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的事,家裡就一個獨生子,兒子老實,因為一家人都勤勞,家庭條件還過得去,親戚介紹了一個隔壁鄉鎮的姑娘,婚後媳婦啥事都不幹,生了孩子更不用說了,倆老人和兒子一刻不停,幹家務,幹農活,還得到工廠上班,兒子每月工資上交,老人負責一切家用,這樣了媳婦還吵,想要倆老人每月工資打給她手上,剛開始,倆老人每年給她2萬帶孩子家用,買房也出了一半資金,媳婦還不滿足,對老人愛答不理的,所以說,找媳婦還是要找通情達理的,最低要求也要找個講道理的。
我有話要說:
確實屬是這樣,特別是農村,這樣的兒媳幾乎佔到了95%,因為窮,娶個媳婦當祖宗供養,生怕她們一不順心就要離婚,農村的父母,每天都是提心弔膽地過日子,我一個遠房親戚,她兩夫妻都六十多了,還天天加班打工,每月固定給兒子兒媳婦生活費,兒媳婦什麼也不幹在家。
被媳婦理直氣壯啃的公婆很多,他們大多都是為了孫子,為了兒子家庭幸福,也是為了減輕兒子的負擔,寧可自己苦點累點,只要兒子幸福就好,但有的媳婦很可惡,不但不領情,而且無底線,尤其是農村家庭條件不好的,兒媳就是太上皇,公婆就是比幹,兒媳就是蘇妲己,你把心掏出來,也不會感動兒媳,還認為公婆做得不夠好,只有少數的兒媳不啃老。
為什麼現在大多婆婆怕兒媳,為什麼討好她?不是指望養老,因為生命中兩個最重要的人都在她手中(兒子、孫子),兒子小家庭在大城市生活,過節她要去住娘家,一年見不到孫子幾次面,不能享受天倫之樂,不敢去兒子家,怕見她那張冷臉,所以只能多給錢,討好她。
這一代年輕人都是從小沒有教育好,導致現在出現社會問題,想不勞而獲,坐享其成,是大多數年輕人的夢想,還有很多兒媳婦認為,公婆就必須帶孫子,沒有時間就出保姆費,真不知道這種想法,怎麼那麼理直氣壯,自己的孩子自己照顧,公婆願意就願意,那是情分。
樣的情況,自己首先不要太「心疼」兒子,你付出一切,到最後,慣出來的只是一個巨嬰兒子,和填不滿怨氣的兒媳,中國的婚姻,不是兒媳貪得無厭,實在是男人的家庭參與指數太低,全靠婆婆彌補,更像是婆婆和兒媳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