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21年春節也就一個多月了,鼠年多災多難,而2021年是辛丑年,也就是牛年,牛是以前農村耕地幹活的壯勞力,任勞任怨,能吃苦,所以人們常說『牛馬年,好種田』,就是說牛馬年都能有個好收成,所以有句農村俗語『牛馬年好種田,就怕雞猴那兩年』,這句話有道理嗎?
古代農耕社會裡,牛、馬都是農村下田上地的好幫手,農民種地靠天收,若是一年風調雨順好年景,農民種地就會豐收,但是遇到災年,蝗蟲亂飛、洪澇、倒春寒,農民那一年就會餓肚子,別說以前科學技術不發達,就是現在遇到這樣的年景,也是減產嚴重,可想當時是多麼食不果腹!
農民在長期生產勞動中發現,一旦是牛馬年,莊稼基本都就會豐產,而遇到雞猴年,基本都會減產嚴重,顆粒無收,所以農民十分期盼牛馬年,農民沒有太大的奢想,吃飽穿暖就行了,反過來雞猴年,農民發自內心的擔憂,生怕遇到各種自然災害,導致一年辛苦白白廢掉。
這也難怪,牛給人忠誠的印象,馬給人值得信賴的感覺,都是農民的好朋友,而雞、猴給人的感覺就是雞飛猴跳,特別不可靠,總是認為自己聰明,其實最後一事無成,所以牛馬年有種天然的祝福在裡面,而雞猴自然遭到厭煩,所以牛馬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雞猴年多災多難,生活艱難。
綜上,農村俗語『牛馬年好種田,就怕雞猴那兩年』,是古代人從生產勞動中發現的規律,只是牛馬年收成機率好大,雞猴年收成機率小,人們太過於關注好的年份,進而忽略對立面,加上人主觀的看法,就形成了這句俗語,你們認為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