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1月7日訊(記者 陳勵 孫潔)近日,由農業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中國國際貿促會農業行業分會主辦,美國海洋展覽有限公司海外協辦的第十七屆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在大連市世界博覽廣場隆重開幕。各參展省市領導、各參展國駐華大使及其他使館代表以及百餘家企業代表參加了開幕活動。開幕活動後,中國網記者特邀威海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王傳良接受專訪,他向記者詳細介紹了威海市海洋漁業的發展現狀、相關政策以及未來的產業前景。
威海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王傳良接受採訪(攝影/中國網 林禮翔)
據王傳良副局長介紹,威海市多年來依靠突出的資源優勢、優良的海域條件、科學的體制安排和深厚的民間基礎,牢固樹立生態、和諧、可持續的發展理念,圍繞建設現代漁業的中心目標,加快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規範漁業開發,保護生態環境,威海全市漁業保持了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2011年全市海洋漁業實現水產品產量218萬噸,實現產值718億元。王傳良副局長指出,海洋漁業已成為威海全市農業的主導產業,也是全市海洋經濟的支柱產業。
在談到威海關於海洋漁業所開展的工作時,王傳良副局長指出,堅持產業推進、質量監管、品牌推廣並舉,做優做亮威海的特色產業——海參產業。建立了海參產業發展聯席會制度,在國內率先成立了海參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出臺了《海參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暫行規定》,實施育苗、養殖、加工、流通、消費等全產業鏈監管。同時,威海市還培植了一批優勢產業集群,以遠洋漁業、生態養殖和精深加工為重點,壯大規模。提升檔次,加快集群發展,其中海帶養殖居全國首位,海參、鮑魚、河豚、扇貝等居山東全省首位。從而打造了一批漁業龍頭企業,像主營海參的山東好當家海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威海雙舉海參,以魚釀醬油聞名國內外的威海浦源食品有限公司,圍繞海帶進行產品開發的山東海之寶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威海泰祥集團和威海市宇王集團等食品深加工代表性企業。
威海市在大連漁博會的展臺現場(攝影/中國網 林禮翔)
就今後威海市海洋漁業轉型和升級的規劃,王傳良副局長指出,經過調查研究,威海市初步確定了漁業轉型升級的總體思路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抓住藍色經濟區建設的有利時機,積極推進工作理念和機制體制創新,以科技興海和品牌培育為抓手,高效利用資源和空間,大力發展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水產品生產,優化傳統產業,提升優勢產業,擴大新興產業,推動威海漁業加快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由資源投入驅動型向科技進步驅動型轉變,形成以現代科學技術和設施裝備為支撐、形成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素質優良、環境良好、帶動力強的現代海洋漁業體系,全力推進由漁業大市向漁業強市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