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若愚的人,懂得掩飾鋒芒,關鍵時刻往往能「逆轉乾坤」

2020-12-11 落日星闌

老子說:「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真正的君子根本不會勾心鬥角,他們總是坦蕩無私,即便自己光芒四射,也懂得掩飾鋒芒。

社會錯綜複雜,有太多名韁利鎖束縛著我們,太多人停留於膚淺的表面,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喪失本性。這樣的人目光都很短淺,能夠贏得一時之利,然而不利於長久的發展。

而那些大智若愚的人,懂得糊塗哲學,他們不願意困惑於人情世故,而是願意明心立志,始終專注於自己的本心,抵達返璞歸真的境界。

若一個人整日爭強好勝,把欲望寫在臉上,平時不肯吃一點虧,內心有太多思慮慾念,這樣的人都喪失了本真的一面,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元氣,最後變得面目全非。

古人云:「放蕩功不遂,滿盈身必災。」一個人只有虛懷若谷,懂得取長補短,才能意識到自己不過是滄海一慄,唯有博學廣才,才能彌補自身的不足。若一瓶不滿半瓶子晃蕩,終將會一事無成。

大智若愚的人,懂得掩飾鋒芒,關鍵時刻往往能「逆轉乾坤」。

【01】

海納百川,懂得包容世間萬物,看似退讓,實則涵養

俗話說,千人千面,每個人的性格都各不相同,有人心寬似海,也有人眥睚必報。若不懂得和不同的人相處,自己反而困惑於人情世故,走不出生命的枷鎖。

大海之所以寬廣,是因為海納百川,做人也是如此,遇到自己不喜歡的人,沒必要一時翻臉。一塊堅硬的石頭砸向棉花,棉花卻柔軟地把對方包圍,這並不是一種怯懦,而是人格的魅力。

若你的胸懷能夠包羅萬象,必定心底無私,容納下天地,裝得下乾坤。這樣的人擁有無窮的人格魅力,具有天生的領導風範,不管做什麼工作,總能出類拔萃,做人更是一流。

所以唯有懂得克制自己的脾氣,克服尖酸刻薄的一面,你才能不斷的擴大自己的胸襟,別人也會臣服於你的魅力。

【02】

做人要心若明鏡,做事要明心立志

這個世界有太多世俗雜念,心術不正的人,一旦踏入大染缸中,往往同流合汙,失去自己的原則,變得麻木平庸。

而不忘初心的人,即便身在泥汙,也能出淤泥而不染,把自己活成一股清流。他們做事有自己的原則,始終心若明鏡,能夠拋開名韁利鎖,追求原本的自我。

做人應該光明正大,不能整日算計於人,要有自己的道德底線,有可為有可不為。無論社會多麼錯綜複雜,都不要喪失原本單純善良的一面。

社會五彩繽紛,要學會刪繁從簡,不能有太多欲望和雜念。當你變得返璞歸真時,往往能撥開謎團,擁有更高的視野和格局。

【03】

刪繁從簡,拋開過往雲煙,追求生命的本真

真正悟透生命的人,都會明白任何大是大非,都會塵埃落定,你所追求的名利,不過是過往雲煙。若能夠衝破世俗的觀念,去追求遠方和詩的生活,你將感受不一樣的人生。

即便身在車水馬龍的鬧市,也要擁有榮辱不驚的境界,不要因為他人的蠱惑,或者利益的驅使,而去追求那些複雜多變的東西。

人生何其短暫,應該在有限的時間內,去做有意義的事情,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學識和見識,拓展生命的寬度,才不枉此生活一回。

若整日拘束於蠅頭小利,滿足於一日三餐,這樣的人眼光都很狹隘,不可能有長久的發展。

結語:做人應該大智若愚的人,即便你實力雄厚,也不要讓自己的光芒,刺痛別人的眼睛。俗話說:「地低為海,人低為王」,當你放低自己的姿態時,也會散發著人性的光輝。

意志如鋼的人,潛力無限,從不輕易認輸,具有王者風範

言出必行的人,一言九鼎,從不背信棄義,值得用心交往

相關焦點

  • 大智若愚的人,往往懂得在這四個方面「留一半」
    而人自己呢,其實也就是一個矛盾的個體,每天都在不斷的自我反駁與自我認知中度過,最後得出兩個觀點,去尋找和查證,然後做出選擇,這個選擇,對於一個人三觀的形成尤為重要,稍一不慎,就會誤入歧途。人到四十,要學會這四個「平分秋色」,做一個大智若愚的人。
  • 古今 大智若愚與大愚若智
    大智若愚在《詞源》裡的解釋是這樣的:才智很高而不露鋒芒,表面上看好像愚笨。出自宋蘇軾經進東坡文集事略二七賀歐陽少帥致仕啟:「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同樣意思的還有大巧若拙。老子曰: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至都是一個意思,只是更能表現被形容者偉大可以掌控一切的一面。 『大智若愚』若愚,已人理悟之境;但要大徹大悟,當需『守愚,守者即修行,亦即功夫。
  • 有實力卻沉默的人,並不是老實,而是韜光養晦,往往一鳴驚人
    沉默是一種處事的哲學,在寧靜中沉澱自己,機遇來臨時厚積薄發,往往驚豔全場,靠實力去徵服別人。真正的高手都懂得掩飾自己的鋒芒,更能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他們甘於沉默,絕不耀武揚威,又能在機遇來臨的時候,去施展自己的才華。
  • 究竟如何理解「大智若愚」?
    相信你一定知道「大智若愚」這句成語。那你又是怎麼理解「大智若愚」的「愚」?很多人把這裡的「愚」解讀為愚鈍,愚昧、笨。如果這樣解讀,那麼「大智若愚」只能解釋為「有大智慧的人看上去很笨,很蠢。」大智慧的人,為什麼看上去很笨、很愚鈍呢?是他刻意掩飾自己的聰明,還是本來就一臉懵樣?現實生活告訴我們,前者沒有必要,後者也不符合實際。查了一下說文解字,原來「愚」的本意是性格孤僻,不諳熟人情世事。換句話說,不圓滑叫「愚」。
  • 「大智若愚」才是大智慧,3種人韜光養晦,不露鋒芒,你是這樣嗎
    「大智若愚」才是大智慧,3種人韜光養晦,不露鋒芒,你是這樣嗎?低層次的人是不會理解「大智若愚」這個詞的,甚至還會有很多誤解。大智若愚,「若愚」只是一種表象,不是缺心眼,不是裝瘋賣傻,也不是裝腔作勢,更不是故作深沉,而是一種為人處世的大學問、大智慧。
  • 真正聰明的人往往都會「裝傻」
    有個成語叫「大智若愚」,是指才智出眾的人在處理很多日常事情上顯得很傻,很遲鈍,很吃虧,但是在事關自己的根本大事上卻做得很出色,很成功。這種看似愚鈍、甘於示弱的低調做人之術,其實是精於算計的隱蔽,它鼓勵人們不求爭先、不露真相,讓自己明明白白過一生。
  • 懂得「示弱」的人,往往很厲害
    真正厲害的人,懂得「示弱」,就像水一樣,以柔克剛,以退為進,從弱變強。01實在扛不住了,那就放棄好了。亞洲飛人劉翔,他跑步的成績,人人皆知,但是提起他曾經是少年跳高冠軍的事情,很多人就不知道了。總要一些時刻,你沒有辦法堅持下去。要麼是因為你不適合做這件事,要麼你真的很累了,扛不住了,不得不放棄。放棄和堅持一樣,都是有理由的,只是你不能隨便找一個理由搪塞自己,而是有充分的理由證明自己的行為是對的。真正厲害的人,在應該放棄的時候,就放棄,哪怕被人嘲笑,也沒有關係。因為放棄之後,他會用另一種方式站起來。
  • 總在裝傻,但內心最精明的星座,關鍵時刻會讓人刮目相看
    其實在我們的周圍,不管一個人看起來多麼的不聰明,甚至讓人感覺是愚蠢,但說到底,其實沒有一個人是傻子的。這就好比有些人,他們非但不傻,而且總在裝傻,但說到底內心沒有誰能比他們更精明,而他們也往往在關鍵的時候才會讓人刮目相看,而之後,就讓我們一起看看都有哪些星座是這樣的吧。
  • 老祖宗的告誡:男人成大器的七大做事絕學,能領悟,註定是人上人
    為什麼在付出同樣努力的前提下,有的男人能成就一番大器、功成名就,有的男人即使碰得頭破血流,也沒有太大成就呢?這與其做事功夫的高低有著重要的關係,重要程度遠超所謂的人脈。對此,老祖宗就總結過許多智慧,以下結合道家創始人老子的智慧,分享男人成大器的七大做事絕學,能領悟,註定是人上人;男人慾成大器,人脈次之,領悟這七大做事絕學,少走彎路。
  • 往往低調的人,很厲害
    往往低調的人,不聲不吭更厲害,想得到的東西越容易得到,活的更好。往往越是炫耀的人,越虛偽,一個人越是炫耀,越容易失去,活的越可悲。俗話說:「槍打出頭鳥」,做人太高調,很容易招來禍事,一個人喜歡出風頭,很容易遭受打擊。
  • 一個藏著真本事的人,身上往往有3個特徵,這樣的人「不好惹」
    一個藏著真本事的人,身上往往有3個特徵,這樣的人「不好惹」,看看你有嗎? 第一、看似老實,卻暗藏鋒芒 很多人都會認為老實人好欺負,因為他們平時從來都不與人發生矛盾,寧可委屈自己也不會去傷害別人。
  • 職場裡,鋒芒畢露的人往往會讓人感到反感
    ,是很適合創業的人,反而能力不強,個性軟弱的人,想鋒芒畢露卻不可得 鋒芒畢露的人率真,有話直說,不會藏著掖著,他們不喜好刷陰謀論,會將自己敢作敢為的一面直接顯示出來,這容易給身邊的人帶來壓力,有時會讓人感覺不舒服,招致他人反感,甚至受到嘲諷,受到他人的打擊
  • 真正的聰明人,擅長在這3個方面懂得「裝傻」,看看你中了幾個?
    一個總是太聰明的人,處事又喜歡不給自己和別人留餘地,就非常容易引起「有心人的」關注,最終引火上身。縱觀歷史、再看看自己的周圍,那些看起來太過聰明的人,往往都沒有什麼好的結果收場,反而那些表面上看起來「傻乎乎」人結果都比較不錯的。
  • 「低調之人,一看便知」:做人低調的人,往往有五個特徵,很厲害
    「低調之人,一看便知」:做人低調的人,往往有以下五個特徵,很厲害;真正厲害的人,往往也有這五個很低調的特徵,看似不起眼,實則了不起。四、聰明內斂,懂得藏拙古人認為,聰明有「好察之明,能察能不察之明」,也就是說,真正聰明的人,不僅有洞察事物本質的聰明,還有不將其表現出來的聰明,這樣藏拙的目的,就是為了不因為聰明而招惹禍端。
  • 大智若愚孟鶴堂,人間精品周九良
    細細想來,就四個字:大智若愚。郭德綱曾在節目組說:「小孟孟跟于謙一樣,有種大智若愚的感覺」。做人做事,越是大智若愚之人,越能活得瀟灑、通透。大智若愚,不僅是我們為人處世的最高境界,也是我們明哲保身的有效底牌。只是,大智若愚之人一般會有哪些特徵呢?在我看來,他們一般有三種特徵:擅長選擇、懂得示弱,活在當下。
  • 當仁不讓也是一種智慧,職場上懂得關鍵時刻起舞,方可驚豔四座
    每一個職場中人都有自己的特色,然而實力的體現卻是需要適當的時機,關鍵時刻的當仁不讓更能夠使自己一飛沖天,彰顯魄力。所謂當仁不讓,首先就要從本質上掌握自己工作中的「仁」是什麼、「讓」到什麼程度、「不讓」到什麼程度。職場中每個人的尺度與標準都是不一樣的,但是只要能夠在關鍵時刻讓自己的魄力顯露出來,就是明智的。那麼,當仁不讓需要哪些條件呢?
  • 聰明人,該懂得如何不「自招忌妒」
    為什麼優秀的人多為獨行?因為優秀的人容易招人排斥、嫉妒,而很多非常有才華的人,又不善於和人交流。久而久之,慢慢就變得更加孤僻了。一個人如果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鋒芒太盛不懂得控制,難免會灼傷他人。當你將所有的目光和風光都搶盡,卻將挫敗和壓力留給別人,別人能過得自在、舒坦嗎?因此,有才卻不善於隱匿的人,往往會招來更多的嫉妒和磨難。在名利場中,要防止盛極而衰的災禍,必須牢記「持盈露滿,君子兢兢」的教訓。作為一個有才華的人,想要不自招忌妒,能有效保護自己,又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那要怎麼做呢?
  • 大智若愚的人都知道,這5句話不能說,但有的人卻天天在說
    每個人都會說話,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懂得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言多必失,真正聰明的人說話往往乾淨利落,一針見血,不喜歡遮遮掩掩有事會直接說,有時間說一些不痛不癢的廢話,不如沉下心做好手頭的事,讓自己說的話更有價值,大智若愚的人都知道有5句話是不可以說的,但有的人卻在天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