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半的中學生 每天課外閱讀時間不足半小時

2020-12-15 浙江在線

2019-04-24 10:40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傅靜之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最近,您讀書了嗎?您的孩子讀書了嗎?

2018—2019是全民閱讀「十三五」規劃實施的中期,在全省範圍開展一次未成年人閱讀狀況調查很有必要。為此,浙江省樹人閱讀研究院、浙江省少先隊工作學會、浙江省家庭教育學會、浙師大兒童文學研究中心等機構,組織有關專家,採用問卷、會議、訪談、文獻及實地走訪等方式聯合進行了這次浙江省未成年人閱讀狀況的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萬餘份,回收有效問卷9618份,其中學前家長卷6458份(電子4585+紙質1873)、小學生卷2035份、中學生卷1125份。本次調查,是我省歷年來針對未成年人所進行的樣本量最大、年齡覆蓋最全的一次閱讀調查,通過調研較為全面的掌握了全省未成年人的閱讀習慣及偏好、閱讀需求、閱讀方式、閱讀環境等情況,家長的基本閱讀面貌及其對孩子閱讀的支持情況也在調研中得到反應。

數據顯示,我省未成年人具有較好的課外閱讀習慣。2018年,我省中小學生的圖書閱讀率均達到95%以上,學前兒童的閱讀率也達到了92.6%,均高於2018年度全國平均水平。在閱讀方式上,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表現出明顯的閱讀差異。

學前兒童,從什麼時候開始讀書?

隨著教育理念的更新,人們逐步認識到了幼兒教育的重要性,有意識的家長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引導他們進行閱讀。32.2%家長選擇在孩子1-2歲時引導他們進行閱讀,22.6%的孩子1歲以前就已經開始閱讀,21.2%的孩子2-3歲時開始閱讀,1%的孩子到了學齡才開始閱讀,只有1.7%的學前兒童從未進行過閱讀。

將此項數據與家長受教育程度進行交叉分析,專家們發現家長受教育程度越高,孩子開始閱讀的時間越早。同時,是否受過高等教育也是影響孩子閱讀量的重要因素。受過高等教育家長的孩子的閱讀量明顯高於未受過高等教育家長的孩子的閱讀量,家長受教育程度越高,孩子的閱讀量越大。

孩子們有時間進行課外閱讀嗎?

在孩子的成長中,課外閱讀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在成績導向的驅使下,課外閱讀成為了許多孩子們一種奢望。由於課業負擔較重,孩子們在平時放學後進行課外閱讀的時間並不多。特別是在中學階段的青少年這裡,大多數孩子平均每天的課外閱讀時間在30分鐘以內,佔48.5%,課外閱讀時間在1小時以上的只有9.2%,有高達6.8%的青少年明確表示沒有在閱讀上面花時間。在過去的一年裡,閱讀書目在1-5本的中學生佔20.3%,讀了6-10本的有18.9%,讀書量在11-20本的有13.8%,讀書量為21-50本佔10.9%,讀了50本以上有11.1%,一本課外圖書也沒讀過的有4.1%。

小學階段的少年兒童在閱讀時間與閱讀數量方面的數據都明顯高於中學階段的青少年。平均每天進行課外閱讀的時間在16-30分鐘的小學生最多,佔33.7%。其次是閱讀時間在31-60分鐘的,佔32.7%,閱讀時間在15分鐘及以下的有7.1%,在1小時以上的佔18.2%。明確表示沒有花時間閱讀的僅有1.6%。在閱讀數量方面,2018年讀了1-5本課外圖書的佔14.4%,讀了6-10本的佔12.1%,讀書量為11-20本的佔15.2%,讀書量為21-50本的佔17.9%,讀了50本以上的高達22.7%,一本書也沒讀過的僅佔1.5%。可見2018年浙江省小學生的圖書閱讀量是比較高的。

值得注意的是,小學階段和中學階段的孩子的家長對於孩子進行課外閱讀的態度差異明顯。小學家長對於少年兒童的課外閱讀總體持支持態度,73.8%的家長非常贊成孩子閱讀課外書,19.6%的家長贊成孩子閱讀課外書,只有0.8%和0.7%的家長對此持反對或非常反對態度。而在中學階段的青少年家長這裡,只有40.3%的家長持「非常贊成」態度,持「反對」和「非常反對」態度的比率上升到了2.8%和1.1%。

家長對於孩子課外閱讀的陪伴足夠嗎?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可以說是孩子閱讀狀況的最大影響因素了。在我們就「影響兒童閱讀的原因」對學前兒童的家長進行調研時,有73.4%的家長表示「家長沒時間陪讀或關心閱讀」會影響孩子的閱讀狀況。那麼,家長們平均每天陪孩子閱讀的時間又有多少呢?調查顯示,42.5%的家長陪孩子閱讀11-30分鐘,排在第一位,其次是10分鐘以下和31-60分鐘,分別佔19.7%和11.3%。陪伴孩子閱讀時間在1小時以上的僅有2.3%。可見,儘管家長們已經具備一定的親子共讀的意識,但是在實際生活中仍然做不到多花時間陪伴孩子閱讀。

與此同時,對於小學階段的少年兒童而言,家長在他們閱讀過程中的陪伴狀況同樣很不理想。數據顯示,只有10.6%的家長每天會陪著孩子一起看書,14%的家長經常會陪著孩子看書,23.3%的家長從來不陪孩子看書,21.1%的爸爸媽媽有時會陪著孩子讀書。那麼,父母自身的讀書狀況又是怎樣呢?根據孩子們在問卷中反饋上來的數據,有13.4%的家長從不閱讀,24%的家長偶爾閱讀,20.2%的家長有時閱讀,經常閱讀和每天閱讀的家長只有17.8%和19.1%。當下浙江少年兒童家長的閱讀情況尚不足以給孩子帶來良好的表率作用。

閱讀過程中,孩子們從誰那裡獲得幫助?

在對小學生的調查中,專家發,現數據排在第一位的是父母家人,30.8%的少年兒童選擇了這一項。15.2%的少年兒童主要從老師那裡獲得幫助,排在第二位。另有8.6%的人主要在同學、朋友處獲得幫助,排在第三位。值得注意的是,有9.2%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沒有得到任何人的指導和幫助。由此可見,家長在小學階段孩子的閱讀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對於中學生來說,他們更多的從同學、朋友那裡得到幫助,其次才是老師和父母家人,三項分別佔比30.5%、25.2%、17.6% 

是誰在影響孩子的圖書選擇?

在小學生受訪者這裡,有80.7%的人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課外書,46.5%的人根據老師/專家的推薦選擇課外書,37%的人經由同學朋友的推薦選擇課外書,29%的人按照家長的要求選擇課外書。作家名氣、隨書附贈的禮品、媒體宣傳、封面設計及外觀等對於少年兒童的圖書選擇影響不大。而在對中學生「選擇課外圖書的影響因素」進行調研時,我們發現91.1%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課外書的,排在第一位。有54.1%經由同學朋友的推薦選擇課外書,48.3%的人會根據老師/專家的推薦選擇課外書,只有13.9%的人按照家長的要求選擇課外書。隨著受訪者年齡的增加,受訪者閱讀的自主性也在逐步上升。他們越來越多的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同齡人的推薦選擇課外書,父母對其書籍選擇的影響越來越小。

書香浙江,孩子們的藏書量真不少!

隨著經濟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圖書市場的迅速發展,少年兒童的圖書擁有量也呈現出了顯著的上升趨勢。調查顯示,浙江中學生課外圖書藏書量大多在20-100本之間。其中,12.1%的受訪者家中藏書量在20本及以下,27.5%的受訪者家中有21-50本書,20.9%的受訪者家中藏書51-100本。藏書量在201-500本之間的佔12.5%,藏書量在501-1000本的佔5.6%,有3.4%的受訪者家中藏書量在1000本以上。而在小學生這裡,15.9%的家中課外圖書藏書量在500本以上,13.9%的人有201-500本課外書,12.3%的家中有101-200本課外圖書。家中課外藏書量為51-100本的佔16.4%,藏書21-50本的佔15.2%。家中一本課外圖書都沒有的僅佔1.9%。

數字閱讀,你參與了嗎?

近年來,我國成年國民數位化閱讀方式的的接觸率持續增長,數位化閱讀這一趨勢同樣深刻地影響著我省未成年人的閱讀狀況。2018年,浙江省學前兒童的數位化閱讀方式接觸率為64.2%,小學生的數位化閱讀方式接觸率為76.3%,中學生的數位化閱讀方式接觸率為86.7%。手機閱讀是最受我省未成年人歡迎的數位化閱讀方式,有高達77.4%的中學生和48.2%的小學生喜歡藉助手機進行數位化閱讀。

此外,聽書(有聲閱讀)作為時下流行的一種閱讀方式,被越來越多的學前兒童家長所接受。數據顯示,2018年浙江省0-6歲兒童的有聲閱讀接觸率為78.4%。在家長對於有聲閱讀方式的選擇方面,排在前三位的是移動有聲APP、有聲閱讀器/語音閱讀器和微信語音推送,分別佔43.19%、33.85%和22.89%,不知道聽書是什麼的家長僅佔3.52%。

在進行數位化閱讀或聽書的時間方面,0-6歲兒童平均每天進行數位化閱讀或聽書的時間在15分鐘以內的比率最高,佔31.5%,26.3%的兒童數位化閱讀或聽書的時間在15分鐘到30分鐘之間,不在數位化閱讀和聽書上面花費時間的孩子佔20.4%。而小學、中學階段的少年兒童和青少年平均每天數位化閱讀或聽書的時間大多在30分鐘以內。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紙質圖書的購買力,人們極少進行數字閱讀消費。


 

 


1556073615000

相關焦點

  • 近七成中小學生每天課外閱讀時間不足 作業該背鍋嗎?
    不過,日前,#近七成學生每天課外閱讀低於1個小時#登上熱搜:《中小學讀寫現狀調研報告(2019)》顯示,約19.6%的受訪者每天的閱讀時間不足0.5個小時,50%的受訪者每天閱讀時間為0.5-1個小時(不包括1小時)。  這個調研結果也獲得了許多人的關注:課外閱讀有啥重要性?對學生們來說,課外閱讀時間多久才合適?
  • 浙江:一半小學生每天睡眠不足9小時
    浙江:一半小學生每天睡眠不足9小時本報杭州7月1日(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董碧水)浙江省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小學監測結果今天發布
  • 上海交大閱讀報告:超四成大學生每天閱讀半小時
    上海交大閱讀報告:超四成大學生每天閱讀半小時 上海交通大學22日發布的一份有關閱讀的調查報告顯示,超四成大學生每天平均課外閱讀半小時,課外讀物選擇中,文學和休閒類佔到一半以上。  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同日發布了《2013年圖書館讀者閱讀狀況統計報告》,而在對報告進行解讀的基礎上,南洋通訊社又對大學生每天閱讀時間量、閱讀書籍類別、閱讀書籍來源以及影響閱讀的最大因素作了問卷調查,當天公布的調查報告正基於上述兩份調查結果得出。
  • 近八成中學生沒時間讀課外書
    記者調查: 九成中學生每天課外閱讀不足1小時 「世界讀書日」前夕,本報記者專門組織一次針對中學生讀書問題的問卷調查,調查了廣州市第7中學、市2中、市16中、培正和知用等6所中學653位同學,有效問卷回收653份。
  • 人民日報:近七成中小學生每天課外閱讀少於1小時 網友:沒時間讀
    在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看到這樣一則消息,稱現在的中小學生極度缺乏課外閱讀,根據《中小學讀寫現狀調研報告(2019)》顯示,約19.6%的受訪者每天的閱讀時間不足0.5個小時,50%的受訪者每天閱讀時間為0.5—1個小時(不包括1小時)。而且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天閱讀時間不足1小時的學生明顯增多。
  • 你有課外閱讀時間嗎?近七成中小學生每天課外閱讀低於1個小時
    報告顯示,近七成中小學學生每天閱讀時間低於1個小時。 《報告》顯示,約89.4%、90.4%受訪者分別對閱讀、課外讀物感興趣,79.4%的受訪者喜歡寫作,但只有65.3%的受訪者希望進行更多的寫作練習。
  • 中學生課外閱讀書目推薦文學作品《洗河》
    到了中學之後,初中生與高中生的閱讀能力進一步增強,顯然兒童文學不太適合中學生群體,這時候就需要找一些適合自身年齡段閱讀的圖書。語文考題中多次涉及到文學名著中的作品,提升語文水平,離不開精品圖書的閱讀。課外閱讀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多閱讀課外書對於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都將有一定的幫助。
  • 記者調查:課外閱讀時間少,學生有話說
    導語近日發布的《中小學讀寫現狀調研報告(2019)》顯示,近七成中小學生每天課外閱讀時間低於1小時。我市中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情況怎樣呢,一起跟記者做個調查。日前,記者隨機採訪了市區部分中小學生,大部分學生對閱讀、課外讀物感興趣,每天會花半小時到一小時的時間閱讀自己喜歡的課外讀物。學生 小黃:我喜歡看一些故事書,科幻書。學生 小石:一般來說是半小時,心血來潮就讀一小時左右,節假日如果時間足夠,我會增加到一個多小時。
  • 中學生應該閱讀什麼書籍?課外閱讀能夠帶來什麼好處?
    中學生應該閱讀什麼書籍?課外閱讀能夠帶來什麼好處?近年來,語文學習強調課外閱讀,雖然公布了課外閱讀書單,家長們也替孩子購買了課外閱讀書籍,可是具體應該如何展開閱讀卻是茫然的。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中學生應該怎樣閱讀才能提升語文素養,從而提升語文成績。
  • 北京通州區:提倡小學生每天閱讀半小時
    原標題:通州提倡小學生每天閱讀半小時一名學生在小學階段要把多少時間用於課外閱讀上?日前,通州區給本區的小學生訂了一個閱讀計劃:提倡學生每天自主閱讀不少於30分鐘,學校每周至少安排一次集中閱讀時間。同時,區教委將提供專項經費支持,升級校園圖書館。
  • 每天多睡半小時!杭州這些小學推遲到校時間,孩子家長都嗨翻了
    研究發現,每天吃早餐的學生與早餐不規律的學生,在學業表現上存在著顯著差異。浙江省每天吃早餐的四、八年級學生分別為87%與67%。每周每天吃早餐次數越多的學生,學業成績越高,最大分差達50-70分,相當於多接受1-1.5年左右的教育。換言之,想提高學生的成績,與其花大價錢去上課外培訓班,不如每天預備一份香噴噴的早餐送到孩子跟前。
  • 中學生該如何提高課外閱讀質量和寫作水平?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課外閱讀對於中學生來說,有助於開拓視野,增長知識,豐富詞彙,提高作文水平。有些學生,課外書籍讀的雖然不少,但由於閱讀質量不高,效果並不理想。那麼,怎樣提高課外閱讀質量呢?一、精選讀物課外閱讀的面比較廣,作品體裁多樣,內容廣泛,而中學生的作業較多,時間相對緊張。
  • 作為中學生的你,還在為語文課外閱讀感到發愁嗎?
    有的學生認為,語文課外閱讀能力主要由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多少來決定。但實際上,課外閱讀能力的養成是一個逐漸積累的過程,任何一個「課外閱讀高手」都不可能僅僅幾日練成。下面的一些建議,希望能為那些發愁課外閱讀的學生們提供一些思路和啟發,從此能夠真正提高自己的課外閱讀能力。
  • 但課外閱讀,想說愛你,不容易
    那就要堅持課外閱讀!01但日前,據《中小學讀寫現狀調研報告(2019)》顯示,18.7%的受訪者每天閱讀時間不足半小時;另有50%的受訪者每天閱讀時間不足一小時。也即近七成中小學生每天課外閱讀時間不足。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天閱讀時間不足1個小時的學生明顯增多。對於中小學學生來說,興趣不是問題,讀物也不是問題,時間才是問題。
  • 大學生讀書調查:近五成每天讀書不足半小時,小說最受歡迎
    那麼,大學生每天花多長時間用於閱讀?最喜歡讀什麼類型的書?近日,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圍繞大學生讀書話題,對全國864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近五成學生每天讀書不足半小時,超四成學生每月讀書不足一本,小說、名著、傳記最受學生歡迎,近六成學生對自己讀書的情況不滿意。大學生每天平均讀書時間比例。
  • 最是書香能致遠——中學生課外閱讀策略初探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而在信息化飛速發展的社會背景影響下,課外閱讀也遠離了學生的生活,看動漫、玩遊戲、網聊等成了學生的生活。那麼如何引導學生健康地喜歡課外閱讀,讓它成為學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淺談一下自己的做法。
  • 專家倡議:全國中小學生每天堅持利用課外時間閱讀英語20分鐘
    新華社北京5月27日專電(周珊珊、吳晶)首屆全國中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研討會27日在京舉行並發布《全國中小學生英語課外閱讀倡議》,倡議全國中小學生每天堅持利用課外時間閱讀20分鐘,有選擇地閱讀,閱讀精品,養成良好閱讀習慣。
  • 南昌中學生睡眠不足八小時 半數學生感嘆「睡不飽」
    隨著「世界睡眠日」的到來,各地關於小學生睡眠不足的報導不斷出爐:上海社科院發布《上海兒童發展需求調查報告》顯示,其中「擁有足夠的睡眠時間」是孩子們最期盼的;浙江省教育廳公布的一項調查報告也顯示浙江學生嚴重缺覺。 南昌的中小學生睡眠情況如何?記者近日對此進行了調查,在調查中記者發現,小學生基本都保證了9個小時以上的睡眠,而到了初中高中,學生的睡眠時間開始減少,半數中學生表示自己「睡不飽」。
  • 你心疼孩子每天睡不夠嗎?這樣做,讓孩子每天多睡半小時
    不得不說,睡眠不足已經嚴重影響到全國中學生的學業成績和身體健康。這樣做,讓孩子每天多睡半小時01 學霸是怎麼管理自己的睡眠和作息的?>,影響是一樣一樣的,但慢性睡眠不足需要的恢復時間,卻比通宵更多。這樣做,讓孩子每天多睡半小時02 刷新你的專注力
  • 葉聖陶:怎樣閱讀課外讀物?
    閱讀課外讀物,首先不能不談到時間問題。中學裡科目繁多,各科的教科書和講義都得在課外溫習,還有筆記和練習等作業大部分得在課外做,要劃出充裕的時間來閱讀課外讀物,事實上是辦不到的。閱讀課外讀物可以養成隨時讀書的習慣,這就要每天閱讀,持之以恆,時間少一點兒倒不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