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說「胡同」,您未必知道「胡同」什麼意思!這詞又起源何處?

2020-12-19 北晚新視覺網

北京雖然是首都,以北京語音為基礎普通話雖然推廣到全國,但是只有真正的老北京才知道,現在有些老北京文化已經瀕臨滅絕,甚至比大熊貓還瀕危,老北京文化的傳承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

世居北京四百年的趙振華老師(網名:一把駁克槍),研究北京文化多年,他將老北京傳統文化分為11個種類。在今後一段時間,趙老師將每周六晚上八點到九點,在「舊京圖說」讀者群中,分門別類地講述老北京文化。

他說,做這個分享的目的,一方面是想讓更多人了解老北京文化;另一方面,也想對老北京文化的傳承,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使更多的有識之士來出謀劃策,群策群力,眾人拾柴火焰高,讓老北京傳統文化的傳承真正落到實處。

「舊京圖說」也將會將講座內容整理出來以饗讀者。

主講人

主講人:趙振華,網名「一把駁克槍」。退休前從事企業管理工作40年,是地道的老北京人(在北京居住了十餘代、四百年)。受家庭薰陶,他從小喜歡北京文化,近30年來收集老北京照片一萬餘張、老北京歇後語近千句、老北京俗話近千句、老北京歌謠數百首。

今天我講第一類——語言文化類,也就是老北京的語言。

有關老北京的語言文化,我準備分五個方面來講,一是近千年以來,老北京語言的幾次重大變化;二老北京語言今後發展的趨勢,發展的可能性;三老北京話的分類,我把老北京話分了幾大類,每類各有特點;四為什麼要傳承老北京話,有哪些必要性;五怎麼傳承。以上就是我的講座中有關語言文化類的五大方面。

近千年來老北京語言的幾次重大變化

說到老北京的語言,為什麼我要從近千年開始來說呢?實際上,北京地區有人類居住,就開始有了北京的語言,那是幾千年前的事兒,已經不可考了。

別說幾千年前,就說從北京建城,據有些專家認為,北京有個建城史,有個建都史。建都是從遼、金的都城開始(註:遼代,北京作為陪都,成為遼的南京,後來金攻陷遼,遼南京經過修繕,擴建成為金中都)。建城史呢,到現在接近3000年了。可是這3000年前的語言,現在已經不可考了,有文字,但沒有語言,文字變不了聲音,所以我是從北京建都開始,講北京的語言。

遼金老北京話什麼樣已不可考

在建金中都之前,契丹人和女真人先後來到了北京,或者說叫佔領了北京,將北京建成了都城——陪都(註:北京曾先後成為遼的陪都,以及金的國都),而契丹人和女真人,他們的語言和原來北京當地人的語言是不一樣的,區別是非常之大的。契丹人和女真人,這兩個種族的語言也不同。

西城區金中都街頭公園。龐錚錚攝

位於昌平縣下莊公社西湖村西面的銀山古塔,建於遼金年代,這裡松柏常青,古塔顯得更加雄偉壯觀。劉瑞聰攝於1980年。

他們一個是屬於蒙古語系的,另一個屬於早期滿語的,他們先後到了北京之後,和北京本地的語言進行了碰撞和融合。經過了將近300年的交融之後,究竟融合到什麼程度?還留下了哪些痕跡?目前不太可考,但是我認為,這次就是北京地方語言與外來語言的一次大的碰撞和融合。

因為契丹人和女真人,來到北京有二三百年,時間長;另外,進來了不少的契丹人和女真人,參與管理和建設遼南京和金中都,所以使語言發生了變化。這應該算是老北京語言的第一次大的改變。

「胡同」:蒙古話給北京語言留下的印記

第二次大的變化,那就是出現在元朝。元朝忽必烈,挺進中原,在北京建立了元大都。雖然元朝在中原的統治不足百年,但是對中原的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在語言上,它的影響可不止百年。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元朝蒙古族人佔領北京是在1215年,而將北京設立為元大都是在1267年,中間歷經50多年。從他佔領北京,到元朝覆滅,有150年的時間,在這150年裡,蒙古人在北京,使蒙古語和北京的語言,再一次發生了大的碰撞,產生了融合,使得無論在文字上還是在語言上,都留下了深刻的歷史痕跡。比如,「胡同」就是蒙古語的音譯,這已被專家廣泛認可的。

元大都遺址公園

我在這方面也進行了調查、研究和分析。我認為蒙古語言和北京話的融合,是有一個時間過程的,這個過程是從1215年成吉思汗的蒙古軍隊攻陷北京之後,數十萬軍隊,絕大多數沒駐紮在廣安門一帶的金中都,因為廣安門一帶有幾十萬的老百姓,所以他們是駐紮在現在北京城的內城一帶。

東便門外大通橋、通惠河(在外城東段北垣外這段即為外城護城河)、內城護城河(近處)。大通橋內外是漕運轉運碼頭,可見橋西側的駁船。

他們駐紮在這一帶,是因為大量的給養要通過大運河、通惠河運過來。另外,有糧,還得需要有水,軍隊也不可能都駐在河邊,那麼他們就得打井。

我認為現在留下的胡同名兒,有一部分是最早期佔領北京的蒙古軍隊,在1215年之後,沒有建成元大都之前,他們在北京的駐紮地,自己打井,打井後,這個井的名稱,後來逐漸變成了胡同名稱。他們打井的時候,那時還沒有胡同呢,但是留下了井名兒,變成了胡同,留到了今天。

現在有些胡同可能拆遷沒有了,但是這些胡同在清朝、民國,有的甚至到解放之後還有呢。現在胡同留下來的就很少了。

錫拉胡同幼兒園飯前阿姨給孩子們洗手,攝於1959年。

我為什麼這麼說呢?比如說,在王府井,往北,西邊有個錫拉胡同(註:文字中的胡同名稱,如與音頻中的不同,以文字版為準)。

錫拉胡同,按蒙語說就是「黃色的井」。為什麼是黃色的井?那麼就說明,他們打這口井時,挖出的土是黃土,所以叫錫拉胡同。錫拉胡同是北京話按蒙語的音譯,而且有關部門了解,確實在錫拉胡同附近土地是黃色的。在那附近,有原來的黃土坑,也是個老地名,有黃土崗,都印證了那一地帶的土是黃色的。

還有流傳下來的一個地名,叫「螞螂胡同」。螞螂胡同是在東直門裡邊,往南,還沒到朝陽門。螞螂胡同意思就是「飲牲口的井」。因為那邊有他們的糧倉,運河運來的糧食,下了船之後要用馬車,或者是駱駝,運到糧倉。那些牲口要喝水,所以他們打一眼井,專門用來飲牲口。

還有其他的,像新街口往西往北,新街口四條那邊,有個屎殼郎胡同。屎殼郎胡同,有人還說,可能是當初那裡是個大糞場子,所以屎殼郎多,就叫屎殼郎胡同。這都是瞎推測。如果按蒙古話說,那個意思就是甜水井。確實西直門往裡的那一帶,水是比較甜的。

有甜水井,就有苦水井,像在北新橋的西北角,曾經有一個鼓稍胡同,這鼓稍胡同清朝時還有,到民國後就沒了。它是什麼意思?就是苦水井。

還有像秦老胡同,秦老胡同的意思就是石頭井。

我認為,這些都是蒙古軍隊剛來到北京的時候,親自打井,把這個井叫了這個名字,後來才成了胡同。

還包括扁擔胡同。扁擔胡同按蒙語是什麼意思呢?是軍用,這口井是軍用井。

這些井,我認為是蒙古軍隊打的,為蒙古軍隊軍人以及牲畜飲水所用。後來還有蒙語起的胡同名兒,但是「胡同」這兩個字,過了幾十年之後,已經不作為井的概念使用了。

那麼,我經過分析認為,比如像西直門裡頭的巴兒胡同,就是後來的大安兒胡同,現在還有呢,南大安兒、北大安兒,在西直門裡那裡。巴兒胡同蒙語的意思就是老虎,因為那邊確實有個老虎廟。

老虎廟的事兒,我以後還會跟大家詳細說,今天不細說。元朝有老虎廟、有巴兒胡同的時候,這「胡同」兩個字,已經不代表「井」了。

蒙古軍隊來到北京,過了幾十年,也許是二三十年,我估計啊。後來有巴兒胡同,紗絡胡同。紗絡胡同,就是那兒有珠寶市,這個「紗絡」就是蒙語「珊瑚」的意思。

1977年,茶食胡同小學一年級學生認真上好語文課。司馬小萌攝

還有取燈兒胡同,取燈兒就是火柴的意思;茶食胡同,現在宣武區還有茶食胡同,是蒙語紙張的意思。

這些個胡同的名兒,那是蒙語音譯過來的,而「胡同」這倆字也是音譯,但已經不是「井」的概念了,而是現在的胡同概念。

由這兒著再往後,就是發展到完全使用融合後的北京話來命名地名。比如,西四有個磚塔胡同。

元雜劇《張生煮海》中梅香自述「我家住磚塔兒胡同」。「磚塔兒胡同」即現在西四南大街西側的磚塔胡同,胡同得名於一座磚塔——萬松老人塔。萬松老人是對金元間高僧行秀的敬稱,成吉思汗的股肱之臣耶律楚材曾拜教於他三年。行秀去世後,耶律楚材建此磚塔以紀念,磚塔胡同也是文獻中提到的最早的胡同名之一,是北京城布局變遷的見證。現在的九層磚塔砌於清乾隆年間,內中包裹著元代的七層密簷塔。

2014年,萬松老人塔開闢為正陽書局。路豔霞攝

這磚塔胡同,很多專家認為是北京城裡很早很早的一條胡同。元雜劇裡,有一個《張生煮海》。在這齣戲裡,張羽問梅香:「你們家住哪兒啊?」梅香就說,「我們家住磚塔胡同」。這是元朝的一齣戲,那麼就證明了在元朝,磚塔胡同就已經有了。

元朝的磚塔胡同,那麼大約什麼時候有的?我分析,首先這個磚塔就是萬松老人塔是什麼時候建的?現在沒有文字記載。可是,萬松老人是死於1246年。1246年還沒建元大都呢。我估計是萬松老人死後,也就是十年之內,塔建起來的,也就是1256年左右。1256年建成塔了,又過十年左右,應該就有這個胡同了,也就是在1266年左右。

忽必烈建元大都是1267年。從1267年一直建了18年,到1285年,基本上把元大都的城建起來了。就下令把金中都,也就是廣安門那邊的老百姓,尤其是有錢的遷往元大都。所以我認為,他下令居民遷居的時候,就是北京城胡同大量建設、興起的時候。

老北京語言和胡同的演變,有一個連帶關係。我分析,元朝蒙古的語言和北京原有的語言,發生了碰撞,產生了融合,而徹底的融合,應該是在1267年之後。

蒙古族人從1215年佔領北京,到1267年開始建元大都,這有50多年的時間,五十年,算起來能有三代人,這三代人對老北京語言的變化,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留下了很多體現那個時代語言變化的胡同的名和地名。

第一代,就是完全用蒙語命名;

第二代,是把胡同這個蒙語的「井」,音譯變成了胡同;

第三代,完全是用融合後的北京語言,來叫這些地名。

這些變化就是北京話的第二次變化。(未完待續)

來源: 北京日報舊京圖說

主講人:趙振華(一把駁克槍)

文字整理:起舞

編輯:黃加佳

流程編輯:丁也

相關焦點

  • 《胡同的故事》:說的是胡同,講的是情感,談的是文化
    為什麼作家喜歡寫北京的「胡同」,而不是其他地方的「胡同」。我們從「胡同」的起源說起。胡同,是北京特有的。為什麼叫作「胡同」?說法不一,多數研究者以為是蒙古話,意思是水井。各位文人志士,對北京胡同的懷念,就是對自己過往或是歷史文物的懷念。北京的胡同,碾過數不清的車轍,印過數不清的腳印,對歷史來說,它是寫不完,說不清,說不盡的。也曾留下過數不清的身影,迴蕩過無數的聲音。北京的胡同,是歷史、文化的結晶!對於北京,我一直很喜歡也很嚮往。
  • 你知道「胡同」的兩種含義嗎?「文氣」胡同和「人情世故」胡同
    聽見「胡同」這兩個字,想必大家就會想到北京的胡同。北京「胡同」不僅僅是一條條巷道,更是一種文化底蘊。見證了隨時間而變化的歷史,更是一座座民俗風情博物館,烙下了許多社會生活的印記。而且胡同裡沒又車水馬龍的喧鬧,有的是親切融洽的鄰裡關係。那小小的四合院,就是居民之間感情的載體。
  • 胡同這個詞是怎麼來的
    胡同這個詞是怎麼來的?支付寶螞蟻莊園每日一題題目已經出來了,答對了就可以領取180的小雞飼料,每天支付寶都會有多個問題,還不知道答案的小夥伴,們,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8日題目答案大全,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螞蟻莊園今日答案最新8月28日
  • 胡同這個詞是怎麼來的 小雞寶寶考考你今天答案是什麼
    胡同這個詞是怎麼來的 小雞寶寶考考你今天答案是什麼 2020年11月3日,支付寶的小雞寶寶考考你的問題再次更新了
  • 北京胡同遊最佳路線,在胡同裡仰望鐘鼓樓
    北京胡同沿著舊鼓樓大街向南走,大概300米左右就能看到一條胡同,由路牌可以知道,這條胡同叫豆腐池胡同。胡同只能勉強讓一輛汽車駛過。路兩邊是居民的住宅,這條胡同裡路邊停放著居民自用的自行車或者三輪車,不時還會有一輛輛汽車駛過,再加上過往的行人,顯得道路很是擁擠。每一輛從這裡經過的汽車都要小心翼翼的行駛,否則就會撞到路邊的這些自行車或者過往的行人。在這條胡同裡步行反而會比汽車更快一些。
  • 胡同是怎麼來的,別跟我說是蒙古語,看看八大胡同就明白了
    胡同是怎麼來的,別跟我說是蒙古語,看看八大胡同就明白了胡同,一說為蒙古語,胡人的通道,後來成為北方街巷的統稱。實際上此解有點語焉不詳,牽強附會。溯源胡同是怎麼來的,跟溯源「旮旯」「刮剌」等北方俚語一樣,難以有確切解釋。
  • 「胡同」一詞產生於元代 原指水井
    胡同,作為北京特殊的道路形態,因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而格外引人關注,且被寄寓了特殊的情感。  說胡同,要從井田制開始。《孟子·滕文公》說:  方裡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  大意說,一平方裡的土地是一井,井是正方形的,一井有九百畝,分為九份,每一份是一百畝,中間一份是公田,其餘八份是私田。
  • 老胡同
    再有的時候,正走著一抬頭,只見胡同邊的小牆頭上一團白東西,紅紅的眼睛瞪著你,還一跳一跳地,我的皇天神,這什麼鬼呀!腿腳就不聽使喚了,干著急邁不開步,朝回跑也轉不動身,兩腿中間立馬溼乎乎的,尿就嚇下來了。好歹遇上個人,攙著回家,哆哆嗦嗦中,故事就出來了——這胡同裡有大黑狗擋和小白兔子精,遇到了,就眼前乎黑,走路就走不動!
  • 胡同裡的北京
    北京的胡同,第一個要想起的就是很久以前看的一本書,《城南舊事》,很多人也都並不陌生,這是我們這代學生小學語文課本裡要求的必讀叢書那時候讀的是小主人公英子在胡同中長大的過程中經歷的大大小小有趣的故事。小時候我腦海裡構想的胡同:大大小小,星羅棋布。陽光總照在某一條小路上,有人力車經過時,地上飛揚起些許的黃土,可惜想像力實在不夠豐富不能真正領會胡同中的奧秘。
  • 胡同學堂,胡同深處的民宿,享受老北京胡同裡的閒散時光
    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會以為這就是世界。在我的城市,時光倒流,枯樹迎春,回憶起消失的氣味,聲光,拆除的四合院,胡同,寺廟恢復原貌,瓦屋面如海浪般奔向低矮的天際線,鴿哨響徹深藍的天空,孩子們熟悉四季的變化,居民們胸中有了方向感。這是北島心中的北京,是他的烏託邦和烏託邦,而在這裡,胡同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巷子裡有陽光,尖尖的灰色屋頂,光點反射的青磚牆,大爺大媽們坐在樹蔭下乘涼。
  • 【胡同故事】新開胡同80號
    在東單北大街、東長安街這片近乎瘋狂的城區裡面,在東方新天地、協和醫院這些不停狂轉的機器鄰近,留存了一小段散淡、閒適的新開路胡同,從西口向東走到胡同的近中段,右手一座白牆灰頂的五六層樓高的建築,安安靜靜的蹲著,是我們的宿舍。  2005年8月底,我來協和內科報到,轉身踏入這宿舍的小院,登樓,323房間,佔得向東臨窗的位置。
  • 隱藏在紫禁城後面,胡同見證了風起雲湧的歷史
    說到北京,除了紫禁城、天安門和赫赫有名長城之外,肯定還有北京胡同。北京胡同不僅是一座建築,更是中國歷史再現和深厚文化積澱的見證。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四世同堂》主要是住在胡同的齊家,他描繪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的普通人形象,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的變遷。
  • 胡同這個詞是怎麼來的 螞蟻莊園11月3日問題答案
    胡同這個詞是怎麼來的?胡同這個詞是怎麼來的是螞蟻莊園11月3日的問題,小夥伴們答對可以獲得180g飼料,相信不少小夥伴還不知道本題答案是什麼,接下來就一起看看本題答案吧。
  • 胡同怎麼拍:普通胡同拍出創意,方法很簡單人人都可以
    要說什麼可以代表北京就是地道的北京人問候和老北京胡同,前者大家應該都知道,走到哪兒都可以聽到「吃了麼您」這是屬於北京人專屬打招呼方式,甭管吃沒吃顯得倍兒地道,後者就是屬於這個城市的胡同。遊客照拍攝的鈴鐺胡同北京胡同要說多那真的是數不完,隨著城市高速發展很多胡同都失去了當年的味道,為了還原當初的感覺決定嘗試一次不同的北京胡同拍攝方式。
  • 北京的胡同文化
    城裡有大街,有胡同。大街、 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東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識極強。過去拉洋車的,逢轉彎處都高叫一聲「東去!」「西去!」以防碰著行人。老兩口睡覺,老太太嫌老頭子擠著她了,說「你往南邊去一點。」這是外地少有的。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別標明是斜街,如菸袋斜街、楊梅竹斜街。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個又一個方塊。這種方正不但影響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響了北京人的思想。
  • 推薦北京最值得去的胡同:帶時光「故事」的胡同
    老舍的散文《想北平》中有一句話:「我心中有個北平,可是我說不出來。」寫了《京華煙雲》的林語堂也坦言:不了解這個城市。語言文學大師們都無法形容京城,作為生活在這的平民百姓更無以言表對首善之都濃濃情誼。如果有跡可循,那隻好是記憶裡的色相,揉捏在北京城的人文特色,還有那幽幽迴轉的胡同。
  • 用英語介紹老北京的胡同文化
    在北京逛胡同,遇到「老外」怎麼辦?快來學學如何用英語講解胡同文化吧!In Beijing, hutongs are alleys formed by lines of siheyuan, traditional courtyard residences.
  • 和順七條胡同與聖恩寺丨胡同長春
    1950年長春市街圖 和順七條胡同附近  嶺東路南原和順七胡同位置,為儲石場,並有小鐵道通向東南方向。這是「滿洲國首都」建設中遺留下來的儲石場和完成從採石場到儲石場之間運輸的小鐵道。  從和順八條胡同向西望見的聖恩寺(2018)  沒有進行改造建設的平房片區,聽胡同裡的鄰居講,多數屬於聖恩寺的廟產房屋。也就是說,現存的和順七條附近的平房是和這處寺廟相關的。
  • 雲逛胡同丨義達裡:鬧市中的「桃花源」
    走,今天咱們一起去逛逛~北京胡同的名字有的來源于姓氏,如方家胡同、夏家胡同等;有的來源於胡同裡的店鋪,如胭脂胡同、方磚廠胡同;有的來源於古代的功能,如順天府學所在的府學胡同,有錢局的錢糧胡同等等。這個「義達裡」究竟是什麼意思?
  • 下崗胡同住的都是下崗工人?北京這條胡同容易有歧義,但京味不錯
    很多人到北京旅遊,都希望能夠體驗老北京生活的原汁原味,於是北京的傳統胡同就成了很多遊客發現老北京生活方式的一個重要途徑,北京無數的胡同中間,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名字讓人覺得有歧義,3分鐘就能逛完,京味十足的胡同。在北京市的西單附近的二龍路,有一條胡同名字奇怪,讓所有人都容易有歧義,正是因為歧義,這條胡同吸引了很多人去參觀,這條胡同的名字叫做下崗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