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1個月,就到了一年一度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春節了。
以前小的時候,很盼望過年,因為過年的時候有新衣服傳,有好吃的,也有鞭炮可以玩兒。無憂無慮,也沒有大人逼著寫作業,任憑再嚴厲的家長,也會讓孩子痛快的玩兒幾天。
但現在長大了,提起過年,卻總是沒有絲毫興趣。甚至想起回家過年有那麼多的事情,不知不覺把過年和麻煩劃了等號。
回家前,最大的擔心就是害怕自己搶不到車票。我在深圳工作,老家在陝西,每年都得提前1個月查好放票的時間,盯著各種搶票軟體,一刻也不敢鬆懈。因為一旦搶不到票,要回家就只能買飛機票了,但飛機票臨近春節不是一般的貴。在這裡,也給搶票回家的小夥伴們推薦一個搶票神器-分流(12306passby),這個軟體也是別人推薦給我的,搶票很有效。不過我想每年過年應該都有很多搶不到票的人吧,為什麼不增加車次,讓買票更容易一些呢?買票成了回家的第一難題,真是社會的悲哀。
回到家以後,最怕2種人。一種是問你工資,問你有沒有女朋友的七大姑八大姨。另一種是無處不在的熊孩子。當一群人圍著你說年紀這麼大了,怎麼也每個對象呢?掙這麼點錢夠花嗎?這種時候真是讓人想發火。我有沒有對象跟你又沒有關係,掙多少是我自己的事情,我們選擇的工作也不是完全看錢,而是更多的考慮自己的成長。但家裡的親戚朋友他們是不會理解這一點的。他們只關心你能不能讓他們更有面子,或者他們能不能從你身上佔到便宜。平常的時候可以用工作忙當藉口不見面,但過年的時候是躲都躲不過去。
過年的氛圍也沒過去那麼濃烈了,以前會各家的小孩子一起玩鬧,一起放鞭炮。現在看個春晚也就結束了,大人們習以為常的打打麻將,年輕人玩玩手機,打打遊戲。就這麼過去了。似乎也沒什麼非做不可的習俗。拜年走親戚的時候,沒錢的窮親戚總是會被人看不起,有錢的總是會有各路人去貼著臉討好。不知道為什麼農村也這麼拜金。似乎金錢已經和社會地位牢牢掛鈎,窮人不僅是生活窮,甚至尊嚴也很窮。
按理說,能夠回家見到久違的父母應該開心才對。但一想到那麼多的麻煩,可能頭都大了。更別說結婚了的,或者準備結婚的,需要兩家跑,如果相距較遠,又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不管在哪裡說,過年總是重消費的時候,各種紅包,禮金必不可少,車馬菸酒也是很大一筆消耗。所以對於沒掙到多少錢的同學來說,過年,更是一次痛苦的體驗。
有人說90後是扛不住壓力的一代,但你想過現在生活的壓力和過去相比不知道翻了多少倍。過去你好好工作就能買車買房,結婚生孩子。現在在北上廣深,工作200年,可能才夠買一套房子。這大概是個諷刺吧。
總是,雖然很難,我還是要硬著頭皮回家過年。畢竟年邁的父母,他們,在等著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