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足夠大,大到可能一個人一輩子也走不完。
北京的胡同足夠多,多到如同人的頭髮難以數清。
自打上兩周立下宏願,要好好認識一下五朝帝都,感受一下時代變遷帶來的變化。
本周誤打誤撞來到草廠胡同,穿過草廠十條並且沿西興隆街向東,一直到新世界百貨。緊鄰新世界百貨西側一片保存完好的四合院,經過時還以為是哪個富豪的會所,回家看過地圖居然是李蓮英的故居。怪當時天氣太冷,沒有駐足停留觀看。
然後繞到東茶食胡同,向西到五老胡同再拐向南,到了珠市口東大街,繼續向西,再次來到草廠十條南入口,此處一座回族幼兒園,民族風格特別明顯。
進入草廠十條向北40、50米,有一條向西斜插的胡同,叫薛家灣胡同,信步進入。胡同口靠南一戶人家門前的大樹,看看樹皮的皺紋就知年頭很長。
胡同一律青石鋪地,雜草、碎葉全都不見,乾淨整潔。
胡同裡面的代步工具已與從前天壤之別。
沒想到,這一個不起眼門臉的宅院竟然是錢氏宗祠。查看資料得知,是為紀念吳越王錢鏐而設的家廟。此祠已有200多年的歷史。門不大,但起脊。門上刻有一副對聯。上聯是「武肅勳名久」;下聯是「彭城世澤長」。橫批:「鐵券家聲」。以此看來,歷史會記住那些為國家或社會作出重大貢獻、聲望顯赫之人的。
午後的太陽讓寒意消融不少,抬頭看見的天際線都是瓦藍。來到胡同裡的分岔路口,如同選擇人生道路,此時也需要作出選擇。選擇繼續向西。
胡同裡生活氣息越發濃了,盆景、鳥籠、棋盤,都是胡同裡人們的業餘消遣。
穿過北橋灣街,進入到北蘆草園胡同。一處荒廢的院落,只能看見破敗的舊樓二層和伸向天空的光禿禿樹枝,荒涼殘破。
緊挨著它的是雷音禪林,但是山門緊閉,不得而入,無曉內部光景。但裡面的樹木很茂盛。
又經過一家雅致的小院,門上對聯清晰可見。關上門的天地不僅是一方院子,還有詩情畫意。
這裡還藏著這樣的高人居所,很好奇。
再往西,豁然開朗起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景畫映入眼帘。流水清幽,錦鯉閒遊。
於是,雲亭放目,軒闊逗留。樹景深邃,遠圖寧靜。
因為手機的緣故,我沒有再繼續。後來看過地圖才知,我不過橫向從東到西從草廠十條到草廠一條。至此,一個冬日的午後,伴著和煦的陽光,我匆匆在北京的一個胡同裡穿過。僅僅一條而已。
北京的胡同值得你來看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