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專戶業務面臨衝擊多個細節待明確

2020-12-23 全景網

  《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下稱「資管新規」)正式發布, 各大資管機構開始字斟句酌研究新規,並結合自身業務討論應對方案。據中國基金報記者了解,資管新規中的不少規定對基金專戶業務頗有影響,尤其是分級專戶產品、存在多層嵌套的專戶等或面臨整改壓力。此外,此前不需要計提風險準備金的專戶產品受到基金公司重視。

  專戶也需計提「風險準備金」

  「資管新規比較在意計提風險準備金等情況。專戶一旦要計提風險準備金,基金公司短期內可支配的現金收入會受影響。」北京某基金公司產品部總監說。

  資管新規確實明確規定,金融機構應按照資產管理產品管理費收入的10%計提風險準備金,或者按照規定計提操作風險資本或相應風險資本準備。風險準備金餘額達到產品餘額的1%時可不再提取。據介紹,風險準備金主要用於彌補金融機構因違法違規、違反資產管理產品協議、操作錯誤或技術故障等給產品財產或者投資者造成的損失。 若專戶也要計提,可能涉及系統改造、確定風險準備金帳戶是否與公募獨立等情況。

  另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該公司也在研究專戶產品風險準備金計提問題,應該是資管新規生效日起開始計提。

  此外,資管新規對於專戶產品還提出審計要求。業內人士表示,新規執行後,新發專戶產品或需聘請外部審計機構進行審計確認。對於存量專戶,審計將增加持有人成本,需取得持有人同意,具體形式還待明確。

  分級、多層嵌套等產品或需整改

  據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基金公司基本都在根據資管新規自查,對於專戶產品,主要著重在開放式分級專戶和存在多層嵌套的專戶,其中通道及多層嵌套專戶產品受到衝擊較大。「根據資管新規,資產管理產品可以再投資一層資產管理產品,但所投產品不得再投資公募基金以外的資管產品。」一位基金公司法規部人士表示,目前公募基金是唯一被豁免多於一層嵌套的產品,而專戶並沒有被豁免,存在嵌套問題的產品必須在過渡期做出整改。

  另一位基金公司市場人士表示,不少銀行理財委外以及信託委外產品有兩層嵌套結構,存量的專戶產品在過渡期內應當嚴格控制存量產品整體規模,有序壓縮遞減。

  除了存在多層嵌套的專戶產品,專戶分級產品也受到影響。新規規定公募基金和開放式私募產品不得發行分級產品。業內人士表示,專戶分級產品需要在過渡期內陸續終止產品合同。

  此外,資管新規要求金融機構對資產管理產品實行淨值化管理,將影響專戶採取攤餘成本法的產品。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封閉式基金專戶尚可採用攤餘成本法,未來不排除開放式一對多專戶需要修改估值方法或改為封閉式。

  上述北京某基金公司產品部總監還提到,資管新規的門檻和專戶之前的要求不一樣,需要看監管如何界定。

  資管新規統一了資管行業合格投資者的認定標準,對個人合格投資者的認定標準由「金融資產不低於300萬元或者最近三年個人年均收入不低於50萬元」調整為「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家庭金融淨資產不低於300萬元,家庭金融資產不低於500萬元,或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於40萬元」,同時降低了合格投資者投資於單只資管產品的起點,固定收益類產品最低可到30萬元。據業內人士分析,降低門檻有利於基金專戶的業務開展,但專戶投資起點能否應該降低尚存爭議,其中很多細則有待明確。

相關焦點

  • 基金專戶半年規模縮水7% 業務和投資部門承壓
    資管新規疊加資本市場行情激烈波動同時衝擊著專戶業務。「專戶業務長遠看前景是好的,只是短期受政策影響太大。」華南一位基金公司專戶投資經理認為,今年專戶業務總體規模下滑主要是受到資管新規以及貨幣政策趨緊的影響。「基金公司專戶業務與券商資管業務類似,此前很多存量通道業務,都是屬於資管新規要求清理範圍。
  • 資管新規整改推進 基金專戶業務或持續「縮水」
    業內人士表示,專戶業務受到資管新規的衝擊,規模或逐漸萎縮    被稱為「史上最嚴資管新規」的威力正在顯現,且效果顯著。據Wind數據統計,僅兩個月,券商資管產品的發行數量和規模都呈顯著下降趨勢。    與此同時,銀行的自我變革正在加速。日前,南京銀行發布設立資管子公司的公告,這也是3月份以來第8家公告擬設立資管子公司的上市銀行。
  • 專戶業務加速分化 部分熱門產品業績承壓
    強監管下的基金專戶業務分化明顯,頭部公司佔據規模優勢,中小型公募發力布局FOF、量化對衝等絕對收益產品,在轉型突圍的過程中,量化專戶面臨市場和業績的雙重壓力。基金公司專戶業務分化中國基金業協會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基金專戶產品數量達5396隻,規模為4.26萬億元,較一季末規模增長5000萬元,增幅達11.88%,專戶數量減少163隻;今年一季末,基金專戶數量5559隻,規模為4.21萬億元。
  • 新基金「賣不動」 中小公司發力專戶業務
    ⊙記者 吳曉婧 ○編輯 長弓   「公募基金髮行市場表面上熱鬧,但對於大部分公司而言,卻感覺進入了異常艱難的時光。」一家公募基金公司的市場總監坦言,近期公司的渠道、營銷資源已經全部向專戶傾斜。而據記者了解,多家中小基金公司已經開始發力專戶業務,投資港股、美元債以及量化中性策略的產品為高淨值客戶所偏好。
  • 基金公司專戶及其子公司專戶的2017:新設規模降幅超50%,個人客戶...
    基金公司專戶業務管理資產規模4.96萬億元,與2016年底相比,減少1411億元,小幅下降2.8%。從新設產品規模來看,基金公司專戶業務規模的降幅明顯。2017年,基金公司新設專戶產品2037隻,新設規模4290億元,較2016年大幅減少58%。
  • 多家頭部公募「試水」指數專戶業務
    近日,多家公募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量化業務頭部公司已經陸續出現機構定製的指數專戶產品,相較於公募基金,這類產品費率更低、投資策略更豐富,部分公募管理規模已經接近百億,未來這一業務或成專戶規模新的增長點。
  • 東海基金涉嫌參與違規發債、操縱市場被調查 或因結構化專戶業務
    近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以下簡稱「交易商協會」)再發公告稱,東海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東海基金」)存在涉嫌為發行人違規發行債務融資工具提供便利,以及涉嫌操縱市場等違規行為,將對東海基金開展自律調查。
  • 資管計劃禁止投信託放貸款 基金專戶、券商集合理財影響大
    金融界基金1月11日訊 多家基金公司今日表示,基金業協會電話通知,從今日開始,所有集合類和基金一對多信託貸款停止備案。通俗說,就是監管層窗口指導,要求資管計劃以後禁止通過信託放貸款,叫停集合資管產品做類信貸的業務。
  • 投資定增繞道開戶 基金專戶成信託新渠道
    證券時報記者 劉明近期,信託與基金專戶合作的產品不斷出現,為信託產品探索出投資新方式。業內人士表示,繼合夥企業模式之後,基金專戶成為了信託產品投資定向增發以及繞開證券開戶限制的一種新模式。證券時報記者近日獲悉,在合夥模式之後,信託公司為使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能夠參與定向增發,將這些資金投向公募基金的「一對一」專戶理財,最為公開的是陝國投。
  • 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會計核算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範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以下簡稱「財政專戶」)會計核算,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管理暫行辦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各級財政部門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的核算和管理工作。
  • 券商資管、基金專戶、基金子公司等20強榜單來了
    3月24日晚間,中國基金業協會披露了券商資管、基金公司專戶以及基金子公司專戶的最新規模排名情況。隨著資管新規的逐步落地,打破剛兌、規範資金池模式、遏制通道業務效果顯現,資產管理行業監管延續「防風險,回歸投資本質」,主動管理能力提到穩步提升,特別是券商資管,截止2019年四季度,除去無可比數據的券商,前20名券商中有19家月均規模無一例外均較三季度有所下滑。
  • 基金專戶、養老金、基金子公司、券商資管哪家強...
    基金專戶業務建信、創金合信、博時位列前三最新數據顯示,一季度基金公司私募資管月均規模前20名中,有11家規模超過1000億元,較去年四季度減少一家。同時,一季度前20強榜單規模合計達到2.91萬億,較去年底的「20強」減少了1149.2億元,幅度在3.8%水平。
  • 一文讀懂基金行業與145家公募基金管理機構
    (四)當然我們也無法迴避基金行業中的專戶業務,全稱是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一對一和一對多),既包括通道類業務,也包括基金子公司從事的ABS業務,還包括社保基金及企業年金管理業務。
  • 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於進一步明確我省建築行業勞保基金管理...
    為進一步規範建築行業勞保基金管理,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財政部關於印發〈建築安裝工程費用項目組成〉的通知》(建標〔2013〕44號)文件規定, 結合《湖南省規範性文件管理辦法》(省政府令第242號)要求,我廳對現有的勞保基金管理等一系列文件進行了梳理,將目前仍在執行的政策、規定進行歸納整理,現就進一步明確我省建築行業勞保基金管理相關事項通知如下。
  • 從券商到保險六類產品股票開戶明確...
    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結算」)最新發布了修訂後的《特殊機構及產品證券帳戶業務指南》(簡稱「《業務指南》」),明確了券商定向資管、基金專戶(包括子公司專戶)、私募基金、保險資管、信託產品、期貨資管六大類產品接受其他產品委託,在一層嵌套情況下開立證券帳戶所需要提供的資料。同時,對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開立證券帳戶的實質約束和申請開立中的便利化措施進行了安排。
  • 中債登暫停受理券商資管、信託產品和基金專戶開戶申請
    第一財經新聞社4月25日從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下稱「中債登」)了解到,中債登已於25日上午暫停券商資管、信託產品和基金專戶的開戶申請。「我們也是收到了監管部門的通知,何時重啟並不確定,這要看監管部門的意思。」當記者以機構投資者的身份聯繫到中債登有關人士時,其如是回應。
  • 銀行理財業務面臨轉型升級關鍵期 七大問題待突破
    新華社記者李延霞、陳雯瑾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在利率市場化加快、金融脫媒加劇以及網際網路金融異軍突起的背景下,我國銀行理財業務取得快速發展,但同時面臨去存款化、去通道化、去短期化等諸多挑戰,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將迎來轉型升級關鍵期。
  • 解析中國信用卡業務現狀和疫情衝擊影響/地方政府債務餘額連升三月...
    不良飆升發卡緩增 信用卡步入至暗時刻  近幾年商業銀行轉型,都是向高收益、高附加值的零售業務轉,但疫情下零售貸款受衝擊更甚,「主力軍」信用卡業務增速放緩,不良率上升,零售轉型何以為繼?  信用卡資產質量如何?業務情況如何?
  • 南方基金鮑文革:大資管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南方基金相繼發行成立國內首隻封閉式基金、首批開放式基金、首隻債券型基金、首隻避險策略基金、首批貨幣基金、首隻 LOF、首隻股票 QDII 基金、首隻債券指數基金、首批滬港通基金、首隻公募 FOF;相繼獲得首批社保基金管理人、企業年金管理人、專戶理財業務、境外子公司設立、RQFII業務(南方東英)、保險資金管理人、QDIE 試點業務(南方資本)以及基本養老金管理人等資格。
  • 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面臨洗牌 直銷代辦被叫停
    基金銷售行業正在進行洗牌,主要依靠直銷代辦業務模式的第三方銷售機構面臨轉型。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監管部門一周前叫停基金銷售的直銷代辦,基金銷售行業正在進行洗牌,主要依靠直銷代辦業務模式的第三方銷售機構面臨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