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語言發育遲緩兒童想說卻說不出的樣子,父母只能掩面而泣

2020-10-15 清語語言矯正

今天故事的主角叫做菲菲,是一個三歲的女孩子,她是一個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現在雖然還能勉強說話,但是字音、語法、邏輯都很差,有時候連一句「想吃東西」都無法正常表達。

半年前,菲菲的父母偶然間發現孩子的學習能力有點差,速度也慢了下來,學會一個字音的時間遠遠超過了哥哥當初學說話的時間。一開始夫妻倆沒有太過在意,以為這是孩子學枯燥了,所以學習的進度有些慢,於是他們及時改變了學習的方式。

可是過了一個多月之後,菲菲的爸爸媽媽卻發現事情遠遠沒有他們想像的那麼簡單,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菲菲不僅學習的速度越來越慢,而且反應能力也有些差,往往要叫上好幾聲才會有所應答。


更奇怪的是,快三歲的孩子居然不怎麼說話了,即便是開口也很難說一句完整的話。發現女兒身上的這些異常後,菲菲的父母大吃一驚,擔心孩子是不是哪裡生病了,於是趕忙帶著孩子前往醫院檢查,這一查才知道,原來孩子是語言發育遲緩。

就這樣,菲菲的父母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奔波在全國各地尋找專業的語言矯正機構,希望能夠早一點解決她身上的問題,不要耽誤孩子以後的生活和學習。

語言發育遲緩究竟是一個怎樣的語言問題,為什麼大家「談之色變」?

最開始,語言發育遲緩只不過是一個導致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理解能力全面落後的構音障礙。但現在,語言發育遲緩是一個影響孩子反應能力、邏輯能力,甚至是智力發展的大問題。


根據權威資料統計,中國大約有7.4%-9.4%的孩子在語言發育方面會大幅落後於同齡人,其中有語言發育遲緩的比例為13.5%—17.5%。而語言發育遲緩自愈的孩子還不到十分之一,大多數語遲兒童要麼接受語言訓練,要麼接受語言落後的事實。

如果只是語言落後或許並非不能接受,畢竟人與人之間的語言發展速度本身就不平衡。可是五歲半之後發生在這些孩子身上的問題,卻徹底打碎了很多父母的幻想,這個問題就是認知性構音障礙,一個可能導致孩子智力永久性損傷的問題。

五歲半,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對大多數孩子來說幾乎沒有感覺的一個時間,卻讓太多的語言發育遲緩兒童墮入了「無間地獄」。誰能想到就這樣一個簡簡單單的時間點,卻成為了區分兩大語言問題的分界線。


對孩子的父母來說,他們只是沒有重視語言發育遲緩,卻沒有想到造成了這樣的結局,當他們看見孩子想說卻不能正常說話的時候,心裏面的悲痛無以言表,只能掩面而泣。如果時間能重來,他們還會不會選擇這樣做呢?

對待語言發育遲緩,小編希望所有孩子的父母都能夠和菲菲的父母一樣,在觀察到孩子身上的異常表現之後及時帶著孩子前往醫院進行矯正,避免語言發育遲緩繼續影響孩子的語言和其他方面。因為早一點進行語言訓練,孩子語言全面恢復的可能性就會更大一點。

如果到了五歲半還未曾進行語言訓練,或許到那時候我們需要注意的就不是什麼缺少連續的構音能力,而是智力的永久性損傷了。畢竟有太多的語言發育遲緩兒童因為沒有得到及時的語言訓練讓他們的一生都受到了影響。

相關焦點

  • 想說出口的卻不會說,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只能看著父母沉默
    ,這種在文學作品中常用的描寫方式卻成為了一種特殊兒童的今後歲月的常態,那就是語言發育遲緩。如果說兩三歲時的語言發育遲緩兒童還能運轉屬於他們的思維邏輯,可到了十二三歲、甚至是成年的時候,這樣的描寫就成為他們日常的經歷。想要說出口卻不會說話,是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現在所處的語言狀態,明明內心波濤洶湧,但是當想要說出口的時候卻發現自己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 由於語言發育遲緩的存在,孩子們是想說卻說不了,怎麼辦?
    當透過窗戶看見外面那些嘰嘰喳喳的孩子時,語遲兒童心中不免充滿了羨慕,他們又何嘗不想推開家門加入那些孩子的隊伍當中呢。可是語言發育遲緩的存在卻在無形中限制了他們,語言問題就像是一隻無形的大手,將他們禁錮在了一片狹小的空間當中。
  • 語言發育遲緩的兒童有哪些表現,值得父母警惕?
    事實上,老人口中所說的 「貴人語遲」≠語言發育遲緩,語言發育遲緩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兒童口頭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正常發育水平的一種語言問題,主要出現於兒童語言發育的早期。很顯然,貴人語遲並不具有這樣的表現。
  • 一直被忽略的兒童語言,更容易出現語言發育遲緩
    平時很多人都會說「流利的口才」多麼重要,對未來的人生有多大的影響巴拉巴拉。關於語言、關於說話的討論有很多,但真正落實到個人身上的時候,語言的發展似乎也沒有太過於重視,很多時候大家還是任由語言自由發展,也沒有想過幹預什麼。
  • 語言發育遲緩兒童還能不能好好說話?當然可以,但父母也要改變
    這世上最難過的事莫過於孩子站在父母面前卻不能好好說一句「爸爸媽媽,我愛你們」。也許有人會說這句話多簡單,不就是張嘴的事情。是挺簡單,但對於語言發育遲緩兒童來說,這個簡單無疑要加雙引號。對於大部分孩子而言,他們說不出「爸爸媽媽,我愛你們」是因為害羞,可對於語言發育遲緩兒童而言,他們就是單純的不知道該怎麼說這句話。
  • 說不出來、說不清楚,語言發育遲緩給孩子的是一堆問題
    ,可惜有些孩子語言發展並不會這麼乖乖聽話,從一歲半左右開始,一些細心的父母發現孩子的語言似乎有了些不同的表現,比如一個簡單的字音總是囫圇轉圜的說卻還說不清楚。有些父母想要帶著孩子去醫院進行檢查,但卻被老人攔了下來,他們帶著幾分興奮的神情告訴孩子的父母「這不是什麼問題,咱家小寶貝可能是貴人語遲,說不準以後就要出人頭地了。」雖然並不是很相信老人的話,但一些家長還是按捺住了自己的心思。
  • 語言發育遲緩:父母疑惑於孩子越來越差的語言能力
    有人說成長就是覺得自己越來越跟不上時代的一場考試,雖然這句話有失偏頗,但每個人的成長總是會和下一個時代的人拉開很大的差距。但成長又不該如此,我們想像中的成長應該是各方面都有著很大的進步,比如站在舞臺上暢所欲言,在網絡上揮斥方遒。可是時代的變化的確讓很多人越發覺得自己與這個時代越來越無法適應,他們茫然地看著這個急劇變化的社會,不知道該用什麼語言去表達。
  • 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的父母
    可是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的父母想一想,在這些方面你們做了多少比如孩子在學習字音的時候速度過慢,花費時間過多的話就要確定是不是語言發育遲緩了。類似的異常表現還有反應能力低下,比如叫孩子好幾聲才會產生反應;邏輯能力差,不知道怎樣組織完整的語言將自己要說的話很好地表達出來等等。不管語言發育遲緩出現與否,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在很多時候決定了語言問題的嚴重與否以及兒童語言能否健康發展。
  • 孩子的不配合,無動於衷,或許是語言發育遲緩在影響
    對父母來說,看著孩子從皺皺巴巴的樣子到一天天長大,再到開口叫「爸爸媽媽」是一件令他們非常驕傲和高興的事情。他們在孩子身上傾注了全部的愛,希望他能夠健健康康的長大。這是每一個父母對孩子最簡單,卻又最深沉的愛。
  • 科普|兒童語言發育遲緩你不知道的三兩事
    「我感覺我家寶貝明明挺聰明的,但就是不喜歡開口說話,看著都急人。」「孩子說話說得晚、說得不好,到底有沒有問題?」關於語言的那些事語言是人類文明發展的象徵,更是人與人之間進行交流最主要的一種方式。因此,對於嬰幼兒來說,語言交流能力的發育是其身心發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旦出現了語言發育遲緩的問題,就會對兒童的整個身心成長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 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的問題不在於想不想說,而是能不能說
    ,但對於語言發育遲緩的兒童來說,這種歧路能不走還是別走。他們更想走的還是原本的那條康莊大道,而不是現在這條長滿了荒草、充斥著怪石的羊腸小道。走得又慢,而且還容易把腳割傷。可是,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又不知道自己往哪兒走,也沒有一個人能夠告訴他們走錯了或者正確的路在哪裡。他們只能這樣摸著黑繼續走在這條路上,希望後面有人能夠過來告訴他們一聲「走錯了」。事實上,這就是現在很多語遲兒童和家長們面臨的難題。
  • 兒童語言發育遲緩,不是自閉症!
    「平時孩子和我們缺乏語言交流,幾乎都是用肢體語言。」... 孩子一系列的表現會讓家長們覺得孩子是得了自閉症嗎?甚至有的父母病急亂投醫,反而對孩子不利。其實,孩子幾歲了還不太會說話大部分是語言發育遲緩的問題!那麼,語言發育遲緩和自閉症之間到底有著怎樣的區別和聯繫,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說一說,為父母們排除煩惱。
  • 如果選擇不去改變,語言發育遲緩會變成什麼樣子?
    而語言發育遲緩兒童就不一樣了,他們的認知能力有限,各種行為之間又彼此存在著很多生疏和漏洞。於是,隨著孩子年齡越大,他們智力發展水平比較低下的特徵又顯得很明顯。而這些方面,恰恰是影響著兒童智力的成長。當有人問「如果選擇不去改變,語言發育遲緩會變成什麼樣子?」我們就可以明確地告訴對方,語言發育遲緩會變成影響兒童智力成長的一個大麻煩。事實上,當一個語言發育遲緩兒童跨過五歲半的界限後,影響他的問題將會進入一個新的類別,叫做認知性構音障礙。
  • 不能與孩子訴說的痛苦,其實是源自於語言發育遲緩
    對很多父母來說,眼瞅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是他們最開心的事情。那個原本還蜷縮在一起的小寶貝一點點的長大,粉嫩的小臉蛋和肉肉的小手成為不少家長喜愛的對象。但這些,都比不上孩子喊出那個他們夢寐已久的稱呼:爸爸媽媽。有父母說,看見孩子每天歡聲笑語的樣子他們就很開心;還有父母說,看見孩子健健康康地長大他們就很開心。
  • 不一定,那有可能是語言發育遲緩
    前段時間我們機構來了一個比較特殊的孩子,外表看起來特別秀氣,一雙眼睛也是格外的好看,但就是有一點和其他孩子不一樣,那就是極度的沉默,不管矯正師問他什麼都不回答,甚至有時候問好幾個問題都是歪著頭在那想,但就是一句話不說。安撫好孩子之後,孩子的爸爸媽媽才道出了其中的隱情,原來孩子叫做花花,已經三歲半了,大半年前檢查出是語言發育遲緩。
  • 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早期管理
    但是到小明兩歲的時候,爸爸發現小明還是只會說非常簡單的類似「爸爸媽媽」的發音,小明的父母比較著急,可爺爺奶奶卻認為是「貴人語遲」。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感覺不太對,可又說服不了爺爺奶奶。於是他們在網上查詢,其中有一些帖子說這有可能是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早期表現。
  • 兒童語言發育遲緩:什麼原因造成孩子語言遲緩
    語言發育遲緩是指兒童在理解或應用語言符號及其規律方面發生問題,或者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明顯落後於同齡正常兒童水平。兒童語言的發展,也稱為「語言獲得」,指兒童對語言的理解與獲得能力的發展。1.兒童在早期語言發育過程中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本研究顯示在兒童早期出現語言發育遲緩的男女各佔其正常比15.2%,6.2%,男女童語言發育遲緩比例為2.45∶1,提示同齡男童語言發育異常比例遠高於女童。
  • 除了父母,沒有人能理解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在說什麼
    有人問過一對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的父母這樣一個問題:「你們能夠聽懂孩子在說什麼嗎?」那對父母遲疑地搖了搖頭說道:「其實很多時候聽不太懂孩子在說什麼,所以我們就得看他的動作和眼神去猜。」 猜,這是語言發育遲緩兒童家庭中所說的最多的一個字
  • 什麼是兒童語言發育遲緩?兒童語言發育遲緩有什麼特徵?
    我是一名語言康復老師,從事語言康復訓練20年了,今天我就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概念和特徵這兩個問題。語言發育遲緩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與同齡兒童相比較得出的一個概念。所謂語言發育遲緩,專指兒童語言發育問題,所以又稱為兒童語言發育遲緩,指兒童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後於同齡正常孩子的語言發育水平,也是兒童最常見的語言障礙之一。
  • 當心是「兒童語言發育遲緩」
    「我家寶寶兩歲了,只會叫『爸爸』『媽媽』,其他的一句都不會說……」「我家孩子似乎聽得懂大人說話,但無論怎麼哄他,就是不開口講話……」在育兒過程中,不少父母都有這樣的困惑。有的家長認為娃娃開口晚沒有關係,畢竟有「貴人語遲」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