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怎麼拍:普通胡同拍出創意,方法很簡單人人都可以

2020-12-20 大魚小魚看世界

要說什麼可以代表北京就是地道的北京人問候和老北京胡同,前者大家應該都知道,走到哪兒都可以聽到「吃了麼您」這是屬於北京人專屬打招呼方式,甭管吃沒吃顯得倍兒地道,後者就是屬於這個城市的胡同。

遊客照拍攝的鈴鐺胡同

北京胡同要說多那真的是數不完,隨著城市高速發展很多胡同都失去了當年的味道,為了還原當初的感覺決定嘗試一次不同的北京胡同拍攝方式。

畫家筆下的鈴鐺胡同

首先是選擇了北京最著名的鼓樓鈴鐺胡同,這裡最具北京特色,青磚綠瓦是這個胡同特色,遠處的鐘鼓樓也代表著老北京,為了拍攝出創意避免到此一遊,我選擇了春節前後,拍攝時間是選擇的傍晚時分,這時候鼓樓會亮起燈來(鼓樓只有重大節日才會亮燈,平時不會亮的),形成極強的冷暖對比色,讓胡同更具活力。

亮燈的鈴鐺胡同

使用相機拍攝了一張,感覺色彩光線都非常到位,左看右看還是覺得差點什麼,與其他作品太過雷同,缺少創意!於是想到使用手機拍攝一張然後再用相機拍攝手機中的畫面,這種畫中畫構圖會讓作品更有意思,更有創意,經過反覆嘗試終於完成了拍攝。

畫面層次豐富you創意

拍攝的環節很簡單,將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手臂伸出到鏡頭前方,這時候打開手機拍照模式,相機對焦在手機屏幕上即可完成。觸類旁通同樣的方法還適用於其他很多場景,例如高空俯瞰城市,例如人走在街道上,等等,道具也可以換成別的,例如透過眼鏡看世界等方法,總之當你沒有想法的時候看看身邊有什麼道具可以用可以發揮到作品中,沒準拍攝出來效果會讓你很驚訝,怎麼樣這個小技巧你學會了嗎?

相關焦點

  • 胡同深處的未了情
    北京城裡的胡同數量每年都在大量減少。胡同少了,胡同裡包含的文化也在不知不覺地消失。酷愛古都文化的舒了先生提起北京的胡同頗動感情,他說:「北京的胡同目前已少了一半,再不搶救就再也來不及了」。為了搶救胡同文化,已近古稀之年的舒了先生已在胡同裡走了整整十二年了。
  • (美麗中國行)北京老胡同裡的創意新工廠
    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電 題:北京老胡同裡的創意新工廠  中新社記者 尹力  如果說胡同是北京的文化「脈絡」,那麼,一些藏身老城區的廢舊廠房則是北京工業歷史的符號。而今,原本藏在胡同深處的廢舊廠房在獲得「創意」的助力後,重新煥發勃勃生機。在這裡人們不僅可以追尋歷史,還可以看到科技和時尚的「風向標」。  北京東城區的板橋南巷胡同很安靜。街邊的小店開門迎客,不時有汽車從胡同通過,即使遇到行走緩慢的行人或三輪車,司機也不鳴笛。
  • 推薦北京最值得去的胡同:帶時光「故事」的胡同
    文化可以俯聽幾代之變遷,而胡同,還真的只能砸吧那個年代的北平才有滋有味兒。對於文學作家而言,他們用一段段文字,把對一個城市的空間和時間,微縮在一個個故事裡,一個個胡同口,一次次回憶深處。對於現代讀者而言,那已不僅僅是探尋文學之美,也是一種情愫,正在消失的胡同中體味流連忘返。
  • 老北京「胡同創意工廠遊」6月開放 需提前預約
    開通「胡同裡的創意工廠遊」、試點中小型文化企業孵化器……昨日,在東城區亮點55號創意產業園,中關村科技園區雍和園管委會介紹,將於6月向公眾開放「胡同創意工廠遊」線路,8月圍繞中軸線打造「國際創意燈光節」。
  • 京味老胡同 街頭巷尾下不同尋常的市井文化
    在北京逛胡同的時候,經常會看到一些新人在這裡打卡拍照,白紗襯著紅牆,鏡頭下是情侶們最真摯的笑容。比起老式、擺拍明顯的影樓風,當下的一些年輕人似乎更喜歡紀實性的婚紗照。無疑在胡同裡拍下「愛情最美好的樣子」則更受小情侶們的青睞。
  • 隱藏在天安門旁的最長胡同
    在東交民巷的拍照當天,天氣格外晴朗,基本在魅族Note 9常規拍照模式下開啟HDR功能,站位得當就可以拍出令人滿意的照片。另外本人比較喜歡拍攝對稱構圖的場景,在拍攝時開啟水平儀和參考線,能夠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
  • 胡同是怎麼來的,別跟我說是蒙古語,看看八大胡同就明白了
    胡同是怎麼來的,別跟我說是蒙古語,看看八大胡同就明白了胡同,一說為蒙古語,胡人的通道,後來成為北方街巷的統稱。實際上此解有點語焉不詳,牽強附會。溯源胡同是怎麼來的,跟溯源「旮旯」「刮剌」等北方俚語一樣,難以有確切解釋。
  • 尋古探今:北京的胡同
    來自四面八方的外國朋友乘坐北京古老的交通工具人力三輪車,經什剎海西沿,過銀錠橋到鼓樓,登樓俯看北京舊城區和四通八達的胡同,然後前往後海地區,參觀京城古老的哺北官房胡同、大小金獅胡同、前後井胡同,走進普通的四合院,和北京人聊一聊,了解普通北京人的生活,最後沿柳蔭街到有「紅樓大觀園」之稱的恭王府,體驗舊時王公貴族的居住環境和御花園。
  • 北京胡同|②乾麵胡同:無數大師曾經徘徊的街巷
    乾麵胡同呈東西走向,東起朝陽門南小街,西至東四南大街,南與西石槽胡同、東石槽胡同相通,北與東羅圈胡同、西羅圈胡同相通。明朝就叫乾麵胡同。據傳,乾麵胡同得名於胡同東口對面的祿米倉胡同,祿米倉胡同,是明清貯存官糧的地方。
  • 北京胡同裡的貓擼貓地圖
    大部分時間它們或穿梭於胡同中或靜坐於門墩、房脊之上,又或在汽車底下偷瞄你。少了些乖巧多了幾分傲氣,這種貓一般都被稱為「老北京胡同貓」。給這些胡同裡的貓拍照的拍攝師叫貓賊,是在北京做了10年流浪貓救助公益的貓賊攝影主理人。今年9月在東城的燈草小院辦過胡同貓展,北京很多愛貓人都去打過卡。
  • 北京這條最有詩意的胡同,陳凱歌去拍過電影,後來因為一首歌火了
    」陳凱歌導演也曾拍過同名短片《百花深處》。02. 百花深處與搖滾樂一檔和樂隊有關的節目燃爆了2019年,勾起了也許不再年輕卻依然熱血的靈魂。談到北京的搖滾樂,不得不提百花深處。百花錄音棚可以算是北京最早的幾個錄音棚之一,當年不少音樂人在這裡折騰過音樂、折騰過夢想。
  • 胡同這個詞是怎麼來的
    胡同這個詞是怎麼來的?支付寶螞蟻莊園每日一題題目已經出來了,答對了就可以領取180的小雞飼料,每天支付寶都會有多個問題,還不知道答案的小夥伴,們,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8日題目答案大全,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螞蟻莊園今日答案最新8月28日
  • 和順七條胡同與聖恩寺丨胡同長春
    和順七條胡同,北向南,遠景為天富家園,2018年拍攝  除了和順頭胡同、和順二胡同中部融入和順公園即今天的勞動公園之外,和順三胡同至和順八胡同的起止地點都是吉林大路至公平路,中間有安樂路和嶺東路相交叉
  • 《胡同的故事》:四十餘位作家齊下筆,不同視角下的北京胡同合集
    可以說北京的胡同是久遠歷史的產物,它反映了北京歷史的面貌,是有豐富內容的。而在《胡同的故事》一書中,我們仿佛會隨著那些名家們一起,穿越回那些古老而又親切的胡同中去,去品味他們的往事,和胡同的故事。01.
  • 而今胡同幾乎名存實亡,《胡同的故事》:跟孩子們講那過去的事情
    作為幾朝古都,權力更迭、風雲變幻首當其衝的北京城,宮牆之內是統治者的森嚴規則,宮牆之外是大雜院式的普通市井生活。離權力中心最近的老北京胡同,不僅臥虎藏龍,人才輩出,小老百姓還建構了自己的一套精粹哲學。比如「窮忍者,富耐著,睡不著眯著。」 北京人的忍和耐都從這裡面來。什麼意思呢?
  • 你知道「胡同」的兩種含義嗎?「文氣」胡同和「人情世故」胡同
    聽見「胡同」這兩個字,想必大家就會想到北京的胡同。北京「胡同」不僅僅是一條條巷道,更是一種文化底蘊。見證了隨時間而變化的歷史,更是一座座民俗風情博物館,烙下了許多社會生活的印記。而且胡同裡沒又車水馬龍的喧鬧,有的是親切融洽的鄰裡關係。那小小的四合院,就是居民之間感情的載體。
  • 2019年度一卡通「北京胡同」系列紀念卡掀起「胡同按圖索驥」熱潮
    但是其它胡同就比較困難了,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才都走完,因為有的地方,雖然在一個胡同,但是還有小的岔道口。」這條胡同真的好窄,老年居民比較多,找到17號浙江商會以後,發現已經不是我想像中的會館了,裡面應該是居民住宅。不過拍到17號這個門牌的時候,還是有點像中大獎一樣的興奮感啊!哈哈!「胡先生開心的分享到。」不過我注意到卡片裡畫的門,和現在不一樣了,現在的門重新粉刷過了,新了很多,畫裡還是有著斑駁表面,非常有歷史感的門板呢,能通過卡片對比出北京胡同的變遷,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
  • 胡同學堂,胡同深處的民宿,享受老北京胡同裡的閒散時光
    北京中軸線周圍是保存最完整的胡同和四合院,其中胡同學堂就位於後肖家胡同。它隱匿在繁華之下,隱匿在街頭巷尾。右側毗鄰國子監胡同,東側緊鄰安定門內大街,向東500多米就是雍和宮。千米外是煙花升起的簋街。老房子,新文明,讓胡同學堂有了一種獨特的民宿氣質--安靜,文藝,典雅,溫馨。三層空間的公共區域滿足了居民的各種休閒需求,開放式的屋頂完整地展示了檁條和椽條的建築結構。窩在角落捧書看書,圍著八仙桌喝茶聊天,或是一個身居高位的人望著窗外發呆,一切可以虛度的光陰,都是人生的一筆小財富。
  • 老胡同
    沂蒙山的住家宅院都是合院形式,幾個合院串起來就成了列,列與列之間就夾出了一道道胡同。好歹遇上個人,攙著回家,哆哆嗦嗦中,故事就出來了——這胡同裡有大黑狗擋和小白兔子精,遇到了,就眼前乎黑,走路就走不動!這一傳十,十傳北,合村人都知道這胡同邪乎了,一到上黑影,小孩子們誰也不敢入胡同半步!這大人都嚇尿了,我們小孩進去還不被吃了呀!於是,後漢沿的恐怖胡同名聲大振,連附近村子都知道了!
  • 北京國際設計周丨胡同博物館的文化裂變
    或者,簡單些,來北京東四胡同博物館,作為2020北京國際設計周分會場,體驗胡同文化展、胡同創意市集、胡同非遺工坊、胡同演藝、胡同文化大師沙龍五大版塊的活動,可謂將「風」、「俗」、「人」、「情」匯集至一處,讓你身臨其境的感受在人潮中,聲、色、律、動,活靈活現的北京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