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冒出不少新二層 裝修店:鄰居蓋你也蓋

2020-12-22 房天下

北京胡同冒出不少新二層 裝修店:鄰居蓋你也蓋

北京晚報   2016-07-28 11:11

[摘要] 「要都像這樣沒人管,趕明兒乾脆我家也起個二樓。」有市民向本版讀者郵箱反映,在政府大力拆違並承諾新違建「零增長」的同時,仍有人在老胡同隱蔽的院落中違規蓋樓。在距離簋街僅幾步之遙的石雀胡同裡,就有一些蓋好被多次勒令拆除的三樓、剛剛建好沒幾天的二樓、被要求停工後仍在偷摸建設的新樓。

「要都像這樣沒人管,趕明兒乾脆我家也起個二樓。」有市民向本版讀者郵箱反映,在政府大力拆違並承諾新違建「零增長」的同時,仍有人在老胡同隱蔽的院落中違規蓋樓。在距離簋街僅幾步之遙的石雀胡同裡,就有一些蓋好被多次勒令拆除的三樓、剛剛建好沒幾天的二樓、被要求停工後仍在偷摸建設的新樓。

普通小瓦房變身二層樓

「叮叮噹噹」、「刺啦刺啦」,按照市民提供的線索,記者來到石雀胡同13號院,嘈雜的施工聲劃破寂靜的午後。沿著院內狹窄的通道向深處走去,噪音原來是從隱藏在院落深處一棟灰磚、灰瓦的二層小樓中傳出的。

房屋的結構施工已經基本完成,碩大的客廳中間,堆著將近一人高的沙堆和瓷磚等施工材料,工人老石正蹲在一個木架上,用工具切割一段白色的下水管道。

老石告訴記者,這原本是一處面積70多平方米的普通小瓦房,和胡同裡其他的老平房一樣,後來被房主買下後,加蓋成現在的模樣。「一層中間是個大廳,這是廁所和浴室,是廚房,還有一間餐廳,一間臥室。現在光一層能有100多平方米,算上蓋的二層,得有200多平方米。」

這麼大的房子,多久能建起來?「全蓋完可難說需要多久。」老石說,萬一蓋房子中間遇上點「小插曲」呢。「不到一個月就蓋起結構了,但是蓋到一半,有人舉報,城管就來了,不讓蓋了。那一次停工了十幾天,之後又開始蓋,就沒人管了。」

老石說,「蓋這麼個二層,全拿下來得要20多萬元。那也比在這買套200多平方米的房子合適多了,這就相當於是買塊地皮啊。」

老石似乎對房主的情況很了解,他告訴記者,房主在淨土胡同那邊還有房子,也蓋了二層,「蓋了有3年了吧。」

老石這兩年蓋了不少樓

一位在石雀胡同住了多年的老居民悄悄告訴記者,13號院中可不止這一棟樓,「你往西看,那還有一棟3層的樓呢。」

記者的目光越過低矮的平房屋頂,果然發現院子靠西的位置,一棟三層的小樓明顯比其他房子都高出一截,只不過房子被行道樹遮擋,站在胡同裡看不十分真切。

「政府的什麼部門來過好幾次了,讓房主把這三層樓恢復原狀,後來也沒見有什麼動靜,這不,樓還在呢。」老居民有些不滿地說,「要都像這樣沒人管,趕明兒乾脆我家也起個二樓。」

老石所在的裝修店叫做順達裝飾,就在的北鑼鼓巷內。老石說,這兩年他們為不少平房加蓋了二層。他輕車熟路地給記者報價,這種項目可以包工包料,每平方米的施工價格收費在1500元左右。

房子蓋起來,又被拆了的情況也遇上過。老石說,去年他們給車輦店胡同的一家加蓋了二樓,城管一來就給拆了。不過,拆了之後隔了一段時間,人家又蓋起來了,這次就沒人管了。今年春天,東絛胡同的一戶人家也是加蓋二層,牆都砌好了,該搭頂子了,城管、派出所都去了,把牆給推倒了,後來又找他們重新把牆給壘起來,「現在弄好了,人家住得好著呢」。

裝修店傳授蓋違經驗

在石雀胡同13號院斜對門處,有一家裝修店,大門的玻璃上可以見到「蓋房」的廣告語。

一聽說記者詢問為平房加蓋二層的事,老闆娘立刻熱情地將記者讓進店裡坐下。這是一間十幾平方米的普通平房,靠牆的貨架上擺放著各式的裝修工具和材料。

老闆娘告訴記者,具體的花費需要根據現場的情況再計算。「比方說,要為15平方米的平房加蓋二層,全下來也不過1.8萬元左右的樣子。」

說話間,老闆娘站起身來,引著記者來到屋角的一處隱蔽的樓梯旁,邀請記者「上樓看看」。「我這上頭不也搭了一間嗎,這幾天剛蓋好的,從街面上看不出來吧。」

順著狹窄的樓梯向上爬去,不過幾步的距離,眼前豁然開朗。10平方米左右的二樓上,放置著一個半人高的地臺,上面鋪著寢具,顯然是一間臥室。老闆娘得意地介紹,也就兩三天就能用鋼材搭出二層的框架來,十來天工夫就能全部施工完畢,擺上點家具就能住人。「我這房屋結構都沒動,平房本身的尖屋頂和瓦都沒動,直接包在地臺裡頭就行。」

加蓋二層不怕有人舉報嗎?面對記者的疑問,老闆娘笑了,「幹這事,要是沒有點磕磕碰碰的不可能,得想辦法。」想蓋房,首先得跟鄰居搞好關係,一般舉報的人無非是街坊鄰居,「我這房就沒人舉報,我跟左鄰右舍的關係都處得挺好的」。還有,要是街坊有蓋的,你這時候就瞅準機會趁機也蓋起來,一般都沒事。就算有人舉報,城管來拆了,那也得先拆他家的。再一個,如果你的房子是私房就沒人管,要是房管所的房就別動主體結構。「我在石雀胡同住了8年了,現在住的這個房子是4年前租下來的,房主同意我加蓋,蓋房的錢都是我自己掏的。」

臨走前,老闆娘還熱心地勸記者,要是趕上附居有蓋違建的,一定要趁此機會趕緊蓋。

免責聲明:凡註明「來源:房天下」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房天下贊同其觀點。

房天下APP優惠多,速度快

買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關注房天下北京特價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價房大平臺

相關焦點

  • 農村蓋房子最忌鄰居高過自己,為什麼?通風採光,好面子,不奇怪
    要說農村蓋房子最忌鄰居高過自己,這種現象是有的,不過以前很少的,而人們陸續起樓房後,就比較多見了,至於是什麼原因,鄉居小菜也在農村生活,下面說說我的看法:一、以前蓋的泥土瓦房,高度差很小,主要是牆體的裝修
  • 農村蓋二層樓房要多少錢 農村蓋房需要注意什麼
    隨著經濟發展,受到國家扶持,現在很多農村生活條件也好了,而且蓋房的人也逐漸增多,在詢問所蓋樓房所花費的錢,卻有很大的區別,那麼農村蓋二層樓房要多少錢?農村蓋房需要注意什麼?接下來我們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吧!
  • 我想花50W在農村老家為爸媽蓋兩層別墅,有構造圖與中式裝修圖嗎?
    問:我意欲花50W在農村老家為爸媽蓋棟兩層別墅,能否推薦漂亮的構造圖與中式裝修圖呢?不勝感激!想法不錯,但預算50萬蓋中式別墅卻有點捉襟見肘。農村自建房的建築風格多種多樣,近些年新修的普通農房已減少,各式洋房別墅也已是屢見不鮮,不管內部如何裝修,至少從外裝上來看已是別墅造型。如果預算50萬,其中主體花30萬,剩餘20萬用於裝修成古典風格併購買家具,這50萬預算夠不夠呢?可以說夠,也可以說不夠,請聽刺楸慢慢說來。
  • 北京胡同|②乾麵胡同:無數大師曾經徘徊的街巷
    運糧的大車打西邊的胡同穿來穿去,麵粉時或遺撒,風一刮到處都是,老北京戲稱「下乾麵」,後來人們就把這條胡同叫乾麵胡同。乾麵胡同的大宅門不少,而且多是廣亮和金柱大門,保存的也不錯,部分大院沒有淪為擁擠的大雜院。這個61號院,最早住的是光緒皇帝的老師李鴻藻,一生清正廉潔,去世後,諡號「文正」。李鴻藻有三個兒子,小兒子李石曾是國民黨元老,故宮博物院首任理事長。
  • 回老家蓋四層樓房,只花了30萬,裝修完畢後保證比城裡別墅漂亮!
    我選擇了回農村老家蓋新房,四層樓房蓋起來只花了30萬,裝修再花個20萬估計就能搞定啦!給大家曬一曬我在農村老家蓋的新房子,裝修完畢後保證比城裡別墅還漂亮呢!自家的宅基地不要花錢,這樣一棟寬敞的4層樓房建造只花了30萬,太划算了!如果城裡要買這麼大的房子,我估計最少也得上百萬吧?這是一樓客廳,寬敞明亮!
  • 北京胡同深處的咖啡小館
    地址在前門的朱家胡同,很隱秘的小店,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大眾點評一下。二店在三裡屯,下回po!47次贊 · 115次收藏 Soloist Coffee Co店內的裝修很贊,工業復古風和本來的建築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本來80年代的北京地磚也煥發了新的生機。
  • 北京好吃的胡同小館有哪些,北京胡同裡的美食盤點
    北京胡同是最能代表北京文化特色的地方了,也是北京城的靈魂,北京胡同小館也是相當有名的,哪些藏在胡同裡的美味,是不能錯過的。北京好吃的胡同小館有哪些呢?為你盤點北京胡同裡的美食,一起了解一下吧!,也是來店裡必點的美食之一。
  • 鄧小平吃過的國宴菜,被他蓋在烤魚身上。這家火了十年的網紅店,藏...
    原標題:鄧小平吃過的國宴菜,被他蓋在烤魚身上。這家火了十年的網紅店,藏著最匠心的老北京味道【開始*故事829】▼【開始*故事829】宮保雞丁遇上私家烤魚 佘智勇▼ 2007年,開業的前一天,當我做完最後準備的工作,胡同裡的一位鄰居,突然推門進來打聽:「是烤魚店嗎?今晚我們一幫人想包場在這裡過生日。」為了賺下這400塊錢,我興奮地答應了。
  • 90後夫妻15萬元農村蓋300平米樓房,引眾人參觀
    從今年春天開始,他們夫妻二人在農村老家,總共花費了15萬元左右,就蓋起了兩層樓房,上下樓層各150平米,加一起有300平米大。這段時間,很多鄰居和親朋好友過來參觀,除了詢問價格和參考他們的設計外,更多的是羨慕和祝賀。村裡一個在北京打工的人看到後,羨慕的說,有機會我也要回來蓋一套樓房,安度晚年。
  • 違建樓把著大柵欄胡同口 多方反映無人管
    按照老北京的說法,這叫鄰裡、街坊,但旅社憑空蓋起來的第三層完全葬送了這段關係——站在老郭家的小院裡,抬頭就是旅社第三層的灰磚牆,牆體正中間有個已經用紅磚封上的大窟窿。小樓第二層天花板的位置跟老郭家房頂幾乎齊平。  「旅館的緊急出口開我們家房頂上,哪有這樣的,合著這後門直通我們家!」在老郭抗議之下,那個威脅他家安全的出口被封,但事情還沒完。
  • 用花布做門帘,蓋一座小屋
    裝修的幾個月,正是夏天裡最熱的時候,鄰居家是一座老房子,風扇吹出的風,總會帶起一陣灰塵,風也是熱風,空氣幾乎黏稠不動。有一個周末我回家,晚上跟著媽媽一起去新房子洗漱。那是我第一次看見那塊花布門帘。蓋新房子的打算已經好幾年了,一直拖著沒有計劃。直到前年回家過春節,爸媽突然說決定了要動工,然後就開始聯繫包工隊、裝修隊、電工,說開始就迅速的開始。有一天晚上我跟弟弟跑到爸媽房間,四個人在老房子裡,討論新房子的格局規劃,最終決定出一套大家都滿意的方案,然後帶著憧憬和期待入了夢。
  • 12×14米的農村自建房,蓋兩層樓房需要多少錢?
    宅基地的佔地面積差不多應該就是185平方米左右,如果全都蓋滿,蓋兩層房子的話,建築面積差不多就是在370平方米左右。同時還設計了兩扇大門,方便家人進出,在農村蓋一棟這樣的簡歐別墅真的挺不錯。戶型二:佔地尺寸:14.4m*12.4m佔地面積:162㎡建築面積:260㎡總 高 度:10.2m建築情況:共設4室 2廳 4衛 1廚 1玄關 2休息室 2陽臺
  • 農村好多農民蓋房子不裝修,也不住人,到底是什麼原因?
    農村現在的空置房的確是有,我們這裡說的空置房並不是說那些危舊老房,而是一些新蓋的房子。一些新蓋的房子,有的是建完壓根兒沒有裝修,一放就是幾年,就那麼空置的,有的則是裝修了不住人,或者是沒裝修入住,怎麼樣的都有。
  • 大姑打工十年回老家自蓋二層別墅,離異十年,一個人也精彩!
    項目介紹:廣州王大姐農村二層自建洋房開間進深:13.1*11.4米佔地面積:150㎡結構類型:磚混結構參考造價:20w廣州王大姐離異十多年,常年在紡織廠工作,省吃儉用的存了一筆積蓄打算回農村老家蓋一棟自建房,準備留給兒子以後的婚房。
  • 廣西農村喜歡蓋高樓,蓋了又沒什麼人住!有必要蓋那麼高嗎?
    但是呢,以前我從廣西坐火車去北京,一路經過湖南、湖北、河南、河北;沿途經過這些地方的村莊,從外觀上看,我也沒發現他們的房子比廣西農村的房子好,我反而覺得廣西的要房子好一些,家家有樓房,而且蓋得很高;特別是廣西的綠化非常好,從火車上看,廣西的農村簡直就像公園。不過,廣西人家家蓋高樓,你們有沒有感覺又有點鋪張浪費了?
  • 蓋兩層樓房需要什麼地基?70公分的地基可以蓋2層樓嗎?
    建房時,地基的選址和地基砌築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其中就地基的砌築而言,要考慮承載力等情況,那蓋兩層樓房需要什麼地基呢?一、蓋兩層樓房需要什麼地基?1、針對「蓋兩層樓房需要什麼地基」的問題而言,主要是看地基的地質情況是怎樣的。一般來說,當土層的地質狀況較好,承載力較強時,可採用天然地基,也就是說直接在所選地基上進行建房,但現在建房直接使用天然地基的情況較少,並且土質情況一般都會有一些問題,出於居住安全方面的考慮,建議用人工地基,這樣安全性會更有保障。
  • 北京胡同的古今大不同
    香港電臺普通話臺新節目《同不同》每周搜羅世界不同的文化與事物,節目主持人劉明正請來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與聽眾一起走遍世界,聽一聽在同一片天空下的同與不同。/文:劉明正  在《同不同》的首個系列中,劉明正帶大家到文化底蘊深厚的北京探訪民間小巷,用耳朵感受胡同的獨特色彩,尋找今昔的同與不同。
  • 農村蓋房子「怪相」,不裝修、不住,「房子浪費」誰的錯?
    農村蓋房子從當初的「剛需」到現在的「面子」僅用了20年的時間,在中國一個房子承載著幾代人的夢想,尤其在農村,人們從最初的茅草屋住到了黃泥的土坯房,在經歷了近10年左右的發展,人們慢慢的蓋起了大磚房,隨著農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外出打工帶來的豐厚報酬,
  • 北京西城區哪裡有胡同?特色青旅推薦
    到北京遊玩,不少人會選擇住青年旅社。住在位於西城區胡同裡的這幾家青年旅社,逛前門大柵欄、楊梅竹斜街等都非常方便。  大柵欄安靜的一角 。  西城安怡之家  自由、年輕、萍水相逢。是青年旅社的代名詞,365Inn安怡之家雖為快捷酒店,但卻有著青旅的際遇。
  • 鄰居羨慕我花80萬蓋的自建房,背後說建得像殯儀館,缺德!氣人!
    這幾年賺了點錢,想著大城市買房又貴住的又憋屈,還是回老家蓋棟大房子比較爽,這房子蓋起來花了30萬,但是裝修卻花了50萬,正高興呢,結果那些鄰居居然嘲笑我家像殯儀館,可把我氣得,大家評評理,是不是他們嫉妒我有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