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生活

2021-01-10 一隻阿牟

北京街頭,充滿了人間煙火的味道。 北京有高樓大廈,北京也有胡同小巷。

人們把廚具和衣服曬在門口,人來人往,從不擔心東西會丟,正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胡同裡的友情,才可以讓北京的胡同充滿了煙火氣息…

街頭上的公交車,行走的路人,他們都有各自的職責,都有各自的任務,他們都在北京,活著自己的生活。

街頭的行人,有的匆匆忙忙,有的神態自若地遛彎

公交車是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

賣燒餅的人,吃燒餅的人,都能因為燒餅而延續下去。

天安門下,老輩帶著孫子,看著廣場上的人來人往…他們活在北京,有自己的快樂與安寧。

大街上的三輪車,每一輛三輪上都有著城市的交流,北京充分著展現著北京的魅力,北京在三輪車上感染著其城市。

北京胡同,令人充滿嚮往…

相關焦點

  • 胡同裡的北京
    今天偶然看到一篇小短文,是汪曾祺先生的文章選段,寫的北京胡同。後來看過不少以老北京為背景的電視劇和電影,胡同的印象就具體起來,鄰裡之間那些生活情趣,灰牆灰瓦融著聽著讓人舒服的京片子他們沒有紫禁城的紅牆、琉璃瓦那般絢麗,那最樸素的磚塊記錄了某個普通人在北京的一生,承載了一代人的生活。
  • 北京的胡同文化
    北京城像一塊大豆腐,四方四正。城裡有大街,有胡同。大街、 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東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識極強。過去拉洋車的,逢轉彎處都高叫一聲「東去!」「西去!」以防碰著行人。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個又一個方塊。這種方正不但影響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響了北京人的思想。胡同原是蒙古語,據說原意是水井,未知確否。胡同的取名,有各種來源。有的是計數的,如東單三條、東四十條。有的原是皇家儲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庫胡同、惜薪司胡同。有的是這條胡同裡曾住過一個有名的人物,如無量大人胡同、石老娘胡同。大雅寶胡同原名大啞巴胡同,大概胡同裡曾住過一個啞巴。
  • 導演楊立新7年打磨《小井胡同》用生活細節充實老北京生活
    新華社北京11月28日電(記者白瀛)在以京味兒戲見長的北京人藝舞臺上,李龍雲編劇的《小井胡同》有著獨特的地位。這部誕生於上世紀80年代的作品一直被譽為「解放後的《茶館》」。新世紀重排後,導演楊立新經過7年打磨,這一版27日起再次登上首都劇場舞臺,用生活的細節展現北京胡同普通百姓的三十載非凡歲月。《小井胡同》寫於1980年冬,作家以自己從小在北京南城胡同的生活為原型,講述了一群生活在小井胡同的老百姓從新中國成立前夕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這30年間所經歷的生活變遷與命運坎坷。1985年2月,《小井胡同》在首都劇場首演並連演112場。
  • 八方客探尋北京胡同文化
    7月17日,記者來到北京史家胡同博物館,館裡的志願者邢彥澤正在為一群臺灣學生講解。  【現場】史家胡同博物館志願者 邢彥澤  他們(胡同居民)叫「八旗子弟」,他們是當時努爾哈赤部隊的人。「旗」就指的是部隊。  【解說】邢彥澤目前在中國人民大學讀大三,在北京出生長大,2018年11月開始在史家胡同博物館做講解志願者。
  • 行在北京胡同,南鑼鼓巷附近唯一一個有牌樓的胡同——雨兒胡同
    雨兒胡同,是一條呈東西走向的胡同,東起南鑼鼓巷,西止東不壓橋胡同。全長343米。明朝時稱雨籠胡同,清朝稱雨兒胡同,屬鑲黃旗。光緒年間鑲黃旗衙門曾在胡同北側。民國後沿稱雨兒胡同。雨兒胡同東入口並不十分明顯,由於這裡與南鑼鼓巷相交,開著許多樣式各異的特色店鋪,若不加留意,就會錯過了夾雜在商鋪林立中的雨兒胡同。這個牌樓是在西側,是南鑼鼓巷附近胡同唯一一個有牌樓的胡同。胡同人家的小門墩,整體形狀已經有所磨損,也可以看出年代比較久遠了。胡同的瓦,上面的紋路和「喜」字相得益彰。
  • 北京胡同的古今大不同
    /文:劉明正  在《同不同》的首個系列中,劉明正帶大家到文化底蘊深厚的北京探訪民間小巷,用耳朵感受胡同的獨特色彩,尋找今昔的同與不同。  走進現代化的北京,相比於高樓大廈、繁華鬧市,曲折幽深的小胡同和溫馨傳統的四合院,更能讓人體會北京地道的人民風情。
  • 尋古探今:北京的胡同
    胡同深深,胡同深處是無數溫暖的家,這就是北京人對胡同有特殊感情的根本原因。  北京最窄的胡同是前門外大柵欄地區的錢市胡同,胡同中間最窄處只有40釐米。還有些曲折幽深的胡同呈九曲迴腸之狀,如北新橋原有條九道彎,實有20多道彎,後劃分成五條胡同;前門外也有條九道彎,實則要拐13個彎。
  • 推薦北京最值得去的胡同:帶時光「故事」的胡同
    語言文學大師們都無法形容京城,作為生活在這的平民百姓更無以言表對首善之都濃濃情誼。如果有跡可循,那隻好是記憶裡的色相,揉捏在北京城的人文特色,還有那幽幽迴轉的胡同。《胡同的故事》裡包含了46位作家的文章,大多數出生於民國初期到五十年代的老作家與北京胡同的故事。
  • 北京胡同裡的「臺灣味道」
    北京胡同裡的「臺灣味道」   避開南鑼鼓巷的喧囂,鑽進帽兒胡同,和樹蔭下納涼的老爺子寒暄兩句,和買菜回來的婦人打個招呼。王卬早已成為這個「胡同家族」的一員,但說話仍帶著難改的臺灣鄉音。  在這個尋常的北京巷弄裡,王卬和他的大陸妻子經營著一家叫「醉虹樓」的臺灣餐廳。
  • 北京好吃的胡同小館有哪些,北京胡同裡的美食盤點
    北京胡同是最能代表北京文化特色的地方了,也是北京城的靈魂,北京胡同小館也是相當有名的,哪些藏在胡同裡的美味,是不能錯過的。北京好吃的胡同小館有哪些呢?為你盤點北京胡同裡的美食,一起了解一下吧!>李記醬肉爆肚是一家有名的清真小店,不僅是北京本地人喜歡去吃,很多遊客也都會去打卡,他家有很多清真小吃,比如爆肚、肉燒餅、羊肉串等等,燒餅香脆可口,醬牛肉味道醇香,羊雜湯料足味美,這家小吃店美食種類豐富,味道也是最正宗的,在北京很多地方都有分店。
  • 《胡同的故事》:四十餘位作家齊下筆,不同視角下的北京胡同合集
    隨著蕭乾的記憶,我們好像也回到了那時的胡同裡,成為了在那裡生活著的一分子。胡同裡從早到晚都是一闋動人的交響樂。大清早迎接著每個人的,就是一陣接一陣的叫賣聲。挑子兩頭「芹菜辣青椒、韭菜黃瓜」,碧綠的葉子上還滴著水珠。琮一會兒,賣「江米小棗年糕」的車子推過來了。
  • 2019年度一卡通「北京胡同」系列紀念卡掀起「胡同按圖索驥」熱潮
    2019年11月11日,北京一卡通攜手青年藝術家傅察丹青,上線新一年度胡同系列紀念卡。通過一套四張北京胡同卡面,一張北京標誌性地點封面,5張畫製成的卡片帶大家探尋不一樣的北京風景和文化魅力。這已是「北京胡同」系列一卡通發行的第三年,通過卡片的形式,讓更多人了解北京胡同的魅力,把北京最珍貴的記憶留在手邊。
  • 北京青年劇場 兒童劇《胡同.com》
    演出海報  兒童劇《胡同.com》  演出時間:2016年1月22日~23日 19:30  演出地點:北京青年劇場  參演單位:北京市兒童藝術劇院股份有限公司  劇情簡介:  「胡同」代表了故事發生的背景以及老北京的傳統文化與生活方式,「.com」代表了現代網際網路以及現代化的生活方式。
  • 老北京文化:胡同文化以及名稱的變革
    簡單地說,文化是人們生活意識習慣、觀念等的集合。說起文化,許多人可能覺得高深莫測,探討文化問題,必定是學者專家的「專利」。而說起胡同文化,可以說是北京的特色文化之一。老北京城是由胡同組成的,紫禁城和皇家園林只是北京大面兒上的東西,北京的精髓其實是在胡同裡。北京的胡同方方正正、胡同內的四合院規規矩矩,胡同、四合院影響了北京人的生活,反過來也可以說北京人的文化造就了胡同和四合院。
  • 首都博物館舉辦北京的胡同四合院展覽
    清幽的胡同與溫馨的四合院是北京的城市「名片」,反映出北京人特有的居住理念與審美觀念,更體現了古都的歷史韻味與文化內涵。首都博物館近日聯合北京市檔案館共同舉辦了《北京的胡同四合院》展,展覽將持續至10月21日。
  • 北京最老胡同磚塔胡同將整治 元代即有文字記載
    北京最老胡同磚塔胡同將整治 元代即有文字記載 「磚塔胡同」是北京歷史最悠久的胡同之一,也是迄今為止唯一自元大都時代即有文字記載並沿用至今的胡同,被譽為「北京胡同之根」。  昨天記者在胡同看到,由於年代久遠,胡同牆面早已破敗不堪。在這裡居住多年的劉女士告訴記者:「現在的磚塔胡同不完整,由於多半為居民居住生活區,胡同環境多多少少受到破壞。」
  • 志說北京——胡同是指「水井」嗎
    老北京平民用水,也依靠水井(明清皇家不用井水,都是從玉泉山運甜水進城),據清代資料顯示,當時北京城內有701眼井,城外有557眼井,共計1258口,這些井大多屬私人,叫「水窖」或「水窩子」,普通人家用水,得向窖主買。
  • 汪曾祺丨北京胡同文化的精義是「忍」
    胡同原是蒙古語,據說原意是水井,未知確否。胡同的取名,有各種來源。胡同有的很寬闊,如東總布胡同、鐵獅子胡同。這些胡同兩邊大都是「宅門」,到現在房屋都還挺整齊。有些胡同很小,如耳朵眼胡同。北京到底有多少胡同?
  • 「北京最古老胡同」 再會,西四
    小早 北京早知道近日,西四片區內的磚塔胡同正式開展申請式退租項目,也正式開啟了磚塔胡同城市保護更新項目。據悉,修繕後的磚塔胡同仍將以居住功能為主,下一步將根據退租的具體情況從而制定更加詳細的修繕計劃開展恢復性修建工作。本次申請式退租項目將在遵循「居民自願、平等協商、公平公開、適度改善」的原則下進行。本次退租項目宣傳期截止至12月7日,集中簽約期從12月8日至2020年1月7日。曾經生活在西四胡同裡的老街坊們,對這兒太熟了。
  • 北京這五條胡同,是了解北京傳統文化,風土人情的好去處
    去北京的最長、最短、最寬、最窄、彎最多的胡同去遛一遛唄。哈嘍,大家好呀,我是獨步天涯的磊哥,磊哥百度到北京的胡同有上千條,但我這次要分享給大家的是咱老北京的這五條胡同。因為磊哥覺得胡同就是北京生活的載體,四合院就是北京生活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