要將自己心愛的化妝品忍痛送人。
  • 孕期要忌口?這4種小零食可以放心吃,可能對孩子發育有好處
    孕婦在每個家庭當中,應該都是重點保護的對象,吃什麼、穿什麼、用什麼,都會受到家人各種限制,尤其是在吃上面。我們經常會聽到家裡長輩跟孕婦說懷孕的時候,飲食需要忌口,很多東西都是不可以吃的,尤其是很多零食,但是在孕期,孕媽們就是要比平時嘴饞的,那麼怎麼辦呢?
  • #健康科普匯# 【預防出生缺陷日】想要健康寶寶,染色體疾病須知道……
    每年的9月12日為中國預防出生缺陷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同心抗疫 護佑新生」。防控出生缺陷,要一個健康寶寶,今天我們就先從染色體疾病的預防說起!更為重要的是,染色體疾病目前沒有治療的辦法,只有通過孕期檢查來阻止患病胎兒的出生,所以在孕期對寶寶進行染色體疾病的檢查對於每一位準媽媽來說都非常重要。染色體疾病的危害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