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選擇不去改變,語言發育遲緩會變成什麼樣子?

2020-12-24 楊清語語言矯正

當語言第一次出現在孩子身上的時候,帶給孩子的是一種截然不同的變化,帶給父母的則是一種新奇。孩子懵懂的感受著這種變化,父母帶著新奇引導著孩子不斷體會不同的變化。

於是,奇妙的反應開始了。

孩子的語言從簡單的「啊啊哦哦」-「爸爸媽媽」,再從「爸爸媽媽」到了簡單的詞類,比如「吃」、「喝」、「爬」,再到後面,就是比較簡單的句子,例如「我要吃東西」、「我要玩玩具」等等。

但更加奇妙的語言反應還在後面和更深層次的地方。到了兩歲左右,進入仿音期階段的孩子開始明確了「你我他」之間的不同關係,對人與人之間的不同稱呼有了不一樣的認知。

簡單來說,他知道了「我是我」,而「你是你」。

別看這個認知對成年人來說很簡單,可對於孩子來說,早一點認識到自我認知的改變,就能更好地讓孩子建立起對待世界的認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三觀」。

到了四歲左右,大部分孩子已經具備了50%左右的智力,接下來的50%會在4-7歲先掌握20-30%,而後在17歲左右徹底具備自己一生最巔峰的智力。

為什麼孩子的智力能夠在四歲前就掌握50%呢?兩個原因:

1.兒童本身認知、行為等方面的變化

智力的發展不是一個兩個方面能夠主導的,它更多是多個方面作用的結果。因此,當孩子對於世界的認知變得更全面,他們的行為之間產生深層次聯繫、心理性格逐漸成長的時候,他們的智力也會出現很多不一樣的變化。

而語言發育遲緩兒童就不一樣了,他們的認知能力有限,各種行為之間又彼此存在著很多生疏和漏洞。於是,隨著孩子年齡越大,他們智力發展水平比較低下的特徵又顯得很明顯。

2.語言的快速發展助推智力的變化

語言對兒童智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為語言是一套邏輯嚴密,且具備橫向和縱向表達的體系。從孩子掌握的字音到句子,從人稱代詞到語法結構,這些簡單卻又複雜的語言成為孩子建立思維邏輯、鍛鍊大腦最好的方式。

如果一個人從小到大不說話,甚至是很少說話,那麼他的智力發展一定會大大落後於同齡孩子。這一點在印度狼孩的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那就是一個八九歲的身體、兩三歲智力的活生生例子。

最近幾年越來越為人所熟知的語言發育遲緩,對孩子的影響就主要體現在語言使用能力無、語言邏輯混亂、理解能力差等等方面。而這些方面,恰恰是影響著兒童智力的成長。

當有人問「如果選擇不去改變,語言發育遲緩會變成什麼樣子?」我們就可以明確地告訴對方,語言發育遲緩會變成影響兒童智力成長的一個大麻煩。

事實上,當一個語言發育遲緩兒童跨過五歲半的界限後,影響他的問題將會進入一個新的類別,叫做認知性構音障礙。關於這個問題,大家只需要記住它的一個危害就足夠了:認知性構音障礙可能會造成兒童智力的永久性損傷。

除此之外,語言發育遲緩不去改變還會造成哪些影響?

語言混亂,拒絕說話

一些語遲兒童所處的語言環境比較複雜,經常出現各種語言交流,對孩子的影響極大。如果家長們不想著去改變語言發育遲緩,那麼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待得時間久了,就會容易導致語言混亂。

等孩子到了三四歲之後,對語言理解的缺失,構音能力的衰退等等因素還可能導致孩子拒絕說話。

學習能力越來越差

簡單做個比較:同樣是三歲,正常的兒童在這個階段不僅可以口齒流利地進行各種表達,有時候還能像一個小大人一樣的說一些比較成熟的話語;

但語言發育遲緩兒童不行,他們不光做不到口齒流利,很多時候學習的能力還很差,比如同齡孩子反覆念上幾遍就會的字詞,他們花費十幾倍的時間也不一定能掌握。

事實上,語言發育遲緩兒童遭遇的困境是很多語言問題無法比擬的,也是很多父母不能想像的。因此,重視起來,或許才是真正改變語言發育遲緩的第一步。

相關焦點

  • 語言發育遲緩:你所擔心的,正在變成事實
    當孩子學會說話後,他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估計很多父母都會說我們家孩子學會說話的第一件事就是叫「爸爸媽媽」。的確,大多數孩子能夠清楚說出來的第一句話就是「爸爸媽媽」。但你們知道,為什麼會是這樣嗎?當語言開始在孩子的身上出現時,一點一滴的字音基礎就這樣從他的身上累積了起來。
  • 專家:認清這些,才能改變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的未來
    可見,在中國,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的矯正訓練必不可少。但語言專家也說了,只有認清這些行為,才能真正改變語言發育遲緩對孩子的影響。 從這裡面我們都能看見這樣一個問題:大眾對於語言發育遲緩的認識還停留在老舊的觀念之中,並不知道語遲已經有了截然不同的定義。 最早的認識:語言發育遲緩只不過是一個影響孩子說話發音的語言問題,可能會導致孩子說話不清楚。
  • 語言發育遲緩不重要?語言遲緩的誤區,會耽誤孩子
    確實,語言發展的延遲會影響兒童的語音發音,導致他們缺乏連續的發音能力,從而影響發音的清晰度。但是,語言發育遲緩對兒童的影響絕不僅是這一方面。反應能力低,智力低下和語言邏輯欠佳是兒童成長的主要問題。過去,每個人對語言發展遲緩的理解僅限於言語不清,但是隨著近年來研究的深入,許多專家發現語言發展遲緩不僅影響兒童的語言和發音,而且還導致兒童智力發展的滯後。而且這種落後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變得越來越大。
  • 語言發育遲緩不重要?語言遲緩的誤區,會耽誤孩子!
    確實,語言發展的延遲會影響兒童的語音發音,導致他們缺乏連續的發音能力,從而影響發音的清晰度。但是,語言發育遲緩對兒童的影響絕不僅是這一方面。反應能力低,智力低下和語言邏輯欠佳是兒童成長的主要問題。過去,每個人對語言發展遲緩的理解僅限於言語不清,但是隨著近年來研究的深入,許多專家發現語言發展遲緩不僅影響兒童的語言和發音,而且還導致兒童智力發展的滯後。
  • 寶寶為什麼會語言發育遲緩
    哪有父母不希望自己孩子的生長發育不落人後呢?可是造化總是弄人,老天也有差強人意的時候。這位家長說,上個星期,帶著孩子去檢查了,醫生說是語言發育遲緩,讓進行幹預,不然會與其他同齡兒童差距越來越大。一、什麼是語言發育遲緩?
  • 所以語言發育遲緩會消失的對不對?
    兩難的境地讓家長頗為苦惱,尤其是語言發育遲緩這個人見人厭的討厭鬼。在提及語言發育遲緩時,不少家長都會向我們拋出同一個問題:說了這麼多,所以語言發育遲緩最終會自己消失的對不對?很遺憾,這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孩子能被診斷為語言發育遲緩,就說明如不加以矯正只會讓問題愈發嚴重,最終導致智力損傷和孤獨症的出現。
  • 什麼是兒童語言發育遲緩?兒童語言發育遲緩有什麼特徵?
    我是一名語言康復老師,從事語言康復訓練20年了,今天我就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概念和特徵這兩個問題。語言發育遲緩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與同齡兒童相比較得出的一個概念。所謂語言發育遲緩,專指兒童語言發育問題,所以又稱為兒童語言發育遲緩,指兒童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後於同齡正常孩子的語言發育水平,也是兒童最常見的語言障礙之一。
  • 什麼是語言發育遲緩?
    來源:網絡什麼是語言發育遲緩?  語言發育遲緩的概述  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口頭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後於同年齡、同性別的正常兒童發育水平,智力低下、聽力障礙、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因素均是語言發育遲緩的常見病因,若發現兒童有語言發育遲緩,應積極尋找病因,語言發育遲緩可影響兒童日常生活和學習。
  • 語言發育遲緩兒童還能不能好好說話?當然可以,但父母也要改變
    也許有人會說這句話多簡單,不就是張嘴的事情。是挺簡單,但對於語言發育遲緩兒童來說,這個簡單無疑要加雙引號。對於大部分孩子而言,他們說不出「爸爸媽媽,我愛你們」是因為害羞,可對於語言發育遲緩兒童而言,他們就是單純的不知道該怎麼說這句話。現在的孩子一個比一個能說會道,他們還能不知道怎麼說這句話?
  • 究竟怎樣才能改變語言發育遲緩,或許語言訓練可以
    從語言的出現,到發音的改變,孩子們的表達總是會有不同的變化。比如他們一開始模模糊糊地說不出來完整的字音,但是過去僅僅幾年的時間就可以和父母正常交流,語言對他們的幫助可見一斑。是不是孩子的語言就這樣正常發展下去了?如果事情這麼順利就好了,可惜兒童語言的發展並沒有父母們預想的那麼順利。
  • 孩子不說話是懶得說話?不,其實那是語言發育遲緩
    在老師那裡得到答覆之後,老兩口感覺事情有點麻煩,但又擔心兒子兒媳說他們,於是悄悄帶孩子去做檢查。結果發現,孩子是語言發育遲緩兒童。老兩口辛苦工作一輩子,哪裡聽說過這麼一個新名詞,趕緊諮詢醫生語言發育遲緩是一個什麼樣的問題。原來語言發育遲緩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兒童口頭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的正常發育水平的一種構音障礙。
  • 說不出來、說不清楚,語言發育遲緩給孩子的是一堆問題
    有些父母想要帶著孩子去醫院進行檢查,但卻被老人攔了下來,他們帶著幾分興奮的神情告訴孩子的父母「這不是什麼問題,咱家小寶貝可能是貴人語遲,說不準以後就要出人頭地了。」雖然並不是很相信老人的話,但一些家長還是按捺住了自己的心思。
  • 語言發育遲緩的症狀有什麼?
    語言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對於寶寶來說,說話遲緩會讓父母們十分擔心。他們會以為語言發育遲緩與寶寶的智商有關係,因此特別關心語言發育遲緩什麼症狀。其實語言發育遲緩和智商關心不大,那麼,語言發育遲緩的症狀有什麼?語言發育遲緩是很多因素所導致的。導致兒童聽力障礙的原因有發音器官病變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 看著語言發育遲緩兒童想說卻說不出的樣子,父母只能掩面而泣
    今天故事的主角叫做菲菲,是一個三歲的女孩子,她是一個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現在雖然還能勉強說話,但是字音、語法、邏輯都很差,有時候連一句「想吃東西」都無法正常表達。半年前,菲菲的父母偶然間發現孩子的學習能力有點差,速度也慢了下來,學會一個字音的時間遠遠超過了哥哥當初學說話的時間。一開始夫妻倆沒有太過在意,以為這是孩子學枯燥了,所以學習的進度有些慢,於是他們及時改變了學習的方式。
  • 語言發育遲緩是弱智嗎?不治療會有什麼影響?
    在網絡上搜索可以發現不少家長都在諮詢語言發育遲緩的相關問題,這些問題都圍繞著語遲的症狀和是否能自愈展開的:「我家孩子得了語言發育遲緩,不是很嚴重,是不是長大後就能自愈了?」「孩子3歲了不太會說話,也不太能理解我說的話,這是語言發育遲緩嗎?」「語言發育遲緩是弱智嗎?我們孩子平時也不怎麼說話,對我的話都不理睬。」
  • 一個「早」字,讓多少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的人生被改變
    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們發現孩子的狀態有些不對勁,這下他們慌了神,去醫院檢查之後才知道原來孩子是語言發育遲緩。其實我們機構就曾經來過這樣一個孩子,剛開始家裡人還認為孩子只是不愛說話,想著等慢慢長大了就愛說話了。結果這一等就等到了孩子三歲,最後還是媽媽發現不對勁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結果是語言發育遲緩。
  • 孩子的沉默,不善交談,語言發育遲緩訓練或許能改變
    「我們家孩子平時不愛跟人說話,問他什麼也不回答,我和他爸都快急死了。」「誰說不是呢,我們家那孩子不光不說話,讓他去拿個東西都懶得理我,我就一直擔心是不是他智力有些問題。」到底什麼是語言發育遲緩呢?細問之下,他們才知道這是一個影響孩子說話的大問題,如果不及時做專業的語言訓練,有可能會傷害到孩子未來的發展。一般來說兒童語言發育如果比正常兒童晚半年以上,就可以確定是語言發育遲緩。如果與正常兒童的差值越高,語言發育遲緩就會越嚴重。所以很多父母發現語遲的孩子一開始只是說話不太清晰,但是越到後面變得越發遲鈍就是這個原因。
  • 語言發育遲緩的症狀是什麼?
    但對於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來說,特別是中度、重度的發育遲緩兒童,這些早期語言發育的裡程碑會出現明顯的延遲,他們可能有機會得到幹預和康復,如果沒有及時的幹預或不能得到康復,那麼到學齡期後他們會出現不用程度的學習障礙或學習困難。
  • 孩子的不配合,無動於衷,或許是語言發育遲緩在影響
    在去醫院檢查後他們就不免開始擔心孩子是不是語言發育遲緩。因為在正常情況下,孩子1歲時就應該能夠比較清楚地叫「爸爸」「媽媽」了,會對父母簡單的指令做出反應。可如果孩子到了一歲半左右還不知道怎麼叫「爸爸媽媽」,那家長們心裏面應該有一個比較準確的認識了:這就是語言發育遲緩的表現之一。
  • 不一定,那有可能是語言發育遲緩
    前段時間我們機構來了一個比較特殊的孩子,外表看起來特別秀氣,一雙眼睛也是格外的好看,但就是有一點和其他孩子不一樣,那就是極度的沉默,不管矯正師問他什麼都不回答,甚至有時候問好幾個問題都是歪著頭在那想,但就是一句話不說。安撫好孩子之後,孩子的爸爸媽媽才道出了其中的隱情,原來孩子叫做花花,已經三歲半了,大半年前檢查出是語言發育遲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