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故事的主角叫做菲菲,是一個三歲的女孩子,她是一個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現在雖然還能勉強說話,但是字音、語法、邏輯都很差,有時候連一句「想吃東西」都無法正常表達。
半年前,菲菲的父母偶然間發現孩子的學習能力有點差,速度也慢了下來,學會一個字音的時間遠遠超過了哥哥當初學說話的時間。一開始夫妻倆沒有太過在意,以為這是孩子學枯燥了,所以學習的進度有些慢,於是他們及時改變了學習的方式。
可是過了一個多月之後,菲菲的爸爸媽媽卻發現事情遠遠沒有他們想像的那麼簡單,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菲菲不僅學習的速度越來越慢,而且反應能力也有些差,往往要叫上好幾聲才會有所應答。
更奇怪的是,快三歲的孩子居然不怎麼說話了,即便是開口也很難說一句完整的話。發現女兒身上的這些異常後,菲菲的父母大吃一驚,擔心孩子是不是哪裡生病了,於是趕忙帶著孩子前往醫院檢查,這一查才知道,原來孩子是語言發育遲緩。
就這樣,菲菲的父母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奔波在全國各地尋找專業的語言矯正機構,希望能夠早一點解決她身上的問題,不要耽誤孩子以後的生活和學習。
語言發育遲緩究竟是一個怎樣的語言問題,為什麼大家「談之色變」?
最開始,語言發育遲緩只不過是一個導致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理解能力全面落後的構音障礙。但現在,語言發育遲緩是一個影響孩子反應能力、邏輯能力,甚至是智力發展的大問題。
根據權威資料統計,中國大約有7.4%-9.4%的孩子在語言發育方面會大幅落後於同齡人,其中有語言發育遲緩的比例為13.5%—17.5%。而語言發育遲緩自愈的孩子還不到十分之一,大多數語遲兒童要麼接受語言訓練,要麼接受語言落後的事實。
如果只是語言落後或許並非不能接受,畢竟人與人之間的語言發展速度本身就不平衡。可是五歲半之後發生在這些孩子身上的問題,卻徹底打碎了很多父母的幻想,這個問題就是認知性構音障礙,一個可能導致孩子智力永久性損傷的問題。
五歲半,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對大多數孩子來說幾乎沒有感覺的一個時間,卻讓太多的語言發育遲緩兒童墮入了「無間地獄」。誰能想到就這樣一個簡簡單單的時間點,卻成為了區分兩大語言問題的分界線。
對孩子的父母來說,他們只是沒有重視語言發育遲緩,卻沒有想到造成了這樣的結局,當他們看見孩子想說卻不能正常說話的時候,心裏面的悲痛無以言表,只能掩面而泣。如果時間能重來,他們還會不會選擇這樣做呢?
對待語言發育遲緩,小編希望所有孩子的父母都能夠和菲菲的父母一樣,在觀察到孩子身上的異常表現之後及時帶著孩子前往醫院進行矯正,避免語言發育遲緩繼續影響孩子的語言和其他方面。因為早一點進行語言訓練,孩子語言全面恢復的可能性就會更大一點。
如果到了五歲半還未曾進行語言訓練,或許到那時候我們需要注意的就不是什麼缺少連續的構音能力,而是智力的永久性損傷了。畢竟有太多的語言發育遲緩兒童因為沒有得到及時的語言訓練讓他們的一生都受到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