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是冒險,錢包還會扁。」近日,「就地過年」無疑是當下最火的熱詞。為了嚴防死守,交出春運疫情防控「大考」的最好答卷,不少地方紛紛倡導打工人「就地過年」,在多地政府和企業推出發紅包、給補貼、子女入學加積分等多種措施「實惠」挽留的同時,各社區和企事業單位也都加大宣傳力度,打出了很多特色標語。
「是否被逼婚?是否被相親?何以解憂,唯有留守。」深圳某公司的這條「留深過年」標語,巧妙地抓住年輕人回家的痛點,年輕人更能接受,成為全網最紅爆款標語。另一則宣傳標語,「公司福利這麼好,過年留守要趁早,留守加班可嘗試,額外獎勵兩千四」,押韻又接地氣,同樣受熱捧。
又比如,「回家是冒險,錢包還會扁!過年留公司,親情不會減」「與其返鄉隔離14天,不如留蘇多賺四五千」「寧願把腦殼睡扁,也不要出去冒險,寧願把沙發坐破,也不要出去惹禍」等,句句押韻之外,接地氣又俏皮,也很受歡迎。
事實上,類似接地氣的標語還有很多,限於篇幅有限,無法一一羅列。但如出一轍的是,讀起來均朗朗上口,讓人過目不忘,惹得不少網友直呼「果然高手在民間」。這無疑再次向全社會展現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與中規中矩倡導「就地過年」,形成了對比鮮明的一張一弛節奏,在很大程度上舒緩了因擔心影響疫情防控不回家過年者的低落情緒。可以說,如此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勸人「就地過年」,成功搶鏡往年出現的「帶病回鄉不孝兒郎,傳染爹娘喪盡天良」之類,看似「硬核」,實則惡俗、狠毒的標語,自然不在話下。
新冠疫情發生至今,短短一年的時間,防疫宣傳標語變化如此之大,不僅僅只是「標語亮了」,說明我們的文化富有內涵,更注重文明宣傳,又將宣傳標語所能發揮的最大化作用展現得淋漓盡致。
說白了,這些創意十足勸人「就地過年」的特色標語,儘管帶有調侃味道,但確實能夠讓大家笑一笑,樂一樂,笑過樂過之後,不回家的難受和委屈必會消解很多,甚至煙消雲散。
更重要的是,這般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地勸人不返鄉標語,是能夠打消了人們回家過年這種念頭的,充分彰顯了文化軟實力防疫魅力。要說「硬核」,非此莫屬。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宣傳標語就該如此「硬核」,以往靠低俗博眼球的標語,是時候該拋棄了。
所以,類似接地氣又俏皮的特色標語應多多益善,且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