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喊你胡同裡轉轉

2020-12-23 雲天任我逍遙

北京足夠大,大到可能一個人一輩子也走不完。

北京的胡同足夠多,多到如同人的頭髮難以數清。

自打上兩周立下宏願,要好好認識一下五朝帝都,感受一下時代變遷帶來的變化。

本周誤打誤撞來到草廠胡同,穿過草廠十條並且沿西興隆街向東,一直到新世界百貨。緊鄰新世界百貨西側一片保存完好的四合院,經過時還以為是哪個富豪的會所,回家看過地圖居然是李蓮英的故居。怪當時天氣太冷,沒有駐足停留觀看。

然後繞到東茶食胡同,向西到五老胡同再拐向南,到了珠市口東大街,繼續向西,再次來到草廠十條南入口,此處一座回族幼兒園,民族風格特別明顯。

進入草廠十條向北40、50米,有一條向西斜插的胡同,叫薛家灣胡同,信步進入。胡同口靠南一戶人家門前的大樹,看看樹皮的皺紋就知年頭很長。

胡同一律青石鋪地,雜草、碎葉全都不見,乾淨整潔。

胡同裡面的代步工具已與從前天壤之別。

沒想到,這一個不起眼門臉的宅院竟然是錢氏宗祠。查看資料得知,是為紀念吳越王錢鏐而設的家廟。此祠已有200多年的歷史。門不大,但起脊。門上刻有一副對聯。上聯是「武肅勳名久」;下聯是「彭城世澤長」。橫批:「鐵券家聲」。以此看來,歷史會記住那些為國家或社會作出重大貢獻、聲望顯赫之人的。

午後的太陽讓寒意消融不少,抬頭看見的天際線都是瓦藍。來到胡同裡的分岔路口,如同選擇人生道路,此時也需要作出選擇。選擇繼續向西。

胡同裡生活氣息越發濃了,盆景、鳥籠、棋盤,都是胡同裡人們的業餘消遣。

穿過北橋灣街,進入到北蘆草園胡同。一處荒廢的院落,只能看見破敗的舊樓二層和伸向天空的光禿禿樹枝,荒涼殘破。

緊挨著它的是雷音禪林,但是山門緊閉,不得而入,無曉內部光景。但裡面的樹木很茂盛。

又經過一家雅致的小院,門上對聯清晰可見。關上門的天地不僅是一方院子,還有詩情畫意。

這裡還藏著這樣的高人居所,很好奇。

再往西,豁然開朗起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景畫映入眼帘。流水清幽,錦鯉閒遊。

於是,雲亭放目,軒闊逗留。樹景深邃,遠圖寧靜。

因為手機的緣故,我沒有再繼續。後來看過地圖才知,我不過橫向從東到西從草廠十條到草廠一條。至此,一個冬日的午後,伴著和煦的陽光,我匆匆在北京的一個胡同裡穿過。僅僅一條而已。

北京的胡同值得你來看看嗎?

相關焦點

  • 胡同裡的北京
    今天偶然看到一篇小短文,是汪曾祺先生的文章選段,寫的北京胡同。北京的胡同,第一個要想起的就是很久以前看的一本書,《城南舊事》,很多人也都並不陌生,這是我們這代學生小學語文課本裡要求的必讀叢書那時候讀的是小主人公英子在胡同中長大的過程中經歷的大大小小有趣的故事。小時候我腦海裡構想的胡同:大大小小,星羅棋布。陽光總照在某一條小路上,有人力車經過時,地上飛揚起些許的黃土,可惜想像力實在不夠豐富不能真正領會胡同中的奧秘。
  • 北京好吃的胡同小館有哪些,北京胡同裡的美食盤點
    北京胡同是最能代表北京文化特色的地方了,也是北京城的靈魂,北京胡同小館也是相當有名的,哪些藏在胡同裡的美味,是不能錯過的。北京好吃的胡同小館有哪些呢?為你盤點北京胡同裡的美食,一起了解一下吧!,也是來店裡必點的美食之一。
  • 北京胡同遊最佳路線,在胡同裡仰望鐘鼓樓
    北京胡同沿著舊鼓樓大街向南走,大概300米左右就能看到一條胡同,由路牌可以知道,這條胡同叫豆腐池胡同。胡同只能勉強讓一輛汽車駛過。路兩邊是居民的住宅,這條胡同裡路邊停放著居民自用的自行車或者三輪車,不時還會有一輛輛汽車駛過,再加上過往的行人,顯得道路很是擁擠。每一輛從這裡經過的汽車都要小心翼翼的行駛,否則就會撞到路邊的這些自行車或者過往的行人。在這條胡同裡步行反而會比汽車更快一些。
  • 北京胡同裡的貓擼貓地圖
    >本期選景地:北京各胡同老北京胡同貓北京的胡同裡,最常能偶遇的便是貓。大部分時間它們或穿梭於胡同中或靜坐於門墩、房脊之上,又或在汽車底下偷瞄你。少了些乖巧多了幾分傲氣,這種貓一般都被稱為「老北京胡同貓」。給這些胡同裡的貓拍照的拍攝師叫貓賊,是在北京做了10年流浪貓救助公益的貓賊攝影主理人。今年9月在東城的燈草小院辦過胡同貓展,北京很多愛貓人都去打過卡。
  • 推薦北京最值得去的胡同:帶時光「故事」的胡同
    如果有跡可循,那隻好是記憶裡的色相,揉捏在北京城的人文特色,還有那幽幽迴轉的胡同。《胡同的故事》裡包含了46位作家的文章,大多數出生於民國初期到五十年代的老作家與北京胡同的故事。文化可以俯聽幾代之變遷,而胡同,還真的只能砸吧那個年代的北平才有滋有味兒。
  • 北京胡同裡的「臺灣味道」
    北京胡同裡的「臺灣味道」   避開南鑼鼓巷的喧囂,鑽進帽兒胡同,和樹蔭下納涼的老爺子寒暄兩句,和買菜回來的婦人打個招呼。王卬早已成為這個「胡同家族」的一員,但說話仍帶著難改的臺灣鄉音。  在這個尋常的北京巷弄裡,王卬和他的大陸妻子經營著一家叫「醉虹樓」的臺灣餐廳。
  • 黃有維:我在北京胡同裡的寫意人生
    30歲時,他放棄了安逸的美術老師的身份,再次隻身上路,來到北京。他是湖南人,卻打心裡喜歡北京,每日騎一輛自行車穿行於首都的街道胡同,感受這座北方的城市魅力,深深地被北京文化氣息所吸引。他覺得北京胡同裡洋溢的幸福安康的生活氣息是北京人熱情坦誠的胸懷,他說他喜歡北京,喜歡北京的老胡同,更喜歡北京人的生活。每到一處,他都停下腳步,用手中的畫筆畫下看到的一切。
  • 藏在北京胡同裡的暖心文藝範兒
    民宿@小院胡同裡的「北平花園」偶得一篇軟文,記住了幾個重點。北京有個特別的青海姑娘,她有個過目不忘的名字 - 睫毛。她可以做自己最熱愛並擅長的事兒,且以此在北京生活得怡然自得。我總覺得,過著這樣的生活,即便遇到再多的問題,也會欣然接受吧。看到這樣活生生的例子,自己去追夢的心總會被燃起,要努力成為像睫毛這樣的小姐姐!
  • 那些藏在老北京胡同裡的第一|磚塔胡同|獨家-北京自媒體聯盟|老...
    這些歷史故事,就發生在你身邊的胡同裡,還出這麼多"第一"!胡同不僅僅是老北京人的家和童年,在過去滄桑巨變的一個世紀中,胡同也曾誕生過不少「中國第一」。第一個國家外交事務專門機構總理衙門總理衙門舊址就在東堂子胡同。
  • 北京的胡同文化
    北京城像一塊大豆腐,四方四正。城裡有大街,有胡同。大街、 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東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識極強。過去拉洋車的,逢轉彎處都高叫一聲「東去!」「西去!」以防碰著行人。老兩口睡覺,老太太嫌老頭子擠著她了,說「你往南邊去一點。」這是外地少有的。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別標明是斜街,如菸袋斜街、楊梅竹斜街。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個又一個方塊。這種方正不但影響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響了北京人的思想。胡同原是蒙古語,據說原意是水井,未知確否。胡同的取名,有各種來源。有的是計數的,如東單三條、東四十條。有的原是皇家儲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庫胡同、惜薪司胡同。
  • 在北京的胡同裡就可以遠離北京城裡喧囂,享受古色古色老北京味道
    在北京的胡同裡溜達用不上幾分鐘你就可以遠離了北京城裡的喧囂,到了一個古色古色散發著老北京味道的地方。在居住的胡同裡,有時候胡同裡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出來旅行的人們,在胡同裡拖著行李,在胡同裡轉來轉去尋找著什麼,這些人鑽進胡同也沒見再出來,然後就不知道去向了,有的時候我也納悶這些人都去哪裡了呢。
  • 楊亞洲攜《幸福裡的故事》登陸北京衛視,講述「胡同青年奮鬥史」
    作為一部京味題材作品,《幸福裡的故事》從北京特色的胡同文化出發,講述了生活在「幸福裡」大院的幾戶人家,在改革開放大潮衝擊下翻天覆地的變化。全劇以「幸福裡」中一個青梅竹馬的愛情故事為主線,面對生活中不斷出現的磨礪與挑戰,他們的愛情也幾經沉浮考驗,在分分合合中逐漸探尋到「幸福的真諦」。
  • 北京國際設計周丨胡同博物館的文化裂變
    如果你對北京文化有著憧憬與嚮往,不妨讀一讀《城記》,在字裡行間講述了北京近一個世紀的變化,再加上一本《北京秘境》探究京城最老「住戶」真身今何在,以及哪座寺院能欣賞到樂僧演奏的明代宮廷音樂。  或者,簡單些,來北京東四胡同博物館,作為2020北京國際設計周分會場,體驗胡同文化展、胡同創意市集、胡同非遺工坊、胡同演藝、胡同文化大師沙龍五大版塊的活動,可謂將「風」、「俗」、「人」、「情」匯集至一處,讓你身臨其境的感受在人潮中,聲、色、律、動,活靈活現的北京文化。
  • 北京胡同:史鐵生看見夏夜星光的地方,季羨林喜歡此間的梔子花香
    北京的胡同,在蕭乾的印象裡如同一曲動人的交響樂,演奏著人間煙火味的熱鬧和喧囂。清晨是「芹菜辣青椒,韭菜黃瓜」的聲聲叫賣,在胡同裡迴響。隨後而來的,是賣「江米小棗年糕」的京味小推車,還有叮叮噹噹的鍋碗瓢盆聲。而春天,則是「蛤蟆骨朵兒大田螺螄」的叫賣聲,一聲聲充滿了春的氣息,讓人回味無窮。
  • 胡同裡的咖啡館
    北京的秋,紅牆黃葉,在陽光的映射下,是一幅溫暖且美麗的畫。 說走就走,來到北京,卻是一個陰天周末。 陰天也沒有掩蓋那一片金燦燦銀杏的美。
  • 體驗官丨來北京還住大酒店?看看西單胡同裡這個花園民宿,再也不想...
    這是今年被囚禁後,第一次住酒店,6月初的北京開始了夏天的威力,胡同口的崗哨還堅守著,我和朋友就踏上了嚮往已久的圓夢之旅——也只是坐車,在自己的城市換個地方睡覺而已,卻也雀躍得充滿期待。還記得幾年前,我的以色列朋友要來北京時,讓我給推薦酒店,我找了好多個連結給她選,最終她告訴我訂了北平花園10天,這是一個讓所有人看了都想去住的地方。
  • 北京有很多胡同,裡面有一些小館子,雖然不大但是裝修很有感覺
    北京有很多胡同,有一次和朋友從景山公園出來,打算步行去南鑼鼓巷,然後就用步行導航一路從北京的各個胡同裡穿來穿去。記得有幾個胡同名字很有意思,像黑芝麻胡同之類的,每個胡同裡還有自己的小學,黑芝麻胡同裡就有黑芝麻胡同小學。
  • 胡同學堂,胡同深處的民宿,享受老北京胡同裡的閒散時光
    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會以為這就是世界。在憂鬱中,北島寫道,我要用文字重建一座城市,重建我的北京--用我的北京否定今天的北京。在我的城市,時光倒流,枯樹迎春,回憶起消失的氣味,聲光,拆除的四合院,胡同,寺廟恢復原貌,瓦屋面如海浪般奔向低矮的天際線,鴿哨響徹深藍的天空,孩子們熟悉四季的變化,居民們胸中有了方向感。這是北島心中的北京,是他的烏託邦和烏託邦,而在這裡,胡同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 (美麗中國行)北京老胡同裡的創意新工廠
    (美麗中國行)北京老胡同裡的創意新工廠   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電 題:北京老胡同裡的創意新工廠  中新社記者 尹力  如果說胡同是北京的文化「脈絡」,那麼,一些藏身老城區的廢舊廠房則是北京工業歷史的符號。
  • 北京胡同生活
    北京街頭,充滿了人間煙火的味道。 北京有高樓大廈,北京也有胡同小巷。人們把廚具和衣服曬在門口,人來人往,從不擔心東西會丟,正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胡同裡的友情,才可以讓北京的胡同充滿了煙火氣息…街頭上的公交車,行走的路人,他們都有各自的職責,都有各自的任務,他們都在北京,活著自己的生活。街頭的行人,有的匆匆忙忙,有的神態自若地遛彎公交車是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