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力度的觸鍵方式、不同速度的觸鍵方式、不同角度的觸鍵方式、不同放鬆方式的觸鍵方式都會對鋼琴的音響效果產生不同的影響。
一、不同力度的觸鍵對音響效果的影響
根據彈奏力度的要求,選擇不同的發力點或者從不同的高度觸鍵,通過選擇不同的觸鍵方法,在鋼琴演奏中,觸鍵力度上的變化是最能直接改變音量的觸鍵方法。
1.用力部位控制力度
用手指主動觸鍵,由下臂主動通過手指觸鍵,由整個臂部主動通過手指觸鍵,由腕部主動通過手指觸鍵。
運用腕部的動作來觸鍵,要求通過下臂,把重量通過腕部傳送到指尖,彈出清晰的類似銀鈴般的音響效果來,彈出美妙的歌唱性旋律,倘用整個臂部重量,通過腕部傳到指尖而彈到鍵底,則會彈出狂風暴雨般的效果,運用腕部的動作來觸鍵,是關鍵所在。
2.高度控制力度
指尖觸鍵之前與鍵盤的距離越近,彈奏的音量當然也就越小,觸鍵時的力度就自然會相應變小,一般來說,如果同時還放慢觸鍵時的速度,則彈奏出的音量會變得更為微弱乃至於無。
根據音樂作品所需要的不同力度來靈活地運用各種不同的觸鍵方法,觸鍵時的力度大,要求指尖觸鍵之前與鍵盤的高度落差大,觸鍵速度要求快,掌握觸鍵時指尖觸鍵之前與鍵盤的落差這一點,就能夠就可以掌握觸鍵力度變化的基本原則,輕鬆地表現出從pppp到ffff這區間的各種力度變化。
3.重量控制力度
通過仔細觀察有經驗的彈奏者的觸鍵動作,觸鍵速度的快慢、手指離鍵的高低、用力部位的不同這三種觸鍵方法,即可一目了然,但是這種方法具有一定的缺陷性,不建議使用, 可以作為輔助手段。
有的音色和音量的變化是非常微妙的。這種非常微妙的變化主要靠彈奏者很巧妙地用整個臂部內在的、調整過的重量和力度,通過手指觸鍵產生的。
在教學時,為了較明確地體會使用重量多少的細微差別,因為這種微妙變化是內在的感覺,只有演奏者本人才能夠覺察到,僅靠從外表觀察動作變化是不夠的,使用重量的多少,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學生用手託著老師示範的指尖。
音色和音量,要控制到一個比一個逐漸地單薄而又微弱,彈音鍵時,手指的觸鍵感覺和動作的變化是極細微的,幾乎看不出來的。但彈出來的樂音卻有音色和音量的明顯變化,它既有令人回味的詩意,又有類似懷念和回憶的情緒。
二、不同速度的觸鍵對音響效果的影響
作為擊弦樂器,音色變化最主要是由觸鍵時的力度和速度來決定的,不同的觸鍵速度取決於對不同彈奏方法的選擇,作為音色變化的手段需要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對觸鍵方式的選擇來決定,不同的觸鍵速度直接決定著鋼琴的音色變化。
1.如何處理快速觸鍵
使用快速觸鍵的彈奏方法,可以獲得明快乾淨的音色,抑或是尖銳強烈的音色,或是明亮清朗的音色,以手的任何一個關節為發力點來帶動手指尖的觸鍵動作,無論以哪個部位為發力點的快速觸鍵,它形成的音色總體來說都是比較明亮的。同時快速觸鍵以不同的發力點形成的觸鍵方式也會帶來音色上的差異。
手指的快速觸鍵:帶動手指第三關節快速的擊鍵;手腕快速觸鍵:以手腕為發力點,主要用在斷奏和非連奏時;前臂快速觸鍵:利用肘關節帶動前臂和手指快速觸鍵,適用於斷奏和非連奏;大臂快速觸鍵:以肩部為發力點,帶動手指快速觸鍵。
2.如何處理慢速觸鍵
給聽眾造成一種連綿不斷的延長效果,彌補鋼琴作為擊弦樂器在表達歌唱性旋律上的不足之處,一般來說,在鋼琴演奏中,指尖觸鍵速度越慢,彈奏的聲音越柔和、越深沉。
高抬指慢速觸鍵:在彈奏時把手指高高地抬起,再緩緩地落下的慢速觸鍵方式,可以把音樂作品中的連綿、悠長、深沉而富有歌唱性的效果表達出來;貼鍵慢速觸鍵:將手指貼在鍵上慢慢地彈下去,手指緩慢觸鍵的動作要勻速、連貫,保持每一個觸鍵動作的連貫性,不能出現停頓,為了避免出現一個琴鍵被彈了兩次的結果,觸鍵時動作一定不要太過微弱,一定要注意手指要均勻地緩緩地落下,與抬手指的緩慢觸鍵相比,貼鍵彈奏的慢速觸鍵能產生更為縹緲、輕柔的音色效果。
三、不同角度的觸鍵對音響效果的影響
改變手指觸鍵面積的大小,通過調整指尖與鍵盤之間的不同角度,根據作曲家所處的時代特點與個人風格,結合個人音樂審美取向和對作品的理解,獲得期望的音樂色彩與聲音效果。
大角度觸鍵:以高抬手指的動作以最大的角度也就是90°角觸鍵,則能獲得金石之聲的音色效果;半抬指觸鍵:半抬指的大角度觸鍵顧名思義是把手指只抬到一半的位置後以較大的角度觸鍵,這種觸鍵方式出現清澈明亮的音色效果;貼鍵觸鍵:縮短彈奏時間,使音色產生一種奇妙的色彩變化,手指不離開鍵盤做抬起落下的動作,直接依靠關節的力量來做細微的彈奏動作,提高演奏速度。
小角度觸鍵:小角度觸鍵產生的聲音是具有發散性的帶混響的音色,在進行彈奏時獲得寬厚、悠長、深沉的音色效果。
四、不同放鬆方式的觸鍵對音響效果的影響
手指在觸鍵後所選擇的不同的放鬆方法對於琴弦的振動帶來的音色上的變化是很大的,在鋼琴演奏過程中,觸鍵後立即放鬆與繼續保持一定的緊張度然後再放鬆,或始終保持緊張度等幾種不同的放鬆方法所帶來的音響效果和音色是不一樣的。
觸鍵後立刻放鬆:藉助鍵盤的反彈力使手腕和整個手臂放鬆下來,為了達到清澈的、富有光澤的、帶回聲的聲音效果,在很多音樂作品中,如果同時輔之以踏板的制音器系統的控制,效果會更加好。
觸鍵後保持緊張:故意不及時在指尖觸鍵後放鬆手腕,可以得到比較壓抑的音色,從浪漫派作曲家開始,很多音樂作品中都不時需要一些比較沉悶、毒暗的音色。
觸鍵後晚點放鬆:觸鍵後不立即鬆開手腕來獲取比較清晰的效果或想要強調某一樂句,表現需要強調每一個音符又不希望破壞樂句的音樂完整性的旋律性的樂句時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