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直面新冠「大考」 共佑人類健康福祉

2020-12-17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特稿:直面新冠「大考」 共佑人類健康福祉

新華社記者張忠霞 葛晨

新冠疫情是百年來全球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影響範圍之廣、病亡人數之多、抗擊難度之大,歷史罕見。

世紀大疫,是對世界的一次集體「大考」。回首這「疫」年,人們更加真切地意識到,人類命運休戚與共,各國必須攜手合作,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共同佑護人類的地球家園。

(小標題)「疫」之考:百年一遇大流行病突如其來

當地時間2020年1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日內瓦宣布,新冠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拉響了全球公共衛生的最高級別警報。接下來6周裡,全球確診病例從不足萬例飆升至12萬例。譚德塞於3月11日宣布,新冠疫情從特徵上可稱為大流行。

歷史上,重創人類社會的傳染病大流行曾多次出現。14世紀中葉,被稱為「黑死病」的鼠疫席捲歐洲,約三分之一人口死於這場瘟疫。1918年暴發的西班牙流感,在全球造成幾千萬人死亡。但多少人能想到,進入21世紀,傳染病大流行仍然給人類生命健康構成巨大威脅!

世衛組織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數以「加速度」飆升,6月29日達到1000萬例,之後每增加1000萬例的時間不斷縮短:44天、37天、31天、21天、17天,在11月26日超過6000萬例後,又於12月13日突破7000萬例。

打開疫情統計地圖,地球上幾乎沒有國家倖免。與歷史上大疫相比,新冠疫情防控難度大,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病毒太過「狡猾」,具有高隱蔽性等特徵。人們至今仍難說已徹底了解新冠病毒,仍有許多科學問題有待解答,比如病毒傳染性與致病力會否減弱等。從防控實踐看,在防疫情與保經濟之間怎樣保持平衡,防控常態化怎樣做得更好,考驗著各國治理能力和水平。個別國家政客散布疫情虛假信息,自身抗疫不力卻企圖「甩鍋」他國,幹擾了國際抗疫合作大局。

(小標題)「疫」之戰:「隧道盡頭的光芒」已現

站在年底復盤這場戰「疫」,世界作為一個整體以及不同國家交出的「答卷」如何,讓人看得更加清楚。人們同時越來越相信,「這將是歷史上第一個可以控制的大流行病」。原因有三:在第一時間對疫情及病毒有了科學認識;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出有效防控措施;藥物和疫苗科研攻關迅速推進,尤其是疫苗研發進展順利,讓人開始看到「隧道盡頭的光芒」。

與幾十年前不同的是,基因組測序等技術的飛速發展讓人類「破譯」未知病毒的時間大幅縮短。比如,中國從發現新冠疫情到分離出病毒毒株,前後只用了一周;從病原體分離到初步研發出檢測試劑盒,只有3天。中方第一時間分離鑑定出病毒毒株並向世界共享病毒全基因組序列,為全球科學家展開藥物、疫苗、診斷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礎。

在抗疫實踐中,各國民眾也逐漸接受了從戴口罩到保持社交距離、從快速識別病例到全面追蹤密切接觸者、從隔離病例到必要時「封城」等一系列科學防疫舉措。孩子們開啟網課模式、成年人遠程辦公……各種新技術不僅助力抗疫,也促進疫情期間人們「雲上」學習、工作和生活方式的轉型。

新冠藥物和疫苗的研發進展之快前所未有。世衛組織迅速召集全球科學家,擬定新冠科研「路線圖」,確定了中短期科研重點。藥物研發「兵分多路」,現有藥物加緊篩選,特效藥研發夜以繼日,中醫藥效果也受到關注。中美歐等研究人員多線推進,第一時間著手研發不同技術路線的新冠疫苗。

近期,頻頻傳來關於新冠疫苗的積極消息:阿聯、巴林給予中國國藥集團新冠滅活疫苗正式註冊,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與美國輝瑞製藥有限公司合作研發的疫苗在英國、美國等國獲批緊急使用,法國、羅馬尼亞、葡萄牙、墨西哥等國發布接種戰略,俄羅斯、英國和美國啟動大規模接種。

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總編輯理察·霍頓說,他目睹過世界各地的許多流行病和人道主義緊急狀況,但「從未見過全球科研界作出如此迅速的反應」。

(小標題)「疫」之啟:團結合作是最有力武器

歷史上,每次疫病流行都讓人類付出慘痛代價,但人類社會也在與疫病的鬥爭中進步。「黑死病」讓人們開始反思城市整潔的重要性,19世紀的霍亂引發了大規模的城市再開發計劃,西班牙流感讓人們意識到社會公共衛生系統幹預和流感預防的重要性。新冠疫情,又會給世界帶來什麼啟示?

首先,團結合作是人類抗擊疫情最有力的武器。病毒沒有國界,疫病不分種族。面對新冠這個全人類共同的敵人,各國唯有同舟共濟、守望相助,才能共克時艱。正如譚德塞所言:「在所有人都獲得安全之前,沒有人是安全的。」在這場大流行的不同階段,包括中國在內,各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不同形式協調合作,正彰顯了相互支持和團結的精神。

其次,主要大國應當發揮表率作用,提供更多全球公共產品,承擔大國責任,展現大國擔當。中國在做好自身防疫工作同時,發起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全球人道主義行動,向150多個國家和9個國際組織提供抗疫援助,為有需要的34個國家派出36個醫療專家組,並宣布中國新冠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國際社會普遍稱讚,中國為推動抗疫國際合作樹立了典範。

第三,尊重科學。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反覆強調:「這是一個講科學、求團結的時刻。」歷史上,人類戰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面對充滿未知數的新冠病毒,中國等國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為人類戰「疫」增強了信心。環顧全球,也有個別國家奉行政治優先策略,貽誤戰「疫」時機,疫情不斷加劇,嚴重程度令人震驚。

第四,生命至上。中國在新冠「大考」中經受住了考驗,重要一點是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各國國情不同,在面對疫情大流行時可能會採取不同的應對模式,但生命重於一切,生命權、健康權作為「關鍵人權」,應該成為各國抗疫的根本出發點。

譚德塞曾說:「單槍匹馬,我們必輸無疑;萬眾一心,我們一定能贏。」新冠「大考」表明,各國人民生命健康從未像今天這樣休戚與共、緊密相連。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未來各種新發傳染病可能還會不斷侵襲人類,但只要各國攜手共同佑護人類生命和健康,就一定能戰勝新冠疫情和其他公共衛生危機。(參與記者:郭洋、柳絲)(完)

相關焦點

  • 太極拳申遺成功為人類健康增福祉
    資料圖12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陳恩堂表示,這是中國武術奉獻給世界人民的寶貴財富,是全球數億太極拳習練者的驕傲與榮耀,必將全面推動太極拳在世界範圍的普及推廣,為增進人類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貢獻。
  • (體育)中國武術協會:太極拳申遺成功為人類健康增福祉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周欣)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陳恩堂21日表示:「這是中國武術奉獻給世界人民的寶貴財富,是全球數億太極拳習練者的驕傲與榮耀,必將全面推動太極拳在世界範圍的普及推廣,為增進人類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貢獻。」
  • ...經受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擊新冠肺炎...
    2020-09-08 10:58:12來源:FX168 習近平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在過去8個多月時間裡,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經受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重大戰略成果,創造了人類同疾病鬥爭史上又一個英勇壯舉!
  • 直面新冠病毒的守望者——記延安市疾控中心檢驗科
    直面新冠病毒的守望者——記延安市疾控中心檢驗科 發布時間:2020-04-01 16:33:52
  • 30個省市自治區近6000萬學生復學 學校直面「大考」
    「校園裡的朗朗書聲是社會恢復正常秩序的重要標誌」   近6000萬學生復學,學校直面大考學段復學總人數接近6000萬,佔總學生數的1/5,教育系統面臨的「大考」剛剛開始。   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日前表示,全國的開學工作已經全面展開,「我們已經持續了三個月的疫情防控工作,在開始陸續開學的時候,我們教育系統真正進入抗擊疫情大考的時期,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僅不應該懈怠,還要更加提高警惕。」   目前開學將面臨哪些風險?
  • 宣言:大戰大考煉真金
    原標題:宣言:大戰大考煉真金 新華社北京9月15日電 大戰大考煉真金 宣言 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開宗明義指出:「在過去8個多月時間裡,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經受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重大戰略成果,創造了人類同疾病鬥爭史上又一個英勇壯舉
  • 日本東北福祉大學等機構向清華大學捐贈物資共抗新冠病毒
    人民網北京2月11日電 在中國遭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日本東北福祉大學等機構捐贈大量物資,定向提供給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抗擊疫情。截至目前,共收到普通口罩20000餘個,醫用N95口罩1000餘個,護目鏡100餘個,分別由日本東北福祉大學、日本東北福祉會,國際禪文化交流會、日本經濟新聞社等機構捐助。據了解,清華大學與東北福祉大學從2002年起就籤訂了國際交流協議並一直保持交流合作。
  • ...公共衛生與健康事業進步 為人類健康福祉貢獻清華力量 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的成立,是清華大學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積極承擔使命的歷史性舉措,也是應對全球重大公共健康問題而及時作出的「學科響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作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 【重磅】宣言:大戰大考煉真金
    2020年9月16日《人民日報》頭版  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開宗明義指出:「在過去8個多月時間裡,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經受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重大戰略成果,創造了人類同疾病鬥爭史上又一個英勇壯舉。」
  • 日本東北福祉大學等機構向清華大學捐贈物資共抗新冠病毒
    人民網北京2月11日電 在中國遭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日本東北福祉大學等機構捐贈大量物資,定向提供給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抗擊疫情。截至目前,共收到普通口罩20000餘個,醫用N95口罩1000餘個,護目鏡100餘個,分別由日本東北福祉大學、日本東北福祉會,國際禪文化交流會、日本經濟新聞社等機構捐助。 據了解,清華大學與東北福祉大學從2002年起就簽訂了國際交流協議並一直保持交流合作。此次武漢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後,日方主動聯系清華大學相關院系開始商定捐助事宜,次日東北福祉大學便寄出了防疫情第一批救援物資。
  • 外交部:沒人比中國政府更關心臺胞健康福祉
    臺灣同胞是我們的骨肉同胞,沒有人比中國中央政府更關心臺灣同胞的健康福祉。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放眼全球,到處都在緊張抗疫,與病毒爭奪時間、搶救生命。但在全球戰疫的過程中,依然有著種種不協調的聲音。全文如下關於《經濟學家》雜誌3月28日刊登的臺北駐英國代表處代表林永樂的來信,我想聲明,沒有人比中國中央政府更關心臺灣同胞的健康福祉。武漢疫情發生後,國家衛生健康委及時主動向臺灣地區通報疫情信息。1月中旬,應臺灣地區相關部門請求,臺灣地區專家到武漢進行了實地全面考察,並同參與疫情防控和患者治療的大陸專家進行了交流。
  • 中國記「疫」:面對「大考」,中國如何書寫戰「疫」答卷?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記「疫」:面對「大考」,中國如何書寫戰「疫」答卷?中新社北京5月14日電 題:面對「大考」,中國如何書寫戰「疫」答卷?中新社記者 王祖敏一場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成為人類共同面臨的「大考」。
  • 書寫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疫"篇章——記習近平主席推動新冠...
    塞爾維亞政府16日說,由中國捐贈的首批1000個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已於15日夜送達貝爾格勒,幫助塞爾維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新華社發(塞爾維亞政府供圖)合作篇:「團結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3月26日,一場特別峰會吸引全世界目光。二十國集團成員和嘉賓國領導人以及相關國際組織負責人以視頻方式「相聚一堂」。
  • 特稿:奏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強音——記習近平主席出席上合...
    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 特稿:奏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強音——記習近平主席出席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以及巴黎和平論壇新華社記者陳杉 王雅晨 商婧特殊之年,特殊的中國元首「多邊外交月」。
  • 中國抗擊新冠病毒先進的方法
    各人根據實際情況,採取戴口罩、穿防護服、戴手套、勤洗手、不聚餐、不聚會、保持社交距離等手段,阻斷病毒人傳人;(二)、結合中西藥傳統、保守治療方法,針對病毒發病症狀,在沒有特效藥治療的情況下,利用中西藥、呼吸機、針灸等治療方法,對病人進行減輕、減弱病毒攻擊人體強度的治療方案,延緩病毒致命攻擊人體的時間,延長病人生命,導致產生抗體、提高免疫力從而實現自愈;(三)、加強防控措施,以人民為中心,一切為了人民的健康福祉
  • 澳名廚帶貨「新冠治療儀」挨罰
    【新華微特稿】澳大利亞一名知名廚師24日遭罰款2.5萬澳元(約合1.6萬美元),原因是宣稱一種照射儀器可以治療新冠肺炎。皮特·埃文斯本月早些時候在社交媒體「臉書」直播時說,名為BioCharger的照射儀器有抵抗新冠病毒的功效。
  • 特稿:重返校園與防控疫情間的慎重選擇——新冠疫情下全球開學季一覽
    新華社北京8月30日電特稿:重返校園與防控疫情間的慎重選擇——新冠疫情下全球開學季一覽新華社記者趙嫣「現在新冠疫情依然非常嚴重。這樣的情況下能開學,真的又開心又緊張。」日本東京都白金之丘學園8月25日迎來秋季學期第一天,在校門口迎接學生的副校長渡部理惠子說。
  • 新冠是美國的「人類清除計劃」的開始嗎
    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到現在差不多有一年了,雖然我國以及亞洲周邊國家控制的還算可以。但是南非,英國等地方都出現了新的新冠病毒的變異體。從總體觀念看來,整個星球的處境都不太好。那之前有消息說,比爾蓋茨的基金會在今年四月,宣布投入數十億美元用於新冠疫苗的研究,
  • 全球寵物診斷領導品牌愛德士官方發布 未顯示犬貓新冠病毒陽性
    緬因州韋斯特布魯克2020年3月25日 /美通社/ -- 當前,在世界各國新冠肺炎疫情迅速擴散態勢之下,「病毒究竟是如何傳播的」成為了焦點。憂心忡忡的寵物主人也想知道:引起新冠肺炎的潛在病毒是否能傳染給貓和狗,再從寵物傳染回人類嗎?
  • 新冠病毒遠比「非典」病毒更容易感染人類結膜和上呼吸道
    (健康時報記者 王振雅)5月8日,香港大學醫學院官網發布了一項最新研究,研究發現,新冠病毒遠比「非典」病毒更容易感染人類結膜和上呼吸道,新冠病毒的感染程度與2009年甲型H1N1流感感染程度相似。該研究已於5月7日發表在權威雜誌《柳葉刀·呼吸醫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