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覺敏:《早期道教神話與意義: 混沌主題》評介

2021-02-19 道教學術翻譯與研究

吉瑞德結合文化以探究意象的意義,意象的宗教意義堅實有據,體現了宗教現象學理論在開拓新的宗教研究中的意義。如對「混沌」這一意象,除從早期道教文本中推演其宇宙論意義外,更多是結合盤古、盤瓠、黃帝、伏羲女媧等神話形象的演變過程,將宗教現象學方法與宗教歷史學的進路相結合,揭示了混沌的最普遍意義及它在不同歷史和思想學派中的變體,也以「混沌」、「三」等概念更清楚地呈現了道教想像與上古文化和宗教母體間的聯繫,並揭示了早期道教文本與後起儀式在象徵意義和結構方面的邏輯統一。

意象只是「神聖」的若干表現形式之一,伊利亞德先生認為「神聖」還體現於「凡俗」,破譯凡俗中的神聖也是《早期道教神話與意義》成功之處。吉瑞德在前人基礎上總結出,中國新年和「至」(都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陰陽相「交」之時)吃餃子(諧音「交子」)喝混沌湯可能就是原始宗教儀式的殘留和混沌宇宙論的體現;而道教在喪葬儀式上與儒家的不同則體現了儒道社會觀的不同宇宙論基礎。他對葫蘆宗教意義的解析也是以大量的文化現象和植物學知識為基礎的:作為酒杯,葫蘆用於婚禮,當與生殖有關;作為器具,葫蘆裝的靈丹能治病救人,象徵著虛空中的生命力量;在傳說中,葫蘆是得道之士需要「復」往以再生的「始」……植物學知識也表明虛空的葫蘆充分地表現了道教宇宙論的「無」中生「有」。可見,「葫蘆」符號的宗教意義,是以文本考證、神話傳說、凡俗生活、科學知識等為基礎解構的。

詳實縝密的解構中,《早期道教神話與意義》援引了宗教儀式和大量神話,但它們繁而不亂。宗教現象學奠基人範·德·列歐認為,宗教研究中的宗教現象應該是根據現象間結構上的關聯而不是因果關係分類,即同一類型的現象可以並置,不同類型的現象則分開表述。吉瑞德正是如此,他對宗教現象的安排既非簡單採用直線式因果關係,又不是按傳統的歷史進路即按歷史時代為序,而是順應宗教研究需要,按宗教現象間的內在關係並置。注意到這點,才能意識到這些看似分散孤立的宗教現象和神話中貫穿著共同的結構,而吉瑞德則是皰丁解牛樣破譯文化並拼回了混沌。

如上可見,以人類學、社會學研究和解構中國宗教現象,而不只是以經典文本為中心,這是吉瑞德超越傳統漢學家之處;不僅如此,他對傳統漢學的超越更在於對東方主義和歐洲中心主義的反拔,這也是該書研究的第三步,即揭示道教想像的普遍意義和它對世界宗教史研究的意義,證明不同文化在本體論和宗教學意向方面的相通,從宗教對話中詮釋人類文化的共通性。

相關焦點

  • 早期道教的混沌神話及其象徵意義
    1.我寧願相信莊子和米爾恰·伊利亞德都會為我這異乎尋常的行為感到高興……我想我仍在尋求為不斷發展的道教神話及其意義提供一種全球化視角。——吉瑞德《早期道教中的神話和內涵:「混沌」的命題》三木版前言(2009年版)2.在從事道教教學十六年之後,這本裡程碑式的著作仍使我受到很大啟發,它在深度和準確性方面都超過了井筒俊彥的《蘇非主義和道教》(1967)。
  • 南哲思享|孫亦平:論「記紀神話」中的道教元素———兼論古代日本...
    他的理由是:第一,從「神道」之名看,中國道教一直以「神道之教」自稱,2世紀出現的《太平清領書》中就曾多次使用「神明之道」和「神道」來指稱具有宗教意義的最高真理。無論是張角創立太平道、張魯發展五鬥米道,還是寇謙之、陸修靜改革天師道,陶弘景發展上清派茅山宗時,都繼承和發展了這種神道信仰。佛教傳入中國後,道教也以「神道之教」與外來「佛道之教」相抗衡。因此,「神道」是對道教教理與儀禮的總概括。
  • 中外神話中的混沌之神、大地之神、眾神之主、地獄之神分別是誰?
    (北暮帶你看神話第22期)文|小井有話說自古以來,中外的神話體系擁有很大的差異,但是他們的職責和本領卻是非常相似,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中外神話中的這些神靈,他們哪個更厲害!一、混沌之神混沌之神,顧名思義,便是創始神的意思,意味著世界的創造者。中國:盤古,他開天闢地,用自己的身軀化作萬物,一雙眼睛化作天上的太陽和月亮,頭髮和鬍鬚變成了天上的星空,是他創造了我們這個世界,他的靈魂變成了人類,所以它是中國的創始神靈。
  • 混沌之禍!上古十大神獸之一的混沌是什麼!混沌是什麼模樣?
    《聖經》作者試圖以一種體系化的神學宇宙論闡明世界的發生過程,這個過程是,在非終極的意義上,上帝與原始混沌共同存在,然後在某一時刻,上帝決意創造我們當今的世界,於是上帝從混亂(disorder)中帶來秩序(order).不管原始"混沌"是否為上帝所造,"秩序"肯定為上帝所造,造物主常常也就是"秩序"的化身."
  • 親子讀神話|混沌·盤古·化生萬物:創世神話
    開天闢地之前:混沌的故事世界最開始是什麼樣子的?神話中往往將世界最開始的樣子描述為「混沌」,那麼什麼是混沌呢?混沌說的是創世之前,世界不分明、不清晰、不分離的狀態。神話中「混沌」也實實在在是一個天神的名字。混沌是天山上的一隻神鳥,形狀像一個黃色的袋子,紅紅的像火一樣。混沌有六隻腳,四隻翅膀,沒有五官,但卻懂得唱歌跳舞。還有一種說法,混沌是崑崙山上的一種獸,長得像狗,四隻腳都有長長的毛;也像熊,只是沒有熊一樣的爪子。混沌有眼睛但是看不見;有腿但是走不動;有兩隻耳朵,卻也聽不見。然而心裡卻明白所有的事情。
  • 神仙傳丨道教三清中誰地位最高,姜子牙的師傅位列第一!
    今天起我們要講的就是關於道教重要神仙個體的細緻情況了。首先是三清,三清是道教神仙圖譜內的三位至高神,總稱為「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勝境,也指居於三清勝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
  • 寧稼雨:神話傳說的社會化走向與六朝小說的生成
    [7] 可見相對論的思想與人類早期的神話思維時空意識在實質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區別只是在於蒙昧與科學的認識。所以人類混沌時期的時空觀念是恩格斯講的「狹隘而愚昧的觀念」,還是具有某種超前智慧的直觀理性,這可以讓專家們去評價。值得我們注意的,倒是這種時空混沌的觀念在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後,並沒有隨著時空觀念的分離而徹底失落。
  • 早期道教咒語的形式
  • 中國神話體系之中有哪幾位神仙設定最強?後兩位萬古不滅!
    盤古盤古是上古神話中的創世神,同時也是中國神話體系之中最古老的神。他是混沌孕育的第一個生靈,也正是因為有了盤古,所以才能分出天地。據神話典籍記載;盤古久撐在天地之間,至天地穩定便轟然而倒。其皮膚骨骼、五官毛髮都變成了日月山川,天地萬物就是盤古的身體。
  • 【特寫】時裝界的神話主題復興
    文|加琳瑋編輯|周卓然在3月1日的巴黎時裝周上,中國設計師品牌密扇發布了「女俠」主題系列,濃鬱的東方味很吸引眼球。上一季,密扇的主題是「山海錯」,品牌創始人兼設計師韓雯和馮光夫婦以《山海經》和《侏羅紀世界》為靈感,把這兩個看似毫無關聯的作品中出現過的動植物調動了起來,並加以結合。在這幾年的作品中,除了頻繁運用古籍中瑞獸祥禽的形象,《桃花扇》、《西遊記》中的芭蕉扇、神話中的仙宮燈會、《鄭和下西洋》等傳說和歷史故事也是最常見的靈感來源。
  • 道教神話中的神仙眾多,他們的等級、座次如何排定?
    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自從道教產生之後,就將民間神話中數量眾多的各個神仙吸納了進來,並進行了簡單的分類。現存最早的道書《太平經》(成書於東漢末年,相傳是被孫策所殺的于吉所著)把神仙分為了六大類:一為神人,二為真人,三為仙人,四為道人,五為聖人,六為賢人,此皆助天治也。
  • 在混沌世界之前就有?天地形成與它有關係嗎
    元氣少女·網絡供圖元氣一詞,嚴格來說算是道教術語,在相關神仙文化中最常出現。而關於「元氣」概念的闡述,也可以算是道教的「創世論」,也就是一種「世界觀」。至於所謂的「一氣化三清」,而後才有更多的神仙被創造,以至於這個世界形成等等,在道教的體系中太過虛幻,我們還是從盤古的神話中說起吧。 在這個神話中,就已經有關「元氣」的說法。
  • 道教咒語中的神靈形象及其文學意義
    道教咒語中的武神形象源於遠古神話,直接影響了宋代以後白話小說中勇武形象的塑造。關鍵詞:道教咒語 武神 外貌 小說在道教文獻各種文體形態中,數量最多的莫過於咒語,因為在道教生活中,「咒」無處不在。道教凡作一切科儀,皆要使用咒語。咒語是請神降真、精誠布道的心聲。
  • 世界神話中的四大雷神,北歐神話最出名、中國神話最低調
    所謂雷神,就是掌控雷電之力的神靈,在世界各大文明的神話中,雷神基本都是數一數二的位置,那雷神到底有何特殊之處呢,這麼受先民們青睞?今天就說一說世界神話中的四大雷神,北歐神話最出名、中國神話最低調。一、託爾。
  • 上古神話中,「鴻蒙」二字是什麼意思,其中又蘊含著怎樣的傳說?
    上古神話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悠悠歲月中,上古神話雖然有過不少遺失,卻經過人們的口口相傳、典籍記載,至今也保存著很多宏偉壯麗的傳說。例如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后羿射日等神話傳說,他們不僅僅是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更代表了一個文明最初的底色和精神內核。
  • 「道學」涵括道家與道教
    「道學」為什麼可以涵括道家與道教呢?這是因為道家與道教既有各自的一些特質,也有共同的理論基石與經典,成為聯繫密切的文化系統。道家起源遠在老子之前道家起源於何時?向來有不同看法。20世紀以來,大部分中國哲學史教科書在介紹道家時基本上都從老子開始。但如果稽考早期歷史文獻,就會看到,古代學者心目中的道家遠在老子之前就存在。
  • 中國神話中六界有幾種說法 分別說的是哪些界面?
    中國神話中的六界有幾種說法 分別說的是哪些界面?中國上古神話中,自然分六界,佛道兩教均有此種說法。關於六界的說法很多,具體又有哪些呢?一、神、人、魔、仙、妖、冥。1、神界「增城九重,其高几裡?」3、人界在遠古的神話中,那個時候只有神界和魔界,它們之間的路被一個混沌的世界阻擋了,想要到達彼此的地方無比艱難。某一位繼任的遠古神帝為了戰勝魔界,表示其修行的正義,下令劈開這混沌世界。可是眾神們使勁了全部辦法也無能為力,最後是混沌青蓮誕生的盤古大神尋得開天斧,犧牲了自己才劈開了這世界。
  • 道教常識:道教所說的「四恩三有」指的是什麼?
    句中的十洲三島指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四恩三有」的四恩,指的是道教以世人當報的四重之恩,一天地恩、二君王國土恩、三父母恩、四師長恩。三有,道教謂眾生中,凡有情、有識、有緣者,稱為三有,修道者皆親之。簡單的說四恩就是民間熟悉的天地君親師。從古至今,民間一般會將「天地君親師」的牌位供奉於中堂進行祭祀。這也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一種傳承。
  • 早期教育的意義是什麼?
    本文所說的早期教育主要是指0到6歲的教育。目前,就早期教育的必要性而言,學術界已經基本達成共識,即早期教育有用。但是,如何進行早期教育?早期教育進行到何種程度才有效果?這些問題仍然非常混沌。本文無力解決這些問題,只想就目前學界積累的一些知識與大家探討早期教育的真正意義究竟是什麼。  早期教育最近熱起來一個原因是美國90年代腦科學的大發展。
  • 中國神話中,以「東」為號的神仙你知道幾位?皆來歷不凡
    中華文明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神話體系更是精彩紛呈。為現代文學、藝術創作等,提供了很多素材。因此我們偶爾也會在一些作品中,了解到那些古老相傳的神仙人物。其中很多神話人物,也算在現代混個臉熟。 在我們中國神話中,我發現有很多名號中帶「東」字的神仙,不知道大家知道幾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