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學作品中往往存在著這樣的描寫:那人張了張口,似乎要說些什麼,但不知怎的,終究沒有說出口,只是擺了擺手,示意他趕快離去。大家看見這樣的描寫是不是很熟悉,沒錯,這就是一種無聲的感染。
只是很多人並不清楚,這種在文學作品中常用的描寫方式卻成為了一種特殊兒童的今後歲月的常態,那就是語言發育遲緩。如果說兩三歲時的語言發育遲緩兒童還能運轉屬於他們的思維邏輯,可到了十二三歲、甚至是成年的時候,這樣的描寫就成為他們日常的經歷。
想要說出口卻不會說話,是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現在所處的語言狀態,明明內心波濤洶湧,但是當想要說出口的時候卻發現自己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因為他們以為存在的語言能力實際上還沒有發展起來就已經徹底落後了,因為語言發育遲緩導致他們全面落後同齡孩子。
想要知道語言發育遲緩為什麼會導致語遲兒童的語言能力和理解能力全面落後同齡孩子,我們就要從語言發育遲緩問題上入手,看看這個近些年逐漸興起的「明星問題」背後究竟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語言發育遲緩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兒童口頭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正常發育水平的構音障礙。智力低下、聽力障礙、構音器官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語言環境不良等因素均是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常見原因。
1.智力發展總體水平較低
不少語言發育遲緩兒童普遍具有這樣的特點:智力發展的水平要低於同齡的孩子。我們大家都知道,一個人的智力決定了他的學習能力、邏輯能力等各個方面。但是語言發育遲緩兒童卻先天如此,因此他各方面落後也就變成順理成章的一件事。
不僅如此,很多語言發育遲緩在學習新詞語和新事物的時間花費是同齡孩子的十數倍甚至是數十倍,這也就導致他們語言發展的速度越來越慢。
2.語言發展速度落後半年時間太久
在兒童語言發展的過程中有這樣一條關鍵的常識需要大家記住:兒童語言發展的速度不一,但要是孩子的語言發展速度長時間落後於同齡孩子,且落後半年以上那就說明是語言發育遲緩。大家想想,孩子的語言發展速度落後這麼久,可不是會造成各方面的落後嘛。
之前有人說過這麼一句話,令小編記憶深刻:孩子那麼小,對語言沒有多少認知,也不知道現在發生在他們身上的問題到底有多麻煩,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做父母的多費點時間和精力。的確,父母對語言問題的重視幾乎決定了孩子語言恢復的可能性。
慶幸的是,現在有很多家長開始重視起語言問題對孩子的危害,他們不僅注意發生在孩子身上的那些語言問題,還想著避免語言問題的發生。這些做法都很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語言發育遲緩逐年升高的趨勢,也為孩子語言恢復創造了時間。
可能很多父母還沒有意識到,你們在孩子語言恢復中扮演的角色不是旁觀者,而是僅次於語言矯正師的角色,正是因為有你們的存在,孩子的語言才有了更有希望的明天。
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有太多語言發育遲緩的人群也能夠具備不弱於同齡人的語言清晰度,不要錯過他們最佳的語言矯正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