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閱讀涉及的知識點有哪些?一起來學習吧!閱讀高分必讀

2020-09-05 菲菲老師說語文

散文的概念及其他

1、散文的概念

散文泛指那些側重於直接表達作者對生活的感受,注重主觀抒寫,不講究駢偶押韻的文體。

2、散文的分類

散文分為記敘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議論性散文。


3、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這是散文最主要的特點。所謂「形散」是指取材廣泛,不受時間和空間的約束,馳騁想像;所謂「神不散」是指用明確的立意統領全篇,放得開,收得攏。

4、散文的線索

散文通常以人、事、情、物、時間、地點為線索。如何尋找散文的線索呢?首先應注意標題,有的文章標題直接揭示線索,有的標題則包含線索的因素。其次注意文中反覆出現的句子、詞語,這些也提示了文章的線索。再次注意時間的推移、空間的轉換、事情的進展、人物的活動、感情的發展等。最後注意文中的議論句、抒情句,它們對文章的線索也起到了提示作用。

5、散文的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

6、散文常用的表現手法:象徵、襯託、先抑後揚(欲揚先抑)、託物言志、借景抒情、對比、聯想、想像、以小見大、卒章顯志等。

7、散文語言的特點:質樸、自然、生動、形象,深刻、雋永,優美、凝練等。


散文六步閱讀法

一抓「文眼」:就是要抓住表現或透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語句;

二明「散聚」:理解「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不要被散文材料「鬆散」的表象迷惑,要抓住它「神聚」的實質,明白所有材料都是為中心服務的,是為中心做鋪墊的。

三得「神韻」:就是要欣賞散文的語言美、景物美、意境美、表現手法美等。


四重「感情」。所謂重「感情」就是留意所描繪的具體形象,著重體會所融之情。

五識「線索」:常見線索有思想感情的變化、時空的變化、某事物等。

六扣「中心」:散文一般都不直接點明中心思想,往往是藉助具體形象,通過聯想,在具體形象中,寄託自己的感情。

相關焦點

  • 【現代文閱讀】散文閱讀答題方法
    01理清思路很多人做閱讀喜歡先讀散文,那麼讀完這篇散文,你得知道散文寫的是什麼。想搞清楚散文的主旨以及主要內容,在閱讀的時候要理清思路,抓住關鍵的句子,讀散文之前一定要看標題,因為標題是一篇散文的主旨思想,就像寫作文,是圍繞題目寫的,如果題文不符的話,那這篇散文就不會得高分。
  • 鳳梨聊高考|2020北京高考,散文閱讀怎麼拿高分?
    北京卷近三年的散文題材多是文學文化類的:2017年散文《根河之戀》涉及民族歷史和文化;2018年散文《水缸裡的文學》關於個人的文學啟蒙;2019年散文《北京的「大」與「深」》主要涉及地域歷史文化。其「變化」主要表現在主觀題上:比如2017年《根河之戀》主觀題主要涉及「概括」「含義理解」「結構分析」;2018年散文《水缸裡的文學》主觀題涉及「段落賞析」「題目分析」「遷移運用」;2019年散文《北京的「大」與「深」》涉及「語句理解」「遷移運用」,可見「文意理解型試題」是經典題型,近兩年又偏重於涉及「遷移運用題型」。
  • 小學閱讀,真的有必讀書目嗎?
    並不是說老師推薦的書一定有什麼問題,而是國家教育部從來就沒有發布過什麼必讀書目、推薦書目之類的信息,這都是那些無良書商製造的噱頭,誘使家長們去購買,從而達到他們賺錢的目的。那麼有的家長或者老師就會問,小學階段到底有沒有所謂的必讀書目呢?答案是真的有。我們都知道,現在全國小學生都在使用的是部編版教材,這是一套空前重視閱讀的教材,也是一部以閱讀為支點的教科書。
  • 小學語文閱讀理解有100多個考點,靠閱讀公式得不了高分,怎麼做
    從小學三年級起,就要開始接受語文學習中的閱讀理解了。如何閱讀和理解一篇文章,除了跟著老師上課把課文讀通講透,掌握閱讀理解的技巧和方法是每個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需要重點學習的知識點。縱觀小學六年的語文學習,閱讀理解題型,看似考的是對文章的理解力,其實閱讀理解將語文知識點歸納整理為25個知識分類進行考核,總共考察的知識點有100多個。
  • 高考語文散文閱讀的答題技巧及套路
    高考語文散文閱讀的答題技巧及套路很多考生高考語文的散文閱讀總是得不了高分,這是因為考生沒有掌握高考語文散文閱讀的答題技巧,下面是有途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語文散文閱讀的答題技巧及套路,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大語文閱讀浩如煙海,分享超簡便兩招,迅速搭建人文閱讀十年框架
    好吧,我知道一旦把教材和卷子擺上檯面,不少崇尚快樂教育、徹底自由閱讀的家長,一定會有不少強烈的反對意見。沒事,請把不滿先憋一會,讓我先講一講這麼做的3個理由。第一,以終為始,把實打實的能力目標擺在眼前,我們就知道接下來十多年的大語文,孩子究竟該讀到個什麼水平,廣有多廣,深有多深。
  • 7本必讀橋梁書,帶孩子從親子閱讀走向獨立閱讀
    到了學齡期,他們將要學會獨自閱讀、學會怎樣閱讀、學會享受閱讀,逐漸建立閱讀的自信和習慣,為將來從閱讀中學會如何學習打下基礎。從親子閱讀走向獨立閱讀,中間少不了橋梁書的過渡,那什麼是橋梁書呢?「橋梁書」是介於圖畫書和純文字書之間的一種圖書類型,多有大插圖,文字淺顯易懂,句型簡短簡單,故事兼具趣味性和文學性,又能深入孩子心理,調動孩子閱讀興趣,讓孩子很容易一口氣讀完。橋梁書有幾個特點:熟詞、大字、句短、行少、圖小。
  • 語文閱讀量增 數學刷題難拿高分
    修訂每年都會徵求一些意見,有時候會不修訂,以前都會有單科的微調,今年可能各科都集中微調,所以大家感覺會強烈一些。此次微調也有部分學科內容有所增加,這是根據實際發展的需要所進行的,比如語文要求增加閱讀量,其實閱讀水平和語文水平是兩回事,以前語文考試都是以散文為主寫虛的東西,現在慢慢的應該向寫實靠攏。
  • 推薦5個外刊閱讀學習網站!
    今天Stella跟你們講講如何通過閱讀外刊來學習英語,同時也給大家推薦一些外刊乾貨。學了好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英語了,你可能仍然會有這樣的困惑:我背了很多單詞,讀了很多文章,但是每每要用英語進行口語和寫作的表達時,腦子就會短路,學過的那些英語知識一點也沒有辦法想起來了。
  • 復旦創寫 閱讀書目+知識點清單
    本次復旦的參考書目和知識點清單把創寫真題裡的內容和復旦中文系真題裡面的內容都和在一起了,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一個一個知識點的學習,從而給自己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教材和入門書目,附在了最後面。知識點放在了最前面。大家可以循序漸進地學習,一天一天地積累,慢慢地就會積累到屬於自己的文學知識,而且也能感受到文學的生命力。
  • 高考語文散文閱讀複習指導
    散文的特點是形散神不散,它通常包含了唯美的意境,通過多種文學手法的運用,留給讀者無限的想像空間。閱讀散文需要考生具有審美鑑賞能力,在閱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體會散文中的美,從而形成對美的獨特理解,陶冶自己的情操。審美性閱讀需要發揮考生的想像力,調動各個感官,體驗作者描述的唯美的意境。二是文本探究能力。
  • 部編版七年級上語文名著閱讀必讀書目—《西遊記》同步知識點檢測
    部編版語文教材增強了幾個方面的內容:一、增強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普及,弘揚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二、重視閱讀,實行課外閱讀課程化;三、增強語文學習的工具性與人文性;而做為新版語文教材重視閱讀,實行課外閱讀課程化的,是對廣大中小學一線教師及廣大家長的指導性方針。
  • 談談散文的閱讀教學
    「散文」是一種自由、靈活的書寫見聞感受的文體,是文學樣式中的一種,它思想內涵豐厚,人文底蘊充足,語言精煉優美,表達方式靈活,表現手法多樣化等等。散文的學習是中學生語文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們在閱讀和教學散文的過程中,就可以從以上這些方面對文本進行細細的品味,要注意提煉的過程,巧妙地設問和質疑,準確地把握散文塑造的形象、表達的意蘊、抒發的感情、寄託的情味,審美的情趣等。初三階段散文教學設計的關鍵是讓學生有大量的實踐活動,要讓學生自讀自悟,自己發現自己體驗。教師可廣泛閱覽當代散文名作,將其推薦給學生,讓其有較多的散文閱讀實踐。
  • 文科生必讀:高中政史地學習策略,很全很實用,助你高考拿高分
    導語:文科生必讀:高中政史地學習策略,很全很實用,助你高考拿高分在高一結束的時候,高中生會面臨著選科的難題。隨著高考的不斷改革,如今很多地區高考模式不同,高一可選擇的科目也不同。文科跟理科學習的走向跟發展方向是不同的,理科側重邏輯思考,文科側重記憶跟感性思考。所以,選擇文科還是理科要綜合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對於選擇文科的學生來說,想要學好文科,就要不斷地閱讀跟積累。下面,我們主要說一下:高中政史地學習策略,很全很實用,文科生值得一看。
  • 學生必看 | 名師推薦:最適合初中學生的寒假閱讀書單來啦(建議收藏)!
    結合初中孩子的特點,小編在這裡為大家推薦幾本適合初中孩子閱讀的書,分為文學作品和課內提升兩個系列,快來看看都有什麼吧!「中學生必讀名家——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系列,收錄了中國近現代文學名家魯迅、茅盾、鬱達夫、朱自清、梁實秋的經典之作,搭配精美繪圖和名師點評,讓讀者在盡情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也能夠觀看文字背後的故事。
  • 備考SSAT閱讀注意這三個丟分點,得高分不再難!
    SSAT考試內容分為寫作、數學、詞彙、閱讀四大部分,主要測試學生的數學、英文程度及理解力(作文不記分)。另外,還有16個試驗性問題,不計分,但對於考察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樣重要。對於低齡考生來說,SSAT閱讀部分是得分難點,除了要積累一定單詞量(近8000個詞彙),還要掌握一定的閱讀解題技巧。
  • 最適合初中生的寒假閱讀書單來啦,原來名校學生都在讀!(建議收藏)
    結合初中孩子的特點,小編在這裡為大家推薦幾本適合初中孩子閱讀的書,分為文學作品和課內提升兩個系列,快來看看都有什麼吧!「中學生必讀名家——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系列,收錄了中國近現代文學名家魯迅、茅盾、鬱達夫、朱自清、梁實秋的經典之作,搭配精美繪圖和名師點評,讓讀者在盡情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也能夠觀看文字背後的故事。
  • 一份人人必讀的經典閱讀方法和掃盲書單
    夏天的時候與大家分享了學姐拜讀李賦寧先生所著《英語學習》一書的閱讀感受,其中最受啟發的關鍵一點是:學好英語與學好漢語之間有不可分割的關係:"漢語的語法修辭知識和邏輯思維能力對學習外語的這些方面的知識和獲得這些方面的技能必然會起到促進作用
  • 中學生應該閱讀什麼書籍?課外閱讀能夠帶來什麼好處?
    哪怕是我建議大家進行詩歌的閱讀,家長還是會有疑惑,為什麼閱讀詩歌就能提升寫作水平。這是因為讀詩能夠直接幫助學生鍊字、鍊句,作文想要有結構,想要有邏輯,就需要遣詞造句。詩歌像是將毫無關係的字詞組成有意境,有節奏的詩句,就值得學生推敲。
  • 幼兒園大班繪本閱讀教案《下雨的味道》感受散文抒情的語言及意境【幼教課件】
    對,這是我們上次在雨天玩耍的照片,你還記得那天下雨帶給你哪些好玩的事嗎?教師小結:下雨天真有趣,我們一起在下雨天玩耍真開心。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書,這本書也是關於下雨的,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二、  閱讀封面及P1~7,引發幼兒猜想。1.觀察封面並提問——這是書的封面,在封面上你看到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