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應該閱讀什麼書籍?課外閱讀能夠帶來什麼好處?
近年來,語文學習強調課外閱讀,雖然公布了課外閱讀書單,家長們也替孩子購買了課外閱讀書籍,可是具體應該如何展開閱讀卻是茫然的。
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中學生應該怎樣閱讀才能提升語文素養,從而提升語文成績。至於閱讀能夠帶來什麼好處,受到直接影響的就是寫作能力肯定會得到提升。
閱讀詩歌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大言不慚的說,我國從古至今的文學作品可比作海洋,我們想要生存,完全可以海洋裡捕食生鮮,從而得到生命的延續。從古至今的文學作品數不勝數,其中值得一談的就是古詩詞。
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詩經》便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但因為《詩歌》裡面的作品大多晦澀難懂,老師在這裡並不推薦小學和初中學生一開始讀詩就選擇《詩經》,可以從唐詩宋詞中挑選稍簡單的作品進行讀背。
學生時期不能無詩。不管是小學、初中、高中,都要學習詩。除了語文課本裡面有限的古詩詞之外,還應該進行詩詞的課外閱讀。這是因為詩歌能夠讓人產生意境和感受意境美。
特別是古詩詞。古詩詞閱讀的價值至少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思想內容,而是意境美,三十音韻的美。
為什麼老師建議大家可以增加古詩詞的課外閱讀呢?也是因為古詩詞的美感濡染心靈,浸透至血液,寫作時也能湧流出來,提升作文美感,令人目不轉睛。
說到古詩詞,可能大家就會認為深奧難懂,因為平時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也感覺頗為複雜,實際上古人的好作品反而是最通俗易懂的。例如駱賓王的「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杜甫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李清照的「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就算不能完全理解詩詞的意思,也能隨詩感受到景象的畫面。
除了古詩詞之外,還有現代詩。
現代詩給人的感覺和古詩詞有一定的區別,古詩詞讓我們感受意境美,現代詩的作用是可以給我們帶來激情。
例如著名現代詩人余光中的《鄉愁》,這篇是初中就會學習的詩歌,這首詩輕而易舉的點燃我們心中關於海峽兩岸的淡淡惆悵。
閱讀現代詩時,學生也可以在閱讀過程中,可以根據詩歌進行仿寫鍊字。在各種文體中,現代詩的主要分工就是抒情。在鍊字中熟練這種寫作手法,以後寫作文時也能無形中融入到文章中。
哪怕是我建議大家進行詩歌的閱讀,家長還是會有疑惑,為什麼閱讀詩歌就能提升寫作水平。
這是因為讀詩能夠直接幫助學生鍊字、鍊句,作文想要有結構,想要有邏輯,就需要遣詞造句。詩歌像是將毫無關係的字詞組成有意境,有節奏的詩句,就值得學生推敲。
散文的閱讀
我是不太建議小學生和初中生過多閱讀文學小說的(四大名著除外),其一是文學小說跌宕起伏,學生閱讀時很容易沉浸在其中,從而開啟閱讀網絡小說的大門。其二則是閱讀重心會被故事情節吸引,對小說的深意和內涵反倒不會過多思考。
散文也分為古典散文和現代散文。古典散文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文言文。關於文言文的課外拓展,其重要性相信也不用我多說。那麼古文閱讀主要分為兩個層次。
一是課堂中學習的文言文,二是擴充閱讀,最有名的《古文觀止》和《世說新語》,可是畢竟是古人編寫,很多內容學生看起來會比較苦澀難懂,可以選擇注釋淺顯易懂的書籍。
如果家長也對古文有所涉獵,會發現,優秀的古文基本和政治有所涉獵。如諸葛亮的《出師表》、司馬遷的《史記》、範仲淹的《嶽陽樓記》等,這些文章都是用血和淚寫成。
當然,因為古文離我們太過遙遠,不能說學生寫作文也要如古文般晦澀難懂,但是在寫作時可以將古文的表現效果利用在作文中。
當然,鑑於古文作品實在太過晦澀,老師給大家推薦明清時期沈復的《浮生六記》。這部《浮生六記》不是汲取什麼思想,主要是學語言,值得中學生閱讀。
詩歌和散文可以說是中學生的必讀課外讀物。
隨著時代的發展,閱讀形式也變得多樣,可以是實體書,也可以是電子書,但是拓展課外閱讀還是建議選擇實體書。
總的來說,閱讀和寫作是息息相關,連續不斷的因果關係,學生閱讀了別人的作用,並進行消化,轉而寫出自己的作品,讓教師評判寫得好與否。
如果自己已經閱讀過非常多的書籍了,但是作文還是寫得奇差無比,這個時候就要自問,是不是自己的閱讀方式不對。
例如課外書籍中的好詞好句沒有積累,沒有深度思考文章的深層含義,看過就過了,也沒有做讀書筆記,最後看過的書籍沒有在心裡激起一點水花。
如果說閱讀是牛吃進肚子的草,寫作便是擠出來的奶,奶多奶少,就看胃裡消化了多少。
所以,當學生的作文寫出來拿不了高分時,家長首先需要思考是不是孩子的閱讀量不夠,再考慮閱讀的書籍正不正確,最後檢查學生有沒有鍊字訓練。
想必大家也聽過這樣一句話,閱讀能夠激發人思考問題。有閱讀就有思考,有思考就要記錄自己的心得體會。
科學知識的閱讀
關於閱讀,我們不能僅限於文學作品的閱讀,還需要對科學內容進行閱讀。
科學閱讀的範圍廣泛,數學的,物理的,生物的,化學的相關知識都可以成為我們科學閱讀的課外知識拓展,不要僅限於教材中的內容。
科學閱讀可以充實我們的精神世界,讓我們能夠學會由宏觀看局部的思維,用科學辯證理論看待文學和語文,並且也能在寫作時拓寬寫作素材。
以上便是老師對中學生課外閱讀的建議,總結起來就是課外閱讀能夠帶來的好處就是提高寫作能力,拓展課外知識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