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應該閱讀什麼書籍?課外閱讀能夠帶來什麼好處?

2020-12-11 學習有絕招

中學生應該閱讀什麼書籍?課外閱讀能夠帶來什麼好處?

近年來,語文學習強調課外閱讀,雖然公布了課外閱讀書單,家長們也替孩子購買了課外閱讀書籍,可是具體應該如何展開閱讀卻是茫然的。

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中學生應該怎樣閱讀才能提升語文素養,從而提升語文成績。至於閱讀能夠帶來什麼好處,受到直接影響的就是寫作能力肯定會得到提升。

閱讀詩歌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大言不慚的說,我國從古至今的文學作品可比作海洋,我們想要生存,完全可以海洋裡捕食生鮮,從而得到生命的延續。從古至今的文學作品數不勝數,其中值得一談的就是古詩詞。

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詩經》便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但因為《詩歌》裡面的作品大多晦澀難懂,老師在這裡並不推薦小學和初中學生一開始讀詩就選擇《詩經》,可以從唐詩宋詞中挑選稍簡單的作品進行讀背。

學生時期不能無詩。不管是小學、初中、高中,都要學習詩。除了語文課本裡面有限的古詩詞之外,還應該進行詩詞的課外閱讀。這是因為詩歌能夠讓人產生意境和感受意境美。

特別是古詩詞。古詩詞閱讀的價值至少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思想內容,而是意境美,三十音韻的美。

為什麼老師建議大家可以增加古詩詞的課外閱讀呢?也是因為古詩詞的美感濡染心靈,浸透至血液,寫作時也能湧流出來,提升作文美感,令人目不轉睛。

說到古詩詞,可能大家就會認為深奧難懂,因為平時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也感覺頗為複雜,實際上古人的好作品反而是最通俗易懂的。例如駱賓王的「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杜甫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李清照的「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就算不能完全理解詩詞的意思,也能隨詩感受到景象的畫面。

除了古詩詞之外,還有現代詩。

現代詩給人的感覺和古詩詞有一定的區別,古詩詞讓我們感受意境美,現代詩的作用是可以給我們帶來激情。

例如著名現代詩人余光中的《鄉愁》,這篇是初中就會學習的詩歌,這首詩輕而易舉的點燃我們心中關於海峽兩岸的淡淡惆悵。

閱讀現代詩時,學生也可以在閱讀過程中,可以根據詩歌進行仿寫鍊字。在各種文體中,現代詩的主要分工就是抒情。在鍊字中熟練這種寫作手法,以後寫作文時也能無形中融入到文章中。

哪怕是我建議大家進行詩歌的閱讀,家長還是會有疑惑,為什麼閱讀詩歌就能提升寫作水平。

這是因為讀詩能夠直接幫助學生鍊字、鍊句,作文想要有結構,想要有邏輯,就需要遣詞造句。詩歌像是將毫無關係的字詞組成有意境,有節奏的詩句,就值得學生推敲。

散文的閱讀

我是不太建議小學生和初中生過多閱讀文學小說的(四大名著除外),其一是文學小說跌宕起伏,學生閱讀時很容易沉浸在其中,從而開啟閱讀網絡小說的大門。其二則是閱讀重心會被故事情節吸引,對小說的深意和內涵反倒不會過多思考。

散文也分為古典散文和現代散文。古典散文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文言文。關於文言文的課外拓展,其重要性相信也不用我多說。那麼古文閱讀主要分為兩個層次。

一是課堂中學習的文言文,二是擴充閱讀,最有名的《古文觀止》和《世說新語》,可是畢竟是古人編寫,很多內容學生看起來會比較苦澀難懂,可以選擇注釋淺顯易懂的書籍。

如果家長也對古文有所涉獵,會發現,優秀的古文基本和政治有所涉獵。如諸葛亮的《出師表》、司馬遷的《史記》、範仲淹的《嶽陽樓記》等,這些文章都是用血和淚寫成。

當然,因為古文離我們太過遙遠,不能說學生寫作文也要如古文般晦澀難懂,但是在寫作時可以將古文的表現效果利用在作文中。

當然,鑑於古文作品實在太過晦澀,老師給大家推薦明清時期沈復的《浮生六記》。這部《浮生六記》不是汲取什麼思想,主要是學語言,值得中學生閱讀。

詩歌和散文可以說是中學生的必讀課外讀物。

隨著時代的發展,閱讀形式也變得多樣,可以是實體書,也可以是電子書,但是拓展課外閱讀還是建議選擇實體書。

總的來說,閱讀和寫作是息息相關,連續不斷的因果關係,學生閱讀了別人的作用,並進行消化,轉而寫出自己的作品,讓教師評判寫得好與否。

如果自己已經閱讀過非常多的書籍了,但是作文還是寫得奇差無比,這個時候就要自問,是不是自己的閱讀方式不對。

例如課外書籍中的好詞好句沒有積累,沒有深度思考文章的深層含義,看過就過了,也沒有做讀書筆記,最後看過的書籍沒有在心裡激起一點水花。

如果說閱讀是牛吃進肚子的草,寫作便是擠出來的奶,奶多奶少,就看胃裡消化了多少。

所以,當學生的作文寫出來拿不了高分時,家長首先需要思考是不是孩子的閱讀量不夠,再考慮閱讀的書籍正不正確,最後檢查學生有沒有鍊字訓練。

想必大家也聽過這樣一句話,閱讀能夠激發人思考問題。有閱讀就有思考,有思考就要記錄自己的心得體會。

科學知識的閱讀

關於閱讀,我們不能僅限於文學作品的閱讀,還需要對科學內容進行閱讀。

科學閱讀的範圍廣泛,數學的,物理的,生物的,化學的相關知識都可以成為我們科學閱讀的課外知識拓展,不要僅限於教材中的內容。

科學閱讀可以充實我們的精神世界,讓我們能夠學會由宏觀看局部的思維,用科學辯證理論看待文學和語文,並且也能在寫作時拓寬寫作素材。

以上便是老師對中學生課外閱讀的建議,總結起來就是課外閱讀能夠帶來的好處就是提高寫作能力,拓展課外知識儲備。

相關焦點

  • 課外閱讀的好處範文(精選10篇)
    老師在學生面前敞開道路,讓書籍學生的摯友。自主性不但使學生有了做學生主人的強烈優越感,也為語文學習帶來了極大的空間。  二、如何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  1、由淺入深,循循善誘,激發興趣。有的學生一望見大部頭的名著,就亂了方寸,產生畏難情緒。這種狀況下,先不要急著向學生推薦巨著,而是推薦一些易於學生理解的文章。
  • 中學生該如何提高課外閱讀質量和寫作水平?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課外閱讀對於中學生來說,有助於開拓視野,增長知識,豐富詞彙,提高作文水平。有些學生,課外書籍讀的雖然不少,但由於閱讀質量不高,效果並不理想。那麼,怎樣提高課外閱讀質量呢?一、精選讀物課外閱讀的面比較廣,作品體裁多樣,內容廣泛,而中學生的作業較多,時間相對緊張。
  • 談談課外閱讀在中學語文學習中的重要作用
    課外閱讀對中學生各科學習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它既可以積累知識,又可以全方位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為各科的學習打下基礎。特別是在學習語文方面,可以說課外閱讀決定了語文成績的好壞。這裡邊主要有個深閱讀和碎片閱讀的問題。比如像現在的網絡閱讀,有的時候讀的不少,可真正有印象的不多,能積累下來的詞彙也是有限的。要想閱讀積累詞彙,就要深閱讀,真閱讀,不能淺閱讀,碎片化閱讀。應該讀一些紙質類的書,高質量的書。讓自己的內心真正靜下來,蹋下去,讀的東西才能滲透到自己的思想中,血液裡,對積累詞彙才會有作用。那麼讀什麼書可以很好地積累詞彙呢?
  • 大量閱讀課外書的好處,不讀還真不知道
    導語:大量閱讀課外書的好處,不讀還真不知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中國古話不知影響著多少讀書人發奮苦讀,讀書的好處不勝枚舉,我就是說上三天三夜也未必能夠說完。知識就是力量,只要大量閱讀課外書,讀書的好處就很容易知道了。讀者要注意了是大量閱讀課外書,而不是課內書。課外書籍裡有不一樣的精彩與課內書相比,最好是廣泛閱讀,不要拘泥於某類書籍。
  • 浙江一半的中學生 每天課外閱讀時間不足半小時
    數據顯示,我省未成年人具有較好的課外閱讀習慣。2018年,我省中小學生的圖書閱讀率均達到95%以上,學前兒童的閱讀率也達到了92.6%,均高於2018年度全國平均水平。在閱讀方式上,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表現出明顯的閱讀差異。學前兒童,從什麼時候開始讀書?
  • 中學生閱讀現在進行時
    隨著時代的發展,隨著各種資訊、媒體信息的強烈碰撞和衝劑,同時也伴隨著各種觀念的衝突和融合,當代中學生的閱讀問題重又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又一個「五一」黃金假期來臨,學生們除了旅遊、交友、逛街、補習之外,在放鬆的時間和放鬆的狀態下,又會閱讀哪些課外書籍呢?
  • 讀書到底能夠帶來什麼好處?有三大好處與你分享
    其實讀書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但是能夠領悟背後含義的人,其實並不多,因為背後的那種自信和底氣以及氣質的培養,需要大量的閱讀才能夠體現出來。雖然家人和老師經常讓我們要好好讀書,但是他們很難告訴我們讀書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要讀書?讀書的目的是什麼?這些現實的答案並沒有直接告訴我們。
  • 中學生課外閱讀書目推薦文學作品《洗河》
    到了中學之後,初中生與高中生的閱讀能力進一步增強,顯然兒童文學不太適合中學生群體,這時候就需要找一些適合自身年齡段閱讀的圖書。語文考題中多次涉及到文學名著中的作品,提升語文水平,離不開精品圖書的閱讀。課外閱讀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多閱讀課外書對於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都將有一定的幫助。
  • 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好處,青棗讀書告訴您
    今天,青棗讀書就告訴您課外閱讀的好處。1、識更多字課外閱讀對於學習漢字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學生從中鞏固了課堂所學的生字,又會碰到一些不認識的字。碰到不認識的字透過查字典來掌握這個字的讀音,了解這個字的意思,這時,您的孩子就比其他孩子領了一字之先。
  • 《小學英語課外閱讀書籍》
    我們作為學生,現在就應該做好第一句,讀萬卷書。「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由黃金屋」讀書,讀更多的書,才能豐富我們的閱歷。現在,不論是中考,還是高考,考試內容涉及的課外知識很多,如果我們讀的書少,那麼知道的知識就有限,那怎麼可能答出題呢。 現在社會是個多元化社會,而且對人的要求都在提高,你不僅要有學習的能力,而且還要有最少一項技能。你說我們還能懶惰嗎。除非你想走在社會的最低層。
  • 家長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英語課外閱讀
    閱讀能幫助學習者擴展詞彙, 為學生的聽、說、寫打下基礎, 並為說和寫提供了素材和範本。大多數教師在課堂上不太願意花時間讓學生閱讀, 因為他們認為學生應該在課外進行閱讀, 但對於學生該讀什麼、怎麼讀以及讀地怎樣卻很少關注, 長期以來課外閱讀就變成了一項空泛的要求。古語云:「授之以魚, 不如授之以漁。」只有教會了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 學生的自學能力才會提高。
  • 讓孩子愛上閱讀:小學階段如何選擇書籍,有什麼閱讀目標?
    書籍擁有著難以被複製的魅力,對於喜愛讀書的人來說,閱讀就像是一趟體驗生命的旅程。、不同類型的書籍,這會讓孩子的思維更開闊,也有助於孩子儘快建立起自己感興趣的閱讀領域。在繪本中,「圖」和「文」一樣重要,甚至「圖」比「文」還要重要,繪本通常只有十幾頁,對於這樣的一類書,應該怎樣閱讀繪本呢?
  • 好的閱讀習慣給孩子帶來什麼
    方方在高考後接受採訪時把自己的成績都歸功於從小養成的閱讀習慣上,那麼閱讀能給孩子帶來什麼好處呢? 1.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的自信不是天生就有的,事實上比起自信的孩子,更多的是自卑的孩子。孩子可能因為種種的原因而自卑:家庭條件、外貌、性格、成績等。
  • 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措施和方法
    教者要充分利用課本這一很好的資源,積極引導學生做好課內閱讀的鞏固與延伸,指導學生做好課外閱讀。 平時要注意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不失時機地向學生推薦好書,從而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2.以現有讀物為立足點,引導學生粗讀精讀 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讀什麼?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給孩子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是教育者極為重要的任務。
  • 淺談:語文課外閱讀
    在基礎 教育 改革向縱深推進的今天,作為一名教師更應該重視課外閱讀的教學。因為課外閱讀是語文實踐活動的重要形式,不僅可以鞏固課內所學過的讀寫知識、提高閱讀和寫作水平,還能拓寬知識面,陶冶情操,培養自學能力,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 小學1-6年級課外閱讀書籍,包含電子版資源,家長免費領取
    最近,孩子們陸陸續續都開學了,很多父母說不知道買什麼課外書籍給孩子看,讓我推薦一些課外書籍,豐富孩子的閱讀。所以,今天我來給媽媽們分享這份,1-6年級小學生的101本課外書單。希望這份書單能夠幫助孩子們從閱讀中感受到樂趣,開拓視野,
  • 讀課外書影響學習?別鬧了,多讀讀課外書的好處大到你想不到
    對於讀書,在目前極重視學習成績的大環境下,不管是家長和學生,都感覺應該多讀一些教科書和相應的輔導書。對於課外書,很多學生沒有時間讀,也不想讀,家長也不願意讓孩子花這麼多時間讀「無用」的書上。事實上,孩子多讀課外書的好處多。對於學生來講,光讀教科書,這還遠遠不夠的。
  • 五年級課外閱讀書籍推薦
    五年級課外書看什麼呢?光是語文數學英語對孩子的成長來說,顯得有點枯燥。適當的課外閱讀,能帶給孩子快樂成長和心靈的感恩。奧數網編輯推薦四本適合五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書籍,供大家參考學習。   五年級閱讀書目:《幸福來臨時》   封面
  • 小學課外書籍推薦
    閱讀書籍是培養孩子學習興趣的很好方式,但是當前社會家長對於孩子考試分數的渴望已經到了瘋狂的地步,家長為了提高孩子的成績,給孩子報了各種課外輔導班。這種方式簡直是捨近求遠,閱讀對於孩子成長的好處是一種緩慢的,能開闊孩子的眼界,豐富孩子的內心,對於孩子培養學習興趣的有很大好處的。但是這個效果不是能夠馬上顯現出來的,所以一般家長認為孩子讀課外書籍簡直是浪費時間。
  • 學生課外閱讀常用的5種閱讀方法,學霸表示:只愛第4種
    所以應該學會挑選閱讀。這種方法就是拿過來一本書,只翻閱書的目錄。不要看裡面的詳細內容,仔細的看目錄,用大腦思考,書中的內容是否真的是你需要的?假如是需要的,就留下來閱讀;假如書本裡面的內容不是你需要的,把這本書放過去,不要覺得可惜,沒有必要閱讀這本書。這樣做不僅能夠使你閱讀的效率更高,而且能夠閱讀更多的書籍,應該挑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