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有態度|有錢沒錢 就地過年

2021-01-07 湘湘帶你看社會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話大家喊了好些年。背後是14億國人對於春節團圓的神往,是一年到頭跨越山海,也要與最親密的人團聚一次的願望。

而在今冬防控新冠疫情形勢依然嚴峻且日趨複雜的當下,我們似乎有必要大聲倡導:有錢沒錢,就地過年。

君不見,一個確診病例不知情時四處流動的行程還原,就會牽出一大批密接者,甚至導致一座城市上千萬人的嚴陣以待,全員核酸動輒上億的代價。

君不見,北京、上海、安徽、山東……國內多個城市已經發出建議,春節非必要不返鄉。

君不見,張伯禮、鍾南山、曾光等一批專家諄諄告誡,國內一些中風險地區不要去,春節可以不回家的暫時先不回。

全民防疫,需要全民的付出與共識。

病毒頑固,不管錢包厚薄,誰都沒有特權。

當人員流動成為高風險行為的時候,我們有必要認真審視這句話:有錢沒錢,就地過年。

這句話意味著,親人們要重新認知團圓,把電話問候、視頻拜年,作為新年俗的組成部分,把春節時宅在家裡修身修心,串門走親戚分解到全年當中去視為新的來往習慣;

這句話意味著,城市與學校,要發揮組織的凝聚力,為不便春節回家的人,準備好最溫暖的物資供給與情感關懷;

這句話意味著,很多單位要給父母親人離得太遠的員工,留下年內更安全時期,隨時可以休個探親假的承諾;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我們清楚的知道,中國2020年的防疫成績,是肩並肩、背靠背、無我忘我、甚至數人犧牲的結果。來之不易,更需要倍加珍惜。

我們清楚的知道,疫苗等措施已經進入實施階段,與病毒的戰爭處在關鍵階段。不能因為一時縱情任性,壞了鬥爭大局。

抗擊疫情讓我們認識到,生命是最寶貴的,有了健康的生命,才能享受一切團圓與美好;

抗擊疫情讓我們認識到,平日裡微小如塵的自己,也能投身到一項偉大的群體事業當中,受人敬仰;

抗擊疫情讓我們認識到,原來太多的東西,可以改變、可以創造、可以賦予新的意義。

有錢沒錢,就地過年。將風險規避到最小,是當下最有意義的事情;自己與家人健康無礙,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財富。

我們可以試著重新理解過年的方式、團聚的節點、問候的形式、親情的節奏。

春節是個美好的時刻,相信我們能以理性的光輝,努力為這個時刻創造最多的美好。

而每一個默默為社會安定、群體安全付出的人,都值得我們理解、支持與尊重。(小筆非刀)

【來源:華商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就地過年發「紅包」,可以有
    關於能否「回家過年」,也成了熱議的話題。近日,國家衛健委表示,倡導在工作地過年,儘可能減少人員流動。各地也紛紛響應,北京、上海、安徽、河南、山東、浙江等多個地區倡議「非必要不返鄉」「就地過年」「線上拜年、見屏如面」等。在這其中,浙江各地政府、企業給出「真金白銀」,留企業員工在浙江過年。
  • 給「就地過年」人群煲一碗「暖心湯」
    近日,全國部分地區出現多點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為減少人員流動和聚集疫情,江蘇、河南、北京多省市建議民眾「就地過年」。張伯禮、鍾南山、張文宏等多位專家也對春節期間的疫情防控進行了分析解讀,提醒大家不要到處流動,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
  • 有錢沒錢,剃頭過年;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祭灶 送灶,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 掃塵 過年前要徹底打掃室內
  •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你媽逼你結婚了麼?
    大街上、超市裡、長途的音響裡都不停地唱著「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句歌詞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最好詮釋。很多人都是從農村考上大學,然後留在城市裡工作生活,而父母多留在農村或小城市裡。每逢春節,有錢沒錢都要回家團聚。父母不在乎,你是否賺了錢,換了好車,而在乎能否在過年的時候吃上一頓團圓飯。
  • 發紅包、給補貼……倡導「就地過年」動真格了!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13日電(記者 李金磊)「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但今年春節註定不一般,因為國家鼓勵就地過年。為了引導更多人就地過年,讓更多人就地過一個好年,各地政府和企業也是拼了:發紅包,給補貼,發消費券,還有免費流量和門票、免費乘坐公交車等福利,甚至還有流動人口積分獎勵、子女積分制入學加分……真金白銀的誘惑下,你會就地過年嗎?
  • 發紅包、給補貼…倡導「就地過年」動真格了!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13日電(記者 李金磊)「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但今年春節註定不一般,因為國家鼓勵就地過年。  為了引導更多人就地過年,讓更多人就地過一個好年,各地政府和企業也是拼了:發紅包,給補貼,發消費券,還有免費流量和門票、免費乘坐公交車等福利,甚至還有流動人口積分獎勵、子女積分制入學加分……真金白銀的誘惑下,你會就地過年嗎?
  • 男人對你什麼態度,就怎麼愛你,無關有錢沒錢
    而真正令人失望的,並不是一個人有錢沒錢,而是他對你是什麼樣的態度。 比如和沒錢的人戀愛:他若是只記得自己沒錢這件事,卻從來不為之努力,不為彼此的未來著想,得過且過,那選擇離開這樣的人,我想並非是因為沒錢,而是沒有未來。
  • 多地喊話勞動者「就地過年」 留人又留心光喊可不行
    央廣網北京1月12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有觀點》報導,1月12日,國家發改委等11部門發文倡導職工群眾就地過年。浙江省經信廳聯合省人力社保廳發布《關於鼓勵留員工穩生產確保經濟高質量「開門紅」的通知》,推出包括鼓勵外地員工留浙過年在內的10條舉措。
  • 有人給出一個上聯: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你能否對一個精彩的下聯
    上聯: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邀你對一個妙趣橫生的下聯和橫批?今年回家不?買到票了沒有?農曆春節臨近,這幾天有好多老鄉的問題都一樣,都是關於回家過年的,問的人心裡有點慌。確實,回家過年是很多人的信仰,家是個溫暖的地方,家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幸福,是我們的精神依託,是生我們養大我們的地方。家裡有最親最愛的人,我們一年年長大,而父母卻一年年老去,是他們陪我們長大,而我們卻一年陪他們的時間太少。一年到頭背井離鄉,在外漂泊,丟下年幼的孩子,對他們的虧欠太多,重逢的日子怎麼能不讓人激動。
  • 俗語:有錢好過年,沒錢難過關,是什麼意思?沒錢難過什麼關?
    今天是大年三十了,在這個萬家團圓的好日子裡,有人卻在為過年而發愁。過去老話說,「有錢好過年,沒錢難過關」,這是什麼意思呢?這裡所說的關指的又是什麼呢?原來過去農村人有個習慣,平時有個什麼情況的話,會向周圍人借點錢應急。
  • 各地倡議「就地過年」動真格了:發新年紅包、發補助、補貼
    各地倡議「就地過年」動真格了:發新年紅包、發補助、補貼 2021-01-13 11:48: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但今年春節註定不一般,因為國家鼓勵就地過年。
  •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王思聰「一智千金」盆滿缽滿讓你滿載而歸
    原標題: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王思聰「一智千金」盆滿缽滿讓你滿載而歸 臨近過年,你們是否還在為沒錢過年回家而煩惱?熊貓直播一智千金等你來挑戰!然你盆滿缽滿,開開心心回家過大年! 什麼是「一智千金」?
  • "就地過年"用英語怎麼說?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伴隨著中華民族傳統佳節春節的日益臨近,回家過年成為大家的期盼。
  • 有錢沒錢 在粵過年
    但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仍不能有絲毫鬆懈,目前全國有51個中高風險地區。這提示我們仍需高度警惕境外及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來粵人員對我省的輸入風險。境外來粵落實「14+7」閉環管理黃飛介紹,針對這些情況,廣東嚴格執行「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控策略,壓實「四方責任」,堅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原則,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 過年了,俗話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你會給你父母多少錢過年呢?
    過年了,俗話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你會給你父母多少錢過年呢?忙碌了一年,辛苦了一年,回到家裡多少都會給父母表示一點心意,雖然知道他們並不缺錢花,也不在乎我們拿不拿過年錢,但是看到他們開心,自己心裡也高興。然而爸媽一輩多數還是勤儉節約的。
  • 過年了,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別忘了祭祖
    現代人天天光知道吃喝玩樂,天天錢錢,有錢不知道自己是誰,沒錢坑蒙拐騙,樣樣精通,就是為了扣錢。錢是爹錢是媽,從來不知道自己從那裡來,怎樣面對人生。出現這種現象是我們的教育出現了問題。我的媽媽常對我說沒有爺爺奶奶那一輩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建立大中國,父母這輩人勤勤懇懇建設,那有我們現在美好生活,你們要記住沒有老一輩那有少一輩。中國這麼大祭祀祖先方式多種多樣,我記的小時候同姓族人,由族長帶領男性族人分長幼站立到祠堂或祖墳前祭祀。我跟在哥哥的屁股後面,看什麼都新鮮。現在離得遠,30多年沒回去不知道還有沒有祖墳。
  • 就地過年、貼春聯、看春晚怎麼說?新名詞老年俗都在這兒
    大家過年好!實「鼠」不易的一年結束啦,「牛」氣沖天的日子已經開始!關於過年,除了倡導就地過年的新氣象,我們還有哪些年味十足的傳統習俗?
  • 都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為什麼有些農村人,不回家過年呢?
    在過去,到了冬至,在外漂泊的人就該回家過年了,現在不同了,春節假期有限,人們都是挨著年跟前兒,懷著期盼,急匆匆趕回家,在這有限的時間裡,跟家人,與親戚朋友,聯絡聯絡感情。這也造就了我國特有的文化現象「春運」,春運雖忙,但是你會發現,依然有一部分人,不想回家過年,這是為什麼呢?"有錢沒錢,回家過年",話雖這樣說,但是一年下來,沒掙到錢,有的人真不想回家。
  • 就地過年,是為了更好的團圓
    你是否也在糾結,過年還要不要回老家?截至目前,全國已經有包括北京、上海、貴州、湖北、河南等在內的29個省(市/區)發起「春節期間非必要不返鄉的倡議」。「就地過年」一時成了熱詞。短短一周多時間,我國本土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500例,且此輪疫情呈現出多地局部暴發和零星散發交織疊加的複雜態勢,加之天氣寒冷適合病毒生存,春運又可能增加在途傳播風險,在團圓「小帳」和生命安全「大帳」面前,「就地過年」無論怎麼算,還是利大於弊的,我們也呼籲,如無必要,請選擇「就地過年」吧!要看到,「就地過年」不是不團圓,而是為了將來和家人更好地團聚。
  • 為防止疫情反彈,今年是否可以取消春運,流動人口就地過年?
    馬上就要春運了,有人發出這樣的疑問:為防疫情反彈今年能否取消春運,流動人口就地過年?今天,我們詳細來給大家解讀下。俗話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一直以來,我們中國人對過年都有著特殊的情愫,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不團圓的年又怎能叫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