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輕易把興趣變成職業

2020-12-16 騰訊網

01

亦舒說:「我們終身唯一持久的愛和興趣,不過是賺錢。 」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賺錢就變成了最大的興趣。一天到晚,看什麼都不順眼,做什麼都不順心,想什麼都難受,只有錢拿到手的那一刻,才能夠打起精神,感覺人生還有希望。

都說,做人不能唯利是圖,不能欲望纏身。可是,不賺錢,怎麼行呢?上有老人要管,下有孩子要讀書,自己也要吃吃喝喝,哪一樣不要錢?

買房子是剛需,買車是為了解決出行問題,是為了去遠方看風景。去大城市生活,是為了尋找更多發展機遇。

怎麼賺錢,才是自己應該認認真真思考的問題。至於要不要放下欲望,那是以後的事情,起碼在你很窮的時候,有欲望也是好事,是賺錢的動力源。

有人說:「當你找到了有興趣的工作,你的工作就會更加出彩。」

讀書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如果可以把自己的興趣變成工作,那麼工作就會很快樂,也會賺到更多的錢。冥冥之中,這就是我們夢寐以求的事情。

02

蔡永康說:「別隨性地想把興趣變成職業。只是興趣的時候,不需要任何人點頭。」

言外之意,興趣變成了職業,就會受制於人,興趣就不再是單純的興趣,甚至會因此弄丟興趣。

比方說,一個熱愛寫作的人,常常寫一些散文小說投稿到報刊雜誌,也能夠拿到一些稿費。後來,他拿到的稿費比工資更多,因此他辭去了工作,專心寫作,文章的產量高了,但是他卻不得不繼續提高產量,因為他很有危機感,一旦發表的文章少了,他就可能弄丟這份工作。

因為把寫作當成了工作,他活得很累,覺得寫作是一種負擔,一邊拼命寫作,一邊想要擺脫寫作。他的愛好,變成了累贅。

職業就是職業,愛好就是愛好。職業只有一個,愛好可以有很多。一個人,可以喜歡跳舞、唱歌、吹笛子、拉二胡、旅行等,並且所有的愛好,都是要花錢的,很少把愛好變成創收的門路。

攝影行業,似乎很賺錢,如果一張照片獲得了大獎,那麼獎金都有幾十萬。但是,攝影行業有句俗語:「玩單反,窮三代。」說明攝影行業並不是好職業。

帶著興趣去攝影,那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帶著創業的壓力去攝影,那是一件很有壓力的事情,並且常常逼得自己無路可走。

03

把興趣變成職業,是有附加條件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興趣都可以轉換成經濟效益,興趣變成職業的可能性越來大。我們也常常看到一些異想天開的人,把異想天開的興趣變成了創業致富的門路。

我的表弟小安,從小就喜歡滑板車。他讀書的成績很糟糕,但是他玩滑板的技藝超級好,成為了很多少年的偶像。

小安高中畢業後,去了一所職業大學。大學畢業了,他也沒有去找工作,而是自己開了一個滑板訓練營。一些少年聞風而來,讓小安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小安創業成功之後,很多人都開始跟風,但是跟風的人都沒有成功。

我想,為什麼小安可以把興趣變成職業,別人就不行呢?

其實,愛好變成職業,也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邏輯,沒有硬本事,只有花架子,是不會成功的。

愛好變成職業,必須是把愛好練習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你愛好的事情,已經玩出了名堂,積累了大量的經驗。

愛好變成職業,必須因為愛好而凝聚一批同類型的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當你的愛好變成了大家的愛好,你才有潛在的「發展機遇」。你一個人喜歡的東西,別人都不喜歡,你就是喊破了嗓子,也沒有人願意掏錢給你。

愛好變成職業,必須有一個合適的平臺。比方說,文字變成錢,需要報刊雜誌;跳舞變成錢,需要一個培訓基地或者展示的舞臺;繪畫變成錢,需要有人買畫,需要一個展覽的平臺。

愛好變成職業,必須有一定的本錢。做任何事情,都要投資,要花時間和精力,還要花錢。空手套白狼的辦法,在很多時候是行不通的。

04

羅素在《幸福之路》裡寫道:「一個人的興趣越廣泛,他擁有的快樂機會就越多,而受命運播弄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因為即使失去了某一種興趣,他仍然可以轉向另一種。」

一個人的愛好越多,那麼他把愛好轉換成職業的可能性越大,選擇的平臺也更多。當然,也不是愛好越多越好,愛好更不能是「半桶水」的樣子。

俗話說:「東門不開,西門開。」一條路走不通了,但是你還有另外的路可以走,你的底氣就足了,你就能夠進退自如了。

我的朋友老李,去年開了一家早餐店,生意很一般,他把早餐店重新裝修了一下,變成了一家夜宵店,生意馬上就火了。

我問老李:「你咋地就轉型那麼快呢?」

老李說:「你就不明白了吧?我喜歡研究美食,研究來研究去,就成功了。」

看來,老李是自學成才,興趣成為了他的老師,也成就了更好的人生。

當你羨慕別人可以把愛好當成職業的時候,你還應該看到別人背後付出的汗水,看到別人一邊快樂一邊痛苦的創業歷程。

我勸你,別輕易把興趣變成職業,如果你執意要這樣做,那就堅持在喜歡的領域裡深耕。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心在哪裡,事業就在哪裡,幸福就在哪裡。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如何看待興趣變成職業
    最近因為某些原因,就談到了將興趣變成職業的問題。有的人保持支持態度,有的人卻保持反對的態度。支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活出真正的自己。不支持也有一部分人說,將興趣變成職業,自己會失去興趣的。興趣不一定,非得變成事業。可以做自己相對可以接受的職業,在業餘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在業餘時間,慢慢地培養興趣,有可能在未來成為職業,也有可能這種興趣永遠成為自己業餘時間愛好的享受。到底誰對誰錯?
  • 為什麼一旦把興趣變成職業,就沒了興趣?
    有人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要做自己感興趣的職業。」有人說:「興趣永遠不能成為職業,興趣只能是業餘的。」為什麼一旦把興趣變成職業,就沒了興趣呢?因為大多數人,並不會對自己的興趣愛好有多麼大的要求。一旦興趣成為職業,人們對於這件事的要求也隨之提高。
  • 把興趣變成職業 是幸福的選擇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麼,聽從自己內心的召喚,遵從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一所更適合自己發揮特長的學校,是不是更有利於「遇見更好的自己」?曾是青海省2008年理科高考前五名的周浩,當年在父母和老師的左右下,報考了北大,但之後在北大的生活,讓他痛苦不堪。
  • 把興趣變成職業,你就成功了一半,深度解析霍蘭德職業興趣
    I型通常思想獨立,不會輕易受到他人的影響,而E型通常希望掌控他人的思想,而不僅僅影響他人行為。藝術型A與事務型C的人在是否要遵從規範方面是相反的。A型大腦中通常沒有條條框框,具有創新和創造能力,而C型通常看重各種規範,做事循規蹈矩。
  • 怎樣才能將興趣變成職業?就看這四點
    ……那麼,興趣和職業真的只能取其一嗎?答案是否定的。事實上,將興趣當職業,才能最大程度地激發你的潛力和動力。如果說,將興趣當職業會毀了興趣,那只能說明那不是真正的興趣,不過是短暫的迷戀。如果你喜歡喝酒,你可以認真鑽研,努力變成一名專業的品酒師;如果你喜歡講故事,那就試著往成為一名編劇的道路努力;如果你喜歡壽司,那就發揮匠人精神,成為壽司之神。
  • 原創:不要隨便把興趣當成職業
    在進行職業選擇時,如何平衡興趣與職業的關係?有人認為,只有從事感興趣的職業,才能有幹勁;也有人覺得,把興趣當作職業,會慢慢消磨掉興趣。我不鼓勵大家把興趣當作職業,簡單來說,職業是讓你的生活有經濟保障,混口飯吃,而興趣是讓你生活變得多姿多彩,陶冶情操。花園還是戰場蔡康永說過:不要隨便把「興趣」當「職業」。
  • 把興趣變成工作,只是看上去很美!
    「不知道怎麼選擇」,常見的兩種現象:一,把專業當成職業;二,把興趣變成工作。把興趣變成工作,上班就是玩耍,這聽起來很美,但多少人把興趣真正變成工作後,就再也沒有了興趣……偽興趣,其實是一種假象相信自己總會一夜成名……蔡康永曾說:別隨性地想把興趣變成職業。只是興趣的時候,不需要任何人點頭,你愛怎麼唱歌、煮菜,愛怎麼設計你家或投資股票,都是你自己的事。一旦把興趣變成職業,就需要周遭的每個人點頭。
  • 把興趣變成職業後,我非常痛苦,我該如何走出困境?
    有一些人經常會說,我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很羨慕那些職業就是自己興趣的人。那麼,把興趣變成職業,真的那麼幸運嗎?還是會變成一種痛苦呢?現在就變成,接什麼樣的商稿,就畫什麼樣的畫;沒有接商稿的時候,就不想畫畫,覺得沒人付錢,畫畫也沒有什麼意義。他很苦惱,儘管他很想重拾繪畫的興趣,但是始終做不到,不知道該怎麼辦?為什麼把興趣變成職業後,會感到痛苦?在解決這個畫者的問題之前,我們必須明白,為什麼把興趣變成職業後,會感到痛苦。
  • 如果興趣能變成自己的職業
    「曹老師,以後的微信公眾號運營可能要由學妹來接手了,這一年有很多不足,謝謝老師關照啦,在您身上我默默學到了很多,我現在也還是覺得您很了不起,大多數人把愛好變成工作來說都是極其痛苦的,但是我覺得您是發自內心的喜歡教學工作,每天看的書也是相關的,即便是在我看起來多少有些晦澀的專業書,在工作之餘抽時間搞愛好
  • PDD:別把你的興趣愛好當成電競職業,職業選手不好當
    隨著電競職業登上國家體育競技的舞臺,電競選手也逐漸走進大眾視野,讓眾多網癮少年們似乎找到了"逐夢"的方向!也為自己玩遊戲找到了絕佳的藉口!少年們馳騁在遊戲中,自覺水平6到飛起,動輒"電競冠軍夢",殊不知自己戰五渣的水平連職業的門檻都進不去!
  • 「把興趣當職業後,我忘了如何取悅自己。」
    第二,如何判斷自己的興趣是真正的興趣?第三,把興趣變成職業,你們知道要跨過多少道溝嗎?他們都沉默了,沒有人能清晰回答上來。這是意料之中的反應。我接著說,那給你們講講我的故事吧。從那天起,我真的變成了不一樣的自己。但打臉碰壁的日子,也自此而始。現在回頭看,我唯一慶幸的,是我當年所認定的興趣,真的是我的興趣。這才是我在後來那些低谷晦暗的時刻,真正堅持下來的原因。
  • 你會把興趣愛好發展成職業嗎?
    大家都來說說自己目前從事的職業都是自己的興趣愛好嗎?我想,說yes的肯定是少數,因為我們很多人在第一次擇業的過程中,由於周圍的影響和生活的壓力,選擇的入門職業可能和自己的專業根本不相關,也沒有興趣,完全是碰巧的選擇。但往往一個人一輩子就在這個行業,一直幹到退休。不是嗎?
  • 把興趣變成第二職業
    幾乎所有人都鼓勵別人至少有一個可以長期發展的興趣愛好,尋找生活中的樂趣,才能讓人生變得更為多姿多彩。有一個笑話是這樣的:一個不想當裁縫的廚子不是一個好木匠。生活中的故事比劇本要來得精彩:比如,有一個骨科醫生,在平常的生活裡,還做得一手好鋼琴。
  • 如何找到自己的職業興趣
    今天我們來做一道職業選擇題吧。「你知道自己的職業興趣是什麼嗎?」「我的興趣是什麼?我好像.也沒什麼興趣。」
  • 如何把愛好變成職業?
    首先,我們之所以選擇某種工作當成自己的職業其實都是為了謀生計,填飽自己的肚子。只有在滿足了自己最基本的吃喝需求之後,我們才有資格去談論興趣愛好這個東西。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覺得把興趣愛好變成職業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當然了,儘管如此,卻也不代表毫無辦法。只要你肯努力與堅持,其實也是可以把自己的興趣愛好變成職業的。
  • 「興趣真的可以作為職業嗎?」
    或許在高中,大家會認為這是「玩物喪志」,但是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在嚴格判斷可行性後將興趣培養成職業,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以遊戲為職業,何不去試試呢?」她到該公司的網站上查看招聘信息,遊戲策劃師(文案策劃)這一崗位深深吸引了她。她突然發現,她的興趣愛好和未來的職業居然可以有聯繫。
  • 別把興趣當工作,因為工作會毀了它?這樣做,你可以把興趣當工作
    有人說,如果你有興趣愛好的話,請別把它當做工作,因為工作會毀了它。有人說,只有把興趣愛好作為自己的職業,才會沉迷於工作,最終取得成就。誰對誰錯?好像一下子分辨不出來。我們先探討【第一個話題:什麼樣的興趣可以發展為事業】,將從以下3個方面進行探討:1、把愛好變成工作是一件要有勇氣的事情2、「興趣」的概念及三種類型「興趣」3、興趣變成工作的3個前提
  • 興趣愛好當職業,到底有多爽?
    當興趣愛好變成了職業,工作就不再是工作而是生活。一個人能把興趣愛好當成職業真的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因為工作對你來說本身就是件開心事。1.什麼才是興趣愛好?首先,興趣愛好不能帶有功利目的。其次,生理需求不是興趣愛好。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從人類動機的角度將人的需求分了五個層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於愛、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生理需求包括食物、性、睡眠等,你與動物要是有一樣的「興趣愛好」那真不是興趣愛好。第三,興趣愛好不是用來打發時間的無聊消遣。
  • 「三十而已」鍾曉芹告訴我們,把興趣當成職業的後果
    興趣分為很多類型,相關的興趣可以匹配不錯的職業方向。林語堂曾說:「人必有痴,而後有成。」所謂的「痴」,可能就是興趣發揮得淋漓盡致!如果職業正是自己所興趣的,那可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但由於種種原因,往往職業與興趣沒有一點點的關係。興趣當作職業未嘗不可以,那也得看興趣的內容和類型,並且和自身的條件是否具備也有關係。
  • 職業興趣測評工具——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
    他明確提出了職業興趣的人格觀,使人們對職業興趣的認識有了質的變化。霍蘭德的職業興趣理論反映了他長期專注於職業指導的實踐經歷,他把對職業環境的研究與對職業興趣個體差異的研究有機地結合起來,而在霍蘭德的職業興趣類型理論提出之前,二者的研究是相對獨立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