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觸鍵方式影響鋼琴的音響效果

2020-12-25 正步音樂教育

不同力度的觸鍵方式、不同速度的觸鍵方式、不同角度的觸鍵方式、不同放鬆方式的觸鍵方式都會對鋼琴的音響效果產生不同的影響。

一、不同力度的觸鍵對音響效果的影響

根據彈奏力度的要求,選擇不同的發力點或者從不同的高度觸鍵,通過選擇不同的觸鍵方法,在鋼琴演奏中,觸鍵力度上的變化是最能直接改變音量的觸鍵方法。

郎朗

1.用力部位控制力度

用手指主動觸鍵,由下臂主動通過手指觸鍵,由整個臂部主動通過手指觸鍵,由腕部主動通過手指觸鍵。

運用腕部的動作來觸鍵,要求通過下臂,把重量通過腕部傳送到指尖,彈出清晰的類似銀鈴般的音響效果來,彈出美妙的歌唱性旋律,倘用整個臂部重量,通過腕部傳到指尖而彈到鍵底,則會彈出狂風暴雨般的效果,運用腕部的動作來觸鍵,是關鍵所在。

2.高度控制力度

指尖觸鍵之前與鍵盤的距離越近,彈奏的音量當然也就越小,觸鍵時的力度就自然會相應變小,一般來說,如果同時還放慢觸鍵時的速度,則彈奏出的音量會變得更為微弱乃至於無。

根據音樂作品所需要的不同力度來靈活地運用各種不同的觸鍵方法,觸鍵時的力度大,要求指尖觸鍵之前與鍵盤的高度落差大,觸鍵速度要求快,掌握觸鍵時指尖觸鍵之前與鍵盤的落差這一點,就能夠就可以掌握觸鍵力度變化的基本原則,輕鬆地表現出從pppp到ffff這區間的各種力度變化。

3.重量控制力度

通過仔細觀察有經驗的彈奏者的觸鍵動作,觸鍵速度的快慢、手指離鍵的高低、用力部位的不同這三種觸鍵方法,即可一目了然,但是這種方法具有一定的缺陷性,不建議使用, 可以作為輔助手段。

有的音色和音量的變化是非常微妙的。這種非常微妙的變化主要靠彈奏者很巧妙地用整個臂部內在的、調整過的重量和力度,通過手指觸鍵產生的。

在教學時,為了較明確地體會使用重量多少的細微差別,因為這種微妙變化是內在的感覺,只有演奏者本人才能夠覺察到,僅靠從外表觀察動作變化是不夠的,使用重量的多少,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學生用手託著老師示範的指尖。

音色和音量,要控制到一個比一個逐漸地單薄而又微弱,彈音鍵時,手指的觸鍵感覺和動作的變化是極細微的,幾乎看不出來的。但彈出來的樂音卻有音色和音量的明顯變化,它既有令人回味的詩意,又有類似懷念和回憶的情緒。

二、不同速度的觸鍵對音響效果的影響

作為擊弦樂器,音色變化最主要是由觸鍵時的力度和速度來決定的,不同的觸鍵速度取決於對不同彈奏方法的選擇,作為音色變化的手段需要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對觸鍵方式的選擇來決定,不同的觸鍵速度直接決定著鋼琴的音色變化。

1.如何處理快速觸鍵

使用快速觸鍵的彈奏方法,可以獲得明快乾淨的音色,抑或是尖銳強烈的音色,或是明亮清朗的音色,以手的任何一個關節為發力點來帶動手指尖的觸鍵動作,無論以哪個部位為發力點的快速觸鍵,它形成的音色總體來說都是比較明亮的。同時快速觸鍵以不同的發力點形成的觸鍵方式也會帶來音色上的差異。

手指的快速觸鍵:帶動手指第三關節快速的擊鍵;手腕快速觸鍵:以手腕為發力點,主要用在斷奏和非連奏時;前臂快速觸鍵:利用肘關節帶動前臂和手指快速觸鍵,適用於斷奏和非連奏;大臂快速觸鍵:以肩部為發力點,帶動手指快速觸鍵。

2.如何處理慢速觸鍵

給聽眾造成一種連綿不斷的延長效果,彌補鋼琴作為擊弦樂器在表達歌唱性旋律上的不足之處,一般來說,在鋼琴演奏中,指尖觸鍵速度越慢,彈奏的聲音越柔和、越深沉。

高抬指慢速觸鍵:在彈奏時把手指高高地抬起,再緩緩地落下的慢速觸鍵方式,可以把音樂作品中的連綿、悠長、深沉而富有歌唱性的效果表達出來;貼鍵慢速觸鍵:將手指貼在鍵上慢慢地彈下去,手指緩慢觸鍵的動作要勻速、連貫,保持每一個觸鍵動作的連貫性,不能出現停頓,為了避免出現一個琴鍵被彈了兩次的結果,觸鍵時動作一定不要太過微弱,一定要注意手指要均勻地緩緩地落下,與抬手指的緩慢觸鍵相比,貼鍵彈奏的慢速觸鍵能產生更為縹緲、輕柔的音色效果。

三、不同角度的觸鍵對音響效果的影響

改變手指觸鍵面積的大小,通過調整指尖與鍵盤之間的不同角度,根據作曲家所處的時代特點與個人風格,結合個人音樂審美取向和對作品的理解,獲得期望的音樂色彩與聲音效果。

大角度觸鍵:以高抬手指的動作以最大的角度也就是90°角觸鍵,則能獲得金石之聲的音色效果;半抬指觸鍵:半抬指的大角度觸鍵顧名思義是把手指只抬到一半的位置後以較大的角度觸鍵,這種觸鍵方式出現清澈明亮的音色效果;貼鍵觸鍵:縮短彈奏時間,使音色產生一種奇妙的色彩變化,手指不離開鍵盤做抬起落下的動作,直接依靠關節的力量來做細微的彈奏動作,提高演奏速度。

小角度觸鍵:小角度觸鍵產生的聲音是具有發散性的帶混響的音色,在進行彈奏時獲得寬厚、悠長、深沉的音色效果。

四、不同放鬆方式的觸鍵對音響效果的影響

手指在觸鍵後所選擇的不同的放鬆方法對於琴弦的振動帶來的音色上的變化是很大的,在鋼琴演奏過程中,觸鍵後立即放鬆與繼續保持一定的緊張度然後再放鬆,或始終保持緊張度等幾種不同的放鬆方法所帶來的音響效果和音色是不一樣的。

觸鍵後立刻放鬆:藉助鍵盤的反彈力使手腕和整個手臂放鬆下來,為了達到清澈的、富有光澤的、帶回聲的聲音效果,在很多音樂作品中,如果同時輔之以踏板的制音器系統的控制,效果會更加好。

觸鍵後保持緊張:故意不及時在指尖觸鍵後放鬆手腕,可以得到比較壓抑的音色,從浪漫派作曲家開始,很多音樂作品中都不時需要一些比較沉悶、毒暗的音色。

觸鍵後晚點放鬆:觸鍵後不立即鬆開手腕來獲取比較清晰的效果或想要強調某一樂句,表現需要強調每一個音符又不希望破壞樂句的音樂完整性的旋律性的樂句時非常有效。

相關焦點

  • 科學的觸鍵方法對鋼琴演奏至關重要(王大立)
    前言鋼琴演奏中觸鍵是音樂表現的基本手段,從每個琴童習琴的第一節課開始,甚至每位鋼琴演奏家,一生都在研究觸鍵方法。可以說,鋼琴演奏技術的核心就是觸鍵技術,觸鍵方法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音色、速度、力度等諸多重要指標,從而影響音樂的表現。
  • 彈鋼琴:常見的四種錯誤的觸鍵方式,最後一個最容易被忽視
    很多彈琴的朋友開始留言,說怎麼才能彈奏出好聽的音符,也有很多初學者對觸鍵這個問題不夠關注,今天我們來仔細講一下觸鍵的問題。②小指側躺這個就更常見了,很多人彈琴都可以看到小指不是獨立的站在琴鍵上的,就是側躺在鋼琴鍵上,沒有力度。也不容易發力。③手腕抖動手腕抖動在年齡是十歲以下兒童會更常見一些,就是手腕發力不對,支撐性不夠,讓手腕在按壓鍵盤的時候抖動的很厲害。
  • 在鋼琴上彈出不可能的東西時,才能彈出鋼琴上一切可能表現的東西
    我們應當了解並喜愛鋼琴獨特的「自我」,從而徹底理解它、掌握它。只有當你在鋼琴上彈出不可能的東西時,你才能彈出鋼琴上一切可能表現的東西。心理學家認為,概念、想像、願望是可以跑在實際的東西前面的。貝多芬耳聾後創作了他聽不見的鋼琴音響並且預示了鋼琴在數十年後的發展。作曲家的創作精神為鋼琴音響探索出了新的規律,而鋼琴就逐漸地適應了這些規律。
  • 談論兒童鋼琴啟蒙的分類教學
    以上兒童鋼琴學習的具體表現以及兒童學習理論都說明兒童學習方式具有差異性,同時也說明兒童鋼琴啟蒙教學需要建立在對學生學習方式的認識上,並針對不同學習類型的兒童採取分類教學。由於模仿彈奏的動作意識大於在音響效果想像意識指導下的肌肉動作,此類學生對音樂表達的欲望較弱,對音響彈奏的要求較低;音樂記憶力較差,對音響完整記憶的能力較弱;對節奏及音高識譜的準確性較低。  「思維型」學生,指大腦對音樂的思維反應快於手指的肌肉動作的學生。
  • 彈鋼琴的坐位、坐姿、手型、觸鍵、指法和基本技術訓練
    在學習鋼琴的熱潮中,有一些同學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覺得學習鋼琴枯燥乏味,花了很長時間到最後還是不會彈,或者是彈出來又不好聽,慢慢地就失去了當初想學鋼琴的那種興趣
  • 鋼琴的三大奏法都是啥?
    19世紀後半葉以來,由於鋼琴演奏從沙龍走向大廳,鋼琴得以不斷改革,具備了現在鍵深、弦長、發音宏大的規模,出現了「傳統手指」以外的 鋼琴演奏流派——重量彈奏法。1905年布萊特浩普特出版 《自然的鋼琴技巧》一書,十分強調重量在鋼琴演奏中的作用。非連奏正是以肩部、手臂及手的自然重量為力量來源使鋼琴發音的。根據用力部位的不同,非連奏可 分為:大臂非連奏、肘部非連奏、手腕非連奏和手指非連奏。
  • 用電子琴(電鋼琴)代替鋼琴的嚴重危害!
    首先,在音色方面,仿真效果再好的電子琴(電鋼琴),也只能是「仿」,而不是「真」。隨著學習時間的增長,學生的鑑別力會不斷提高。「仿」與「真」之間的本質區別及細微差異就在學生耳朵裡逐漸變得明晰起來。如果長期學習電子琴而較少接觸鋼琴的話,學生就會逐漸產生鑑賞錯覺,以「仿」為「真」、以「仿」亂「真」;以至於長期練習電子琴(電鋼琴)後很長一段時間在鋼琴上找不到感覺,甚至永遠。
  • 一篇好文:淺談鋼琴教學中音色的重要性(李婷)
    現代鋼琴藝術有了很大的發展,在聲音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好的演奏家演奏時聲音傳得遠,不論是響亮的聲音還是輕聲都非常優美動聽、變化豐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則應當注意以下方面:首先,聽覺訓練是鋼琴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鋼琴演奏者的聽覺不同於常人具備的聽覺,要求的聽覺密度甚高。
  • KAWAI電鋼琴怎麼樣?用數據說話
    消費者比較疑慮的是木質鍵盤是否會受到潮溼環境的影響造成變形。KAWAI電鋼琴怎麼樣,KAWAI電鋼琴的木質鍵盤都在烘房內進行了烘乾處理,對木材的含水量有非常嚴格的控制,能適應不同環境下的使用需求。採用能經得起時間和環境變化的木質,並且通過槓桿結構和長鍵盤,無需維護即可實現接近三角鋼琴的真實觸感。
  • 25年鋼琴老師為你總結的6種鋼琴彈奏觸鍵訓練
    (本文出自久音鋼琴,喜歡久音鋼琴的文章,記得關注,點讚,分享,評論)鋼琴彈奏訓練過程中為你總結的6種觸鍵訓練1、提高手指快速觸摸鍵:抬起手指,垂直快速鍵以實現穩定。5、非連續聲音作為鋼琴演奏的基本觸覺方法之一,它既要求手指快速演奏,也不需要手指快速演奏。它非常連貫,而且不是跳躍的狀態。同時,聲音的質量是均勻的和顆粒狀的繼續進行。6、就是連音的練習。
  • 拿到鋼琴譜後,正確的打開方式!
    如貝多芬的第八鋼琴奏鳴曲《悲槍》0P.13第一樂章引子上標有Grave,從這段音樂中我們感受到了莊嚴悲傷的情緒,呈示部、展開部及尾聲均標有Allegromoltoeconbri。例如貝多芬和德彪西二人的作品,代表了兩個不同的時期和兩種不同的音樂風格。以兩人同以「月光」為名的鋼琴作品為例,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作於1801年,處於古典主義向浪漫主義音樂的過渡時期,三個樂章貫穿演奏,強烈的感情變化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戲劇性。
  • 電鋼琴?難?學鋼琴前需要了解的幾個問題
    當孩子還小時,我們更多以閱讀或者聽故事等以被動吸收為主的方式幫助孩子學習,而這樣的方式對於孩子主動認知的幫助並不明顯。但是在鋼琴學習的過程中,孩子首先接觸到的是讀譜的認知,而後將思維轉化結合手指下鍵,形成左右手配合,拍子節奏,嘴巴唱譜等多種形式結合的學習方式,這種方式講究的是手、眼、口、腦協調和轉化效率。從剛開始的手忙腳亂笨手笨腳到能夠獨立完成一首曲子,孩子所踏出的每一步都是一個飛躍,孩子必須主動這一連串的動作行為穿插到一起才能完成一首曲子。
  • 讓鋼琴講好 「中國話」和「地方話」——以音樂會《彈楚》為例
    演奏者如果僅用傳統鋼琴演奏技巧中的重量彈奏法或連奏技術等,都難於表達出作品所追求的鄉村田園的意境美和作曲家心中那份淡淡鄉愁。所以,在演奏技術類型的處理中,演奏者需要認真領會包含不同音型、不同節奏形態、不同技術點的歌唱性旋律彈奏技術要求,通過這些彈奏技術、技巧呈現出的音響音色去儘可能地表達作品的音樂內涵和情感脈動。
  • 鋼琴太貴,能用電鋼琴代替嗎?
    孩子初學鋼琴,家長經常會這樣困惑:「鋼琴太貴,又怕孩子半途而廢,是否有一個折中的辦法?買臺相對便宜的電鋼琴在家裡練習,效果一樣嗎?」在樂器領域,電鋼琴的出現,的確滿足了一大波琴童家庭的需求。但電鋼琴真的能代替鋼琴嗎?二者有哪些不同,又有哪些優劣勢呢?家長應該如何為孩子選擇?今天的文章或許能夠幫到你!
  • 鋼琴基本的觸鍵法
    鋼琴基本的觸鍵法 基本觸鍵盤法有連奏(Legato)、非連奏(Non Legato)、跳奏(Staccato)三種方法。 鋼琴基本的觸鍵法 1 連奏:即音與音相連,手指觸鍵速度較慢,每彈完一個音的同時,手指要保留微小的重量,等下一個音下鍵發聲過後才離鍵,使音與音之間連成樂句,稱為連奏。在樂譜上用弧線標示或直接註明Legato。
  • 三大要點教你如何進行鋼琴手指練習!
    保持正確的手指指法,對於練習鋼琴來說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幼兒初學鋼琴時必須建立良好的習慣,保持良好的指法。01手指的爆發力爆發力是鋼琴演奏三種基本彈奏法中非連奏奏法所要求的一種做基本的用力形式。手指跑動技巧依賴於手指敏捷的觸鍵,而手指敏捷的基礎是第三關節瞬間揮動的爆發性速度與力量。
  • 教你如何巧妙運用鋼琴「手指踏板」?
    在以下幾種具體情況下運用手指踏板凸顯旋律的表現性效果很好。1.在音階性強的旋律中(手指踏板控制一個聲部)「連奏」,是每一位鋼琴演奏者都熟悉的專用觸鍵技巧術語。在鋼琴演奏中,可以把「連奏」具體化,理解為音的物理連奏。
  • 鋼琴連奏的彈奏方法
    鋼琴寬廣的音域、豐富的表現力、宏亮的音響效果和獨特的演奏特性,被大家稱為樂器之王。鋼琴教學中最主要的內容之一就是掌握鋼琴的彈奏方法。而且斷奏和連奏等都是彈奏技術的基礎功底,只有全面的掌握斷奏和連奏的方法,彈奏的技術才能有所提高,彈奏出的琴聲才能顯得優美和動聽。那麼,鋼琴連奏的彈奏方法是什麼?
  • 鋼琴指法訓練 鋼琴譜怎麼看 記鋼琴曲譜的方法-塞德爾百科
    【鋼琴基本彈奏法】1、非連奏聲音效果:結實、明亮、集中而富有顆粒性。觸鍵要點:不以指尖,而以柔軟的指面肉墊部位觸鍵;連奏不需觸鍵的高度而要求以平穩的貼近鍵面的方式觸鍵;緩慢的觸鍵是創造柔和歌唱性連奏聲音的關鍵因素;連奏要求更多地運用手臂的重量和尋求重量在指尖平穩的流動轉移。3、斷奏聲音效果:清脆、明亮、集中、富於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