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為什麼有些農村人,不回家過年呢?

2020-12-22 廢柴三農

冬至到了,新年也不遠了,糊裡糊塗一年的光景又要結束了。春節作為我們的傳統節日,被人們看待的尤為重要,不管你是在外打工,還是已經定居大城市,到了春節,都無一例外地選擇回到農村的老家,跟家人一起過個團圓年。在過去,到了冬至,在外漂泊的人就該回家過年了,現在不同了,春節假期有限,人們都是挨著年跟前兒,懷著期盼,急匆匆趕回家,在這有限的時間裡,跟家人,與親戚朋友,聯絡聯絡感情。這也造就了我國特有的文化現象「春運」,春運雖忙,但是你會發現,依然有一部分人,不想回家過年,這是為什麼呢?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話雖這樣說,但是一年下來,沒掙到錢,有的人真不想回家。現在的農村,攀比之風確實讓人望而生畏,我們先不說在和親戚朋友聚餐時的炫耀攀比,就說一個村裡面,各家各戶似乎都在鉚著一股勁地比,比誰家孩子有出息,比誰家孩子工作好賺錢多,比誰家孩子找了對象,比誰家兒孫滿堂,比誰家汽車更高檔,比誰家城裡買了房,比結婚時誰家彩禮數更長,比見面時誰發煙更張揚……

這樣的風氣在農村真的很常見,明裡暗裡都能感覺大家在比較,聚餐時的飯桌上,閒聊時的村頭暖陽下,睡覺時的床頭旁……隨時隨地都能聽到人們在攀比,在這樣的環境下,我相信很多人都是會感到一種無法喘息的壓力,而且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剛入社會不久的年輕人身上。過年了,不是他們不想回家,只是這種輿論壓力真的讓他們沒有勇氣面對。

對於一些年輕人來說,逢年過節往往是老人們來催婚催生的時候,平時過節還好,親戚朋友少,可是一到過年,一大家子的人全都在,你一言我一語,沒有結婚沒有孩子,統統不得好過。舊社會,有的人因為躲避年底追債,感覺過年像過關一樣,而現在這樣的風氣,真的讓「年關」的意味更濃。

還有一些人過年不回家真的是想多掙些錢,比如一些在外做生意的,春節期間可能就是他們的業務旺季,誰願意丟下眼前的機會不要呢?回家可以到生意淡季再補回來嗎。也有一些在外打工的人,更想利用春節期間的多倍工資,多攢一些錢,都是在努力讓自己,讓家人過得更好。而且,不回家過年的你還會發現,不回家過年真的可以省下一筆不小的開支。有的人可能會說,錢可以慢慢掙,和家人團聚的時候真的不多,過年就回家吧,但是如果你真的到了那個時候,估計你也不回家過年,不是不想,只是想再多掙一點。

過年回家當然是和家人、親戚朋友聚一聚,聯絡聯絡感情,但是如果感情淡了,那就真的不想回去了。相信農村的你也越來越感覺到,現在的年味越來越淡了,人情味也越來越淡了。以前農民都還種地,農忙時節你幫我、我幫你,互幫互助的生產中大家還說「遠親不如近鄰」。而現在,農村裡種田的人越來越少了,就算有一戶兩戶承包種地,農忙時要麼用機械,要麼花錢僱工人,人情是什麼,統統談不上。沒了人情味,沒了年味的「年」,誰還想回家過呢?

當然有些人不回家過春節,是因為崗位需要,確實回不了,我們為這些人點讚。春節要到了,馬上就能預購春節回家的車票了,你準備回家過年嗎?歡迎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你媽逼你結婚了麼?
    大街上、超市裡、長途的音響裡都不停地唱著「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句歌詞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最好詮釋。很多人都是從農村考上大學,然後留在城市裡工作生活,而父母多留在農村或小城市裡。每逢春節,有錢沒錢都要回家團聚。父母不在乎,你是否賺了錢,換了好車,而在乎能否在過年的時候吃上一頓團圓飯。
  • 在外打拼的農村人,過年卻不想回家,這是為什麼呢?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年臨近春節,無論是在外打工,還是定居於大城市的人們,都會回到農村老家,和家人一起過年。以前,到了冬至,在外漂泊的人就會回家等著過年。然而現在,春節假期較短,人們都是在年跟前兒匆忙的趕回家,在有限的時間裡和家人朋友團聚。每年春運都十分繁忙,但仍有一部分人不想回家過年,這是什麼原因呢?人們經常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但是很多人沒賺到錢,真的不想回家過年。
  • 有錢沒錢,剃頭過年;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忌 諸 事 不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
  • 過年了,俗話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你會給你父母多少錢過年呢?
    過年了,俗話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你會給你父母多少錢過年呢?忙碌了一年,辛苦了一年,回到家裡多少都會給父母表示一點心意,雖然知道他們並不缺錢花,也不在乎我們拿不拿過年錢,但是看到他們開心,自己心裡也高興。然而爸媽一輩多數還是勤儉節約的。
  •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想回家過年?
    回家前,最大的擔心就是害怕自己搶不到車票。我在深圳工作,老家在陝西,每年都得提前1個月查好放票的時間,盯著各種搶票軟體,一刻也不敢鬆懈。因為一旦搶不到票,要回家就只能買飛機票了,但飛機票臨近春節不是一般的貴。在這裡,也給搶票回家的小夥伴們推薦一個搶票神器-分流(12306passby),這個軟體也是別人推薦給我的,搶票很有效。不過我想每年過年應該都有很多搶不到票的人吧,為什麼不增加車次,讓買票更容易一些呢?買票成了回家的第一難題,真是社會的悲哀。回到家以後,最怕2種人。一種是問你工資,問你有沒有女朋友的七大姑八大姨。
  • 有人給出一個上聯: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你能否對一個精彩的下聯
    上聯: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邀你對一個妙趣橫生的下聯和橫批?今年回家不?買到票了沒有?農曆春節臨近,這幾天有好多老鄉的問題都一樣,都是關於回家過年的,問的人心裡有點慌。確實,回家過年是很多人的信仰,家是個溫暖的地方,家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幸福,是我們的精神依託,是生我們養大我們的地方。家裡有最親最愛的人,我們一年年長大,而父母卻一年年老去,是他們陪我們長大,而我們卻一年陪他們的時間太少。一年到頭背井離鄉,在外漂泊,丟下年幼的孩子,對他們的虧欠太多,重逢的日子怎麼能不讓人激動。
  • 過年了,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別忘了祭祖
    現代人天天光知道吃喝玩樂,天天錢錢,有錢不知道自己是誰,沒錢坑蒙拐騙,樣樣精通,就是為了扣錢。錢是爹錢是媽,從來不知道自己從那裡來,怎樣面對人生。出現這種現象是我們的教育出現了問題。其實我說這些話意思是提醒大家祭祖日子到了,祭祀先祖,是一項隆重的民俗活動。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中元節,是中國傳統節日裡祭祖的四大節日。「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意思是祭祀天地,是報答天地覆載之德,而祭祀祖先,則是在盡孝道,感謝賜予生命之恩。中國人不像西方人,相信天地和人之間關係,生命來源於父母,祖上。相信「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而人來源於天地。
  • 農村又一現象,在外務工的農村老人,為啥不想回家過年,不想家嗎
    都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春節期間大家紛紛趕回家圖的就是一家人團團圓圓。現在農村,有很多家庭都是父母兒女一家人都在外打工,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見上一面,因此春節就成了難得的相聚好時機,但是這幾年在農村也有一種現象越來越明顯,那就是在外務工的農村老人並不會回家過年。
  •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王思聰「一智千金」盆滿缽滿讓你滿載而歸
    原標題: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王思聰「一智千金」盆滿缽滿讓你滿載而歸 臨近過年,你們是否還在為沒錢過年回家而煩惱?熊貓直播一智千金等你來挑戰!然你盆滿缽滿,開開心心回家過大年! 什麼是「一智千金」?
  • 過年都不回家,想掙錢想瘋了吧?
    選擇回家過年的一類人理由無疑都是秉承著「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的態度。而那些選擇在公司加班的一類人,有的是真的沒錢,而有的一些人不想回家的真實原因就是回家被七大姑八大姨各種催婚。除去這兩類人,還有一種就是純屬站著說話不腰疼,站在道德的最高點對別人的選擇進行批判和職責的鍵盤俠,「過年都不回家,想掙錢想瘋了吧?」02作為當事人,我深有體會。因為去年過年的時候我沒有回家,選擇在外打工。
  • 有些人,過年都不願意回家,說出原因讓人心疼
    但是,也有些人,過年都不願意回家,選擇獨自在異鄉過年,大多是以下幾種原因。大齡未婚,害怕被嘮叨,不敢回家過年回家,一般都會串門走親戚,大齡青年們,不僅要面對各種追問,還要忍受喜歡八卦的左鄰右舍們的指指點點。常言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可是總有些年輕人,或忙於事業無暇他顧,或追求愛情沒有遇到對的人,三十多歲的年齡還單身著。
  • 為什麼越長大,越不想回家過年?
    又一輪春運開始了,我將自己打包好緩緩送上回家的火車。實話說,心裡並沒有回家的歡喜,反而多的是無奈與愁苦。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開始抗拒回家過年……以下是我歸納的幾點不想回家過年的原因:一、沒攢到錢,卻需要大筆花錢工作了才發現賺錢難,攢錢更難。
  • 為什麼有那麼多農村人不想回家過年?因為什麼事情?
    若是有些農村人不想回家過年,無非就是以下幾種原因:因為錢,回農村老家過年,既耽誤掙錢,又增加一筆很大的生活開支。出門在外的農村百姓掙個錢非常不容易,每天幹著繁重的體力勞動掙個辛苦錢,照顧全家人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省吃儉用的存點錢,過年回家一趟就是一筆很大的生活費用。
  • 很多大學生過年不回家,這三個原因讓他們想家卻不回家,讓人心寒
    人們常說又長了一歲,過年是中國年一年的開頭,團圓是年的象徵。春運變成了家喻戶曉的新詞彙,有大量的人回家。因為家是每個人的根,是生我養我的地方。但是如今社會飛速,過年已經不是一年只吃一頓好的的時代了,很多人選擇不回家,其中不乏有特殊原因不回家的,如武警官兵、軍人等,舍小家為大家依然奮鬥在一線。但很多大學生也不回家,這讓很多父母感到焦慮。
  • 為什麼過年要回家?聽中國人怎麼說
    過年了,為什麼要回家?聽聽他們怎麼說(北京西站候車室,來去匆忙的旅客。黃若鴻 攝)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孟佳 攝)為什麼過年要回家?提著大包小包的他們,是這麼說的……(北京西站回家的人。黃若鴻 攝)——你上次回家是什麼時候?「三年沒回去了,所以今年特別想回去。」
  • 回家過年:一個甜蜜的負擔
    前2年業績好,收入較高,過年回家時給長輩的紅包一個就是2000元,給小輩的一個紅包300元,所有親戚都誇他父母養了個孝順孩子,有出息。施先生說,除了紅包,家裡的菸酒招待、來迴路費、好友聚會等花銷也不小,過個年他至少要花費2萬元。這2年業績不好,收入不如從前,他擔心家裡親戚議論。「所以這2年,我寧願一個人待在城市過春節。」施先生說。
  • 回家過年的朋友注意:農村臘月都有哪些講究呢?
    春去春又來,一年歲月匆匆,這不馬上又臨近過年了,而且臘八已經過來,在有幾天就春節過年了,對於常年在外打工的農民工朋友,這會不是在回家的路上,就是都已經回家,忙活著準備過年,置辦年貨,待客的酒席什麼的,現在雖然現在社會發展很快,但農村依舊保留著不少的傳統過年的習俗,那麼,小編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都有什麼習俗呢,需要注意什麼呢?
  • 中國式代溝:為什麼不想回家過年的人越來越多?
    還有半個多月,春節就要到來了,今年的你,打算回家過年嗎? 俗話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 俗語:有錢好過年,沒錢難過關,是什麼意思?沒錢難過什麼關?
    今天是大年三十了,在這個萬家團圓的好日子裡,有人卻在為過年而發愁。過去老話說,「有錢好過年,沒錢難過關」,這是什麼意思呢?這裡所說的關指的又是什麼呢?原來過去農村人有個習慣,平時有個什麼情況的話,會向周圍人借點錢應急。
  • 華商有態度|有錢沒錢 就地過年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話大家喊了好些年。背後是14億國人對於春節團圓的神往,是一年到頭跨越山海,也要與最親密的人團聚一次的願望。而在今冬防控新冠疫情形勢依然嚴峻且日趨複雜的當下,我們似乎有必要大聲倡導:有錢沒錢,就地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