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4 10:40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傅靜之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最近,您讀書了嗎?您的孩子讀書了嗎?
2018—2019是全民閱讀「十三五」規劃實施的中期,在全省範圍開展一次未成年人閱讀狀況調查很有必要。為此,浙江省樹人閱讀研究院、浙江省少先隊工作學會、浙江省家庭教育學會、浙師大兒童文學研究中心等機構,組織有關專家,採用問卷、會議、訪談、文獻及實地走訪等方式聯合進行了這次浙江省未成年人閱讀狀況的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萬餘份,回收有效問卷9618份,其中學前家長卷6458份(電子4585+紙質1873)、小學生卷2035份、中學生卷1125份。本次調查,是我省歷年來針對未成年人所進行的樣本量最大、年齡覆蓋最全的一次閱讀調查,通過調研較為全面的掌握了全省未成年人的閱讀習慣及偏好、閱讀需求、閱讀方式、閱讀環境等情況,家長的基本閱讀面貌及其對孩子閱讀的支持情況也在調研中得到反應。
數據顯示,我省未成年人具有較好的課外閱讀習慣。2018年,我省中小學生的圖書閱讀率均達到95%以上,學前兒童的閱讀率也達到了92.6%,均高於2018年度全國平均水平。在閱讀方式上,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表現出明顯的閱讀差異。
學前兒童,從什麼時候開始讀書?
隨著教育理念的更新,人們逐步認識到了幼兒教育的重要性,有意識的家長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引導他們進行閱讀。32.2%家長選擇在孩子1-2歲時引導他們進行閱讀,22.6%的孩子1歲以前就已經開始閱讀,21.2%的孩子2-3歲時開始閱讀,1%的孩子到了學齡才開始閱讀,只有1.7%的學前兒童從未進行過閱讀。
將此項數據與家長受教育程度進行交叉分析,專家們發現家長受教育程度越高,孩子開始閱讀的時間越早。同時,是否受過高等教育也是影響孩子閱讀量的重要因素。受過高等教育家長的孩子的閱讀量明顯高於未受過高等教育家長的孩子的閱讀量,家長受教育程度越高,孩子的閱讀量越大。
孩子們有時間進行課外閱讀嗎?
在孩子的成長中,課外閱讀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在成績導向的驅使下,課外閱讀成為了許多孩子們一種奢望。由於課業負擔較重,孩子們在平時放學後進行課外閱讀的時間並不多。特別是在中學階段的青少年這裡,大多數孩子平均每天的課外閱讀時間在30分鐘以內,佔48.5%,課外閱讀時間在1小時以上的只有9.2%,有高達6.8%的青少年明確表示沒有在閱讀上面花時間。在過去的一年裡,閱讀書目在1-5本的中學生佔20.3%,讀了6-10本的有18.9%,讀書量在11-20本的有13.8%,讀書量為21-50本佔10.9%,讀了50本以上有11.1%,一本課外圖書也沒讀過的有4.1%。
小學階段的少年兒童在閱讀時間與閱讀數量方面的數據都明顯高於中學階段的青少年。平均每天進行課外閱讀的時間在16-30分鐘的小學生最多,佔33.7%。其次是閱讀時間在31-60分鐘的,佔32.7%,閱讀時間在15分鐘及以下的有7.1%,在1小時以上的佔18.2%。明確表示沒有花時間閱讀的僅有1.6%。在閱讀數量方面,2018年讀了1-5本課外圖書的佔14.4%,讀了6-10本的佔12.1%,讀書量為11-20本的佔15.2%,讀書量為21-50本的佔17.9%,讀了50本以上的高達22.7%,一本書也沒讀過的僅佔1.5%。可見2018年浙江省小學生的圖書閱讀量是比較高的。
值得注意的是,小學階段和中學階段的孩子的家長對於孩子進行課外閱讀的態度差異明顯。小學家長對於少年兒童的課外閱讀總體持支持態度,73.8%的家長非常贊成孩子閱讀課外書,19.6%的家長贊成孩子閱讀課外書,只有0.8%和0.7%的家長對此持反對或非常反對態度。而在中學階段的青少年家長這裡,只有40.3%的家長持「非常贊成」態度,持「反對」和「非常反對」態度的比率上升到了2.8%和1.1%。
家長對於孩子課外閱讀的陪伴足夠嗎?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可以說是孩子閱讀狀況的最大影響因素了。在我們就「影響兒童閱讀的原因」對學前兒童的家長進行調研時,有73.4%的家長表示「家長沒時間陪讀或關心閱讀」會影響孩子的閱讀狀況。那麼,家長們平均每天陪孩子閱讀的時間又有多少呢?調查顯示,42.5%的家長陪孩子閱讀11-30分鐘,排在第一位,其次是10分鐘以下和31-60分鐘,分別佔19.7%和11.3%。陪伴孩子閱讀時間在1小時以上的僅有2.3%。可見,儘管家長們已經具備一定的親子共讀的意識,但是在實際生活中仍然做不到多花時間陪伴孩子閱讀。
與此同時,對於小學階段的少年兒童而言,家長在他們閱讀過程中的陪伴狀況同樣很不理想。數據顯示,只有10.6%的家長每天會陪著孩子一起看書,14%的家長經常會陪著孩子看書,23.3%的家長從來不陪孩子看書,21.1%的爸爸媽媽有時會陪著孩子讀書。那麼,父母自身的讀書狀況又是怎樣呢?根據孩子們在問卷中反饋上來的數據,有13.4%的家長從不閱讀,24%的家長偶爾閱讀,20.2%的家長有時閱讀,經常閱讀和每天閱讀的家長只有17.8%和19.1%。當下浙江少年兒童家長的閱讀情況尚不足以給孩子帶來良好的表率作用。
閱讀過程中,孩子們從誰那裡獲得幫助?
在對小學生的調查中,專家發,現數據排在第一位的是父母家人,30.8%的少年兒童選擇了這一項。15.2%的少年兒童主要從老師那裡獲得幫助,排在第二位。另有8.6%的人主要在同學、朋友處獲得幫助,排在第三位。值得注意的是,有9.2%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沒有得到任何人的指導和幫助。由此可見,家長在小學階段孩子的閱讀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對於中學生來說,他們更多的從同學、朋友那裡得到幫助,其次才是老師和父母家人,三項分別佔比30.5%、25.2%、17.6%
是誰在影響孩子的圖書選擇?
在小學生受訪者這裡,有80.7%的人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課外書,46.5%的人根據老師/專家的推薦選擇課外書,37%的人經由同學朋友的推薦選擇課外書,29%的人按照家長的要求選擇課外書。作家名氣、隨書附贈的禮品、媒體宣傳、封面設計及外觀等對於少年兒童的圖書選擇影響不大。而在對中學生「選擇課外圖書的影響因素」進行調研時,我們發現91.1%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課外書的,排在第一位。有54.1%經由同學朋友的推薦選擇課外書,48.3%的人會根據老師/專家的推薦選擇課外書,只有13.9%的人按照家長的要求選擇課外書。隨著受訪者年齡的增加,受訪者閱讀的自主性也在逐步上升。他們越來越多的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同齡人的推薦選擇課外書,父母對其書籍選擇的影響越來越小。
書香浙江,孩子們的藏書量真不少!
隨著經濟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圖書市場的迅速發展,少年兒童的圖書擁有量也呈現出了顯著的上升趨勢。調查顯示,浙江中學生課外圖書藏書量大多在20-100本之間。其中,12.1%的受訪者家中藏書量在20本及以下,27.5%的受訪者家中有21-50本書,20.9%的受訪者家中藏書51-100本。藏書量在201-500本之間的佔12.5%,藏書量在501-1000本的佔5.6%,有3.4%的受訪者家中藏書量在1000本以上。而在小學生這裡,15.9%的家中課外圖書藏書量在500本以上,13.9%的人有201-500本課外書,12.3%的家中有101-200本課外圖書。家中課外藏書量為51-100本的佔16.4%,藏書21-50本的佔15.2%。家中一本課外圖書都沒有的僅佔1.9%。
數字閱讀,你參與了嗎?
近年來,我國成年國民數位化閱讀方式的的接觸率持續增長,數位化閱讀這一趨勢同樣深刻地影響著我省未成年人的閱讀狀況。2018年,浙江省學前兒童的數位化閱讀方式接觸率為64.2%,小學生的數位化閱讀方式接觸率為76.3%,中學生的數位化閱讀方式接觸率為86.7%。手機閱讀是最受我省未成年人歡迎的數位化閱讀方式,有高達77.4%的中學生和48.2%的小學生喜歡藉助手機進行數位化閱讀。
此外,聽書(有聲閱讀)作為時下流行的一種閱讀方式,被越來越多的學前兒童家長所接受。數據顯示,2018年浙江省0-6歲兒童的有聲閱讀接觸率為78.4%。在家長對於有聲閱讀方式的選擇方面,排在前三位的是移動有聲APP、有聲閱讀器/語音閱讀器和微信語音推送,分別佔43.19%、33.85%和22.89%,不知道聽書是什麼的家長僅佔3.52%。
在進行數位化閱讀或聽書的時間方面,0-6歲兒童平均每天進行數位化閱讀或聽書的時間在15分鐘以內的比率最高,佔31.5%,26.3%的兒童數位化閱讀或聽書的時間在15分鐘到30分鐘之間,不在數位化閱讀和聽書上面花費時間的孩子佔20.4%。而小學、中學階段的少年兒童和青少年平均每天數位化閱讀或聽書的時間大多在30分鐘以內。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紙質圖書的購買力,人們極少進行數字閱讀消費。
15560736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