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好吃的胡同小館有哪些,北京胡同裡的美食盤點

2020-12-23 天氣加

北京胡同是最能代表北京文化特色的地方了,也是北京城的靈魂,北京胡同小館也是相當有名的,哪些藏在胡同裡的美味,是不能錯過的。北京好吃的胡同小館有哪些呢?為你盤點北京胡同裡的美食,一起了解一下吧!

菊兒人家

說到北京好吃的胡同小館,菊兒人家肯定是很多老北京首先會想到的額,這家店最有名的就是滷肉飯,他家的滷肉飯口感醇香,搭配一些小菜,就相當的滿足了,這裡的滷肉可以無限量添加,吃起來肉質香軟,醬香味濃,還有老北京炸醬麵也很不錯,也是來店裡必點的美食之一。

人均:41元

招牌菜:老北京炸醬麵,菊香奶,古法雙皮奶,菊兒人家滷肉飯

地址:南鑼鼓巷小菊兒胡同63號胡同裡(近南鑼鼓巷北口)

鈴木食堂

鈴木食堂在南鑼鼓巷菊兒胡同,位置還是很好找的,餐廳設計很有特色,裡面有可愛的「米菲」,餐廳是一家典型的日本料理店,餐廳裝修簡單休閒。他家的牛肉火鍋和日式燒肉都非常好吃,雖然是日料,但是價格卻並不貴,口味也很不錯,所以人氣很高,基本上想吃就一定要預約。

人均:79元

招牌菜:日式燒肉定食,日本牛肉火鍋,鈴木肉餅, 咖喱豬排飯

地址:小菊兒胡同77號

李記醬肉爆肚

李記醬肉爆肚是一家有名的清真小店,不僅是北京本地人喜歡去吃,很多遊客也都會去打卡,他家有很多清真小吃,比如爆肚、肉燒餅、羊肉串等等,燒餅香脆可口,醬牛肉味道醇香,羊雜湯料足味美,這家小吃店美食種類豐富,味道也是最正宗的,在北京很多地方都有分店。

人均:46元

招牌菜:爆肚,麵茶,燒餅,炙子烤肉,糖油餅,炸糕,羊雜湯

地址:後海鴉兒胡同19號(後海銀錠橋北30米西拐)

七尋八找胡同菜

七尋八找胡同菜在雍和宮背後戲樓胡同,七尋八找基本上隨便問問胡同裡的大爺,大爺就可以告訴你怎麼去,名氣很大。這家胡同菜在老北京心目中都是很有地位的,雖然店面不大,裝修也比較簡單,但是很有七八十年代的感覺,菜品多,味道也很不錯,老闆是北京人,非常接地氣的一家店。

人均:76元

招牌菜:炭燒鱸魚,小館疙瘩湯,燙燴飯,大碗花菜,酥皮蝦,小館雞裡蹦

地址:雍和宮戲樓胡同二巷甲1號(雍和宮正門南牆旁進入戲樓胡同200米)

藏紅花西餐廳

藏紅花西餐廳是一家主要吃西班牙菜和地中海菜的餐廳,從裝修到菜品都是異域風格,他家的招牌菜是西班牙海鮮飯,還有意式生牛肉也很多人吃,他家還會提供免費餐前麵包,還有墨魚汁海鮮飯和西班牙海鮮飯雙拼鍋,海鮮味道新鮮,做法多少樣,很受年輕人喜歡。

人均:273元

招牌菜:提拉米蘇,西班牙雙拼海鮮飯,意式生牛肉,墨魚汁海鮮,橄欖油煎蝦

地址:五道營胡同64號

北京好吃的胡同小館有哪些大家都知道了嗎?北京胡同裡的美食還遠不止這些,很多的小店看似不起眼,實際上還是很不錯的,有機會大家可以去找找。

相關焦點

  • 北京胡同深處的咖啡小館
    躲開擁擠的人潮,這些隱藏在各個胡同角落裡的小咖啡店,既是周末發呆放空的好去處,又適合約上三五好友一起聊聊心底事。來隨小編一起探尋帝都這些隱匿在胡同深處的咖啡小館吧~Part 1:五道營胡同 Barista店面不大但是很溫馨有格調,一進店就能聞到濃濃的咖啡香。座位是圍著吧檯的,可以邊品嘗咖啡邊觀賞咖啡師純熟的手藝。
  • 胡同裡的北京
    今天偶然看到一篇小短文,是汪曾祺先生的文章選段,寫的北京胡同。北京的胡同,第一個要想起的就是很久以前看的一本書,《城南舊事》,很多人也都並不陌生,這是我們這代學生小學語文課本裡要求的必讀叢書那時候讀的是小主人公英子在胡同中長大的過程中經歷的大大小小有趣的故事。小時候我腦海裡構想的胡同:大大小小,星羅棋布。陽光總照在某一條小路上,有人力車經過時,地上飛揚起些許的黃土,可惜想像力實在不夠豐富不能真正領會胡同中的奧秘。
  • 北京的胡同文化
    北京城像一塊大豆腐,四方四正。城裡有大街,有胡同。大街、 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東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識極強。過去拉洋車的,逢轉彎處都高叫一聲「東去!」「西去!」以防碰著行人。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個又一個方塊。這種方正不但影響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響了北京人的思想。胡同原是蒙古語,據說原意是水井,未知確否。胡同的取名,有各種來源。有的是計數的,如東單三條、東四十條。有的原是皇家儲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庫胡同、惜薪司胡同。有的是這條胡同裡曾住過一個有名的人物,如無量大人胡同、石老娘胡同。大雅寶胡同原名大啞巴胡同,大概胡同裡曾住過一個啞巴。
  • 北京胡同遊最佳路線,在胡同裡仰望鐘鼓樓
    路兩邊是居民的住宅,這條胡同裡路邊停放著居民自用的自行車或者三輪車,不時還會有一輛輛汽車駛過,再加上過往的行人,顯得道路很是擁擠。每一輛從這裡經過的汽車都要小心翼翼的行駛,否則就會撞到路邊的這些自行車或者過往的行人。在這條胡同裡步行反而會比汽車更快一些。
  • 天津一家藏在胡同裡的胡同小館,吃飯需排隊拿號,沒有號只好改天
    天津人的嘴巴刁,只要是被天津人認可的美食,一定是很過硬的,會吃的天津人喜歡去藏在胡同裡的那些狗食館兒尋找美食,那些地方,沒有顯眼的門臉兒,也沒有豪華的裝修,就餐環境更是一般,但是一到飯點兒,擠滿了人,自然是因為菜品的味道好,有的狗食館兒的價格還不便宜呢!
  • 牛街,這才是北京最好吃的胡同
    遊客在十米長的隊伍裡自拍時,他們已經提著熱乎的炸糕、餡餅、醬雞回家。聚寶源,真正的老饕是不吃的。來牛街走一趟,回家就能自己開聚寶源。想吃到真正的牛街味道,恐怕你要離它遠點。不多,就在拐角處的交叉口,藏著牛街真正的靈魂,北京最好吃的胡同。
  • 藏在中街胡同裡好吃又實惠的美食
    原文標題:藏在中街胡同裡好吃又實惠的美食,全吃過的才敢自稱老饕!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瀋陽吃貨王,ID:sychw024】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中街的美食可謂數不勝數特別是這裡的美食胡同足以吸引小編再次前往官局子胡同
  • 北京胡同裡的「臺灣味道」
    北京胡同裡的「臺灣味道」   避開南鑼鼓巷的喧囂,鑽進帽兒胡同,和樹蔭下納涼的老爺子寒暄兩句,和買菜回來的婦人打個招呼。王卬早已成為這個「胡同家族」的一員,但說話仍帶著難改的臺灣鄉音。  在這個尋常的北京巷弄裡,王卬和他的大陸妻子經營著一家叫「醉虹樓」的臺灣餐廳。
  • 北京胡同的古今大不同
    /文:劉明正  在《同不同》的首個系列中,劉明正帶大家到文化底蘊深厚的北京探訪民間小巷,用耳朵感受胡同的獨特色彩,尋找今昔的同與不同。  走進現代化的北京,相比於高樓大廈、繁華鬧市,曲折幽深的小胡同和溫馨傳統的四合院,更能讓人體會北京地道的人民風情。
  • 北京胡同裡的貓擼貓地圖
    老北京胡同幾百年的時光秋去冬來,歲月依舊有風,有陽光,還有貓老北京胡同裡的貓先介紹這幾隻>本期選景地:北京各胡同老北京胡同貓北京的胡同裡,最常能偶遇的便是貓。一貓一世界,一貓一胡同北京的胡同看似一個模樣,但只要你肯下點功夫,串上幾條胡同。再和那的老住戶聊上一陣子,就會發現,每條胡同都有自己的說頭兒和傳奇故事,「一貓一世界,一貓一胡同」。
  • 北京,喊你胡同裡轉轉
    北京足夠大,大到可能一個人一輩子也走不完。北京的胡同足夠多,多到如同人的頭髮難以數清。自打上兩周立下宏願,要好好認識一下五朝帝都,感受一下時代變遷帶來的變化。然後繞到東茶食胡同,向西到五老胡同再拐向南,到了珠市口東大街,繼續向西,再次來到草廠十條南入口,此處一座回族幼兒園,民族風格特別明顯。進入草廠十條向北40、50米,有一條向西斜插的胡同,叫薛家灣胡同,信步進入。胡同口靠南一戶人家門前的大樹,看看樹皮的皺紋就知年頭很長。
  • 行在北京胡同,南鑼鼓巷附近唯一一個有牌樓的胡同——雨兒胡同
    雨兒胡同,是一條呈東西走向的胡同,東起南鑼鼓巷,西止東不壓橋胡同。全長343米。明朝時稱雨籠胡同,清朝稱雨兒胡同,屬鑲黃旗。光緒年間鑲黃旗衙門曾在胡同北側。民國後沿稱雨兒胡同。雨兒胡同東入口並不十分明顯,由於這裡與南鑼鼓巷相交,開著許多樣式各異的特色店鋪,若不加留意,就會錯過了夾雜在商鋪林立中的雨兒胡同。這個牌樓是在西側,是南鑼鼓巷附近胡同唯一一個有牌樓的胡同。胡同人家的小門墩,整體形狀已經有所磨損,也可以看出年代比較久遠了。胡同的瓦,上面的紋路和「喜」字相得益彰。
  • 隱藏在北京胡同巷子裡的美食寶藏 鈴木食堂品嘗家庭式和風料理
    南方人去到北京總會不習慣當地重口味的美食,而就在北京南鑼鼓巷旁的小胡同裡有一家隱藏的非常深的日式料理小店,讓你吃了幾頓重口味北京菜的疲憊味蕾得到放鬆。這家鈴木食堂坐落在地道的胡同巷裡,如果不說,你絕對不會猜到這家老北京胡同巷裡的餐廳是賣和風料理的吧!雖然餐廳外看給人非常有中國特色,可是店裡面的裝潢卻復古又溫馨。店面不大卻全部滿座,走著的朋友需要留電話等位置。通常要等待半個小時左右,這個期間大家可以到南鑼鼓巷逛逛街,等有位置了店員會打電話通知,並保留10分鐘的位置。
  • 「北京最古老胡同」 再會,西四
    小早 北京早知道近日,西四片區內的磚塔胡同正式開展申請式退租項目,也正式開啟了磚塔胡同城市保護更新項目。磚塔胡同磚塔胡同曾是北京城最有文化氣息的胡同過去這裡更是北京城的娛樂中心像我們最熟悉的魯迅、張恨水等文人雅士都曾先後住在磚塔胡同磚塔胡同更是北京歷史最悠久的胡同北京城內唯一元代磚塔「萬松老人塔」也在這裡
  • 北京胡同生活
    北京街頭,充滿了人間煙火的味道。 北京有高樓大廈,北京也有胡同小巷。人們把廚具和衣服曬在門口,人來人往,從不擔心東西會丟,正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胡同裡的友情,才可以讓北京的胡同充滿了煙火氣息…街頭上的公交車,行走的路人,他們都有各自的職責,都有各自的任務,他們都在北京,活著自己的生活。街頭的行人,有的匆匆忙忙,有的神態自若地遛彎公交車是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
  • 京城美食探秘,胡同深處體驗老北京市井氣息—炙子烤肉
    在北京,炙子烤肉是男人最後的烏託邦。他們的傷心,他們的快樂,都獻給了胡同裡的炙子烤肉。小酒吧是女孩兒的八卦基地,居酒屋滿足不了他們的放肆行徑,KTV的包間哪裡有這麼煙氣十足的氣氛,路邊髒串吃起來還不夠帶勁兒。炙子烤肉!
  • 推薦北京最值得去的胡同:帶時光「故事」的胡同
    老舍的散文《想北平》中有一句話:「我心中有個北平,可是我說不出來。」寫了《京華煙雲》的林語堂也坦言:不了解這個城市。語言文學大師們都無法形容京城,作為生活在這的平民百姓更無以言表對首善之都濃濃情誼。如果有跡可循,那隻好是記憶裡的色相,揉捏在北京城的人文特色,還有那幽幽迴轉的胡同。
  • 黃有維:我在北京胡同裡的寫意人生
    「胡同」,這兩個字原是蒙古語的譯音。《析津志》載稱「巷通本方言」,是1267年元代建大都沿襲下來的,至今已有700多年歷史。所以,北京胡同是久遠歷史的產物,它反映了北京歷史的面貌,是有豐富內容的。歷史上的北京以胡同眾多而著稱,民間有「著名的胡同三千六,沒名的胡同賽牛毛」的說法。日出日落,寒來暑往,老胡同四合院記錄的了每個老北京人最真實的平凡生活。
  • 那些藏在老北京胡同裡的第一|磚塔胡同|獨家-北京自媒體聯盟|老...
    第一個有文獻記載的胡同磚塔胡同胡同這一名稱始於元大都時期,當時出現過29條胡同,但只有一條胡同有文字記載,這條胡同就是磚塔胡同。從元、明、清、民國直到到今天都有文獻可考,這在北京是僅有的孤例。專家形容磚塔胡同就是北京胡同的「根」。
  • 汪曾祺丨北京胡同文化的精義是「忍」
    北京人說: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沒名的胡同數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的是小胡同。胡同是貫通大街的網絡。它距離鬧市很近,打個醬油,約二斤雞蛋什麼的,很方便,但又似很遠。這裡沒有車水馬龍,總是安安靜靜的。偶爾有剃頭挑子的「喚頭」(像一個大鑷子,用鐵棒從當中擦過,便發出噌的一聲)、磨剪子磨刀的「驚閨」(十幾個鐵片穿成一串,搖動作聲)、算命的盲人(現在早沒有了)吹的短笛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