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學堂,胡同深處的民宿,享受老北京胡同裡的閒散時光

2020-12-24 陽光的暖暖明媚

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會以為這就是世界。——《天堂電影院》

文章類型|旅行見聞

文章字數|1712字,閱讀約4分鐘

當漂泊多年的北島回到北京時,這座城市已經變了形,他也成了家鄉的異鄉人。在憂鬱中,北島寫道,我要用文字重建一座城市,重建我的北京--用我的北京否定今天的北京。在我的城市,時光倒流,枯樹迎春,回憶起消失的氣味,聲光,拆除的四合院,胡同,寺廟恢復原貌,瓦屋面如海浪般奔向低矮的天際線,鴿哨響徹深藍的天空,孩子們熟悉四季的變化,居民們胸中有了方向感。

這是北島心中的北京,是他的烏託邦和烏託邦,而在這裡,胡同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巷子裡有陽光,尖尖的灰色屋頂,光點反射的青磚牆,大爺大媽們坐在樹蔭下乘涼。他們住在巷子裡,靠在這些老房子上,在他們的暮年裡,和它們一起發光發亮。

北京中軸線周圍是保存最完整的胡同和四合院,其中胡同學堂就位於後肖家胡同。它隱匿在繁華之下,隱匿在街頭巷尾。右側毗鄰國子監胡同,東側緊鄰安定門內大街,向東500多米就是雍和宮。千米外是煙花升起的簋街。

推開院門,濃濃的京味兒撲面而來,映入眼帘的是老北京四合院的標準照片:門前花房上有藤蔓,石桌石凳古樸典雅,翠綠的枝蔓爬上柵欄改造的葡萄架上,橘黃色的小凌風和紫藤花相伴,營造出天地相依,綠牆灰瓦,疏竹影的院落生活。

中國傳統觀念中的美,在於韻,在於雅,在於一個雋永的留白。設計師重建了舊建築,創造了一個酷炫的生活,留下了片刻空白。通過弱化軟裝,突出結構設計,在5米高的四合院內做出具有三層堆疊效果的公共空間。老房子,新文明,讓胡同學堂有了一種獨特的民宿氣質--安靜,文藝,典雅,溫馨。

三層空間的公共區域滿足了居民的各種休閒需求,開放式的屋頂完整地展示了檁條和椽條的建築結構。窩在角落捧書看書,圍著八仙桌喝茶聊天,或是一個身居高位的人望著窗外發呆,一切可以虛度的光陰,都是人生的一筆小財富。

作為土家民宿平臺上老北京四合院民宿的典型代表,胡同學堂成為熱門拍攝地。目前,常態化的跑男新成員黃旭希,韋神V董思誠,《青春有你》新秀沙漠五子,蒙古舞王李德格靜,綜藝節目《少年韋計劃》,《明星生活報導》等都已入住並在此取景。你不是來住和明星同款的房間嗎?

具有原始香味的木材與簡約設計和諧搭配,營造出古老四合院的建築之美,筆直的線條構建出現代極簡主義的設計感。

玻璃窗乾淨清澈,向外望去是庭院的景色。大片大片的陽光照進來,窗外的鴿子哨漸漸飄走,誰家的貓在屋頂上匆匆離去。那些漂浮在塵世間的煩惱,終究抵不上那種讓人依稀心不在焉的美好。

胡同學校的每一個房間都還很簡陋。傳統的木質結構與極簡的白色相結合,布局簡約而不簡單,張弛有度。房間裡沒有豪華複雜的陳設。家裡大多是原木,暖暖的黃色燈光帶著暖意隱隱作響。

木製的門鑰匙取代了現代的門卡。看著就會想起木心的詩:昔日色變慢,郵車慢,一生只能愛一個人。曾幾何時,鎖也很美。這把鑰匙很精緻,很漂亮。當你鎖上它的時候,人們會理解的。

衛生間清爽的質感,給人莫名的安心。水晶玻璃杯和法國歐舒丹的洗護產品整齊地擺放在木質託盤中,細節極致。

透過窗戶可以看到相鄰的屋頂,從瓦片中結結實實地冒出的小樹也成為一道風景。如果下雨,風起雲起,窗簾高飛,瓢潑大雨打在磚瓦上,流在屋簷下,一定又是一番意味深長的景象。

畫布般的房間沒有多餘的色彩,而是用白色延伸出優雅的空間,給人一種恬靜的力量。

視野開闊的房間可以俯瞰整個小巷。一片片青瓦下,巷子前後疊合,又深又長。弄堂外是喧囂的新城,弄堂內是緩慢悠閒的舊時光。

暮色深沉時,院子裡燈火通明,天朗氣清。北京的一個夜晚,誰在這個夢想了20年的北京的夜晚留下了很多感觸。

走在胡同裡,住在人情裡。胡同學校的木門鐵扣前,隨時響起一首童謠:「大門有多高?三十六丈高!上什麼鎖?金剛鐵鎖!大門打不開?」吱吱,大門打開,北島記憶之城與每個人的過去重疊。這裡,你到家了。

好了,今天的旅行見聞就分享到這裡了,再次感謝您來到《陽光的暖暖明媚》旅行「小欄目」,每一次的相遇都是一種緣分,期待與您下次相遇不見不散!

旅行對我來說,是恢復青春活力的源泉。

相關焦點

  • 隱巷——住在古風雅致的胡同四合院民宿,感受老北京的味道
    在一次機緣巧合下,我尋覓到了一家名叫隱巷的四合院民宿,正如其名:隱巷,隱藏在北京老胡同的巷子裡,但卻不偏僻,與繁華喧鬧的南鑼鼓巷相鄰,步行僅十來分鐘即可抵達;是這一片繁華喧鬧片區的靜謐之地;正是我想尋找落腳的地方。
  • 在藏在胡同、四合院的民宿裡,感受傳統老北京的魅力!
    在北京有很多高級和顏值高的民宿但今天帝都君要介紹的都是藏在胡同裡和四合院裡的民宿在民宿感受傳統的北京·樂在HOTEL· 沒事時,可以在屋頂的陽臺上,喝著咖啡,享受安逸的下午茶時光。到了晚上,就可以入住到民宿裡面,享受胡同院子的魅力,主要的是,民宿裡面很安靜,就似乎與外界隔離了一樣~·胡同派民宿· 東城後肖家胡同胡同派民宿,聽名字就知道,又是一家藏在胡同裡面的民宿。
  • 老北京胡同裡的恬靜棲居
    小橋、流水、書香、人家——老北京胡同裡的恬靜棲居從北京前門南行不遠,就來到了楊梅竹斜街。不同於前門大街的熱鬧喧囂,走進這條不到500米的胡同內,身邊的一切都安靜了下來。一座座古香古色的書局,一個個充滿文創元素的小店,用獨具特色的「文化味兒」,體現著北京胡同的風韻。胡同深處,在藤蔓綠植的掩映下,一家名為濟安齋的小店吸引不少遊客駐足。
  • 在北京的胡同裡就可以遠離北京城裡喧囂,享受古色古色老北京味道
    在居住的胡同裡,有時候胡同裡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出來旅行的人們,在胡同裡拖著行李,在胡同裡轉來轉去尋找著什麼,這些人鑽進胡同也沒見再出來,然後就不知道去向了,有的時候我也納悶這些人都去哪裡了呢。好奇讓我在周日的一個午後跟隨著一群拖著行李的外國人來到了演樂胡同,走到了地處胡同深處的一戶住宅門口,只見門口掛著一個朱紅色的牌子,上面用外文寫著「Cote cour"。這無疑是一家酒店了 。推開朱紅色的大門,還沒深入其中僅僅在門口就感覺穿越了時空好像來到了胡同裡的久遠的老北京。
  • 三條四合院民宿—胡同裡的時光
    三條四合院民宿-胡同裡的時光有一個個綠意蔥蔥的四合院,栽有一株石榴樹和竹子若干,隱匿在美食天堂簋街附近,那就是三條。三條在設計時特別巧思的運用了很多的百葉窗,非常日式的元素,讓整個空間質感特別強烈,讓你一眼就會喜歡這裡。
  • 東四胡同博物館開館 「索引」老北京胡同文化
    東四胡同博物館開館 「索引」老北京胡同文化
  • 而今胡同幾乎名存實亡,《胡同的故事》:跟孩子們講那過去的事情
    胡同非老北京獨有,上海的胡同叫弄堂,成都、蘇州的胡同都叫巷子,胡同裡長大的孩子,記憶中有歲月帶不走的烙印,就像那棵見證過歷史的老槐樹,行人只看見枝繁葉茂,卻不見根系已延伸至地底深處。我的童年在成都的老巷子裡,天一放明,巷子就甦醒了,倒馬桶的,趕早班的,窸窸窣窣,踢踢踏踏,聲音四起,開始一天最美妙的交響樂。
  • 那些藏在老北京胡同裡的第一|磚塔胡同|獨家-北京自媒體聯盟|老...
    這些歷史故事,就發生在你身邊的胡同裡,還出這麼多"第一"!胡同不僅僅是老北京人的家和童年,在過去滄桑巨變的一個世紀中,胡同也曾誕生過不少「中國第一」。第一個國家外交事務專門機構總理衙門總理衙門舊址就在東堂子胡同。
  • 成都巷子、上海弄堂、老北京胡同,若徹底消失,還能留下些什麼
    胡同非老北京獨有,上海的胡同叫弄堂,成都、蘇州的胡同都叫巷子,胡同裡長大的孩子,記憶中有歲月帶不走的烙印,就像那棵見證過歷史的老槐樹,行人只看見枝繁葉茂,卻不見根系已延伸至地底深處。我的童年在成都的老巷子裡,天一放明,巷子就甦醒了,倒馬桶的,趕早班的,窸窸窣窣,踢踢踏踏,聲音四起,開始一天最美妙的交響樂。
  • 開在大雜院裡的民宿:共生院,悄然更新胡同生態
    「胡同裡的民宿,要的就是這樣的煙火氣。」這樣的院子,喜歡的自然喜歡。  「攪和到一塊兒,能好嗎?天天有陌生人出來進去,住家能答應嗎?」擔憂的也有擔憂的道理。  這種帶有試驗性質的混合院落,去年下半年首次在西城區什剎海畔銀錠橋胡同7號現身。設計者為它取名:「共生院」。  大雜院裡開民宿  何為「共生院」?
  • 【暖暖的味道】老北京胡同美食才是這個城市的味道!
    胡同,被譽為是北京的血脈。隨著時代的突飛猛進中,胡同的意義也在發生著一些變化。這裡不僅是城市中地理意義上的通道,更是聯繫著現在與過去的歷史意義上的血脈。在北京的胡同裡品味各色美食的時候,才懂得了為何總有人說:老北京的胡同既在城市之外,又在這座城市的最深處。
  • 宮門口胡同看白塔最具老北京風韻 宛如時光倒流
    蔣晨明 攝經常有人問我,時代發展到了今天,哪片胡同還有老北京韻味?我的答案中,西城區的宮門口總是其中之一。走在這片胡同裡,抬頭就可望到白塔,時光恍若倒流了一般。至於為什麼叫「宮門口」?顧名思義,肯定是「宮」的門口。可這片除了白塔寺,哪有什麼「宮」?說起來,這要追溯到明代了。彼時的明宣宗皇帝仿照南京,在北京皇城西北建了一座大廟,叫朝天宮,其地址就在白塔寺附近。
  • 北京胡同裡的貓擼貓地圖
    老北京胡同幾百年的時光秋去冬來,歲月依舊有風,有陽光,還有貓老北京胡同裡的貓先介紹這幾隻>本期選景地:北京各胡同老北京胡同貓北京的胡同裡,最常能偶遇的便是貓。大部分時間它們或穿梭於胡同中或靜坐於門墩、房脊之上,又或在汽車底下偷瞄你。少了些乖巧多了幾分傲氣,這種貓一般都被稱為「老北京胡同貓」。給這些胡同裡的貓拍照的拍攝師叫貓賊,是在北京做了10年流浪貓救助公益的貓賊攝影主理人。今年9月在東城的燈草小院辦過胡同貓展,北京很多愛貓人都去打過卡。
  • 推薦北京最值得去的胡同:帶時光「故事」的胡同
    對於文學作家而言,他們用一段段文字,把對一個城市的空間和時間,微縮在一個個故事裡,一個個胡同口,一次次回憶深處。對於現代讀者而言,那已不僅僅是探尋文學之美,也是一種情愫,正在消失的胡同中體味流連忘返。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即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胡同是建築類型,地理環境,而加上文化,就有了人之情。《胡同的故事》裡面講的也是每個人記憶裡的胡同,記憶裡胡同的人。幾個作家都提到了胡同裡的吆喝聲記憶猶新,季羨林先生記憶裡西單大木倉小胡同裡「驢肉!驢肉」、「王致和的臭豆腐!」
  • 老北京胡同的「標配」:水井必備 寺廟和小鋪兒不可或缺
    有了自來水之後,水井退出歷史舞臺,但許許多多留在了胡同名稱中,如井兒胡同、三眼井、四眼井、高井、天井、七井、溼井、琉璃井胡同等等,讓人們很自然地想起與水井相伴的時光。寺廟和小鋪兒不可或缺在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滿足之後,精神上得到滿足也必不可少。因此,在京城數以千計的胡同裡有許多佛、道教的寺廟宮觀。
  • 北京胡同遊最佳路線,在胡同裡仰望鐘鼓樓
    北京胡同沿著舊鼓樓大街向南走,大概300米左右就能看到一條胡同,由路牌可以知道,這條胡同叫豆腐池胡同。胡同只能勉強讓一輛汽車駛過。路兩邊是居民的住宅,這條胡同裡路邊停放著居民自用的自行車或者三輪車,不時還會有一輛輛汽車駛過,再加上過往的行人,顯得道路很是擁擠。每一輛從這裡經過的汽車都要小心翼翼的行駛,否則就會撞到路邊的這些自行車或者過往的行人。在這條胡同裡步行反而會比汽車更快一些。
  • 胡同裡的北京
    北京的胡同,第一個要想起的就是很久以前看的一本書,《城南舊事》,很多人也都並不陌生,這是我們這代學生小學語文課本裡要求的必讀叢書那時候讀的是小主人公英子在胡同中長大的過程中經歷的大大小小有趣的故事。小時候我腦海裡構想的胡同:大大小小,星羅棋布。陽光總照在某一條小路上,有人力車經過時,地上飛揚起些許的黃土,可惜想像力實在不夠豐富不能真正領會胡同中的奧秘。
  • 北京胡同的古今大不同
    然而,為了配合城市的快速發展,歷史悠久的「胡同文化」也逐漸退去了舊日傳統的風味,增添了絲絲現代氣息,更有些胡同面臨消失的危機,令許多人對這個老北京的文化標誌感到新奇、惋惜與感嘆。  尋找世界各地同與不同  北京胡同,就是香港的小巷、上海人的弄堂、臺灣人的巷弄,是北京的四合院與四合院之間的小道,也是老北京居民生活的地方。老人家坐在大門邊、大石頭上、小板?
  • 錢市胡同,曾經的老北京金融中心,後成為最窄胡同
    老上海的代表是小洋樓,老北京的代表是四合院,在四合院與四合院之間的就是胡同。老北京的胡同多如牛毛,但最窄的僅此一條,便是錢市胡同。胡同最窄的地兒只有40釐米。錢市胡同,聽名字便知道,這胡同很早便跟錢有關。早在清末「廢兩改元」出臺前,北京全城的錢莊和大商號,每早都要到錢市兌銀兌制錢。於是這裡便慢慢成了北京城的金融中心。當年在錢市胡同的兩側,分布著多家專門從事貴金屬熔鑄行業的作坊,即「爐行」。
  • 北京好吃的胡同小館有哪些,北京胡同裡的美食盤點
    北京胡同是最能代表北京文化特色的地方了,也是北京城的靈魂,北京胡同小館也是相當有名的,哪些藏在胡同裡的美味,是不能錯過的。北京好吃的胡同小館有哪些呢?為你盤點北京胡同裡的美食,一起了解一下吧!菊兒人家說到北京好吃的胡同小館,菊兒人家肯定是很多老北京首先會想到的額,這家店最有名的就是滷肉飯,他家的滷肉飯口感醇香,搭配一些小菜,就相當的滿足了,這裡的滷肉可以無限量添加,吃起來肉質香軟,醬香味濃,還有老北京炸醬麵也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