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指的是什麼

2020-12-17 天氣網

  進入現代化的北京,人們感興趣的往往不是那些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四通八達的寬馬路。而是那曲折幽深的小胡同,和溫馨美麗的四合院,所以有人認為北京的古都文化可以理解為「胡同文化」。

  13世紀的元朝,元大都的統治者在城市建設與管理方面非常聰明,胡同橫平豎直的分配就像是在實行軍事化管理,有了胡同的分割與疏通,北京城便成了一座由遊牧民族安營紮寨的大軍營。到了清代,八旗軍駐紮在城內護衛整個北京城,每個旗又把駐地細化到了每一條胡同,北京城就成了一個實實在在的大兵營。

  胡同文化是一種封閉的文化,胡同裡的人們從一出生便生活在這裡,他們大都安土重遷,不大願意搬家。所以說,胡同文化寄託的也是北京城人們對封閉文化易於滿足、愛熱鬧卻不管閒事、安分守己的生活狀態。


相關焦點

  • 胡同文化
    城裡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東正西。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個又一個方塊。這種方正不但影響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響了北京人的思想。  胡同和四合院是一體。胡同兩邊是若干四合院連接起來的。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態。我們通常說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即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 北京的胡同文化
    羊肉胡同當初想必是賣羊肉的。有的胡同是像其形狀的。高義伯胡同原名狗尾巴胡同。小羊宜賓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大概是因為這兩條胡同的樣子有點像羊尾巴、狗尾巴。有些胡同則不知道何所取義,如大綠紗帽胡同。胡同有的很寬闊,如東總布胡同、鐵獅子胡同。這些胡同兩邊大都是「宅門」,到現在房屋都還挺整齊。有些胡同很小,如耳朵眼胡同。北京到底有多少胡同?北京人說: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沒名的胡同數不清。
  • 汪曾祺丨北京胡同文化的精義是「忍」
    老舍這樣說過最近,治理胡同裡的「開牆打洞」已經有一段時間有些胡同已經被整治完成可我還是想念汪曾祺筆下的那個《胡同文化》這些胡同兩邊大都是「宅門」,到現在房屋都還挺整齊。有些胡同很小,如耳朵眼胡同。北京到底有多少胡同?北京人說: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沒名的胡同數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的是小胡同。胡同是貫通大街的網絡。它距離鬧市很近,打個醬油,約二斤雞蛋什麼的,很方便,但又似很遠。這裡沒有車水馬龍,總是安安靜靜的。
  • 八方客探尋北京胡同文化
    【現場】史家胡同博物館志願者 邢彥澤  胡同,大家可以跟我一起讀一下,一二三走:胡同。如果大家對兒化音有了解的話,後面還有一個輕輕的兒化音,就是胡同兒。  【解說】磚瓦、書籍、「三轉一響」……老北京胡同文化可謂豐富多彩,充滿韻味。但真正讓這些文化傳播開來、走出京城的,其實是一位位講述胡同故事的北京人。
  • 《胡同的故事》:說的是胡同,講的是情感,談的是文化
    為什麼作家喜歡寫北京的「胡同」,而不是其他地方的「胡同」。我們從「胡同」的起源說起。胡同,是北京特有的。為什麼叫作「胡同」?說法不一,多數研究者以為是蒙古話,意思是水井。一般情況下,一提起北京,人民首先想到的是天安門廣場、人民大會堂、故宮等,但是從文化意義上來說,北京的形象脫不出老舍筆下的《茶館》、《駱駝祥子》和《龍鬚溝》等,這些名篇佳作都構築在北京的小胡同的基礎上,如老舍先生在《駱駝祥子》開篇講到車夫們清楚北京的「萬壽山、雍和宮和八大胡同」。北京的胡同多得像牛毛名兒又是花樣繁多。從雅到俗,從官到民,從大到小……應有盡有。
  • 老北京文化:胡同文化以及名稱的變革
    文化,是個複合的整體,包含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個人作為社會成員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和習慣。簡單地說,文化是人們生活意識習慣、觀念等的集合。說起文化,許多人可能覺得高深莫測,探討文化問題,必定是學者專家的「專利」。而說起胡同文化,可以說是北京的特色文化之一。
  • 東四胡同博物館開館 「索引」老北京胡同文化
    原標題:東四胡同博物館開館 「索引」老北京胡同文化  【解說】雕梁畫棟的門廊、三進三出的院落、百餘年前的古董……近日,北京東四胡同博物館正式開館。不少民眾慕名前來,感受老北京胡同的百年滄桑變遷。  步入位於東四四條77號的北京胡同博物館,一進門北側便看到一個製作精美的垂花門,兩側還有上世紀書寫的「全心全意為民服務」等標語。往裡走,第二進院落的正房、兩側的廂房,都是展室。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東廂房的歷史文化事物展區,門墩兒、老衣櫃、魯班椅、城門磚……十幾件老物件展現了老北京的胡同文化。
  • 「胡同」一詞產生於元代 原指水井
    巷,這種氤氳幽靜情致的道路形式,元以後,在北京以胡同的姿態出現。  胡同是蒙古語在漢語中的借詞,原指水井。胡同一詞雖然產生於元代,但是,當時以其為詞尾的道路並不很多,根據元人熊夢祥《析津志》記載,在大都,只有29條胡同,它們的名稱是什麼,由於《析津志》是一部殘書,也就不得而知。
  • 【教育】《胡同文化》教學感想
    汪曾祺為攝影集《胡同之沒》寫了一篇精彩的序言。如同一位溫和的老者向我們敘說胡同的一切,這裡的人和物都仿佛向我們展示著滄桑的歷史,那麼的親切和溫暖。讀這篇文章的時候內心不由地被汪老先生的淳樸自然所感染,就好像置身一片沒有汙染的荷塘,清靜而恬淡。以下是《胡同文化》教學課堂設計的幾個環節,寫來與同仁們交流。  一、聽胡同。
  • 京味老胡同 街頭巷尾下不同尋常的市井文化
    胡同把北京這座城市切成了四四方方的許多「小豆腐塊」,北京人就在這些一小塊一小塊的豆腐裡活著。可謂是了解了胡同文化,也就明白了北京這座城市獨有的歷史韻味。如果你來北京旅遊,想要逛逛這大大小小的胡同,那麼,一定要帶著這本書——《胡同的故事》。
  • 八大胡同「風月」場始於「相公文化」
    核心提示:八大胡同真正成為煙柳巷是在晚清,而促使八大胡同和「風月」結緣的最初並不是因為妓女,而是一種特殊的畸形風氣,它被稱作「相公文化」。這股風氣是如何興起的呢?說來與清初「禁娼令」有關。,卻已經有了風塵女,但是八大胡同真正成為煙柳巷是在晚清,而促使八大胡同和「風月」結緣的最初並不是因為妓女,而是一種特殊的畸形風氣,它被稱作「相公文化」。
  • 用英語介紹老北京的胡同文化
    在北京逛胡同,遇到「老外」怎麼辦?快來學學如何用英語講解胡同文化吧!In Beijing, hutongs are alleys formed by lines of siheyuan, traditional courtyard residences.
  • 你知道「胡同」的兩種含義嗎?「文氣」胡同和「人情世故」胡同
    聽見「胡同」這兩個字,想必大家就會想到北京的胡同。北京「胡同」不僅僅是一條條巷道,更是一種文化底蘊。見證了隨時間而變化的歷史,更是一座座民俗風情博物館,烙下了許多社會生活的印記。而且胡同裡沒又車水馬龍的喧鬧,有的是親切融洽的鄰裡關係。那小小的四合院,就是居民之間感情的載體。
  • 鳳山古鎮的胡同文化
    鳳山古鎮的胡同文化有歷史的小鎮都有傷痕。前後做過五六百年老縣城的豐寧鳳山古鎮,風光早已是舊事,自民國後縣城這個桂冠是摘了戴,戴了摘,折騰來去,頗蹂躪鳳山人的情感,而老鳳山足夠淡定了。2.衙門胡同的文化脈絡這裡是鳳山文脈的淵源。鳳山一中是由縣衙大院改造,方正寬闊,青磚瓦房,雖拆了縣衙大堂,朱紅大門和磚石結構的門房還在,穹頂門楣上寫「豐寧縣鳳山中學」,門口一對昂首嘯天的石獅子,確是厚重莊嚴。
  • 整天說「胡同」,您未必知道「胡同」什麼意思!這詞又起源何處?
    北京雖然是首都,以北京語音為基礎普通話雖然推廣到全國,但是只有真正的老北京才知道,現在有些老北京文化已經瀕臨滅絕,甚至比大熊貓還瀕危,老北京文化的傳承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世居北京四百年的趙振華老師(網名:一把駁克槍),研究北京文化多年,他將老北京傳統文化分為11個種類。
  • 讀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怎樣面對那些消失的城市記憶
    今天讀的文是汪曾祺的一篇散文《胡同文化》。汪老在這篇文章裡寫了北京的胡同,他說北京城就像一塊大豆腐,四方四正的,裡面最多的就是北京的胡同。胡同的名字是很有意思的,它們可能是以前放的東西取得,可能是來源於裡面住過的一個有名的人物,可能是根據胡同的形狀取得。胡同有些是很寬敞的,比如鐵獅子胡同,有些則是很小的,比如耳朵胡同,根據胡同的名字就可以判斷胡同的大小。這些胡同是貫穿大街的網絡,它們距離鬧市很近,出去打個醬油是很方便的。但是這些胡同平時是很安靜的,偶爾有些剃頭挑子、吹短笛的聲音。
  • 推薦北京最值得去的胡同:帶時光「故事」的胡同
    如果有跡可循,那隻好是記憶裡的色相,揉捏在北京城的人文特色,還有那幽幽迴轉的胡同。《胡同的故事》裡包含了46位作家的文章,大多數出生於民國初期到五十年代的老作家與北京胡同的故事。文化可以俯聽幾代之變遷,而胡同,還真的只能砸吧那個年代的北平才有滋有味兒。
  • 《芝麻胡同》收視率屢創新高,豆瓣評分卻一直在降,原因直指一人
    《芝麻胡同》收視率屢創新高,豆瓣評分卻一直降,原因直指一人。《芝麻胡同》開播之初曾被人譽為年度大劇,甚至有人把此劇和《大宅門》、《大染坊》歸為一類。《芝麻胡同》前期豆瓣評分也達到了7.8,這是妥妥的要火的節奏。不過隨著劇情的深入,伴隨著此劇的爭議與吐槽也越來越多。
  • 北京國際設計周丨胡同博物館的文化裂變
    或者,簡單些,來北京東四胡同博物館,作為2020北京國際設計周分會場,體驗胡同文化展、胡同創意市集、胡同非遺工坊、胡同演藝、胡同文化大師沙龍五大版塊的活動,可謂將「風」、「俗」、「人」、「情」匯集至一處,讓你身臨其境的感受在人潮中,聲、色、律、動,活靈活現的北京文化。
  • 胡同文化重塑生活空間
    參考消息網7月25日報導 韓媒稱,最近,在韓國城市中心出現的「熱門場所」基本上都是小胡同。據韓國《東亞日報》7月24日報導,韓式房屋或聯排住宅改造的咖啡屋、手工啤酒屋、飾品作坊等不斷刺激著行走在狹窄胡同裡的行人的好奇心。然而,在寬敞大道眾多的大規模新都市公寓園區裡,是感受不到這種胡同的氣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