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孩子有同性戀傾向,父母該這麼做

2020-12-11 騰訊網

今天(5月17日)是「國際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Transphobia, and Biphobia),源自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名冊裡刪除。從此,同性戀群體,以及跨性別群體不過是人類性取向或性別取向多元化的幾種,都是自然的,而且正常的逐漸成為人類社會普遍認同的意識形態之一部分。

我們對90後大學生群體做的相關調查,現時代的90後年輕人,相比於80後、70後群體,對於LGBT群體持積極、開放的態度,較少出現「恐同症」(Homophobia)、「恐跨性別症」(Transphobia)、「恐雙(性戀)症」(Biphobia)。但是,80後、70後群體卻未必在少數。

曾經有一位青少年的父母,問到,「發現孩子有同性戀傾向,該怎樣幫助他才好?」,下面回復。同時,也作為給80後、90後父母們,如果您一旦發現/懷疑/擔心自己孩子是同性戀/跨性別者/雙性戀,父母的行動指南。注意:孩子的性取向通常在青春期才會顯現,兒童期是不會顯現的。

有青少年父母問:「發現孩子有同性戀傾向,該怎樣幫助他才好?」

什麼都不必做最好。這就好比,如果父母發現孩子的血型與父母都不同,例如,父親是A型,母親是B型,孩子是AB型或O型,父母要怎樣幫助孩子呢?相信大多家長都會覺得「這有什麼好幫的,不需要嘛!」道理一樣的,發現孩子性取向與父母不同,也沒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忽略它就好了。

從性心理學角度來看,人類的性取向是人類多樣化的性維度中最重要的維度之一。從典型的同性戀(從未對異性有過性幻想和性喚起)到典型的異性戀(從未對同性有過性幻想和性喚起)之間,某個人類個體的性取向可能位於其中的任意一個位置。換言之,人類的性取向其實是從典型的同性戀到典型的異性戀之間的一條連續的譜系,並沒有截然劃分的「界限」。或者說,大多數人類個體,都可能在特異性的社會情境下表現出同性戀的傾向,只不過有些人在大多數社會情境下表現出來,有些人只有在極其特殊的社會情境下才可能表現出來,當然,也有人在幾乎所有可能的社會情境下都不會表現出同性戀傾向來。

與人類大多數特質一樣,人類在性取向的連續譜系上的自然分布也大致呈高斯分布,即越靠近兩端(典型同性戀或典型異性戀)的人數比例越少,而大多數人位於中間,同時兼具同性戀和異性戀的傾向。更為激進的理論甚至認為,一個人的性取向本身就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會隨著社會情境而發生變化。

總而言之,同性戀是人類正常的性多樣化的一種,它與有些人個子高,有些人個子矮是一樣的自然特質。從這個意義上,父母即便發現了孩子是同性戀,最好的方式就是正常對待,沒有必要做出特別的改變。一個同性戀的孩子除了性取向與異性戀的孩子不同之外,其餘所有方面都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一切正常,所以完全沒有必要僅僅因為孩子是同性戀而改變什麼。

如果說在這個過程中,最需要獲得幫助的,恐怕是相對性價值觀保守的父母,而不是同性戀傾向的孩子。父母應該更多地了解同性戀的相關科學知識(教會或某些反同社團的資料就不要看了),改變自己可能狹隘和保守的性觀念。如果父母無法面對孩子是同性戀的事實,明顯感受到衝突、焦慮和憤怒,那麼建議父母去尋求心理輔導。

當然,如果是置身在一個性態度保守的社群之中,周圍的人群對同性戀採取奚落、排斥甚至公開歧視,那麼父母要做的是當孩子面對和承受來自社群的壓力時,要堅定地給予孩子以關愛和支持;以及當孩子面臨公開的羞辱、欺負時,要挺身而出表達對孩子的支持。總之,對父母來說,異性戀的孩子遭受到不公的對待或者欺辱時自己會怎麼做,那麼同性戀的孩子遭受同樣的事情時也同樣地反應就對了。

總之,父母不恐同,就是對孩子未來人生的幸福最大的支持。

相關焦點

  • 我的孩子是同性戀,我該怎麼辦?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問題通常很簡單,萬一遇上自己回答不上來的,也可以打馬虎眼,或者以父母的權威厲色道:「反正就是這麼回事」。可是,總有那麼一天,孩子長到和你一樣高,伴隨而來的,可能還有讓你無法接受的問題,比如「我可以喜歡同性別的人嗎?」、「大學生為什麼不能結婚生孩子?」
  • 如果發現孩子是同性戀,你該怎麼辦?一位母親的智慧教育
    看著年邁的父母真的覺得人的一生非常短暫,還來不及實現自己的夢想就已經要已經過去半生。本期話題:如果發現孩子是同性戀,你該怎麼辦?一位母親的智慧教育!結婚生子,是很多父母認為孩子成人的裡程碑,可是越來越多年輕人崇尚自由的婚戀觀,打破了父輩們的傳統方式。而同性戀這個詞,在以前可能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但是現在看來,也有一些開明的父母覺得,只要孩子能一輩子開心就好。
  • 被父母發現自己是同性戀 該怎麼辦?
    我是個女生,然後我有個女朋友。因為旅行的事跟我媽鬧的非常不愉快,以及真的很想有自己的生活,所以不久前就搬出來跟女朋友一起住。我媽應該很不開心,因為我中秋回家的時候她一直都沒跟我說話。但是這在我家人眼裡都成了心虛,他們覺得我在逃避同性戀這個身份,覺得我之前跟我媽鬧矛盾就是為了搬出來和女朋友住,他們覺得管著我的生活是應該的,是常態。我媽還不停給我發她之前截的我女朋友微博裡我跟她的聊天記錄,不停罵我是變態,還在家人的群裡陰陽怪氣的說什麼我存那麼多錢都是給誰存的呀。逼得我快瘋了,我一氣之下刪了我媽微信 退了家人的群。
  • 婚姻心理諮詢:結婚後發現老公是同性戀,我該怎麼辦?
    隨著同性戀越來越多的被暴露,同性戀的妻子也逐漸浮出,婚姻的不幸、痛苦也慢慢被人所知,「同妻」成為她們的稱呼。同妻現象在各國都有,由於傳統觀念和性意識缺乏,很多女性在婚前沒有察覺丈夫的性取向,婚後發現時往往難以接受、痛苦不堪。
  • 「同性戀」這個字眼,扎了多少人的心?同性戀絕非一種精神疾病
    大學教材更不可以讓外行人胡編亂造,借心理學術語巧立疾病名目,做宣傳偽科學之實。有一些非常好的家長,比如說廣州一位吳女士,她發現兒子是同性戀以後,非常坦然地接受了,而且她為了幫助同類的母親,成立了同性戀親友會,全國各地都有這樣的組織。這個組織的宗旨就是怎麼樣接納孩子,怎麼樣保護他們能夠健康地成長。
  • 蔡英文挺同性戀婚姻被指有99%同性戀傾向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香港中評社11月17日報導,臺「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17日討論婚姻平權法案,反對同性戀婚姻的民眾發起抗議,甚至衝進「立法院」抗議示威。臺「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表示,蔡英文支持婚姻平權,她指出「在愛之前,所有的人都應該平等,可以自由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
  • 紫微鬥數命盤看同性戀傾向
    紫微鬥數作為中國傳統命理祿命術的一種,對個人的基本特點、運勢變化,有極其獨到、精準的運用,但在古書上沒有提到過對同性戀的研究。隨著時代的變化,同性戀、雙性戀這些詞彙漸漸充斥著各種媒體平臺,從鬥數命盤上,如何判斷哪些盤的同性戀或雙性戀傾向較大呢?
  • 暴力傾向?孩子喜歡打人怎麼辦,父母該如何做
    樂樂爸爸也是非常苦惱,每次樂樂打架爸爸都回家揍樂樂一頓但似乎並不起作用,而且還有加重的跡象,樂樂不止是和同學打架了,在小區公園裡玩耍也經常無緣無故地動手打別的孩子。樂樂的家長也很疑惑,孩子這是怎麼了,孩子喜歡打人,有暴力傾向,作為父母應該怎麼辦?
  • 同性戀測試題、性取向測試類小程序,同性戀測試專業版哪裡有?小遇給大家推薦性傾向測試題
    另外,這些測試也較為受關注:男生性取向測試圖、一個男生是彎的表現、GAY裡0真的很享受嗎、國際性取向測試圖男生、科百合測試傾向、女生攻受測試題、容易出雙性戀的星座、女生喜歡另一個女生測、單純還是有心機、青少年性取向測試、測你是否有厭男症、測哪種男人註定愛上你測試雙性戀的測試題、國際權威性取向測試、Gay測試題、 自己是不是同性測試題、學性取向測試、第一次玩直男警察。
  • 「我是同性戀,但我不覺得很丟人」
    他們又沒做什麼傷害別人的事情,憑什麼被人這麼罵」是啊,明明他們什麼都沒做,憑什麼要看不起他們。有人會說:「誰讓他們這麼大搖大擺的,同性戀還這麼顯擺」可這有什麼錯呢?人對同性戀的評價從來就沒有公平過,或者說大多數人眼裡都會難以理解。
  • 若結婚後發現老公有雙性戀傾向,是該放手還是裝作不知道?
    同性戀、雙性戀、異性戀,都是由基因決定,外界環境激發的性取向。其本身並不應該導致社會倫理差異,也就是說,同性戀、異性戀、雙性戀都應該遵守當下的社會倫理。不能因為是雙性戀,就有同時擁有兩個不同性別配偶的特權。同樣,我認為你也沒有必要因為對方是雙性戀,就對對方有歧視。
  • 假如孩子是同性戀該怎麼辦?杜江霍思燕這種教育觀詮釋了答案!
    剛開始杜江有點小擔心,他害怕自己兒子嗯哼對自己穿女裝有片面想法。於是在鏡頭面前對未來的嗯哼說:「希望你能分清男生和女生的區別,爸爸希望你能做一個真正的男子漢,為了心愛的女人才能幹這樣的事情。」而霍思燕的反應更有趣:「我覺得你不應該怎麼說,也可以為自己心愛的男生或女生。」
  • 馨香智慧:孩子有「自虐」傾向?總是自我攻擊?父母要這樣做
    馨香智慧:孩子有「自虐」傾向?總是自我攻擊?父母要這樣做!隨著科技的進步,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出現心理問題,前不久,春馬去世的消息傳出來,也讓不讓人為之震驚,一個好端端的人為何會走上極端的道路呢?聽聽馨香悅家蔣長英老師怎麼說:其實這跟孩子的成長環境、心理因素有關,如果孩子長時間處於壓力、憋屈、抑鬱的狀態,內心的問題得不到釋放,會成為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如果內心的衝突沒有得到解決,久而久之,會轉向自我攻擊!
  • 施明德:蔡英文應公開性傾向 即使同性戀也支持
    圖:臺灣《壹周刊》  環球網4月15日消息,民進黨2012初選戰況激烈,參選人的性傾向也成為話題。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14日表示,大家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不但「非常陌生」,對她的性傾向也不了解,「我認為她應該公開說明。」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前民進黨主席、紅衫軍倒扁運動指揮施明下午表示,他心目中的領導人,必須團結起來、能夠凝聚大家。
  • 對話李銀河:同性戀會給教育帶來什麼?
    最近,《成長你我他》節目接到一位王先生的微博私信:「我生活在澳大利亞,男孩子快兩歲了,在工作生活中,有很多同性戀,我擔心孩子長大以後性取向有問題。怎樣從全人教育的角度教育孩子,讓他以後喜歡異性而非同性?」該怎樣回答這位朋友?當社會都在呼籲要寬容同性戀、同性戀不是病的同時,為什麼我們會擔心孩子的教育?這會影響到孩子的未來麼?
  • 關於同性戀,你怎麼看?
    文|謝冰凌暑假,關於孩子性取向的諮詢也不少,大部分父母,在了解到孩子的性傾向為同性時,都會感覺特別恐慌,害怕。如果你的孩子出現這種傾向,你會怎麼辦?歡迎在留言區說出你的看法。以下信息經來訪者同意分享,故事只保留了大概框架,細節部分進行了刪改。老師,你好,我是一個十八歲女孩的媽媽。我的孩子剛高考完,馬上就要讀大學了。
  • 如何看待同性戀,如果有一天發現自己是同性戀怎麼辦?
    我不是同性戀,但是我也不反對同性戀感覺能跨出性別的愛情勇敢又美好。這個問題,依我磕cp的經驗來,其實同性戀也沒啥,你不要壓力太大,把心態擺正,不要壓抑自己內心,有些天性的事,人是改不掉的,天註定躲不掉的,遵循自己的內心,你要相信自己,再堅持幾年可能就合法了。
  • 同性戀的存在怎麼解釋?性取向測試題告訴你真相!超準性傾向測試題,比哈佛性向測試,百合性向測試更準的性取向測試題測試類小程序推薦!
    在我國的漫長歷史中,也早就有關於同性戀的正史和野史方面的「報導」:漢文帝不惜付出富可敵國的財富,也要抱得「美漢」鄧通歸;《紅樓夢》和《金瓶梅》等「暢銷書」都有對同性戀的描寫。近來又有動物學家研究發現,許多靈長類動物,如獼猴、狒狒、黑猩猩等,都有過同性性行為。這麼說同性戀還真是無時不在,無處不在。而從進化論的角度來說,「任何能降低生殖成功率的傾向都應該在自然選擇中被淘汰」!
  • 塔羅佔卜:選一張塔羅牌,測你潛意識裡有沒有同性戀的傾向?
    塔羅佔卜:選一張塔羅牌,測你潛意識裡有沒有同性戀的傾向? A、魔術師 如果你選的是魔術師呢,說明你是個有同性戀傾向的人。 你這個人呀總是自信滿滿,你是個很成熟的人,幼稚的東西你不喜歡,甚至你還會厭煩。
  • 施明德籲蔡英文公開性傾向 稱即使同性戀也支持
    民進黨2012初選戰況激烈,參選人的性傾向也成為話題。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14日表示,大家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不但「非常陌生」,對她的性傾向也不了解,「我認為她應該公開說明。」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前民進黨主席、紅衫軍倒扁運動指揮施明下午表示,他心目中的領導人,必須團結起來、能夠凝聚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