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以養正,是指童年開始就要施以正確的教育,是否正確的教育,直接影響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比如把嬰兒託給猴子養,那將來孩子身上一切都是猴子的屬性,卻失去了正常小孩`固有的人類身上的"靈光"和"靈性。啟蒙很重要。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出自《易經:蒙》卦辭。
《易》的卦辭告訴我們,人類還處在心智末開,矇昧無知的時候,古聖先賢是用卜筮的教學方式引導啟蒙。童蒙求我並非我高高在上,依"老"賣老,而是在引導啟蒙者要有上進心,教導他要真心誠意的求學。孔子說:朽木不可雕也,糞士之牆不可圬也。一味的強行灌輸,無異於耳旁風,吹一吹就風散了。《禮記.大學》裡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把誠心正意當做人為學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標準,不也是童蒙求我嗎?
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住吝。出自《易經.蒙卦》發蒙意即啟蒙,這句話是說教育是用來規範人的,啟蒙宜早不宜晚,宜小不宜大。初時就如一棵沒長粗的小樹苗,樹苗身子不正了你可用棍子綁住給它定型長直,甚至可以定型成你想要的美觀形狀。樹苗假以時日成形長粗了想要改正就不會太容易。兒童讀書明理,心智頓開,慢慢的積累知識,明白事理,善惡分明,心中有數,知道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將來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而至於矇昧無知走上違法犯罪的不歸之路。
蒙以養正,聖功也。這不緊緊是聖人的功勞,更是一代一代教書育人者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