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是同性戀,我該怎麼辦?

2020-12-18 點點家的土小豆

從孩子呱呱墜地那時開始,我們就接手了上帝的工作。

看著小人兒漸漸長大,伴隨欣喜而來的還有層出不窮的育兒難題,比如孩子總是會提出千奇百怪的問題,簡直是一部行走的「十萬個為什麼」。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問題通常很簡單,萬一遇上自己回答不上來的,也可以打馬虎眼,或者以父母的權威厲色道:「反正就是這麼回事」。

可是,總有那麼一天,孩子長到和你一樣高,伴隨而來的,可能還有讓你無法接受的問題,比如「我可以喜歡同性別的人嗎?」、「大學生為什麼不能結婚生孩子?」

當面對類似挑戰你權威甚至認知的問題的時候,你的回答將決定孩子的未來。

不久前,青島一名15歲的初中生,在微博上留下一封遺書後離家出走,內容如下:

因為自己是同性戀,這個男孩被老師同學長期孤立,甚至遭到父親毒打,家裡親戚大聲質問:「你是不是有病,是不是變態?」。

此事牽動了全國數十萬網友的關注,警察連夜出動,終於將男孩平安帶回,可沒過多久,男孩再次離家,雖然現在已經找回來了,可是我們不知道他將如何面對接下來的生活。

當男孩坦言自己是同性戀的時候,得到的回覆卻是父親的一頓暴打,以及周圍人的冷眼嘲諷,在這樣的環境下,他看不到生活的希望,覺得只有死路一條……

面對孩子突破自己底線的問題的時候,真的只能鬧到這一步嗎?

記得《奇葩說》有一期裡關於「同性戀該不該向父母出櫃」的辯論,蔡康永說:「我們不是妖怪,我們也希望就算是出櫃,也會讓爸媽知道我們會活的好好的。」

父母們別把這件事想得太嚴重。

沒向父母出櫃,孩子也可能過得很爛;向父母出櫃,他也可以過得很好。

如果父母能看懂這類問題背後的真意,也許就會放下成見,給孩子一條能獲得幸福的生路。

孩子的許多問題,其實是為了尋找自我。

曾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17歲的男孩,雖然稚氣未脫,但已經擁有了高大的身軀,母親只及他肩頭的高度,父親也開始對他仰視。

有一天,少年對父母說:「我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父母沒有阻攔,給了他500元錢。

少年去了遠方的一個城市,身上的錢很快花光了,為了生存,這個在家連自己衣服都很少洗的少年,開始去一些小店打工。

勞累一天,只為能擁有一頓熱飯和一個可以遮蔽風雨的住所——這些他曾經唾手可得而又沒有絲毫珍惜過的東西,在那個離家遙遠的城市,伴隨著少年成長。

一年很快過去了,少年刷過盤子,做過保安,當過門童,擺過地攤…

少年的雙手終於在疲於奔命的生活中長滿老繭,內心也飽受了世事,他漸漸懂得了父母的不易,和他們對自己惴惴的愛心。

終於,在過年前,少年登上了歸家的火車。

在行囊中,多了兩件買給爸媽的內衣,包裝得樸實而美麗。這是一個懂事了的兒子,他用自己的雙手為父母換來的新年禮物。

當孩子長大,他就必然面對「我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我能做什麼?」諸如此類的問題,其實這是在試圖認識自我,尋找自我。

父母們不用急著駁斥和打斷,也不要用自己以往的所謂經驗就妄加阻攔,而是要從中看到孩子的努力,他在成長,在不斷完善自己。

弗洛伊德曾說:「成長的主要動力,來自和父母的分離。」

而這種分離,有時是心理上的,有時是距離上的。

孩子的許多問題,其實是想獲取對生活的自主權

我有一個表姐,從小是身邊孩子的榜樣,她學業好,有禮貌,是個乖乖女,多才多藝。

每當我頑皮搗蛋的時候,父母總是怒其不爭地說:「你要能學到你表姐十分之一,就普天同慶了。」

可令所有人沒有料到的是,表姐上大學後,去了離家最遠的東北,選了一個她父母堅決反對的專業,還交了一個在酒吧上班的男朋友。

仿佛一夜之間,表姐就從一個最乖的女孩變成了父母眼裡最任性最不懂事,最不聽話的不孝女。

長大後跟表姐聊起這事,才知道她當年如此「反常」的原因。

打記事起,舅舅舅媽就想盡辦法要給表姐最好的生活和教育。

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他們給表姐報各種課外班;為了安全,下午六點之後便限制表姐出門;為了防止學壞,表姐惟一的好朋友因為留了個「無精打採的劉海」,而被要求不要與其往來;上大學之前,表姐從沒看過電視,哪怕過年時的春晚也限制只能看一小時……

心理學大師海靈格曾說:「幸福的家庭,都有一個共同點——家裡沒有控制欲很強的人。」

但在表姐家,卻有一對控制欲超強的父母,長年的控制讓表姐煩透了,當一旦有了遠離的機會,她便迫不及待的想要遠走高飛,並迅速成為大家口中的叛逆者。

其實,在表姐身上爆發的種種問題,歸根結底是想獲得對生活的自主權,她要自己做主,不再受別人控制,可她的父母卻看不到這點,只是不斷嘆息女兒變了,白養了。

父母如何做,才能在不傷害孩子的前提下,看到問題背後的真實意圖呢?

請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給予最基本的尊重。

一個家庭裡,出於父母的權威,許多時候會出現「一言堂」,孩子無法順暢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長期壓抑,肯定出問題。

父母不妨放下權威的架子,以孩子所處的角度審視問題,以此為基礎多問問自己:「為什麼孩子會這麼想?孩子的目的是什麼,這個目的對別人有損害嗎?如果支持孩子,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回顧那個15歲男孩的事例,如果他的父親肯這樣問自己,他會發現,同性戀對任何人都沒有損害,單單中國就有數千萬的同性戀人群,而在國外,已有數個國家立法支持同性戀結婚。

如果這位父親再深入了解一下,性取向是不由意志所決定的,它天然而來,不醜陋,也絕不是變態。

當他明白了這些,自然會理解孩子,而不是頭腦一熱就拳腳相加,打傷了孩子身體,也打壞了孩子的心靈。

心理學家M·斯科特·派克曾說:「真正愛孩子的父母都明白,愛孩子,就要尊重孩子,尊重他們的意願和感受,尊重他們有做決定的權利。

而這種尊重,來源於你肯放下身段。

懂得放手,孩子不是你的附屬品,他有自己的路要走。

三毛曾在書中寫到:「大部分的中國父母,將孩子當作命根,將孩子視為自己生命的延伸與繼續,期望自己一生沒完成的理想和光榮,都能在孩子身上實現。」

這種想當然的延續其實隱藏得很深,許多頗有現代教育意識的家長覺得自己不存在這個問題,可是真到了那步,他們又經常不自知的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孩子身上。

父母如果能時刻審視自己的這個傾向,才能真正做到放手,孩子終歸要長大,你陪不了他一輩子,你的控制只會延長孩子的「幼兒」階段,讓他成為「巨嬰」。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而放手讓孩子走自己的路,你收穫的不止是孩子的感激,還有一個成熟獨立的個體,如此,孩子才能真正走上幸福之路。

— END —

相關焦點

  • 如果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戀,該怎麼辦?
    我發現,我的文章領域從情感慢慢的過渡成了同性資訊了(笑哭ing~)。好的吧,那我以後就多更新一下這方面的新鮮事吧。今天,咱們來說說: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和你說自己是同性戀,你會怎麼辦?你明白同性戀到底是什麼嗎?」這種話?我不知道你們遇到真實情況會怎麼說,但是我覺得孩子如果真的和你說了,那麼他一定是下了很大的勇氣,因為他也知道這個群體並不受歡迎。但是他還是決定和你坦白,在這個時候你不信任他,或者說他有病,這可想而知會對孩子造成多大的傷害。
  • 假如孩子是同性戀該怎麼辦?杜江霍思燕這種教育觀詮釋了答案!
    一直深信聖經關於「同性戀會下地獄」訓誡的鮑比母親瑪麗,想盡辦法去矯正自己兒子,但卻沒意識到鮑比的痛苦與日俱增。在自己滿20歲生日前,鮑比認識一個開朗青年大衛。然而母親斷然拒接了這段感情,她甚至憤怒說到我不需要一個同性戀兒子。最終,鮑比傷心離開家,以自殺的方式結束這段痛苦的人生。鮑比的死也徹底喚醒了家人,瑪麗此後也將畢生投入到同志維權事業當中。
  • 如果發現孩子是同性戀,你該怎麼辦?一位母親的智慧教育
    本期話題:如果發現孩子是同性戀,你該怎麼辦?一位母親的智慧教育!結婚生子,是很多父母認為孩子成人的裡程碑,可是越來越多年輕人崇尚自由的婚戀觀,打破了父輩們的傳統方式。而同性戀這個詞,在以前可能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但是現在看來,也有一些開明的父母覺得,只要孩子能一輩子開心就好。
  • 被父母發現自己是同性戀 該怎麼辦?
    前幾天我媽給我發了一張我女朋友微博的截圖,我有點懵,後來反應過來,應該是我大姐截圖發給我媽的,因為只有我大姐有我微博(我微博上經常@女朋友,可能因此找到的)。 我覺得很生氣,所以我當下就把自己的微博全刪了,我只是不想讓他們看而已,女朋友也把她的部分微博轉成了好友可見。
  • 當你的孩子是同性戀時,你會怎麼辦?
    我發現,我的文章領域從情感慢慢的過渡成了同性資訊了(笑哭ing~)。好的吧,那我以後就多更新一下這方面的新鮮事吧。今天,咱們來說說: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和你說自己是同性戀,你會怎麼辦?你明白同性戀到底是什麼嗎?」這種話?我不知道你們遇到真實情況會怎麼說,但是我覺得孩子如果真的和你說了,那麼他一定是下了很大的勇氣,因為他也知道這個群體並不受歡迎。但是他還是決定和你坦白,在這個時候你不信任他,或者說他有病,這可想而知會對孩子造成多大的傷害。
  • 「我是同性戀,但我不覺得很丟人」
    有一位網友說過的一段話,讓我深有同感:「我們學校有兩個學長在談戀愛,我平常去食堂和操場都能看到這兩位學長很親密地走在一起。兩個人摸摸頭、攬攬腰啊,做著戀人正常做的事情。在我看來一切都很正常,但學校總有人罵他們si同性戀。
  • 孩子說我歧視黑人和同性戀,怎麼辦?
    有些家庭中,父母叮囑孩子「遠離黑人」,孩子認為父母是搞種族歧視,而父母認為我只是出於安全考慮。古今中外,社會中存在著對某些特定群體的負面態度——因為ta們的性別、出身、地位、種族、性取向、宗教、健康狀況、生活方式等,而對ta們反感、嫌棄、貶損、排斥、攻擊、害怕、迴避、不理解。
  • 婚姻心理諮詢:結婚後發現老公是同性戀,我該怎麼辦?
    隨著同性戀越來越多的被暴露,同性戀的妻子也逐漸浮出,婚姻的不幸、痛苦也慢慢被人所知,「同妻」成為她們的稱呼。同妻現象在各國都有,由於傳統觀念和性意識缺乏,很多女性在婚前沒有察覺丈夫的性取向,婚後發現時往往難以接受、痛苦不堪。
  • 我的孩子是差生,我該怎麼辦?
    我想給大家強烈安利一部紀錄片,叫《差生》,一共有5集,如果時間有限,也建議大家一定找時間看一看第3集和第4集。妞妞還在上幼兒園,但我偶爾也會想,要是將來她學習不好怎麼辦?因為在北京海澱區,沒有人敢保證自己家孩子一定能做到成績優秀,特別是能做到從小學到高中,每一門都優秀。
  • 胡軍對同性戀群體的態度,我看完之後覺得:嗯!三觀很正
    而談到同性戀群體,胡軍覺得同性之間純粹的感情,甚至遠勝男女之間:「我覺得他們都很了不起,非常了不起」,至於同性戀結婚,領養孩子的問題,胡軍稱:「只要他們願意,有這份擔當,沒什麼不可以。」2001年,中華精神科學會修訂發布的《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將同性戀剔除,使得中國至少三千萬同性戀不再屬於病人,但公眾對同性戀固有的觀念很難立刻得到改變。隨著社會的進步,我看到最近的一本針對小學生的性教育課本把同性戀關係描述為正常的關係。
  • 老婆性冷淡,我該怎麼辦?
    讀者諮詢——  我是個36歲的男人,結婚五年,一個可愛的女兒。老婆比我小3歲,她溫和賢惠,小鳥依人,正是我喜歡的類型。戀愛半年後我們結婚,但結婚和戀愛真是不一樣,婚後我發現我們之間有很多不同。  準備婚禮時,說好婚車都用奧迪,頭車是輛敞篷,都是朋友湊的車,沒從婚慶公司租。不巧的是頭車壞了,朋友十分抱歉,說婚車給我們全部換成寶馬。
  • 兒子長大說,媽媽我要和同性男友結婚,你該怎麼辦?
    作者:寶寶知道 親子陪伴咪蒙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大意是如果兒子長大說,媽媽我要跟同性男友結婚,她會支持兒子的決定。我沒那麼瀟灑,因為同性情感的發生,其實是心理上或多或少出了問題。在幼兒成長過程中,如果孩子情感缺失,而父母沒及時發現的話,很有可能會排斥異性。之所以談論這個話題,源自於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近期節目。
  • 「定義同性戀」教材被上訴,同性戀該如何定義
    此後她又於9月11日決定再次上訴,繼續告此教材,反對此教材對同性戀的定義。那麼同性戀到底是不是性心理障礙呢?我認為此事件涉及面很廣,不好隨意下總結,讓大家都能接受。但是我也談談一些個人看法。我覺得同性戀並不一定絕對就是壞人,絕對就是有精神疾病。他們其中一部分可能是早年遭遇了異性的打擊,對異性特別失望,精神上受了傷害,但是同性卻對他(她)很好,從而投入到同性戀家族中。這種現象應該是短暫的,通過新的美好的異性經歷,就能回到正常的戀愛狀態。
  • 發現孩子有同性戀傾向,父母該這麼做
    曾經有一位青少年的父母,問到,「發現孩子有同性戀傾向,該怎樣幫助他才好?」,下面回復。同時,也作為給80後、90後父母們,如果您一旦發現/懷疑/擔心自己孩子是同性戀/跨性別者/雙性戀,父母的行動指南。注意:孩子的性取向通常在青春期才會顯現,兒童期是不會顯現的。
  • 夜讀丨 孩子被欺負了,我該怎麼辦?
    夜讀丨 孩子被欺負了,我該怎麼辦?無論孩子之間是否有欺凌現象,家長都絕不應該持刀去刺殺另一個孩子。可是拋開個案,類似疑問確實能激起所有父母的情感波瀾。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我該怎麼辦?經常被曝光的校園霸凌事件,強化了父母們的不安全感。而這種群體不安全感,是有可能演化為非理智行動的。
  • 我的孩子內心出現了問題我該怎麼辦?
    孩子內心出現了問題我該怎麼辦?一個15歲的男孩,逃學和自殘。我用美工刀割傷了胳膊和腿。我看著傷口,深淺不一,新傷口和舊傷口,令人震驚。他說:我還用一支中性筆的筆尖戳了我的大腿。他垂下頭,聲音很小,語氣中沒有悲傷或快樂,就好像他在對別人說些什麼。
  • 婚後發現丈夫是同性戀,我該怎麼辦?|心理諮詢師:及時處理創傷
    我問她這麼晚不睡覺會做些什麼,她說無非就是玩玩遊戲看看八卦之類的。後來又聊到工作的情況,她從事的是行政類的工作,也還算清閒,與同事關係也都可以。看來工作也並非是晚睡的原因。後來她支支吾吾,總算是道出了自己的心結。她覺得自己的丈夫是個同性戀。我問她是怎麼發現的。
  • 如果你的孩子是同性戀……
    我有空就把封城前借圖書館的書與DVD拿去還了,再借一些新的繪本給他們看。前一次借的書裡面有一本個人覺得很特別,小A拿著繪本讓我講給她聽時,我還有點納悶,可能是小A自己選的。我記得老闆(老婆)有跟她一起看過一次,所以我特意小心地跟老闆又確認了一下:是關於同性戀的書,對吧?老闆說:是的。再準確點講是關於真愛的書。
  • 我猜她可能是同性戀
    說到同性戀,現在人們普遍沒有以前難以接受了,看過同性戀電影《藍宇》《斷背山》《卡羅爾》等,覺得他(她)們和異性戀除了性別相同沒什麼區別,我覺得敢於出櫃的同志比那些隱瞞自己的性向騙婚的渣渣強多了。雖然現在人們寬容了很多,也在網絡上看到過,但生活中卻沒有見到過同性戀。不過曾經的鄰居現在看來應該是les,當然只是我自己猜測。離我家不遠的一個長輩,都管她叫老姑。那時候我才幾歲,經常看到她一個人獨來獨往,我的印象裡她一直是幹練的短髮,走路帶風,又高又瘦,像我們經常說的假小子。
  • 為什麼同性戀就不該結婚?
    而有些人為了給孩子配冥婚,跑到隔壁村去盜墓,甚至直接買了別人家的活人。又比如說,有些家庭窮,就把自己的孩子換著嫁,女孩兒年紀小小的就被嫁過去當童養媳,如果發生了些變故,又被召回家去要嫁給別人,好好地一個人就被當成商品給換來換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