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抖音上一首流行歌曲《生僻字》火了。歌很好聽,但在現實生活中,姓名中含有生僻字,卻讓很多事很難辦。8月4日,鄭州的杜女士打進《直通1041》欄目熱線,替自己的弟弟求助。
杜女士
我弟弟今年剛剛參加完高考,考完之後弟弟說想辦個自己實名的手機號和銀行卡。7月31日,他自己先去瑞達路的聯通營業廳辦理了一張聯通手機號,第二天早上收到工信部的一條簡訊,說他的手機卡辦理實名制審核沒有通過,需要他再次拿他自己的身份證去聯通營業廳進行審核,簡訊的意思是我弟弟的實名沒有通過,我不理解,實名制沒通過,我弟弟怎麼能拿到手機卡呢?
收到的簡訊是以工信部的名義下發的,意思是這張手機卡並未實名登記成功。換句話說:杜女士的弟弟在聯通營業廳辦了一張「登記有自己姓名,卻又未實名」的手機號碼,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弟弟的姓名裡第二個漢字是「「,yǎn,上面一個龍鳳的龍,下面一個天地的天,意思是飛龍在天。出自《易經》,是一個寓意美好的漢字。但在現實生活中,「」卻屬於生僻字,在某些場合和機構,確實會給名字的主人帶來麻煩。可杜女士卻說,在聯通營業廳辦卡讀取身份證的環節非常順利。
杜女士
聯通營業廳在辦卡時有一個身份證讀卡器,他們說讀卡機審核過了,能正常顯示我弟弟的姓名,然後就正常辦理手機卡了。辦完之後,聯通給了一張黃色的回執單,上面杜喆這三個字打得清清楚楚的,沒有任何問題,也沒有用什麼別的符號代替。然後我家門口有個工商銀行,我就帶他去了,到門口人家工作人員說你發個簡訊核實一下實名制才能辦理銀行卡,聯通手機號應該是發「205」到10010,發了兩遍都沒有收到聯通的任何回復。銀行說你這不是自己的實名手機號,無法進行下一步辦理,所以我就懷疑所謂的實名手機號,不是真的實名。
河南交通廣播了解到,出於國家對實名制的要求,在銀行辦理儲蓄卡,必須同時提供對應的實名手機號,否則無法通過銀行系統最終審核。如果是因為姓名生僻字的原因無法辦卡,那在其他需要實名制的方面面面,是否也會受到影響呢?
節目之後,直通1041記者現場採訪了杜女士的弟弟杜喆,他說:「杜同學:我正常坐飛機、坐高鐵、憑身份證取證、過檢都很正常,包括我高考也沒有遇到任何問題,但是當我去辦我的手機號跟銀行卡的時候,我卻辦不出來,很奇怪。」
8月4日上午,記者和杜女士的弟弟一起來到中國聯通鄭州緯五路營業廳核實手機卡實名情況。
記者:系統上現在顯示杜喆是沒錯的是吧?
聯通工作人員:對
記者:那就意味著在中國聯通已經實名辦理成功了嗎?
聯通工作人員:對啊,我這邊的系統你自己也能看到,基本上顯示的是什麼,打出來就是什麼。
記者:就是說今天8月4號我們重新辦理了一次實名制是吧?
聯通工作人員:他的系統資料顯示就是杜喆這個名字,不需要再次辦理實名啊,你現在發簡訊給我看看。
記者當著聯通營業廳工作人員的面,用杜女士弟弟的實名手機號連續向10010發送了三次「205」,都沒有收到任何系統回復。隨後,記者又拿出自己的聯通手機號,向10010發送了數字代碼「205」,立即收到了系統回復的實名制信息。
記者:發了「205」到10010了,應該發了以後就收到簡訊,顯示姓名張三、星級多少,對嗎?但是一直收不到聯通的實名制確認簡訊。
聯通工作人員:除了簡訊,銀行就沒有其他的確認方式了嗎?
記者:銀行的意思是第一步只能憑簡訊,只有簡訊回復是一致,他們後臺去比對的時候才是一致,否則辦完卡再去比對,一樣通不過。
現場,中國聯通緯五路營業廳的坐席始終無法解決實名制的問題。最後,一位姓張的工作人員留下了記者的電話,說要諮詢上級部門後再給記者回復。但遺憾的是,5個小時之後,工作人員再次給記者的回覆依舊是:找不到原因,無法解決。
杜女士的弟弟坐高鐵和飛機都正常、高考也正常,說明戶籍正常,可實名的手機卡卻辦不下來。對此,節目法律顧問胡宗軍律師分析說...
胡律師:
從目前這個情況來看,可以確定杜女士她弟弟這個名字,還是因為字體出了問題。「」字屬於規範性的漢字,也是國家允許使用的字,但是各個為社會提供服務的這些部門使用的字庫可能有差異,也造成了這個字在不同的字庫裡面可能顯示出不同的字體,而相互進行比對的時候,不能比對一致,造成了杜女士弟弟這種生活的不便。
既然中國聯通目前暫時辦不了實名制的手機卡,那中國移動行不行呢?杜女士的弟弟告訴記者,他也已經辦了一張移動手機卡,但移動和聯通差不多,在電腦上客戶資料一欄裡裡都能完整顯示自己的名字,但在發送實名制查詢簡訊給10086的時候,收到回復的也是:未實名。
杜女士說,辦了移動手機卡之後,他和弟弟跑了三家銀行,分別是工商、招商和建設,都被告知手機號非實名,無法申請辦理銀行卡。
如果沒有手機號,就不能辦銀行卡嗎?記者撥通了建設銀行95533客服諮詢。
記者:如果不預留手機號,能不能在建行成功辦卡?
建行95533客服:可以的。您這張卡會有一個開戶預留手機號,這個號碼的總行規定是要求本人的實名認證的手機號碼,但是如果說你沒有手機號碼,這個也是可以成功辦卡的。
記者:鄭州市所有的建行都是這樣嗎?
建行95533客服:是的,這個是總行規定的。
但當記者帶著杜女士的弟弟——杜喆,來到中國建設銀行櫃檯辦卡的時候,卻遭遇到了相同的問題:
為了核實公安部門信息的正確性,記者和杜女士現場撥打了河南省公安廳戶籍處的查詢電話。
換句話說,聯通、移動、建設銀行所有的工作人員都認可杜女士弟弟的身份,甚至連省公安廳戶籍處也認可,但是「電腦」卻不認可?!
記者查詢了解到,類似「」這一類的漢字,是國務院2013年公布的《通用規範漢字表》納入的漢字,也被《新華字典》收錄,但是卻在計算機系統中遇到了bug一般的麻煩。
隨後,記者提出可否先行為杜女士弟弟辦理銀行卡,保障存取款的使用需求。中國建設銀行河南省分行孫經理表示:需要請示上級行再做決定。8月4日晚上,孫經理電話回復了記者:「我們問了一下省行,因為他的姓名有一個字核實通不過,可以同時用戶口本作為輔助證件辦理,我們給後臺傳過去,可以先給孩子開個卡讓他用,但是我擔心後期用起來的時候,因為名字不符,電子銀行、手機銀行可能什麼都沒法給您開,卡可以給您辦一個。」
第二天上午,記者陪同杜喆再次來到建設銀行河南省分行,經過工作人員的人工錄入並提交了戶口本作為輔助證件,小杜同學終於拿到了自己實名的銀行卡。
但是一張銀行卡,如果只能在櫃檯和ATM機上存取款,似乎又與當下的網際網路時代格格不入。因此,記者再次尋求有無可能將杜喆「並不完全實名」的手機號也關聯在銀行卡上,方便日後註冊使用手機銀行轉帳匯款。果不其然,辦理時再次遇到了卡殼。隔著櫃檯的玻璃,記者和工作人員進行了現場交流
記者:現在是卡到哪了?
建行櫃員:手機號,現在卡是正常的,什麼都能正常使用。僅僅是手機號沒辦法添加上。我們這邊能核實是一致的,但是只要給後臺授權中心提交,他們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就是沒有辦法比對,肯定是通不過的,肯定還是拒絕,所以我們必須人工聯繫他們,但是這個可能是需要時間比較長。
一小時後,記者再次接到了中國建設銀行河南省分行孫經理的電話:「我給後臺聯繫,後臺讓寫說明,這種情況比較少見。我剛把說明寫好了,一會讓他們審一審,因為時間比較長,我還需要給後臺溝通,人家需要把情況全部給人家寫清楚,要不然人家不給審核通過。」
為了成功將杜喆的手機號預留在銀行,工作人員已經盡了全力。一位在銀行供職多年的系統架構師告訴記者,問題出在「一字兩碼」。字存在兩個以上計算機編碼。由於處理的此類問題多了,業內將這兩個編碼不同、但字型相似的「」字,臨時稱為大和小,導致金融系統、網際網路、電信等部門依舊出現無法識別姓名的情況。
對此,節目法律顧問胡宗軍律師建議說:對於為社會大眾的提供輸入法的這些公司來講,應該嚴格按照我們國家的通用規範漢字表裡面的這些字體來錄入字庫,統一標準之後,可能就不再是問題了。
周三下午,歷經48個小時的溝通協調,最終,通過建設銀行河南省分行孫經理手寫的一份情況說明作為補充材料,杜喆的手機號成功預留在了建設銀行。由此,小杜同學也終於擁有了一張「全功能」的銀行卡。
杜喆:這件事實在是太不容易了,在記者陪同下跑了兩天把我的困難解決了,我成功的拿到了我的第一張儲蓄卡,並且我實名認證的手機號也預留在銀行,和我正常實名認證的銀行卡綁定在一起,特別感謝河南交通廣播。
其實整件事有一個相對「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把字上半部分的龍改成繁體「龍「,也就變成了龑,讀音不變,意思不變,這樣一來,字庫包含,系統認可,一切問題都能解決。但我想說,編碼也好,字庫也好,一切技術手段的出發點應該是以人為本。杜同學的事情雖然解決了,但這只是針對他個人,對於其他名字中含有生僻字的人來說,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解決方式。
我們期待,國內所有為老百姓服務的部門和機構能早日統一字庫,優先完善系統,而不是讓公民「被迫改名」。
最後祝福即將步入大學的杜同學一帆風順。
來源:河南交通廣播《直通1041》
【來源:河南交通廣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