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一卡通「北京胡同」系列紀念卡掀起「胡同按圖索驥」熱潮

2020-12-23 北晚新視覺網

2019年11月11日,北京一卡通攜手青年藝術家傅察丹青,上線新一年度胡同系列紀念卡。通過一套四張北京胡同卡面,一張北京標誌性地點封面,5張畫製成的卡片帶大家探尋不一樣的北京風景和文化魅力。

這已是「北京胡同」系列一卡通發行的第三年,通過卡片的形式,讓更多人了解北京胡同的魅力,把北京最珍貴的記憶留在手邊。拿到卡片的熱心卡友們又像往年一樣,按照卡片上標明的地點,進行了新一年的按圖索驥胡同深度遊。

卡片分為北京版和交聯版,交聯版卡面印有「交通聯合」 標識,可在全國252座城市使用,卡片正面繪製了雍和宮,背面分別繪製了上斜街二王廟111號、餘家胡同浙江學會、南下窪子胡同、正乙祠戲樓。5張作品,為市民呈現5個不同北京胡同生活場景,希望通過小小的卡片,與大家再續北京胡同情緣,在百花深處回味這座古都的風土人情、世間百態。

2019年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北京胡同」系列紀念卡之《雍和宮》

雍和宮繪畫

雍和宮實景

熱心卡友胡先生告訴記者「這些地方有的還真不好找,像雍和宮比較容易,因為北京人都知道的地方。但是其它胡同就比較困難了,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才都走完,因為有的地方,雖然在一個胡同,但是還有小的岔道口。」

2019年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北京胡同」系列紀念卡之南下窪子胡同

傅察丹青北京胡同系列繪畫《南下窪子胡同》

南下窪子胡同實景

「南下窪子比較好找,但只不過可能因為季節變化的緣故,和卡片中綠意盎然的胡同景色比,缺少了些生機。不過夏天的時候,我還真想再過來一次,因為畫裡夏季的樣子,還真是有幸福美好的感覺,尤其畫中那個牆頭草,陽光透過來,多美!」

2019年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北京胡同」系列紀念卡之佘家胡同

佘家胡同17號浙江學會實景

傅察丹青北京胡同系列繪畫《佘家胡同17號浙江學會》

「這個佘家胡同就比較難找了,因為它在老宣武前門西河沿街,因為這條街很長,它正好就在這條街的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岔道口裡面。這條胡同真的好窄,老年居民比較多,找到17號浙江商會以後,發現已經不是我想像中的會館了,裡面應該是居民住宅。不過拍到17號這個門牌的時候,還是有點像中大獎一樣的興奮感啊!哈哈!「胡先生開心的分享到。」不過我注意到卡片裡畫的門,和現在不一樣了,現在的門重新粉刷過了,新了很多,畫裡還是有著斑駁表面,非常有歷史感的門板呢,能通過卡片對比出北京胡同的變遷,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

2019年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北京胡同」系列紀念卡之上斜街二王廟111號

傅察丹青北京胡同系列繪畫《上斜街二王廟111號》

上斜街二王廟111號實景

「上斜街二王廟111號位置也不是太好找,因為上斜街很長,我從宣武門外大街找到上斜街入口進去的。可是到了才發現,它橫跨廣安胡同,過了廣安胡同的岔口,再往西差不多50米,才終於找到這個地方。不過到了以後,特徵和畫裡樣子,還是比較容易看得出來的。不過房子的外牆和地面應該也是後期又裝修了,也是不再是畫裡斑駁的樣子了。」

2019年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北京胡同」系列紀念卡之正乙祠戲樓

傅察丹青北京胡同系列繪畫《正乙祠戲樓》

正乙祠實景

「正乙祠戲樓一開始沒有找到,因為按照畫的提示,是有一棵巨大的楊樹還有電線桿,上面有正乙祠戲樓的牌子,後來走過了以後,再回來找第二次,才看見戲樓的門臉兒。原來是曾經的大楊樹還有復古的電線桿沒有了,比較遺憾,不過沒有了電線桿,也是胡同更現代化的體現吧,更美觀也更安全了。「

「從一卡通2017年第一次發行胡同系列卡,我就收藏了,把北京胡同記憶和油畫結合非常有意義,再通過卡片讓更多喜愛北京胡同的人了解更多胡同的故事就更有趣了。因為沒有這些卡片,即使是北京人,也不可能所有的胡同都去過,某些意義上說,也會促使北京人和喜歡北京胡同的人更想去了解胡同故事和美麗風景的途徑吧。「胡先生感嘆地說。「如果以後每年都還有發行,我還會去現場,一探究竟的,哈哈。」胡先生最後告訴記者。

青年藝術家傅察丹青

傅察丹青忘不了的「胡同夢」

傅察丹青,80後「老北京」青年畫家。因北京胡同的消失,令他惋惜和心痛,為喚醒更多人保護北京胡同的意識,傅察丹青將北京胡同以特殊的方式留於筆墨間,13年時間裡,與時間賽跑,與拆改賽跑,用畫筆描繪記錄了北京數百條胡同的風貌,其中很多胡同已經消失。

他的畫,因與現實世界相比,更加唯美,色彩多變,情感細膩。好似夢境裡才有的胡同的樣子,而畫家本人自己也表示「希望用夢幻的色彩,讓大家感受不一樣的北京,不一樣的胡同。是我記憶中胡同本來應有的樣子,它承載著700多年以來每一個在這裡生活的人的夢境。」

群智巷13號

「2016年3月28日。今天天氣格外的溼冷,來了第三次,仍然天氣不好,使得我的心緒受到影響,莫名的相念起我曾經的金吉拉。我把我自己和所有的情感都表現在了這幅畫裡,一位翹腳的小女孩和一隻金吉拉對望,天空變幻的藍紫色,這就是我內心的夢。一個人,雖然寂寞,但也安靜平和,純淨淡然。」——傅察丹青畫記隨筆

畫面中,天已經陰沉的要黑了,路上沒有了行人,一束白光打在了右前第一棵白楊樹上,極具話劇舞臺般的效果,使整個場景脫離了現實世界。樹上早已沒了葉子,空氣中也仿佛溼冷的要命,可是小女孩依舊坐在那裡,沒有回家。她不疾不徐,正如畫家所說的安靜平和,那樣的純淨淡然,一個人不時的晃悠著懸在半空中的腿,對面的金吉拉安靜的陪伴著她。整個空氣和時間都凝固在了那裡,成了永恆。雖然畫外滿是人間煙火,可在此刻,畫內卻不見半點追名逐利的心。

板廠胡同

「2015年12月22日。今天霧氣大的厲害,霧蒙蒙的一片,幾乎什麼都看不到,只有隱約的樹影。這讓我想起了印象派莫奈的部分作品,我特別喜歡胡同裡有了濃霧之後的光線,照在斑駁的牆面上,非常好看。昏暗的胡同裡,亮起街邊的小洋燈,溫馨許多。」——傅察丹青畫記隨筆

板廠胡同,明代屬昭回坊,清代屬鑲黃旗駐地,乾隆時稱「板腸胡同」,宣統時始稱「板廠胡同」,民國沿用。

畫中的板廠胡同,古樹參天,姿態各異,尤其前兩棵的樹枝形態像極了在童話世界裡的樹,婀娜多姿的形態,仿佛在歡迎歸家的路人。天氣霧蒙蒙,一層層的古樹,在光影的折射下,呈現出不同的深淺色彩。最後一縷夕陽照在了右側牆面的窗子上,左側不遠處有佇立在牆邊的小洋街燈,閃爍著搖曳的燈光,遠處隱隱約約走著一位路人,空氣潮溼,氣氛安寧,整條路上,耳邊迴蕩著清脆的腳步聲,也許再拐個彎,就是他溫暖的家了。

中蘆草園胡同

「2016年3月20日。我最喜歡北京的冬天,雖然清冷,但是樹枝的形態非常美。在落日的余光中,左邊的朱門上還隱約可見曾經的木刻在上面,讓人不禁聯想,曾幾何時,它榮耀,賓客絡繹不絕的時光。」——傅察丹青畫記隨筆

中蘆草園胡同。,位於蘆草園胡同群,曾經是民國時期京劇名角兒涅槃之地,前前後後住過的京劇名家就有50餘位。

胡同並不是橫平豎直,而是彎彎曲曲,這在老北京胡同裡極為少見。原來這一帶曾經是溝壑縱橫的水鄉,房屋都是依水而建,如今的胡同脈絡就是當年古河道的走向,因為河道兩岸蘆葦茂盛,這才有了蘆草園的地名。後來古人割下蘆葦充當飼料,存放的地方就成了草場胡同,除去給牲口充飢,這些蘆葦還能編成席布鋪設在屋頂防雨,編席工匠聚集的地方就是如今的大席胡同,小席胡同,一步步走來每個地名都記錄了一段故事,匯集起來就成了一部南城水稻發展史,因為這一帶最早是水鄉人跡罕至,隨著人們對河道的開發和利用,這才在沿岸建起了房屋形成胡同,因此在清末民初這個地塊就相當於開發區,屬於新城範圍之內,與老城相比,這裡雖然少有坐擁數百間房屋的宅門,但也沒有難以搞定的棚戶區、釘子戶。蘆草園周邊的房屋,多是一進或兩進的小四合院。既不失體面,還不顯得張揚。因為畢竟是新區,房價比起北城也絕對算是便宜。除此之外,蘆草園一帶距離京城百老匯——前門極近,步行也只需十餘分鐘。要是乘洋車或者汽車,那更是眨眼即到。這對於每天需要上園子的京劇演員來說,可謂十分方便。綜合房價、戶型、交通等等因素,不少剛剛嶄露頭角的京劇演員,都選擇購買蘆草園的小戶型房。

畫中的胡同,天空在落日的余光中,呈現藍紫色調,夢幻斑斕,給人一種悽涼的浪漫之感。路上沒有行人,只有兩隻自行玩耍的烏鴉,寂寞的氛圍與畫面左邊好似曾經的大戶人家的朱門形成強烈對比,門上還隱約可見曾經的木刻在上面,讓人不禁聯想,它曾經的榮光。中間最前面的這棵樹的樹枝,形態依舊是傅察丹青畫中常見的似人形的樹,姿態伸展,像一個要迎接新生活,嚮往新時代的人,伸出手,要擁抱新的希望。右邊的牆,開了一個新的岔口,居畫家說,這在實景當中是沒有的,是他有意而為之,有新的光,從新開的岔口中映射出來,光也同時照在了樹枝的最前面,仿佛好似已經看見了新的方向,新的希望,引人好想一探究竟,那岔口處,又是何樣美好景象?

炮局胡同

「2016年1月5日。今天特別冷,我就想畫一張既夢幻、孤獨、寒冷又有暗黑感的畫。

——傅察丹青畫記隨筆

炮局胡同,在清代屬鑲黃旗所轄,曾在胡同內設鑲黃旗炮廠,清末改稱炮局胡同。

畫中,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岔口胡同,給觀者似有鏡象感。天空的光依舊似夢境般的變幻,藍紫色交錯在天空中。而隱約有太陽在右邊的天上,透過層層雲霧,照下了一束光,將樹影映在了左邊的地上,左邊的地面是平整的土路,映著滿是樹枝的影子。炮局的左邊的樹中間,曬了兩條被子,一藍一粉,有了戀人生活在附近,加上中間的綠色垃圾桶,還有三輪平板車,給了原本冰冷的地方,一些生活溫馨的氣息。而右邊的路似波濤的水面,不知是否暗指著人心底總有一處地方,在暗處泛起漣漪。遠處的胡同路樹枝好似完完全全的交錯在了一起,形成拱形的通道。一個人的背景行路在其中,而本應越來越暗的通道,卻在盡頭,又有了光亮,讓人有了幸福的期望之感。陽光之下,溫馨愜意,雖布滿樹影,可是道路平坦。陽光的暗處,好似心底暗處,波濤漣漪,卻在最至暗時刻,總會有希望在等著你。這炮局是否也似我們每個人心中有一座回憶之城,鎖著我們的往事和回憶呢?

南鑼鼓巷

「2013年冬,今天正在畫畫的時候,這家正在搬家,主人說他們不會再回來了。但是非常喜歡我畫的他們家門口,所以想拍個照片做個念想。」——傅察丹青畫記隨筆

南鑼鼓巷,位於北京中軸線東側的交道口地區。與元大都同期建成,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區之一,至今已有740多年的歷史。

畫中是位於南鑼鼓巷裡的一戶人家的正面畫,整個景色氛圍設在了白雪皚皚的冬季,雖然有白雪出現,可是並不覺得有一絲寒冷之意,門上嶄新的紅色對聯,暗指著春節團圓的到來,門後可以看見院子裡是有一個二層小樓,陽臺上還擺放著一盆綠植,讓植物曬曬太陽。門口蹲坐著一隻安靜的小狗兒,應該是在等待不久即將歸家的主人。左邊門口已經停放了一輛自行車,是不是此時已經有家人先回家,為即將歸來的家人開始準備美味的晚飯了呢?

玉閣胡同

「2018年12月1日,幾年前曾經畫過這個地方,但是一直不太滿意,還想再畫一張。今天天氣不是太好,霧霾天,地面上好多金色的落葉,在我眼裡,世界今天變成了粉紫色的。——傅察丹青畫記隨筆

玉閣胡同,光緒時稱玉皇閣胡同,宣統後稱玉皇閣。1965年成玉閣胡同。與玉閣胡同相關,尚有玉閣一至四巷。

畫中的玉閣胡同,整個氛圍充滿了粉紅色的浪漫童話氛圍,天空都變成了粉紫色,越向遠處的鐘樓方向,慢慢過渡成了橙黃色。可以看到天空中有風吹起了金色的落葉,左邊的樹葉子已經都變得金黃,隨著風飄落下來,一地金色的落葉。右邊的樹,還是綠色的,樹葉和樹枝隨著秋風搖擺。路上的行人愜意的散步,也有人遛著小狗,好一幅靜美的北京之秋的祥和畫面啊。

由於篇幅有限,在這裡我們不能一一展現傅察丹青筆下的北京胡同,還有分享每一幅畫面裡他心底的聲音。13年中,創作了近千幅的北京胡同主題畫作,富含了他自己對這片土地的眷戀之情,通過他自己對老北京胡同的獨特理解,用「減法」刪去胡同中的「私搭亂建」,表達最乾淨、最淳樸的胡同樣貌;用「加法」融入兒時的胡同生活記憶與思念,將那些已經消失的胡同中最單純與和諧的鄰裡之情、燕子嘰嘰喳喳的清脆之聲、孩子們在院子裡肆意奔跑穿行的場景,通過畫筆和情懷,永久地展現在畫布上,分享給大家。希望通過畫面,讓你我來感受那一瞬間的胡同情。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編輯:tf008

相關焦點

  • 北京一卡通70周年紀念卡能在全國哪些城市使用?
    2019北京國慶70周年紀念卡  微信搜索公眾號 北京本地寶 (bdbbeijing),關注後在對話框發送【一卡通】即可獲取北京交通一卡通70周年紀念卡購買入口(多個入口選擇),北京交通一卡通70周年紀念卡發售時間
  • 北京的胡同文化
    北京城像一塊大豆腐,四方四正。城裡有大街,有胡同。大街、 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東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識極強。過去拉洋車的,逢轉彎處都高叫一聲「東去!」「西去!」以防碰著行人。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個又一個方塊。這種方正不但影響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響了北京人的思想。胡同原是蒙古語,據說原意是水井,未知確否。胡同的取名,有各種來源。有的是計數的,如東單三條、東四十條。有的原是皇家儲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庫胡同、惜薪司胡同。有的是這條胡同裡曾住過一個有名的人物,如無量大人胡同、石老娘胡同。大雅寶胡同原名大啞巴胡同,大概胡同裡曾住過一個啞巴。
  • 北京胡同的古今大不同
    /文:劉明正  在《同不同》的首個系列中,劉明正帶大家到文化底蘊深厚的北京探訪民間小巷,用耳朵感受胡同的獨特色彩,尋找今昔的同與不同。  走進現代化的北京,相比於高樓大廈、繁華鬧市,曲折幽深的小胡同和溫馨傳統的四合院,更能讓人體會北京地道的人民風情。
  • 胡同裡的北京
    今天偶然看到一篇小短文,是汪曾祺先生的文章選段,寫的北京胡同。那時候讀的是小主人公英子在胡同中長大的過程中經歷的大大小小有趣的故事。小時候我腦海裡構想的胡同:大大小小,星羅棋布。陽光總照在某一條小路上,有人力車經過時,地上飛揚起些許的黃土,可惜想像力實在不夠豐富不能真正領會胡同中的奧秘。
  • 北京,喊你胡同裡轉轉
    北京足夠大,大到可能一個人一輩子也走不完。北京的胡同足夠多,多到如同人的頭髮難以數清。自打上兩周立下宏願,要好好認識一下五朝帝都,感受一下時代變遷帶來的變化。然後繞到東茶食胡同,向西到五老胡同再拐向南,到了珠市口東大街,繼續向西,再次來到草廠十條南入口,此處一座回族幼兒園,民族風格特別明顯。進入草廠十條向北40、50米,有一條向西斜插的胡同,叫薛家灣胡同,信步進入。胡同口靠南一戶人家門前的大樹,看看樹皮的皺紋就知年頭很長。
  • 行在北京胡同,南鑼鼓巷附近唯一一個有牌樓的胡同——雨兒胡同
    雨兒胡同,是一條呈東西走向的胡同,東起南鑼鼓巷,西止東不壓橋胡同。全長343米。明朝時稱雨籠胡同,清朝稱雨兒胡同,屬鑲黃旗。光緒年間鑲黃旗衙門曾在胡同北側。民國後沿稱雨兒胡同。雨兒胡同東入口並不十分明顯,由於這裡與南鑼鼓巷相交,開著許多樣式各異的特色店鋪,若不加留意,就會錯過了夾雜在商鋪林立中的雨兒胡同。這個牌樓是在西側,是南鑼鼓巷附近胡同唯一一個有牌樓的胡同。胡同人家的小門墩,整體形狀已經有所磨損,也可以看出年代比較久遠了。胡同的瓦,上面的紋路和「喜」字相得益彰。
  • 黃有維:我在北京胡同裡的寫意人生
    「胡同」,這兩個字原是蒙古語的譯音。《析津志》載稱「巷通本方言」,是1267年元代建大都沿襲下來的,至今已有700多年歷史。所以,北京胡同是久遠歷史的產物,它反映了北京歷史的面貌,是有豐富內容的。歷史上的北京以胡同眾多而著稱,民間有「著名的胡同三千六,沒名的胡同賽牛毛」的說法。日出日落,寒來暑往,老胡同四合院記錄的了每個老北京人最真實的平凡生活。
  • 推薦北京最值得去的胡同:帶時光「故事」的胡同
    01| 汪曾祺的胡同文化「胡同」源自蒙古語,意思是「井」。元代不光給了北京「胡同」的名字,也奠定了北京胡同的格局,並且一直沿用到今天。北京到底有多少胡同?北京人說: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沒名的胡同數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的是小胡同。
  • 北京胡同生活
    北京街頭,充滿了人間煙火的味道。 北京有高樓大廈,北京也有胡同小巷。人們把廚具和衣服曬在門口,人來人往,從不擔心東西會丟,正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胡同裡的友情,才可以讓北京的胡同充滿了煙火氣息…街頭上的公交車,行走的路人,他們都有各自的職責,都有各自的任務,他們都在北京,活著自己的生活。街頭的行人,有的匆匆忙忙,有的神態自若地遛彎公交車是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
  • 北京胡同裡的貓擼貓地圖
    >本期選景地:北京各胡同老北京胡同貓北京的胡同裡,最常能偶遇的便是貓。大部分時間它們或穿梭於胡同中或靜坐於門墩、房脊之上,又或在汽車底下偷瞄你。少了些乖巧多了幾分傲氣,這種貓一般都被稱為「老北京胡同貓」。給這些胡同裡的貓拍照的拍攝師叫貓賊,是在北京做了10年流浪貓救助公益的貓賊攝影主理人。今年9月在東城的燈草小院辦過胡同貓展,北京很多愛貓人都去打過卡。
  • 北京好吃的胡同小館有哪些,北京胡同裡的美食盤點
    北京胡同是最能代表北京文化特色的地方了,也是北京城的靈魂,北京胡同小館也是相當有名的,哪些藏在胡同裡的美味,是不能錯過的。北京好吃的胡同小館有哪些呢?為你盤點北京胡同裡的美食,一起了解一下吧!>李記醬肉爆肚是一家有名的清真小店,不僅是北京本地人喜歡去吃,很多遊客也都會去打卡,他家有很多清真小吃,比如爆肚、肉燒餅、羊肉串等等,燒餅香脆可口,醬牛肉味道醇香,羊雜湯料足味美,這家小吃店美食種類豐富,味道也是最正宗的,在北京很多地方都有分店。
  • 北京青年劇場 兒童劇《胡同.com》
    演出海報  兒童劇《胡同.com》  演出時間:2016年1月22日~23日 19:30  演出地點:北京青年劇場  參演單位:北京市兒童藝術劇院股份有限公司  劇情簡介:  「胡同」代表了故事發生的背景以及老北京的傳統文化與生活方式,「.com」代表了現代網際網路以及現代化的生活方式。
  • 北京胡同遊最佳路線,在胡同裡仰望鐘鼓樓
    北京胡同沿著舊鼓樓大街向南走,大概300米左右就能看到一條胡同,由路牌可以知道,這條胡同叫豆腐池胡同。胡同只能勉強讓一輛汽車駛過。路兩邊是居民的住宅,這條胡同裡路邊停放著居民自用的自行車或者三輪車,不時還會有一輛輛汽車駛過,再加上過往的行人,顯得道路很是擁擠。每一輛從這裡經過的汽車都要小心翼翼的行駛,否則就會撞到路邊的這些自行車或者過往的行人。在這條胡同裡步行反而會比汽車更快一些。
  • 胡同學堂,胡同深處的民宿,享受老北京胡同裡的閒散時光
    ——《天堂電影院》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1712字,閱讀約4分鐘當漂泊多年的北島回到北京時,這座城市已經變了形,他也成了家鄉的異鄉人。在憂鬱中,北島寫道,我要用文字重建一座城市,重建我的北京--用我的北京否定今天的北京。在我的城市,時光倒流,枯樹迎春,回憶起消失的氣味,聲光,拆除的四合院,胡同,寺廟恢復原貌,瓦屋面如海浪般奔向低矮的天際線,鴿哨響徹深藍的天空,孩子們熟悉四季的變化,居民們胸中有了方向感。這是北島心中的北京,是他的烏託邦和烏託邦,而在這裡,胡同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 北京國際設計周丨胡同博物館的文化裂變
    或者,簡單些,來北京東四胡同博物館,作為2020北京國際設計周分會場,體驗胡同文化展、胡同創意市集、胡同非遺工坊、胡同演藝、胡同文化大師沙龍五大版塊的活動,可謂將「風」、「俗」、「人」、「情」匯集至一處,讓你身臨其境的感受在人潮中,聲、色、律、動,活靈活現的北京文化。
  • 北京胡同|②乾麵胡同:無數大師曾經徘徊的街巷
    乾麵胡同呈東西走向,東起朝陽門南小街,西至東四南大街,南與西石槽胡同、東石槽胡同相通,北與東羅圈胡同、西羅圈胡同相通。明朝就叫乾麵胡同。據傳,乾麵胡同得名於胡同東口對面的祿米倉胡同,祿米倉胡同,是明清貯存官糧的地方。
  • 北京:核心區40餘條胡同實現不停車
    首條不停車胡同誕生 北京現存胡同1300多條,主要集中在核心區東、西城。2018年,東城區誕生了區內首條不停車胡同——西總布胡同。這條長754米、寬5米的胡同,實現不停車足足花費了一年多的時間。
  • 八方客探尋北京胡同文化
    【現場】史家胡同博物館志願者 邢彥澤  胡同,大家可以跟我一起讀一下,一二三走:胡同。如果大家對兒化音有了解的話,後面還有一個輕輕的兒化音,就是胡同兒。  【解說】磚瓦、書籍、「三轉一響」……老北京胡同文化可謂豐富多彩,充滿韻味。但真正讓這些文化傳播開來、走出京城的,其實是一位位講述胡同故事的北京人。
  • 北京胡同停車位將納入電子收費
    原標題:胡同停車位將納入電子收費明年初,電子停車欠費罰款有望在網上繳費,不用再跑現場了。今天上午,記者從市交通委獲悉,在停車管理方面,明年本市將重點推進支路以下道路停車改革,逐步將胡同停車位納入電子收費車位管理範疇。
  • 京味老胡同 街頭巷尾下不同尋常的市井文化
    胡同把北京這座城市切成了四四方方的許多「小豆腐塊」,北京人就在這些一小塊一小塊的豆腐裡活著。可謂是了解了胡同文化,也就明白了北京這座城市獨有的歷史韻味。如果你來北京旅遊,想要逛逛這大大小小的胡同,那麼,一定要帶著這本書——《胡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