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原油寶」真真是投資慘案了……|小編頻道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愉見財經

整理 | 愉小編

參考 | 中國基金報、每日經濟新聞 等

今兒有人問我,原油期貨都跌成負數了,開車加油什麼時候能免費、或者被加油站倒貼錢?

嘿醒醒。神回答是:雨水不要錢,但自來水還是收費的。

好了「愉記段子手」暫告段落,言歸正傳。今晚「愉見財經」要來聊個「慘案」了。

這兩天,我們頻頻「見證歷史」:先是驚嘆於一場」負油價」的罕見奇觀,今天其續集再讓我們「大開眼界」——中國銀行的「原油寶」捅了大簍子。

4月20日晚,原油期貨價格大跌305.97%,收於每桶-37.63美元,首次收於負值,對中國銀行「原油寶」(即個人帳戶原油業務)產品的投資者造成的直接影響就是資金遭「血洗」,甚至出現「穿倉」——保證金賠光的同時還需要向「倒貼」銀行兩倍的資金。

嗯,以為是抄底,沒想到是「跳坑」。一般我們買股票,最多也就是本金都虧完了,而買入中行這款產品,不僅本金沒了,竟然還得給中行倒貼錢???

還有人戲稱,「連P2P都成良心產品了!」

中行某市分行領導已被監管約談

Y

據21世紀經濟報導,上午,中行長三角地區某市分行,陸續有當地客戶看到媒體報導,並與該分行聯絡協商,沒有得到明確答覆。下午,又有客戶去到當地銀保監局投訴,希望得到說法。隨後,監管要求中行該市分行領導當面匯報,要求做好客戶安撫,根據總行方案與客戶協商。

針對此事引發的大量爭議,22日晚間,中行發布「關於原油寶業務情況的說明」回應。這是當天與原油寶相關的第三條公告,也是字數最多的一條。

叫苦連天的投資人,要倒貼錢?

Y

中國銀行原油寶的投資者們不但虧了本金,還要向銀行倒貼錢。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少投資人叫苦連天。

不少原油寶投資者開始收到中國銀行追加交割款的簡訊,「我行原油寶產品的美國原油合約已參考CME官方結算價進行軋差或移倉。請多頭持倉客戶根據平倉損益及時補足交割款。」

據上證報報導,董女士。據她講述,之前她從未進行過原油類品種的交易和投資,前段時間看原油價格跌得有點猛,身邊有朋友買了並賺了點錢,她就「小買」了一點美國原油試試,買入價是20美元左右,已經是此前的最低價了。結果沒想到不僅虧了保證金,還得倒賠銀行。

「我還算好,賠的金額還在能接受的範圍內,身邊有些金融圈的虧得多,都在朋友圈曬了截圖。」董女士說:「我們現在也只能等著。」

網友還吐槽稱:「買銀行的產品,還能讓我場外賠錢?銀行說好的50%提醒和20%斬倉風控完全沒提示。」

另外,網絡有張截圖顯示,投資者的開倉成本為194.23元/桶,本金為388.46萬元,目前總體虧損920.7萬元,倒欠銀行532.24萬元。這部分穿倉虧損銀行已要求投資者賠償。但該圖的真實性尚未得到中國銀行回復。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原以為只是虧損4萬,結果平倉損益顯示是-418770元,這麼多錢我怎麼還?」中行原油寶產品購買者李嘉(化名)表示。

對此,今日,網傳中行下發重要安全提示,稱要與原油寶客戶做好溝通。

中國銀行幾大爭議

Y

1、中行移倉太晚

多位原油寶投資者,認為中行產品設計存在缺陷,沒有及時幫助投資者移倉、沒有及時平倉止損、風險提示不足、細節和時間節點沒對應等,應對他們蒙受的巨大損失負責。

據凱豐投資提供的一張WTI合約機構移倉時間圖表示,在4月21日最後交易日前,美國最大原油基金USO在4月8日-4月14日辦理移倉,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在4月14日辦理記帳式原油WTI05合約移倉,都比中行移倉早。

2、原油寶產品設計存在問題

據鳳凰財經報導,「按照協議條款,中行的操作沒有問題,但是他們自己確實沒有及時反應,而且產品設計本身確實有問題。」多位業內人士表示。

一位機構投資人士指出,從本質上來說,這麼多金融產品,掛鈎在一個只能實盤交割,而且交割條件如此嚴格的合約上,本來就是設計缺陷。

「這次的事情在交易協議上可能很難判,較於個人投資者,該協議更傾向中行的立場。但以中行持有頭寸的體量,考慮近期市場行情,中行反應確實過慢了。上禮拜CME交易所改變規則時中行就應有所警覺,而等到中行開始移倉/平倉操作時,已難在市場找尋合適對手方和合適的價格,只能血虧出貨。「天首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陳成稱。

一位參與設計過類似期貨產品的某國有行投資經理表示,這次投資原油寶的投資者「翻車」,既暴露了相關產品設計的缺陷,也警示業界,期貨產品投資和期貨產品設計需在幾方面進行改進。

「參與境外期貨交割的產品,銀行投資經理必須要緊盯國際市場交易規則的變化,當國外交易對手都選擇移倉時,中行也該充分意識到風險水平。」他認為。

3、保證金制度成擺設

原油寶交易界面明確寫明是「保證金充足率低於20%時,系統將按照單筆虧損比率從大到小順序的原則對未平倉合約產品進行逐筆強制平倉。

中行原油寶協議中規定跌20%保證金時強制平倉,為何在跌至20%時,中行沒有進行強制平倉操作,這是否屬於中行方面的操作失誤?

新京報援引中行客服回應稱,原油寶若為合約最後交易日,則交易時間為8:00-22:00,超過22:00銀行則不會進行強平操作,而保證金是在昨晚十點後跌至20%以下的。

記者查詢中行原油寶產品簡介發現,其中「服務渠道與時間」一項確實說明了「若為合約最後交易日,則交易時間為當日8:00至22:00」。也就是說從條款上來看,中行確實不存在操作失誤的問題。

專家對紙原油的投資建議:不要投資

Y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教授、博士生導師高新偉表示,現在投資者如果要買紙原油,要買7月份的,不要買6月份,以看跌為主,就不要再買看漲。另外,投資者投資紙原油的時候心態要放平,遵循少量、適量參與的原則。另外,要跟著大趨勢走,千萬不要特立獨行。

不過,對於大多數投資者而言,高新偉表示,建議不要碰這類投資,因為首先移倉成本很高,「一個月的移倉費差不多是每個月百分之一點多,一年就是十幾個百分點,一年的收益率才有多少?」。其次,預測本身很難。

此外,不少分析人士均表示,很多投資者並不清楚期貨的遊戲規則,這種情況下進入市場就是被割的韭菜。

相關焦點

  • 中行原油寶事件給我們哪些啟示
    近日中行原油寶事件成為爆炸性新聞。「一夜倒欠銀行500多萬元」「全世界都跑了,就中行沒跑」不斷刷屏……有媒體稱,此次原油寶事件,使中行客戶總計虧損4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00多億元。針對此次的原油寶事件能夠給予我們的啟示又有哪些呢?首先金融機構要考慮自己是否真正有能力提供這個產品。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 中行「原油寶」事件 銀行到底要不要承擔責任?
    近期,向我們團隊諮詢中行「原油寶」索賠的金融消費者非常多,為便於大家了解中行「原油寶」事件的始末,我們團隊根據現有公開資料整理出如下圖1:在中行「原油寶」事件中,金融消費者最關心的兩個問題是,金融消費者是否需要向中行補足「原油寶」穿倉的損失?中行是否需要對金融消費者進行賠償?
  • 中行「原油寶」事件,投資者該補足交割款嗎?
    4月22日,媒體報導了中國銀行「原油寶」巨虧事件,創下有史以來第一次負值。據稱此次交易將導致投資者虧損達到人民幣300億元。22日,中行向投資者發送「催債」簡訊,稱原油寶美國原油合約已參考CME官方結算價進行軋差或移倉:▲投資者收到中國銀行要求補足交割款的簡訊(圖/網絡)簡訊同時指出,「請多頭持倉客戶根據平倉損益及時補足交割款」。
  • 陳欣:中行「原油寶」設計存在缺陷嗎?
    美國WTI原油5月期貨合約暴跌至負價格,中國銀行發布的「原油寶」系列產品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因此產品蒙受巨額損失的投資者集體維權。中行「原油寶」設計是否存在缺陷?對此,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陳欣受邀撰文,分享觀點。
  • 原油寶迷霧:中行是誰的做市商?由誰來監管?
    我去她帳戶才發現是中行的原油寶,她現在只知道9萬的本金沒有了,還不知道要倒賠銀行20多萬呢!」4月23日,家住北京的李女士表述,自己母親所在的社區老年群中,還有不少大爺、大媽購買了該款產品,銀行網點此前也有推薦過。母親退休金每月3000多,後續的欠款要自己替她償還。「為什麼這種本金虧光,還要倒賠三倍的產品能放理財頻道?
  • 銀保監會回應中行「原油寶」巨虧:儘快查清問題!
    銀保監會回應「原油寶」巨虧: 要求中行儘快查清問題 4月30日晚間,中國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就中行「原油寶」事件作出回應。 其中有幾個要點。
  • 中行啟動系列人事變動 「原油寶」事件或為動因之一
    本次其他調動方面,中行副行長孫煜將任中銀香港總裁,同時卸任中行黨委委員、中行北京分行行長;中行人力資源部總經理王志恆將任中行北京分行行長;中行北京分行副行長黃新斌擬任中行福建分行行長;而中行江西分行行長蔡興華則擬任總行行政事業管理部總經理。中行相關人士未否認這一消息。銀行知情人士透露,王衛東此次變動是受「原油寶」事件影響。
  • 中行回應原油寶業務 投資者炸鍋:一夜巨虧900萬
    中行原油寶「七宗罪」:交易記錄消失,移倉反應拖沓,保證金成擺設中行回應原油寶業務4月22日晚間,中國銀行發布關於原油寶業務情況的說明。中行表示:原油寶產品掛鈎境外原油期貨,類似期貨交易的操作,按照協議約定,合約到期時會在合約到期處理日,依照客戶事先指定的方式,進行移倉或到期軋差處理。
  • 原油寶事件繼續發酵 中行市值縮水超200億元!業界人士喊話「原油寶...
    圖為昨下午14:58分美原油期貨6月合約價格  曾多次參與CME原油期貨市場交易的投資者老範對此評論到,中行原油寶事件在國際市場已經告一段落,但此次事件暴露的深層次難題也開始呈現在大家面前。值得深思的是:中行原油寶為什麼掛鈎美油期貨合約?國內原油期貨不「香」嗎?  世紀之問的隆隆之聲響於雲霄!  各種「寶寶」們掛鈎產品均為境外期貨品種  實際上,除了中行原油寶外,工行、建行等其它大行的「XX油寶」、「貴金屬寶」等各種「寶寶」們,相當一部分底層交易框架中掛鈎的均是境外交易所的相關期貨合約。
  • 「原油寶」試水和解 中行承擔負價虧損賠償20%保證金
    摘要 【「原油寶」試水和解 中行承擔負價虧損賠償20%保證金】海外極端負油價導致的中行「原油寶」投資者大面積爆倉事件,最近有了新進展。
  • 「原油寶」第一案開庭!中行已吃5050萬元罰單
    中國銀行金融衍生品種交易糾紛一案;由於此次是原油寶事件發生後的首次開庭,因此也被稱為原油寶事件「第一案」。「第一案」中,當事人柏先生投資本金總計18萬元。美原油期貨2005合約4月21日是最後一個交易日,而中行原油寶4月20日展期,正巧碰到了歷史上最低結算價-37.63美元。
  • 「原油寶」衝擊波:中行促CME調查,監管反饋投訴,多銀行暫停交易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在客戶保證金之外,中行尚未對「原油寶」投資者追繳欠款。另外,目前部分投資者的投訴得到了來自監管部門的反饋。中行還表示,已委託律師正式向CME發函,敦促其調查4月21日原油期貨市場價格異常波動的原因。受到此次「原油寶」事件波及,多家銀行目前已經全線暫停帳戶商品開倉業務。
  • 中行原油寶清算爭議:移倉交割有時差?一夜暴「負」誰埋單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中行原油寶清算爭議:一夜暴「負」誰埋單美國原油一夜暴「負」帶來的負面影響,對於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的投資者們來說,不僅是虧完了本金這麼簡單。4月22日,中國銀行公告稱,原油寶產品跟隨WTI原油5月期貨合約CME官方結算價-37.63美元/桶進行結算或移倉。並稱,鑑於當前的市場風險和交割風險,中行自22日起暫停客戶原油寶(包括美油、英油)新開倉交易,持倉客戶的平倉交易不受影響。這令不少中行原油寶的投資者愕然。
  • 原油寶慘案!中行動手從帳戶劃錢 不還錢上徵信!
    來源:數據寶作者: 範璐媛 梁謙剛 昨天數據寶關於原油寶客戶爆倉的報導引發了粉絲的熱烈討論不少粉絲在後臺踴躍留言,分享了自己投資原油寶的經歷,也對一些規則提出了自己的質疑。他身邊一起投資的朋友多數都在上周最後兩個交易日平了倉,成功躲過一劫。就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及交易規則,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質疑。第一,每次原油大行情來的時候系統都很難登錄,沒法交易。從他向證券時報·數據寶記者提供的截圖可以看到,在4月2日和4月3日原油價格出現大幅反彈時,系統提示網絡不穩定或繁忙。
  • 中行被罰5050萬!「原油寶」事件處理結果來了,認定存在四大違法...
    同時,鑑於當前的市場風險和交割風險,該行自4月22日起暫停客戶原油寶(包括美油、英油)新開倉交易,持倉客戶的平倉交易不受影響。4月22日晚間中行發布關於「原油寶」業務情況的說明。4月24日中行發布關於「原油寶」產品情況的說明。中行稱,對客戶在疫情全球蔓延、原油市場劇烈波動情況下,投資「原油寶」產品遭受損失深感不安,並一直在積極傾聽大家心聲和市場關切,全面審視產品設計、風險管控環節和流程,在法律框架下承擔應有責任,與客戶同舟共濟,盡最大努力維護客戶合法利益。
  • 中行原油寶事件啟示:理財虧到負數,還要「買者自負」嗎?
    可能太久沒接觸銀行理財了,說實話,如果不是最近的中行原油寶事件,兩分鐘金融還不知道原油還能這樣投資,也很難想像在沒有槓桿的情況下,銀行理財還能虧到負數!但是從部分媒體的調查來看,此次在原油寶中虧錢的投資者,恐怕大部分連「穿倉」這個詞都沒聽到,更不用說能充分知悉風險了。換句話說,這種高風險的投資品,理論上並不適合這些投資者!那麼問題來了:在該事件中倒欠銀行的投資者,到底該不該「買者自負」、自認倒黴呢?
  • 中行「原油寶」確定負值清算,投資者虧完本金還要倒...
    讓中行原油寶投資者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4月22日,中行發布最新通知,稱「經該行審慎確認,美國時間4月20日,WTI原油5月期貨合約CME官方結算價-37.63美元/桶為有效價格,……請多頭持倉客戶根據平倉損益及時補足交割款……」。
  • 中行原油寶事件是個「帶血」的教訓:「逆趨者,必失敗!」
    ——孫中山孫中山先生說的道理同樣適用於投資界。做投資的第一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規則就是:順勢而為。在上漲趨勢中,要做多;在下跌趨勢中,要做空。但是,很多投資者都做反了:在上漲趨勢中,不斷猜頂,做空;在下跌趨勢中,不斷猜底,做多。例如,在這次的中行原油寶事件中,投資者就是因為逆勢抄底而虧損的。
  • 國際負油價餘波未了:香港證監會發文警示 中行就原油寶再發說明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國際負油價餘波未了:香港證監會發文警示 中行就原油寶再發說明 原油期貨負油價衝擊波仍在發酵。疫情下發生的中行「原油寶」事件亦像一面鏡子,照見了各方的「人性」。當天晚上,目光投向「原油寶」當事人中行:自稱「原油寶」做市商的中行,本身並不具備CME的做市商資格,但中行旗下中銀國際下設商品期貨(美國)系CME 會員,即通過子公司參與國際原油市場的交易。銀行體系而言,其對散戶還是以產品形式來運作。
  • 稜鏡丨中行原油寶穿倉記:投資者大多不懂期貨 被理財經理推薦購買
    「原油寶」是中國銀行旗下一款掛鈎境內外原油期貨合約的交易產品,因美國原油對應的基準標的「WTI原油期貨合約」於4月20日歷史上首次收於負值,跌到驚人的-37.63美元/桶,在中行確認這一價格有效之後,原油寶的多頭投資人除了虧光本金,還倒欠銀行兩三倍於投資本金的債務,遭遇嚴重「穿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