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話大家喊了好些年。背後是14億國人對於春節團圓的神往,是一年到頭跨越山海,也要與最親密的人團聚一次的願望。
而在今冬防控新冠疫情形勢依然嚴峻且日趨複雜的當下,我們似乎有必要大聲倡導:有錢沒錢,就地過年。
君不見,一個確診病例不知情時四處流動的行程還原,就會牽出一大批密接者,甚至導致一座城市上千萬人的嚴陣以待,全員核酸動輒上億的代價。
君不見,北京、上海、安徽、山東……國內多個城市已經發出建議,春節非必要不返鄉。
君不見,張伯禮、鍾南山、曾光等一批專家諄諄告誡,國內一些中風險地區不要去,春節可以不回家的暫時先不回。
全民防疫,需要全民的付出與共識。
病毒頑固,不管錢包厚薄,誰都沒有特權。
當人員流動成為高風險行為的時候,我們有必要認真審視這句話:有錢沒錢,就地過年。
這句話意味著,親人們要重新認知團圓,把電話問候、視頻拜年,作為新年俗的組成部分,把春節時宅在家裡修身修心,串門走親戚分解到全年當中去視為新的來往習慣;
這句話意味著,城市與學校,要發揮組織的凝聚力,為不便春節回家的人,準備好最溫暖的物資供給與情感關懷;
這句話意味著,很多單位要給父母親人離得太遠的員工,留下年內更安全時期,隨時可以休個探親假的承諾;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我們清楚的知道,中國2020年的防疫成績,是肩並肩、背靠背、無我忘我、甚至數人犧牲的結果。來之不易,更需要倍加珍惜。
我們清楚的知道,疫苗等措施已經進入實施階段,與病毒的戰爭處在關鍵階段。不能因為一時縱情任性,壞了鬥爭大局。
抗擊疫情讓我們認識到,生命是最寶貴的,有了健康的生命,才能享受一切團圓與美好;
抗擊疫情讓我們認識到,平日裡微小如塵的自己,也能投身到一項偉大的群體事業當中,受人敬仰;
抗擊疫情讓我們認識到,原來太多的東西,可以改變、可以創造、可以賦予新的意義。
有錢沒錢,就地過年。將風險規避到最小,是當下最有意義的事情;自己與家人健康無礙,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財富。
我們可以試著重新理解過年的方式、團聚的節點、問候的形式、親情的節奏。
春節是個美好的時刻,相信我們能以理性的光輝,努力為這個時刻創造最多的美好。
而每一個默默為社會安定、群體安全付出的人,都值得我們理解、支持與尊重。(小筆非刀)
【來源:華商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