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種觸鍵形式對聲音的訓練意義

2021-02-06 鋼琴課堂

  在解決某種屬於技術或技巧範疇的問題時,並不僅僅只有一條路或是一種方法。可以說,應該和完全可能多種途徑和方法。譬如:有時候我們運用技巧訓練方法,有時候又可以用音樂性的處理方法,有時候甚至應該用心理性的解決辦法。涅高茲提出過一個解決困難問題的公式: 正題+反題=合題,他說隧道從兩面開通。在解決聲音均勻的問題上,這第四條是屬於音樂和心理性的訓練方法。不同的觸鍵方式所需要的指尖感、指觸感、承重感、運力感都不一樣,讓孩子通過那些不同的觸鍵形式悉心體會那些不同感覺所創造出的不同的聲音效果,從內在培養和提高他們聽覺對聲音效果的敏感度,幫助他們建立起要求彈奏均勻的心理定勢,是解決彈奏均勻的根本點,是戰略性的訓練措施。道理很簡單,一個對彈奏均勻反應不敏銳,甚至麻木的人,他甚至不能發現自己有那些地方沒有彈均勻,要他去克服不均勻怎麼可能呢?實際上,只有對演奏中的任何不均勻有敏感的覺察反應,才能產生從自身克服不均勻的調整要求和調整措施。練習和訓練的明確針對性由此出發,解決問題才有明顯效果。因此,這又說回到過去強調過的話了:在每一種練習中,有決定作用的乃是彈奏者所努力要達到的那個目標。練習的結果完全要看他對那個目標所懷有的想像是否明確,注意力是否集中,練習是否努力而決定。否則,前面介紹的任何方法也無濟於事。

  歸根到底,在聲音均勻的訓練上要依靠內心對均勻的聲音效果與節奏時值的想像和均稱統一的聲音強度的內在感受。運用高抬指快下鍵的非連奏;貼鍵的低指觸快下鍵;貼鍵的圓滑連奏;半連奏;各種部位的跳音斷奏等等不同觸鍵方式進行訓練不僅可以減少練習的枯燥性,而且通過內在想像力和聽覺敏感性的訓練提高將大大有益於技術動作和力量運用上的適應性和調節技機能的提高,從而從根本上幫助解決彈奏均勻的技術困難。演奏的均勻性有時甚至完全是受心理因素的影響。我多次發現,有時學生彈得不均勻並不是手指本身技巧因素造成,而是一種心理負擔造成。當學生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純手指、純動作因素上練習的時候,他可能完全放棄對音樂組織方面的想像,甚至丟掉了音樂流動的特徵,其實,經過練習他們手上的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但還背著哪個包袱,總以為是手指問題,技巧問題。這時候,掃除心理負擔和障礙才能解決問題。遇到這種情況,我首先肯定他們手指訓練上的進步,讓他們對自己充滿信心,鼓勵他們從音樂的表現出發去演奏。嘿,奇怪得很,前面的問題可以一下子在課堂上就解決了。音樂通暢了,聲音也均勻了,所以,我們對孩子們出現的問題要進行分析,找到癥結所在,並採用不同的方法去幫助他們解決困難。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

相關焦點

  • 科學的觸鍵方法對鋼琴演奏至關重要(王大立)
    在相同力度的情況下,下鍵速度越快,聲音就越明亮,越有顆粒性,下鍵速度越慢,聲音就越顯得柔和。如果加上力度變化,這種聲音的變化就更加明顯。另外,手指觸鍵面積的改變(事實上也是改變下鍵速度),也直接影響音色:用手指尖觸鍵,聲音尖銳,明亮、音頭明顯;手指肉墊觸鍵,觸鍵面積大,聲音柔和,音頭不明顯。當不同的下鍵速度、力度相配合,便產生各種音色的變化。
  • 25年鋼琴老師為你總結的6種鋼琴彈奏觸鍵訓練
    (本文出自久音鋼琴,喜歡久音鋼琴的文章,記得關注,點讚,分享,評論)鋼琴彈奏訓練過程中為你總結的6種觸鍵訓練1、提高手指快速觸摸鍵:抬起手指,垂直快速鍵以實現穩定。聲音有力、有力、有力的聲音2、低手指快速觸摸鍵:當第一個觸摸鍵,第二個聲音已經準備好,所以當你播放第二個聲音,你需要播放它。準備第三個音調。同時,第一個聲音將立即離開鑰匙。第一個完整的鍵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能夠產生強大、有力和響亮的聲音,這比高點更有效。價值。因為演奏一段音樂時,不可能用高舉手指演奏快速奔跑的曲子部分。
  • 彈鋼琴的坐位、坐姿、手型、觸鍵、指法和基本技術訓練
    所謂自然的手型是自然垂於身體兩側,一點也不用力,這時的手型必然是(1)掌關節稍稍拱起,不能平或下陷,當然也不能過高.否則都不是自然狀態,彈奏不出集中結實和有變化的聲音;(2)手指形成一個天然的弧線。不能伸直,一仲直就需要用力,也不能太過彎曲,這樣會造成僵硬或緊張。手指的基本彈奏方法也就是手指觸鍵的技巧。
  • 不同的觸鍵方式影響鋼琴的音響效果
    不同力度的觸鍵方式、不同速度的觸鍵方式、不同角度的觸鍵方式、不同放鬆方式的觸鍵方式都會對鋼琴的音響效果產生不同的影響。2.如何處理慢速觸鍵給聽眾造成一種連綿不斷的延長效果,彌補鋼琴作為擊弦樂器在表達歌唱性旋律上的不足之處,一般來說,在鋼琴演奏中,指尖觸鍵速度越慢,彈奏的聲音越柔和、越深沉。
  • 1.學會飛翔式觸鍵的關鍵練習,落到膝蓋的聲音要「響而不砸、輕而不浮」!具體教學過程實況.
    --第三個步驟:飛翔動作(膝蓋)練習,是決定能否順利過渡到飛翔式觸鍵的關鍵一步。這個步驟非常重要:1、涉及到用膝蓋弧度找手型和擺正手型;2、涉及到向上飛時,手指沒有離開腿,大臂就應該已經向上啟動;3、涉及到落到膝蓋的聲音是否有適當控制,這個適當控制是為將來有音色控制能力做的鋪墊。「落到膝蓋的聲音要(響而不砸,輕而不浮)」。
  • 鋼琴指法訓練 鋼琴譜怎麼看 記鋼琴曲譜的方法-塞德爾百科
    所以,尋求科學的方法對手指進行嚴格訓練,對將來彈好鋼琴至關重要。下面,從手指的奏法、手指的觸鍵、手指的技術類型三個方面來闡釋鋼琴基礎教學。鋼琴指法訓練 鋼琴彈奏手型 1、把手放在琴上,手掌拱起,五指分開,手指自然下垂,指尖觸鍵,整個手成半圓形。
  • 學鋼琴最重要的要訓練手指支撐,三個方法教你訓練手指支撐!
    所以要訓練我們手指的支撐就變成了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如何訓練手指的支撐呢?第一點:讓手指可以任何時候站立把任何一個手指,最好從三指開始。一個一個地自然下垂在桌子或琴蓋上,讓它站住。但要注意整個手腕以上全部放鬆,手掌以下向外延挺,這叫做「前挺後松」。
  • 【津雲微視·現場】天津各界用多種形式傳遞黨的聲音,講好五中全會...
    內容提要:天津各界用多種形式傳遞黨的聲音、傳播全會精神,把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到實處。 天津北方網訊:天津各界用多種形式傳遞黨的聲音、傳播全會精神,把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到實處。
  • 天津多種形式傳遞黨的聲音 傳播五中全會精神
    如不能正常瀏覽請選用IE瀏覽器天津北方網訊:天津各界用多種形式傳遞黨的聲音,讓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到實處。
  • Neuron:聲音訓練,可讓注意力更集中
    2014年11月24日 訊 /生物谷BIOON/ --隨著年齡增加,我們將很難忽視周圍的幹擾,但近日一項刊登於國際雜誌Neuron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尼弗尼亞大學的研究者通過訓練個體在眾多破壞性幹擾中來訓練個體辨析聲音就可以有效減少個體的注意力分散
  • 彈鋼琴:常見的四種錯誤的觸鍵方式,最後一個最容易被忽視
    很多彈琴的朋友開始留言,說怎麼才能彈奏出好聽的音符,也有很多初學者對觸鍵這個問題不夠關注,今天我們來仔細講一下觸鍵的問題。我們經常見到的五種錯誤的觸鍵問題:①手指凹陷 手術凹陷的問題,很多人對其關注很低,覺得可能手指凹陷是正常的,這裡說的凹陷還不是折指,就是手指凹陷,其實也是手指力度不夠,不足以支撐觸鍵發力,所以收拾凹陷不容易被初學者注意。
  • 聲音教練徐潔:讓聲音訓練成為一種剛需
    按照廣州聲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始人、喜馬拉雅FM《如何練就好聲音》主講人徐潔的介紹,聲音教練是一種類似於健身教練的工作,只不過鍛鍊的不是人的身體,而是聲音。「每個人都渴望能有悅耳動聽的嗓音,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沒有掌握科學的發聲技巧。聲音教練所做的,就是通過科學的訓練,讓普通人掌握髮聲時的呼吸、語氣和節奏等技巧,提升聲音的感染力,更好地表達自身,增值自我。」
  • 車爾尼練習曲對學鋼琴的意義
    大多數鋼琴學者都彈奏過車爾尼的作品,那麼,對於每個學鋼琴的人來說,練習車爾尼練習曲的意義是什麼呢?你們知道嗎?其實大眾所熟悉的599、849、299、740等練習曲,每一首都有它的意義,對初學者來說,599無疑起了很好的作用。
  • 石叔誠鋼琴講堂:如何訓練手指的能力?
    對此,我想就三個話題來分別論述,即:技術、聲音與音樂。嚴格地講,這三點是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無一可以或缺,只能說是從不同的角度來探討如何彈好鋼琴這個大題目。世界上沒有目的的手段是毫無意義的,也是不可能形成的,演奏鋼琴當然也是如此。只有目的(彈什麼)越清楚,手段(怎樣彈)才能越明確。如果說三百年來有個鋼琴技術發展史的話,它一定是伴隨著鋼琴樂器的發展史和鋼琴作品的發展史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