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英文版APP現已上線,年度訂閱用戶每周直播科技英語講堂,還有科技英語學習社區哦~)
沉寂了一年之後,亞馬遜公司老闆貝索斯旗下的私營航天企業「藍色起源」(Blue Origin)昨日在德克薩斯州的場地內再次發射並回收新謝潑德號(New Shepard)亞軌道火箭。
與此同時,關注航天的朋友也會注意到,藍色起源在今年一整年內的發射頻率似乎並不高。自從 2015 年 4 月 29 日,新謝波德號實現首飛,到 2016 年 6 月 19 日,這一年多的時間裡,總共完成了 5 次試驗發射,昨天才迎來了又一次新的發射。
與前幾次實驗發射所不同的是,藍色起源這一次是首次測試了其 2.0 版載人艙,最大的亮點是它擁有「最大的窗戶」。整個窗戶寬度為 2.4 英尺(0.73 米),高 3.6 英尺(1.1 米),毫無疑問,這將會給參與到太空旅行的乘客帶來十分美好的觀賞視野。
更令人忍俊不禁的是,這一次的「大尺寸」窗戶是真的!(前幾次都是噴繪上去的!)。那麼這麼看來,貝索斯的太空夢已經越來越近了,根據此前藍色起源 CEO Bob Smith 的表態,他們計劃在 2019 年初將首批客戶送上太空,只是具體價格仍沒有透露。
我們回顧藍色起源的發展過程,其中很難忽略掉的就是創始人貝索斯在其中所起到的關鍵作用。他不僅十分有眼光地早在 2000 年就創辦了這家公司,更是一反創業公司的融資常態,自掏腰包支持藍色起源的發展。他曾承諾每年將會賣掉「10 億美元的股份」來供給藍色起源,僅在今年,貝索斯就已經賣了近 20 億美元的亞馬遜股票,以充實藍色起源的現金流。
當然,真金白銀砸下去,自然就要有結結實實的成果出來,因此,用進展神速來形容藍色起源的發展一點也不為過。在火箭方面,他們的第一款火箭新謝波德號 2015 年 4 月 29 日才實現首飛,而今年就已經公布出了第二款火箭新格倫號的藍圖,更為驚人的其性能參數一舉跨越了 SpaceX 苦心經營多年的重型獵鷹。
圖丨新格倫號的尺寸對比
新格倫號是有兩個版本,分別有兩級和三級,第一級均可回收,目標可重複使用次數為 25 次。兩級火箭的直徑約 7 米,高約 82 米,三級版本高度將增至 95 米。「新格倫」火箭的第一級,將使用 7 臺 BE-4 發動機,起飛推力總計約 1750 噸,可將約 45 噸有效載荷送至近地軌道。
而在發動機方面,藍色起源公司建立之初研製的第一種過氧化氫火箭發動機 BE-1 的推力只有 1 噸,而到了使用過氧化氫+煤油的 BE-2 發動機階段,其推力就達到了 14 噸。當然,這還是很難滿足藍色起源的既定目標,所以到了全新的液氫液氧 BE-3 發動機,其地面推力達到了約 50 噸,同時具有深度節流能力,推力可以在 9 噸到 50 噸之間調整。
如今,即將用在新格倫號上的 BE-4 發動機的推力已陡然增至 250 噸的規模,完全可以支撐起貝索斯的太空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