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教具製作:幼兒園數學區體能遊戲設計舉例!

2021-02-26 教育e師通

1

我園在長期的研究中,根據各年齡段幼兒數學學習特點和路徑,有目的、有計劃地設計了數學區體能遊戲,將數學學習的關鍵經驗,諸如數的意義、數量關係、數的運算、幾何圖形、空間關係以及空間測量等,蘊含在有趣的動作之中,讓幼兒在有趣的動作遊戲中潛移默化地掌握數學領域的關鍵經驗。以下列舉的是部分數學區體能遊戲。

小班下學期班級開展「小雞」系列主題課程,幼兒有豐富的觀察、飼養和照顧小雞的經驗。我們將數學學習的關鍵經驗與幼兒熟悉的主題課程經驗相結合,設計了「小雞吃米」遊戲,即將數學的關鍵經驗——5以內物體的等量匹配蘊含在「小雞吃米」體能遊戲情境中。黃色10mm寬的膠帶,六個面分別貼有5以內黃色圓點的正方體骰子1個(20cm×20cm×20cm),壓好膜的小米圖片10 張,紅色即時貼、黃色圓點貼各若干,終點標記1個,箭頭標記2個,小雞的掛牌2個。1.在地面貼上黃色膠帶,圍合成長方形,並用膠帶沿邊分隔成一個個格子,一共20個。兩名幼兒戴上小雞掛牌合作遊戲,一位擲骰子,另一位從起點處開始跳到格子裡吃米,擲到幾就跳幾下,一個格子就跳一下。跳到有箭頭標記的方格,根據箭頭標識轉換方向,跳到終點處兩人交換遊戲。1.感知5以內的數量,學習正確點數,能根據骰子上的點數來跳格子,發展點數能力,並能用身體動作的數量匹配點子的數量。3.遊戲後期加入雙腳連續跳,發展幼兒的協調力和平衡能力。



設計意圖

在幾何圖形這一關鍵經驗的學習中,中班幼兒學習的目標是感知和發現常見幾何圖形的基本特徵,並進行分類。圖形的基本特徵是二維的,既有形狀特徵又有顏色特徵。因此,我們設計了根據圖形二維特徵線索圖進行的「圖形跳跳樂」遊戲。

遊戲材料

即時貼,白色卡紙。

遊戲環境

初期:將不同顏色和形狀的圖形即時貼,按10~20cm 間隔有序粘貼在地板。教師在白色卡紙上設計、粘貼不同的路線圖。

後期:1.教師更改白色卡紙上的路線圖,路線圖上的圖形可以是地板上圖形的變式圖形。2.教師更換地板上粘貼的圖形,幼兒自己設計路線圖。

玩法說明

玩法一:教師指導幼兒從小框中任選一張路線圖,在紅線起點處準備。根據卡片上顏色和形狀的提示,雙腳併攏跳到相應的圖形上,再根據卡片上箭頭指向的圖形顏色和形狀特徵,雙腳併攏跳到下一個圖形上,直至跳到終點。

玩法二:幼兒根據卡片上的變式圖形,尋找地板上有相同顏色和形狀特徵的圖形跳躍。玩法三:幼兒自己在卡片上設計路線圖,要求從起點到終點,前後圖形間距不能過大。

教育價值

1.在遊戲中發展幼兒綜合分析圖形顏色和形狀雙重特徵的能力,提高幼兒雙腳併攏跳的彈跳性、協調性。

2.幼兒根據線索圖邊說邊跳到相應的圖形上,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和雙腳併攏跳的運動能力。中班下學期幼兒已經具有一定的棋類遊戲經驗,教師將幼兒要學習的數量比較這一核心經驗蘊含在走棋遊戲中,設計了「地面跳跳棋」遊戲。幼兒和同伴一起擲數字骰子,進行數量比較,贏的幼兒跳地面跳跳棋,最後看誰先到達終點,在遊戲中積累數量比較的經驗。黑色10mm 寬的膠帶,正方體骰子4 個(20cm×20cm×20cm),圓點貼(紅黃藍綠)若干,終點標記1個,箭頭標記4個,黑色記號筆1支。1.在地面貼上黑色膠帶,圍合成正方形(4m×4m),並用膠帶沿邊分隔出一個個格子(一邊9個)。2.用黑色膠帶貼出通向終點的格子,並在格子裡貼上各色圓點貼。4.在其中的2 個骰子上寫5~10 數字,另外2 個骰子貼上5~10的圓點貼。玩法一:四名幼兒共同遊戲,自選骰子進行投擲。擲完比較數字(點數)的大小,選出最大的數,並由投擲出最大數的幼兒按照大數沿箭頭指示方向跳相應步數的格子,誰先跳到終點即獲勝。若出現數量相同的情況則重新投擲。玩法二:四名幼兒共同遊戲,自選骰子進行投擲。投擲完後比較數字的大小,選出最大的數,並由投擲出最大數的幼兒按照大數沿箭頭指示方向跳相應步數的格子。跳時如若遇到2個點,則雙腳落地向前跳;如若遇到1個點,則單腳落地向前跳,誰先跳到終點即獲勝。若出現數量相同的情況則重新投擲。1.在遊戲中幫助幼兒感知10 以內數的大小,探索4種10以內數比大小的方法。2.在遊戲中需要同伴協商配合,發展幼兒交往合作能力。3.遊戲後期加入單雙腳交替跳,發展幼兒的彈跳能力、快速反應能力以及身體的協調性。大班幼兒在學習數量比較的核心經驗,為了增加遊戲的趣味性和挑戰性,教師設計了尋寶藏的遊戲情境和蘊含了三種線索(單雙腳、空間方位、加減運算)的尋寶路線圖,在地面藏寶圖下隨機設計了不同的寶藏,增加了遊戲的趣味性。寬1cm的即時貼,壓好膜的寶藏、苦瓜臉及寶箱若干,起點標記(圓點),線索圖2套(每套兩份,以夾子顏色區分)。1.在地面上用即時貼圍合成長方形,內部分割為若干小正方形(30cm×30cm)。3.隨機將寶藏、苦瓜臉貼在各個格子內,並在上面貼上寶箱進行遮蓋。4.在硬卡紙上設計標有「動作、方向、相應步數」的兩種線索圖,每種兩份。難度不同,主要體現在加減算式上。難度1:大數加小數,小數間相減;難度2:小數加大數,大數間相減。玩法一:兩名幼兒共同遊戲,協商選擇一種難度的線索圖,每人一份。一人根據線索圖指揮「×腳向×跳×步」(如果遇到格子不夠的情況,則向相反方向回跳),另一人邊聽指揮邊對照自己手上的線索圖做出相應的動作。兩人共同檢查路線是否正確,直至完成整張線索圖的指令。到達相應寶箱後,打開寶箱查看寶藏(苦瓜臉表示無收穫)。每找完一次,雙方交換角色。玩法二:兩名幼兒共同遊戲,一人負責指揮,一人根據指揮做動作,指揮線路由幼兒自己設計(不限制步數)。一段時間後,可再引導幼兒設計用最少步數找到寶藏(需變換兩種及以上方向)。1.在遊戲中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方向箭頭的含義,並在遊戲的情境裡了解10 以內的加減法,幫助幼兒熟練地進行10以內的運算。2.在分析線索圖的過程中,發展幼兒講述的完整性和規劃性,鍛鍊語言表達能力。3.通過遊戲中的協商配合,發展幼兒的社會交往、合作能力。4.通過遊戲中單雙腳跳躍的體能運動,發展幼兒連續跳躍、平衡、快速反應等能力,提高身體的協調性。

本文刊登於《早期教育》(教育教學)2019年5月,歡迎轉發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附屬幼兒園月香分園  黃雙雷  柏楊 餘蕾 彭琪凡 鮑玥 

策劃|早期教育媒體融合發展部  

微信編輯 |早期教育媒體融合發展部   馬  輝

相關焦點

  • 小康軒區域遊戲《數學區》:數學就該玩起來!
    數學桌遊和立體數學玩具為抓手,將課程學習內容融入區域活動中,讓幼兒在玩中學數學,在遊戲中學習和掌握數學核心經驗,發展幼兒數理概念和邏輯思維能力。小康軒數學區的每一款玩具,從篩選、設計、評估到園所實踐,始終堅持以幼兒為本,經過幼兒「我最喜愛的數學區遊戲」的層層票選。玩具是給幼兒玩的,好的玩具一定是幼兒喜歡的。幼兒喜歡的玩具,才是好玩具!
  • 幼兒園數學區角創建的策略——玩中學數學
    本文將以此為題,結合筆者在幼兒園看到的現象加以分析、闡釋,以深入思考如何切實提升數學區角活動材料選擇與設計有效性的問題。 因此,從區角活動的本質屬性來看,教師在選擇與設計數學區角活動材料時只關注操作性是遠遠不夠的,更應關注探究性。
  • 巧手自製,創意無限—惠濟區花園口幼兒園玩教具製作比賽特寫
    (記者 張偉)具在幼兒園教學、遊戲中的重要作用。12月18日惠濟區花園口幼兒園開展了「巧手自製 創意無限」的自製玩教具評比活動。老師們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從幼兒平時生活經驗、興趣和能力水平出發,遵循「科學性、教育性、安全性、藝術性與材料運用、創新性」的原則,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用自己的巧手製作出了一個個形象逼真、寓教於樂和可操作性強的玩教具。
  • 幼兒園手工活動設計——紙雕塑玩教具
    教學重點:紙材料玩教具的製作方法教學難點:紙質材料設計的創意課程考核要求:了解紙材料玩教具的製作意義和工具材料;理解紙藝術在幼教中的實用意義
  • 松江新增一所民辦幼兒園,教具豐富達千種,更特別的是混齡教育……
    松江新增一所民辦幼兒園,教具豐富達千種,更特別的是混齡教育…… 2020-09-28 08: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幼兒園玩教具發展研究報告
    在幼兒教育中,幼兒園玩教具構成幼兒教育中重要的學習資源,對幼兒發展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對玩具材料的操作活動,是幼兒感知和發現問題的途徑,可以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能形成多種操作性學習方式,能開展創造性學習活動,同時也是幼兒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的培養途徑。玩具和遊戲材料還是幼兒的遊戲支柱,是幼兒交往、合作性學習的物質條件,有助於實現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合作、終身發展的培養目標。
  • 涇川縣城關鎮茂林村幼兒園開展教師玩教具製作評比活動
    為了進一步提高幼兒園教師自製玩教具及環境創設的水平,調動老師們設計製作玩教具和運用玩教具開展教育活動的積極性與創造性,12月18日上午,涇川縣城關鎮茂林村幼兒園開展了教師玩教具製作評比活動。活動中,老師們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教學需要以及自製玩教具製作要求;遵循」科學性、教育性、安全性、實用性、趣味性、環保性、創新性等」原則,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本土資源,用自已的巧手製作出一個個形象逼真,寓教於樂和可操作性強的玩教具,這些作品不僅形象美觀,色彩豔麗,並且構思巧妙,造型新穎,功能多樣。老師們分別介紹自製玩教具的構思創意及玩法。
  • 合肥市安慶路幼兒園自製玩教具展示評比活動
    玩教具是幼兒建構經驗的重要載體,對幼兒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為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技巧,調動教師設計製作玩教具和運用玩教具開展教育活動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充分發揮自製玩教具在幼兒園教學遊戲中的作用。2月28日上午,合肥市安慶路幼兒園教育集團開展了「小製作,大智慧」教師自製玩教具展示評比活動。
  • 民族幼兒園開展親子製作體育玩教具展示活動
    全媒體記者張偉報導 12月13日,順河回族區民族幼兒園開展親子製作體育玩教具展示活動。家長和幼兒積極參與,充分挖掘身邊的廢舊材料和資源,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製作了各具特色、美觀實用的體育器械。小班幼兒和家長進行了親子自製體育玩教具展示,增加了遊戲的趣味性,使親子之間的感情更進融洽。如採用廢舊水管制作的魔力彩虹圈;飲料瓶和呼啦圈製作的推推樂;廢舊薯片罐和PVC管制作的跳跳樂等器械。中、大班幼兒介紹了自製體育器械的名稱,並且演示了器械的玩法。
  • 蓮峰幼兒園:自製玩教具《移動的迷宮》入圍國家級終評
    10月10日,隆昌市蓮峰幼兒園自製玩教具《生態水循環》《移動的迷宮》喜獲四川省第七屆幼兒園優秀自製玩教具展評活動一等獎,其中《移動的迷宮》過關斬將,通過全國初評,將於11月參加2018年「張騫杯」全國幼兒園優秀自製玩教具終評活動。近年來,自製玩教具比賽中,很多教師雖喜歡製作迷宮類玩教具,但都有局限性,市面上的迷宮玩具玩法也比較單一,挑戰性和探索性都不強。
  • 幼兒園益智棋類遊戲玩教具推薦
    購mai鏈jie fu置這行話 (Lk3J1kiNyld) 轉移至τаo寶аρρ,【【布好玩_大班益智區】幼兒園區角材料投放四色奪寶棋自製玩教具
  • 施甸縣仁和鎮幼兒園:變廢為寶,廢舊材料變身玩教具
    近日,施甸縣仁和鎮幼兒園充分利用各種廢舊材料,製作成了適合不同幼兒年齡階段的玩教具,供幼兒在活動中操作使用。【解說】廢舊泡沫板、廢報紙、奶粉罐、廢紙箱、礦泉水瓶、稻草......這些在常人眼裡一文不值的廢舊物品,在老師們的精心設計下
  • 施甸縣仁和鎮幼兒園:變廢為寶,廢舊材料變身玩教具
    【導語】為了進一步提高幼兒遊戲活動質量,激發幼兒通過親近自然、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等方式進行學習探索。近日,施甸縣仁和鎮幼兒園充分利用各種廢舊材料,製作成了適合不同幼兒年齡階段的玩教具,供幼兒在活動中操作使用。
  • 幼兒園怎樣科學選配玩教具【2】
    原標題:幼兒園怎樣科學選配玩教具  藝術性地擺放玩教具  在區域活動中,材料的投放既重要又複雜,其重要性體現在缺少材料,就會影響區域活動的正常開展;複雜性體現在既要滿足幼兒的興趣探究,還要保證幼兒取得與教育目標一致的探究結果。
  • 幼兒園玩教具收納方法介紹
    您的園所有給孩子提供億童戶外遊戲區和運動包這兩大必備戶外遊戲材料嗎?小編最近看到不少老師在後臺留言,稱看到孩子們在戶外玩得開心她們感覺很高興,但同時也為這些「龐大」的遊戲、運動材料如何收納感到擔憂。  的確,收拾這些龐然大物的確需要耗費太多的時間,不過從今天起您就不用再愁啦,江蘇宿遷童之夢文教的晏淑娟老師悉心搜集了戶外遊戲、運動材料各類實用的收納方法,您的園所可以現學現用啦——  戶外收納之收納櫃  幼兒園可以根據園所的場地特點,將收納櫃安置在院牆或轉角處,可節省空間,戶外的收納櫃還要考慮到雨雪、暴曬天氣,材質一般選用防腐防潮的塑料或木質材質
  • 我區第四屆幼兒園優秀自製玩教具展評活動舉行
    (記者 陳思易)日前,我區第四屆幼兒園優秀自製玩教具展評活動在龍門浩職業中學舉行,400餘件幼兒園教師製作的玩教具在現場展出。展廳裡,百變小車、妙妙屋、打地鼠、奇妙地毯等由我區幼兒園教師親手製作的玩具受到現場不少專家、老師、企業和家長的熱評。  「這款玩具叫妙妙屋。
  • 小材料,大智慧——長興包橋中心幼兒園開展數學區材料製作的展示與研討活動報導
    在課程遊戲化背景下,如何理解幼兒園的數學教育?如何將遊戲化的精神切入到數學教育中?3-6歲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幼兒數學區遊戲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思維能力。特此包橋中心幼兒園於11月26日進行數學區材料製作的展示與研討活動。
  • 匠心巧手 玩出精彩——綠苑幼兒園自製玩教具評選活動
    匠心巧手 玩出精彩——自製玩教具評選為深入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精神,提高教師挖掘和開發玩教具的能力,堅持教育創新,落實區幼教中心關於開展幼兒園自製玩教具評選活動的通知,6月9日綠苑幼兒園開展「匠心巧手 玩出精彩 」自製玩教具評選活動。
  • 市機關幼兒園開展「運動低結構材料自製戶外運動玩教具」觀摩研討...
    為了進一步提高幼兒戶外遊戲活動的質量,挖掘低結構材料的運用價值,增強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2017年10月27日,漳州市機關幼兒園「運用低結構材料促進幼兒自發學習的研究」課題組開展了「利用低結構材料自製戶外運動玩教具」觀摩研討活動。
  • 2018年浙江省幼兒園優秀自製玩教具展評活動在杭舉行
    本次活動以「自製玩教具促進幼兒園課程改革和教師專業技能發展」為主題,旨在推進幼兒園課程改革,促進幼兒園辦園水平提升,推動幼兒教師專業發展。   活動中,幼兒教師們各顯神通,充分發揮創意與才華,將原本普通、隨處可見的生活材料,如PVC管道、硬紙殼、光碟、塑料瓶等,「搖身一變」,成了一件件設計新穎、色彩鮮豔、環保實用、玩法多樣的玩教具,從而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讓幼兒在遊戲中主動探究,獲得快樂的情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