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真跡《快雪時晴帖》,只有短短28字,乾隆卻蓋了170多個章

2020-12-20 讀文品史

王侯筆力能扛鼎,五百年來無此君。——《巖居高士圖》

咱們就不說這個帖的內容了,只要是王羲之的真跡,就算得上是一個「國寶級文物」了。

從正常人的角度出發,這樣一個「寶物」如果在誰手裡都會小心翼翼地保存,生怕有點損壞。哪天想拿出來觀摩欣賞一下,都恨不得隔著東西去看它,萬一不留神口水滴上去了呢?

有個人和咱們的看法不同,從得到這個寶物開始,一直瘋狂在上面題字。在離去之前,一共朝這寶貝上題了六十三處字,蓋了170多處印章。人家這帖子才28個字,你這……這恐怕是實在沒地方蓋章了吧?否則這個數字可不行

你說它愛惜文物,他卻在這上面瘋狂亂來;你說他不愛惜,他還專門為這件文物修建了一個廟堂。後來為了方便自己「作業」,給這帖子加出4開的前副頁,9開後副頁。繼續在上面題字,然後又繼續蓋章,這讓人怎麼評價?這個人也正是諸位所熟知的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

乾隆皇帝

如果說你讓我評價一下乾隆皇帝,功績與過我就不做過多論述了,我認為他是歷史上所有皇帝中最「幸福」的一位。康熙在位的時候有三藩之亂,在費盡一番心思之後,成功鞏固了清朝的統治。經過「九子奪嫡」的雍正繼位,花了十幾年的時間勵精救國,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在乾隆上臺後供他揮霍。

在眾人的眼裡,他可能是不作為的存在,寵幸貪官和珅,多次南巡讓他有了「昏庸」的標籤。但在朝廷大臣們的眼裡,乾隆可是一個非常奮進的皇帝。除了把朝廷政事打理的井井有條之外,還擅長吟詩作賦。我記得之前看到過這樣一個問題:歷史上作詩最多的是哪位詩人?

當然評論區出現了李白、蘇軾等等,我在這裡告訴大家,最多的正是我們的乾隆皇帝,專業寫詩六十年,一共一萬多首。不過這個詩的內容吧……我專門為大家挑了一篇鑑賞,請諸位有感情地朗讀: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灑落花叢都不見

嗯,押韻;好,鼓掌……

《快雪時晴帖》

這幅帖從有記載開始,基本上都是在有名氣的人物手裡珍藏,比如宋徽宗、米芾、趙孟等等。不過到了明朝萬曆年間,流落到了一個叫馮銓的大學士手裡。因為清兵入關,他也選擇了投降,畫也傳到了他的兒子馮源濟手裡。

馮源濟為了升官發財,就把這件寶物獻給了當時的皇帝康熙。可在乾隆上位之後,這幅帖也就成為了一個「玩物。」沒事就拿出來看一下,後來直接就是蓋章。後來乾隆為自己修建了一個書房——三希堂,裡面保存了三個帖: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

當然這三幅帖裡面應該也就《快雪時晴帖》名氣最大了,一般都沒人敢動。據說當時溥儀當皇帝那會兒,差一點就給瑾妃盜走了,但那個瑾妃糾結了好久,拿走了另外兩個,這個沒拿。慶幸的是,溥儀退位,《快雪時晴帖》順利地到了博物館

不過在我看來即便流傳到其他人手中,也不會像乾隆這般一樣糟蹋吧?人家之所以拿走,那就是這幅畫有價值,也一定會好好珍藏。可乾隆一口氣往上面戳了170多個紅印,戳完了還寫下63處的「XXX到此一遊」,不過好在一點就是中間那28個字沒有動……

可能人家乾隆心裡不這樣想,我只是在用這張「草稿紙」臨摹呢……

參考文獻:

《巖居高士圖》

相關焦點

  •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賞析
    「《快雪時晴帖》為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創作的行書書法作品,紙本墨跡,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全文4列,28字。屬於信札的方式隨筆而作,其實就是書信。內容大意:大雪初晴時以愉快心情對親朋友人的問候。其中書體筆意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富有獨特的節奏韻律。
  • 王羲之28字一封信,趙子昂受益終生,一直被誤認為書聖真跡
    趙之所得的古碑帖數行,並專心學習而後以此聞名以世的,便是後來被乾隆皇帝收藏在他那不到九平米的「三希堂」中的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快雪時晴帖》紙本,縱23釐米,橫14.8釐米。四行,全書二十八字,字字珠璣,譽為「二十八驪珠」。現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
  • 一封冬日的問候信,僅28字,卻讓乾隆欣喜不已,狂蓋100多個印章
    一封冬日的問候信,僅28字,卻讓乾隆欣喜不已,狂蓋100多個印章在古代,寫信是最正常不過的了,在那個交通很不方便的時代,如果想要表達朋友之間的相思,家人之間的相思等等,都是靠寫信的方式來傳遞的。不過,無論怎麼樣,信也好,書法也好,主要就是這一封僅28個字,到底有啥魔力呢?而且這封信又是出自誰的手呢?竟能夠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其實這封信就是出自大名鼎鼎的書法家王羲之,這一封雖然僅僅只有28個自己的信,但是它背後所蘊藏的價值,我們也無法估計的。
  • 王羲之寫了28個字,乾隆竟然蓋了172個章!
    ` 《快雪時晴帖》,王羲之寫了28個字,乾隆蓋了172個章。
  • 王羲之真跡雖28字,卻是臺北博物館鎮館之寶,地位堪比蘭亭序!
    這幅書法作品是《快雪時晴帖》,全長只有23公分,寬不足15公分,雖然整幅書法作品只有28個字,是1600多年前王羲之寫的一封信,便是這幅書法作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非常的高,因此這幅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快雪時晴帖》也被稱為是臺北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當我們看到上面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以後,大家是不是也感受到了年代的久遠呢?
  • 《快雪時晴帖》裡的「張侯」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就存在如此誤讀。  《快雪時晴帖》是僅次於《蘭亭序》的一件書法墨寶,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此帖以「羲之頓首」4字行草書開始,用楷書「山陰張侯」4字結尾,共4行28字,字字珠璣,被譽為「二十八驪珠」。
  • 蓋章達人乾隆皇帝,走到哪兒蓋到哪兒,被網友戲稱為古代彈幕俠
    乾隆在書法名畫上留下的這些墨寶和印章,讓後世的人們非常頭疼,因為,誰想在好好欣賞劇情的時候被彈幕分心呢?對現代人來說,當看電視劇和電影的時候如果彈幕太多影響觀看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將彈幕屏蔽,但是乾隆的字和印章卻是沒有辦法屏蔽。
  • 乾隆在國寶上寫了一個字,專家看後心痛:王羲之書法不值錢了
    乾隆無論去到哪,看到什麼都要在那裡題字,不僅如此,他還非常喜歡在自己收藏的歷史名畫名帖上題字,只要文物上有乾隆御覽之寶印章以及乾隆的題字,文物的價值就大大大折損了。這可不是隨口說說的,而是千真萬確。目前故宮以及臺北故宮收藏的文物很大一部分來源於清宮舊藏,而清宮舊藏的文物大多數是乾隆收藏的。
  • 王羲之書法「羲之頓首 快雪時晴 佳想安善」
    《快雪時晴帖》,紙本,四行,二十八字。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釋文: 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君倩。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羲之(303-361),山東臨沂人,後徙居浙江會稽。
  • 乾隆皇帝書法真跡欣賞,字跡堪比印刷體!網友:值100萬!
    而在我國的古代除了王羲之這樣的書法名家外還有很多書法愛好者,比如今天我們介紹的這位乾隆皇帝。說到乾隆皇帝各位網友並不陌生,如果你是一名書法愛好者,那肯定聽說過乾隆皇帝也對中國的書法非常的痴迷吧,而且一生收藏了很多書法名作,就連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真跡也收藏過,而且還題了很多字和蓋了很多章,所以乾隆皇帝絕對是一位書法愛好者,而且他的書法也是非常的漂亮。
  • 王羲之蘭亭序真跡在哪 價值連城卻難存於世
    王羲之善楷書、隸書、行書、草書、其字體自成一派,由此可見王羲之書法造詣,不過有網友就問了王羲之蘭亭序真跡在哪?下面小編就來說一說。   王羲之一生最好的書法,首推《蘭亭集序》。那是他中年時候的作品。東晉有一個風俗,在每年陰曆得三月三日,人們必須去河邊玩一玩,以消除不祥,這叫做[修褉]。
  • 三希堂的三寶,每件都是稀世國寶,難怪乾隆題跋「神乎其技」
    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被乾隆皇帝視為「三希」之首,現在存放在臺北故宮博物院。《中秋帖》據傳為王獻之的手筆,帖上的「至寶」二字是乾隆帝親筆題寫的。但是,據專家鑑定,《中秋帖》和《快雪時晴帖》都是後人臨摹的,只有王珣《伯遠帖》是真跡。孰是孰非,看來還有待時日來驗證。
  • 王羲之的《蘭亭序》筆法精湛,董其昌曾說:此帖章法古今第一!
    傳世的書畫作品都是很小的空間裡蘊藏著豐富的藝術美,那麼《蘭亭序》也不例外,此帖在筆法上可謂是前無古人的,在這點上屬於王羲之的獨創,不論是橫畫、豎畫、點畫等等,筆法變化多端,各盡其妙。短短三百多個字,王羲之在每個字上都賦予了生命力,讓每個字都有著神韻,沒有一絲的呆板。
  • 他是我國彈幕的「祖師爺」,不到30字的書法,蓋了80多個章!
    印章文化可謂是歷史悠久,到了明清時期,文人墨客在創作一幅作品後,都會在上面蓋上自己的印章,有時候作品留白較大,但是印章如果蓋得好,還真是起到了畫龍點睛的效果。作者自己蓋的章是為了使作品看上去更美,但是外人有時候也會在別人的作品上蓋章,這其實就是「收藏鑑賞」。
  • 姚政:量子文物藝術品檢測儀大顯神威——王羲之書法真跡橫空出世
    目前王羲之流傳下來的《十七帖》、《蘭亭序》、《喪亂帖》、《孔待中帖》、《快雪時晴帖》、《奉桔帖》等,相傳均是唐宋摹本,原墨跡早軼。乾隆皇帝鈐印乾隆御覽之寶量子文物檢測儀檢測為1760年所蓋此帖上共蓋27枚印章,其中有:御書房鑑藏寶 三希堂精鑑璽 宜子孫 枕書亭太上皇帝 宣和 八徴皇帝之寶 耿會所鑑定書畫之章 乾隆寶翰 石渠寶笈 皇太子 古稀天子 自樂且不顯宣和之章 乾隆御覽之寶
  • 王羲之4幅書法作品,有幅真跡珍藏在日本,名氣不輸《蘭亭序》!
    不過王羲之的作品中除了《蘭亭序》外還有很多知名的作品,接下來我們看另外3幅,最後一幅王羲之真跡至今保存完好,被珍藏在日本的博物館,而且名氣不輸《蘭亭序》,下面我們一起來也解剩下的3幅書法作品吧!上面的這幅書法作品是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我們看到這幅作品中蓋滿了很多印章,而且還有乾隆皇帝的題字,這也看出乾隆皇帝非常的喜歡書聖王羲之的書法作品,看到這樣的書法作品以後大家是不是更加覺著書聖王羲之的書法非常的漂亮呢?接下來的這幅書法作品也非常的經典。
  • 這幅書法僅有28個字,但乾隆極為喜愛,足足加蓋了173枚印章!
    這幅書法僅有28個字,但乾隆極為喜愛,足足加蓋了173枚印章!說起皇帝,大家肯定能想起一些很有名的,比如離我們最近的清朝,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康熙和乾隆這對爺孫組合,康熙功勞大,乾隆更瀟灑,乾隆有一個令現在很多考古學家「厭惡」的愛好,那就是喜歡在寶物上加蓋自己的印章,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這幅書法,全文僅有28個字,但乾隆看到後愛不釋手,居然在數年內加蓋了173枚印章,可見對它有多喜愛,究竟是怎樣的書法,居然能讓乾隆如此喜愛呢
  • 王羲之《平安帖》,雖只有4行27字,卻是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
    而王羲之一生當中書法代表作非常的多,比較有名的有《蘭亭序》、《喪亂帖》、《快雪時晴帖》等等,而我們今天介紹的這幅書法作品是王羲之的《平安帖》,這幅書法作品如今珍藏在了我國的臺北故宮博物館,雖然只是唐朝著名書法家的摹本,但是也是百分之百的還原了王羲之的真跡,所以我們通過唐朝摹本也能間接的也解到王羲之筆法的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