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散文的概念
散文泛指那些側重於直接表達作者對生活的感受,注重主觀抒寫,不講究駢偶押韻的文體。
2、散文的分類
散文分為記敘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議論性散文。
3、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這是散文最主要的特點。所謂「形散」是指取材廣泛,不受時間和空間的約束,馳騁想像;所謂「神不散」是指用明確的立意統領全篇,放得開,收得攏。
4、散文的線索
散文通常以人、事、情、物、時間、地點為線索。如何尋找散文的線索呢?首先應注意標題,有的文章標題直接揭示線索,有的標題則包含線索的因素。其次注意文中反覆出現的句子、詞語,這些也提示了文章的線索。再次注意時間的推移、空間的轉換、事情的進展、人物的活動、感情的發展等。最後注意文中的議論句、抒情句,它們對文章的線索也起到了提示作用。
5、散文的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
6、散文常用的表現手法:象徵、襯託、先抑後揚(欲揚先抑)、託物言志、借景抒情、對比、聯想、想像、以小見大、卒章顯志等。
7、散文語言的特點:質樸、自然、生動、形象,深刻、雋永,優美、凝練等。
一抓「文眼」:就是要抓住表現或透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語句;
二明「散聚」:理解「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不要被散文材料「鬆散」的表象迷惑,要抓住它「神聚」的實質,明白所有材料都是為中心服務的,是為中心做鋪墊的。
三得「神韻」:就是要欣賞散文的語言美、景物美、意境美、表現手法美等。
四重「感情」。所謂重「感情」就是留意所描繪的具體形象,著重體會所融之情。
五識「線索」:常見線索有思想感情的變化、時空的變化、某事物等。
六扣「中心」:散文一般都不直接點明中心思想,往往是藉助具體形象,通過聯想,在具體形象中,寄託自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