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春已經到了。春節作為中國傳統上最重要、也是最隆重的節日,每個人都會提前回到家鄉與家人團聚,同時也會準備許多年貨,好愉快地迎接新年的開始。除了家庭團聚之外,春節期間探親訪友也是我們一個傳統文化,其在於能增進親戚間的彼此感情。畢竟,現在這個時代,大家平時都是在忙於工作,一年四季都很忙,也許只有一年一度的春節,大家才會在家相聚。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現在的「年味」遠沒有之前的濃了,而且現在的90、00後也都不太喜歡探親訪友了。
其實現在想想以前童年的春節時光,至今還是讓人記憶猶新,過年的時候,到處跑親戚的,尤其是得到了老一輩人的壓歲錢的時候,那就更開心了;沒事的時候,跟朋友們一起去放鞭炮,有各種各樣的玩法,歡笑聲不絕於耳。可是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或許是我們老了吧,感覺現在的「年味」遠沒有之前的濃了,甚至很多地方為了防止意外,都煙花爆竹都不讓放了,就更沒意思了,過年就只剩下吃、吃、吃了,過完年,也不想出門去探親訪友拜年的,甚至都不想回家。
其實,現在很多的90後、00後都是這樣想的,而在裡面原因有很多,下面就簡單地總結了三條主要的,可以說,基本上都說在了現在90後、00後的心理,很現實,這些原因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往下看。
一、代溝
現在的90後這些年輕人,基本上都比較內向,尤其是在老一輩和陌生人面前,別看他們在熟人和朋友面前談天說地的,其實過年回家基本上都是宅在家裡,在裡面就存在著一些思維、文化、工作、年齡等等方面的代溝,當一些基本的問候完成後,就沒有什麼話題了,無話可說,因為不在同一個頻道裡,只能沉默,氣氛逐漸變得僵硬尷尬起來,而且,之所以不想去走親訪友的拜年,也是感覺沒意思,現在都這麼大了,壓歲錢也沒有拿,不過就算給了,也不好意思收呀!說不得自己還要出幾個紅包出來。
二、七大姑八大姨的問候
相信有很多人過年回家的時候,都是遭受一連串的「轟炸」,這些七大姑八大姨的問候是最為「致命」的,比如說:「你有女(男)朋友嗎?」、「打算什麼時候結婚呀?」、「現在在哪裡工作呀?工資多少呀?」等「連環奪命之問」,雖然說這只是來自長輩的一些習慣性的問候,但是聽在我們90後的耳中,卻另有一番味道,而且這些信息一旦透露出去,相信過幾天你就會在街坊鄰居、甚至全村人都知道了。
三、累
現在是2020年了,90後最大的都30歲了,最小的也有21歲了,這個年齡段正好是社會各行各業的主力軍,甚至很多人都已經在建立了自己的企業,現在社會工作壓力這麼大,加班是常態,平時基本上不會有什麼假期,能有多少時間屬於自己?而對於這些人來說,春節實際上就是一個完美的假期,這個時候恰好可以好好的休息一下,不想走親訪友的拜年也是正常的,拜年也是很累的。
其實吧!拜年這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更是親屬之間的一種交流。長輩們對年輕一代充滿了愛。雖然有些長輩有點直言不諱的,但他們並不粗魯,與長者溝通可能是一種偶然的成長,不過,春節確實比平時累了一點,但親朋好友在一起也是很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