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有多久沒有和孩子說過話了?一位語言矯正師這樣問過很多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的父母。因為對語言矯正師來說,父母們有沒有認真教導過孩子說話,有沒有和孩子好好說過話他們可以看出來,因為孩子的語言表現不會撒謊。
和孩子說話,其實是一個異常簡單的問題,回到家和孩子打個招呼也算說話,讓孩子好好吃飯、好好睡覺都算是說話。可什麼才是好好說話呢?從孩子出生到長大教著他認識字音、引導孩子理清的語言邏輯、讓孩子充分表達。
可是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的父母想一想,在這些方面你們做了多少?這不是站在道德高地上的指責,而是讓你們回想一下在孩子出生後你們有沒有注意過孩子的語言發展,有沒有認認真真地教過孩子認識一下最基礎的那些拼音,哪怕是「a、o、e、y、w、u」呢!
很顯然沒有,因為很多人白天要忙於工作、晚上還要回家刷某音、煲劇,哪有多餘的時間和孩子在一邊交流感情。這樣的父母雖然不多,但對孩子的影響卻相當深刻,因為「放任」讓語言原本正常發展的孩子越來越跟不上同齡孩子的腳步。
怎麼做才能避免語言發育遲緩的出現呢?
1.多和孩子交流,引導他說話
語言技能不是生而知之,它需要經過後天不斷的練習才能慢慢掌握,逐漸達到融會貫通的地步。很多家長往往不會給孩子這樣的機會,比如在一些家庭中父母會無條件地迎合孩子,結果導致孩子既不會說話,也不知道如何表達,這等於是把孩子「養廢」了。
因此,家長們要注意引導孩子說話,在家裡和孩子說話時可以用一問一答的方式與孩子交流,比如父母可以問「寶寶你要吃什麼啊」、「這是什麼東西啊」之類的話語引導孩子思考回答。
2.及時觀察孩子的語言表現
很多語言發育遲緩兒童一開始的表現雖然並不是很明顯,而且很多時候容易被父母忽視,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瞪大雙眼注意孩子的各種表現了。比如孩子在學習字音的時候速度過慢,花費時間過多的話就要確定是不是語言發育遲緩了。
類似的異常表現還有反應能力低下,比如叫孩子好幾聲才會產生反應;邏輯能力差,不知道怎樣組織完整的語言將自己要說的話很好地表達出來等等。
不管語言發育遲緩出現與否,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在很多時候決定了語言問題的嚴重與否以及兒童語言能否健康發展。如果家長們認真負責,在教導孩子說話發音的時候注意方式方法,那語言發育遲緩很難出現在孩子語言發展的過程中。
如果一開始就不注意孩子的語言發展,單純地認為語言發育遲緩只是一個小問題,在語言發育遲緩出現之後也不以為意,那我們就要擔心語言發育遲緩出現的早晚了。沒錯,這個時候不是擔心出不出現,而是擔心語言發育遲緩出現時間的早晚。
為什麼語言矯正師會特意問父母們有沒有和孩子好好說話,就是因為最近幾年語言發育遲緩出現的概率呈現增長的趨勢,而父母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卻越來越小。可這種現象並不正常,不管是什麼語言問題,父母所扮演的角色都不可替代,你們才是孩子語言發展的奠基人。
因此,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的語言矯正不僅要從孩子本身的問題入手,孩子的父母也要注意自身的問題,不要因為你們讓語言發育遲緩變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