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客探尋北京胡同文化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現場】史家胡同博物館志願者 邢彥澤

  胡同,大家可以跟我一起讀一下,一二三走:胡同。如果大家對兒化音有了解的話,後面還有一個輕輕的兒化音,就是胡同兒。

  【解說】磚瓦、書籍、「三轉一響」……老北京胡同文化可謂豐富多彩,充滿韻味。但真正讓這些文化傳播開來、走出京城的,其實是一位位講述胡同故事的北京人。7月17日,記者來到北京史家胡同博物館,館裡的志願者邢彥澤正在為一群臺灣學生講解。

  【現場】史家胡同博物館志願者 邢彥澤

  他們(胡同居民)叫「八旗子弟」,他們是當時努爾哈赤部隊的人。「旗」就指的是部隊。

  【解說】邢彥澤目前在中國人民大學讀大三,在北京出生長大,2018年11月開始在史家胡同博物館做講解志願者。他告訴記者,作為北京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胡同,史家胡同博物館歡迎過世界各地的遊客。

  【同期】史家胡同博物館志願者 邢彥澤

  上一次來的時候是北京語言大學,他們的一個留學生團體,也是過來,是英國的,過來參觀。然後我們用我們相對來說比較局限的英文,然後給他們講。

  【解說】而當天,史家胡同博物館迎來的是臺灣世新大學的同學們,他們對記者說,之前就對北京胡同文化有所耳聞,如今近距離體驗,更感到北京文化韻味十足。

  【同期】世新大學大二學生 張同學

  中間有個(展廳)擺那種以前的家具,就比較喜歡那種比較老的東西。

  【現場】播放音頻

  酸甜豆汁!豆汁粥哎!

  【現場】世新大學學生

  (你們知道北京有一種「黑暗料理」叫豆汁嗎?)有,喝過一口,哭出來。

  【解說】臺灣同學口中的「老物件」,以及讓人「哭出來」的豆汁,在邢彥澤看來,都是童年的回憶。他說,自己最初就是被博物館中的歷史文獻和「老物件」所吸引,因此想通過志願講解的方式,把自己小時候的生活講給五湖四海的朋友聽。

  【解說】除了展出的各種胡同歷史相關展品,史家胡同文創產品由於富有市井生活氣息,也吸引了不少目光。

  【同期】世新大學大二學生 陳同學

  我想買《古韻》,就是她(凌叔華)的一本書,想帶回去看。是她在這邊生活的一本著作,它就更能體現當時這種生活的情景。

  【解說】據介紹,史家胡同文創產品許多出自胡同居民之手。在史家胡同居住的朱紅,退休後在社區學習繪畫,由於畫作貼近生活、富有感情,被社區選為「社區藝術家」,畫作還被製作成明信片、冰箱貼等產品,通過繪畫向遊客們講述胡同故事。

  【同期】史家胡同居民 朝陽門社區藝術家 朱紅

  我每畫一幅畫,投入感情的,這個(畫的)出生,後來我說我畫我的一生,我再把出生畫出來。當時我(寫了)那四句詩,1943冬月生,戰亂蝗災加疾病,誰想能夠長成人,只緣母愛與親情。

  【同期】史家胡同文創社社長 馬牧思

  我們更希望讓參觀這個胡同的人,看到生活在這個胡同裡(的人),他們的這種精神面貌,他們的生活,展示北京人的這種精氣神。

  溫孟馨 北京報導

責任編輯:【盧巖】

相關焦點

  • 北京的胡同文化
    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個又一個方塊。這種方正不但影響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響了北京人的思想。胡同原是蒙古語,據說原意是水井,未知確否。胡同的取名,有各種來源。有的是計數的,如東單三條、東四十條。有的原是皇家儲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庫胡同、惜薪司胡同。有的是這條胡同裡曾住過一個有名的人物,如無量大人胡同、石老娘胡同。大雅寶胡同原名大啞巴胡同,大概胡同裡曾住過一個啞巴。
  • 老北京文化:胡同文化以及名稱的變革
    老北京城是由胡同組成的,紫禁城和皇家園林只是北京大面兒上的東西,北京的精髓其實是在胡同裡。北京的胡同方方正正、胡同內的四合院規規矩矩,胡同、四合院影響了北京人的生活,反過來也可以說北京人的文化造就了胡同和四合院。胡同文化的內涵是什麼呢?
  • 汪曾祺丨北京胡同文化的精義是「忍」
    老舍這樣說過最近,治理胡同裡的「開牆打洞」已經有一段時間有些胡同已經被整治完成可我還是想念汪曾祺筆下的那個《胡同文化》胡同原是蒙古語,據說原意是水井,未知確否。胡同的取名,有各種來源。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態。我們通常說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即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胡同文化是一種封閉的文化。住在胡同裡的居民大都安土重遷,不大願意搬家。有在一個胡同裡一住住幾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幾輩子的。胡同裡的房屋大都很舊了,「地根兒」房子就不太好,舊房檁,斷磚牆。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裡小下。
  • 胡同文化
    北京城像一塊大豆腐,四方四正。城裡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東正西。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個又一個方塊。這種方正不但影響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響了北京人的思想。  胡同和四合院是一體。
  • 推薦北京最值得去的胡同:帶時光「故事」的胡同
    如果有跡可循,那隻好是記憶裡的色相,揉捏在北京城的人文特色,還有那幽幽迴轉的胡同。《胡同的故事》裡包含了46位作家的文章,大多數出生於民國初期到五十年代的老作家與北京胡同的故事。文化可以俯聽幾代之變遷,而胡同,還真的只能砸吧那個年代的北平才有滋有味兒。
  • 北京國際設計周丨胡同博物館的文化裂變
    或者,簡單些,來北京東四胡同博物館,作為2020北京國際設計周分會場,體驗胡同文化展、胡同創意市集、胡同非遺工坊、胡同演藝、胡同文化大師沙龍五大版塊的活動,可謂將「風」、「俗」、「人」、「情」匯集至一處,讓你身臨其境的感受在人潮中,聲、色、律、動,活靈活現的北京文化。
  • 《胡同的故事》:說的是胡同,講的是情感,談的是文化
    為什麼作家喜歡寫北京的「胡同」,而不是其他地方的「胡同」。我們從「胡同」的起源說起。胡同,是北京特有的。為什麼叫作「胡同」?說法不一,多數研究者以為是蒙古話,意思是水井。一般情況下,一提起北京,人民首先想到的是天安門廣場、人民大會堂、故宮等,但是從文化意義上來說,北京的形象脫不出老舍筆下的《茶館》、《駱駝祥子》和《龍鬚溝》等,這些名篇佳作都構築在北京的小胡同的基礎上,如老舍先生在《駱駝祥子》開篇講到車夫們清楚北京的「萬壽山、雍和宮和八大胡同」。北京的胡同多得像牛毛名兒又是花樣繁多。從雅到俗,從官到民,從大到小……應有盡有。
  • 品味銀錠橋胡同的這家飯店,探尋美食背後的文化與親情故事
    銀澱橋胡同位於北京西城區東北部。北起後海南沿。南至南官房胡同。因胡同北端有銀錠橋,所以就起了橋的名字,銀錠橋胡同原稱海潮庵,以庵稱。後改今名。作為庵,海潮庵在今胡同九號,建於明嘉靖年。尚存舊殿,但已改為民居。胡同裡有幾家飯店都是不錯的。
  • 吉隆坡美食:探尋茨廠街、阿羅街夜市、十號胡同
    (原標題:吉隆坡美食:探尋茨廠街、阿羅街夜市、十號胡同)
  • 東四胡同博物館開館 「索引」老北京胡同文化
    原標題:東四胡同博物館開館 「索引」老北京胡同文化  【解說】雕梁畫棟的門廊、三進三出的院落、百餘年前的古董……近日,北京東四胡同博物館正式開館。不少民眾慕名前來,感受老北京胡同的百年滄桑變遷。  步入位於東四四條77號的北京胡同博物館,一進門北側便看到一個製作精美的垂花門,兩側還有上世紀書寫的「全心全意為民服務」等標語。往裡走,第二進院落的正房、兩側的廂房,都是展室。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東廂房的歷史文化事物展區,門墩兒、老衣櫃、魯班椅、城門磚……十幾件老物件展現了老北京的胡同文化。
  • 北京這五條胡同,是了解北京傳統文化,風土人情的好去處
    去北京的最長、最短、最寬、最窄、彎最多的胡同去遛一遛唄。哈嘍,大家好呀,我是獨步天涯的磊哥,磊哥百度到北京的胡同有上千條,但我這次要分享給大家的是咱老北京的這五條胡同。因為磊哥覺得胡同就是北京生活的載體,四合院就是北京生活的縮影。
  • 老北京胡同臨時郵局掛牌營業 展現老北京文化特色
    胡同不僅構成了北京城市的脈絡,交通的網絡,更關係到北京的城市格局,是北京城市生活的依託。昨天,北京西城郵局特在西四郵局內申請設立的「老北京胡同臨時郵局」掛牌營業了。在這裡掛牌意義非凡,西四郵局是大清郵政在北京最早設立的第一批兩個郵政支局之一,所轄服務區域內胡同眾多。
  • 胡同文化指的是什麼
    進入現代化的北京,人們感興趣的往往不是那些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四通八達的寬馬路。而是那曲折幽深的小胡同,和溫馨美麗的四合院,所以有人認為北京的古都文化可以理解為「胡同文化」。  13世紀的元朝,元大都的統治者在城市建設與管理方面非常聰明,胡同橫平豎直的分配就像是在實行軍事化管理,有了胡同的分割與疏通,北京城便成了一座由遊牧民族安營紮寨的大軍營。
  • 【教育】《胡同文化》教學感想
    一首京味十足的《北京胡同》唱出了北京人對胡同的無限熱愛,用京腔京韻慢條斯裡唱出了胡同的風貌:「不唱那輝煌的故宮,也不唱那雄偉的長城,單唱這北京城裡的小胡同啊,有名的胡同三百六,無名的胡同數不清……」在京韻中跟著作者的思路一起走進北京胡同,就像欣賞美妙歌曲一樣去領略古老胡同建築的風格,了解其獨特的文化底蘊。  二、看胡同。一幅幅帶有懷舊色彩的北京胡同畫面將學生的思緒帶進老北京。
  • 胡同裡的北京
    今天偶然看到一篇小短文,是汪曾祺先生的文章選段,寫的北京胡同。那時候讀的是小主人公英子在胡同中長大的過程中經歷的大大小小有趣的故事。小時候我腦海裡構想的胡同:大大小小,星羅棋布。陽光總照在某一條小路上,有人力車經過時,地上飛揚起些許的黃土,可惜想像力實在不夠豐富不能真正領會胡同中的奧秘。
  • 北京胡同的古今大不同
    香港電臺普通話臺新節目《同不同》每周搜羅世界不同的文化與事物,節目主持人劉明正請來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與聽眾一起走遍世界,聽一聽在同一片天空下的同與不同。/文:劉明正  在《同不同》的首個系列中,劉明正帶大家到文化底蘊深厚的北京探訪民間小巷,用耳朵感受胡同的獨特色彩,尋找今昔的同與不同。
  • 古巷胡同,北京旅遊攻略
    「京味」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北京的四合院,四面都是庭院,既自成一格,又能享受天地間的氣息和天倫之樂。現在,隨著這座城市的拆除,四合院、大雜院一片狼藉,只有少數幾個被保留下來,以備不時之需的舊北京文化正在消失。
  • 用英語介紹老北京的胡同文化
    在北京逛胡同,遇到「老外」怎麼辦?快來學學如何用英語講解胡同文化吧!In Beijing, hutongs are alleys formed by lines of siheyuan, traditional courtyard residences.
  • 北京好吃的胡同小館有哪些,北京胡同裡的美食盤點
    北京胡同是最能代表北京文化特色的地方了,也是北京城的靈魂,北京胡同小館也是相當有名的,哪些藏在胡同裡的美味,是不能錯過的。北京好吃的胡同小館有哪些呢?為你盤點北京胡同裡的美食,一起了解一下吧!>李記醬肉爆肚是一家有名的清真小店,不僅是北京本地人喜歡去吃,很多遊客也都會去打卡,他家有很多清真小吃,比如爆肚、肉燒餅、羊肉串等等,燒餅香脆可口,醬牛肉味道醇香,羊雜湯料足味美,這家小吃店美食種類豐富,味道也是最正宗的,在北京很多地方都有分店。
  • 2019年度一卡通「北京胡同」系列紀念卡掀起「胡同按圖索驥」熱潮
    2019年11月11日,北京一卡通攜手青年藝術家傅察丹青,上線新一年度胡同系列紀念卡。通過一套四張北京胡同卡面,一張北京標誌性地點封面,5張畫製成的卡片帶大家探尋不一樣的北京風景和文化魅力。這已是「北京胡同」系列一卡通發行的第三年,通過卡片的形式,讓更多人了解北京胡同的魅力,把北京最珍貴的記憶留在手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