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樂群鼓原創作品《千佛手》(首演)
作曲:羅家齊
領奏:馬瑞
演奏:國戲打擊樂團
中國打擊樂群鼓作品《千佛手》創作於2019年,為「國戲打擊樂團」而作。在此作品中,作者將聽覺語言與視覺語言視作一種統一的藝術表達,創作音樂的同時也在創作畫面。結合國戲打擊樂團的藝術特點,運用樂手的肢體與嗓音,與作品共同描述了南方祭祖儀式之時的莊重場景。通過京劇大鑼、小鑼、鐃鈸音色特點,展現民間祭祖儀式的喧騰。最後通過管鍾音色與京劇鑼鼓點「抽頭」的節奏形象,塑造戲班齊鳴、儀式結束之後,人、戲、鼓萬物合一的景象。
導師介紹
馬瑞
中國當代青年打擊樂演奏家,中國戲曲學院音樂系民族打擊樂專業教師,中國音協打擊樂學會理事,中國民族打擊樂學會理事。
馬瑞自幼學習打擊樂,1995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民樂系學習民族打擊樂,2001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本科,2005年以優異成績保送攻讀碩士研究生學位,師從中央音樂學院打擊樂演奏家、教育家李真貴教授,畢業後任教於中國戲曲學院。曾榮獲三屆文化部全國民族器樂比賽獨奏及重奏最高獎「文華獎」;獲第一屆「鼓動北京」青少年鼓樂邀請賽青年專業組金獎;獲日本大阪國際室內樂比賽優秀獎。在校期間曾多次獲得「人民獎學金」、「傅成賢紀念獎學金」、「維亞康姆——薩默·雷石東」獎學金等。
她憑藉自身深厚的演奏功底與出色的音樂表現力,受邀擔任第2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閉幕式鼓領奏;法國阿維尼翁戲劇節劇目藝術主創;參演作曲家譚盾創作歌劇《茶》;赴丹麥國際打擊樂音樂節首演打擊樂作品《聖禮》;擔當「劉索拉與朋友們樂隊」打擊樂主奏,參演北京國際音樂節、「冰雪之約」新年演出季、深圳世界迷笛音樂節;擔任《花華樂》演奏家組合打擊樂主奏,並舉辦多場音樂會;曾多次參演《新年戲曲晚會》擔任主奏,參演《戲韻管弦》、《長徵組歌》等專場音樂會,擔任獨奏及主演;長期應國家大劇院之邀,在《高雅藝術走進大劇院》活動中擔當主講;受邀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民樂逍遙遊》節目錄製打擊樂專題廣播節目。2008年成功舉辦個人打擊樂獨奏音樂會,出版個人音像專輯《鐘鼓樂》,參與錄製瑞鳴音樂出品的《天人合一》、《明月映敦煌》、《一路蓮花》專輯。受邀與中央民族樂團,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上海民族樂團,澳門中樂團,丹麥皇家音樂學院等合作演出。多次出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義大利、丹麥、新加坡、日本、韓國、澳門、香港等地演出及文化交流活動,受到一致好評。她以精湛的技藝與豐富的藝術經歷,受邀國家級刊物《樂器》雜誌封面專訪人物,併入選《國樂精粹》優秀華人藝術家。
馬瑞在任教期間注重教學、實踐與科研相結合,她所教授的學生在全國各大賽事中表現優異,曾榮獲文化部全國民樂最高獎「文華獎」;全國青少年打擊樂比賽最高獎「李民雄特別大獎」;PAS中國國際打擊樂藝術節金獎等,並多次在國內外重大賽事中獲金、銀、銅獎。她本人榮獲「文華獎」優秀指導教師、「全國十佳」打擊樂優秀指導教師、PAS中國國際打擊樂藝術節優秀指導教師稱號等榮譽。作為項目負責人,入選北京市教委「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計劃」、參與北京市教委「科技計劃項目」,並出版多篇核心期刊論文,擔任國家文化和旅遊部人才中心專業能力等級評價工作教材編委及考評員。並受邀多所大學及藝術節進行專家講座,長期擔任國內外各大賽事的專家評委。
在教學與科研的同時,她注重演奏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理念,組建並成立中國戲曲學院音樂系「國戲打擊樂團」,並擔任藝術總監。樂團自成立以來,馬瑞帶領學生們已成功首演多部音樂作品及原創作品,並成功舉辦多場專場音樂會,曾在中國戲曲學院舉辦《國戲打擊樂團成立音樂會》;首場戲曲風格專場音樂會《「鼓語戲韻」—馬瑞打擊樂師生音樂會》;北京音樂廳舉辦多場《敲擊派——馬瑞與國戲打擊樂團師生音樂會》,赴天津音樂學院舉辦《中國戲曲學院與天津音樂學院民族打擊樂音樂會》,並在PAS國際打擊樂藝術節中開場演出,反響熱烈。樂團榮獲全國青少年打擊樂比賽重奏組金獎。
作曲介紹
羅家齊
中共黨員;青年民族打擊樂演奏家。
中國音樂學院打擊樂專業碩士學位,師從中國音協打擊樂學會會長、中國民族管弦樂打擊樂委員會會長王以東教授;本科就讀於中國戲曲學院,師從打擊樂演奏家馬瑞老師,「國戲打擊樂團」團員、作曲。
學生時代曾任中國戲曲學院民族管弦樂團打擊樂首席,獲中國戲曲學院單項獎學金、學業獎學金、中國音樂學院研究生入學獎學金。
所獲獎項:於2017年榮獲中國文化部頒發的中國專業舞臺藝術政府最高獎 -- 「文華獎」,並代表中國戲曲學院參加文化部第六屆全國民族樂器教育教學成果展示活動;2016年榮獲澳門國際鼓樂節獨奏大鼓類金獎、獨奏組合類金獎;2015年榮獲第三屆北京國際民族器樂大賽金獎等。
創作方面:於2016年,為《戲曲的視覺》創作打擊樂片段;2018年,為北京電影學院年度成果大戲肢體詩劇《蓮心不染》進行打擊樂編創並演奏;2019年,為天津戲劇節最佳劇目《蓮心不染2》編創打擊樂段落設計,並於天津首演;同年為阿維尼翁戲劇節獲獎劇目《拈花》(中國版)進行打擊樂設計兼任現場演奏,並於北京隆福劇場中國首演;2019年首次推出原創作品《山門》(中國打擊樂組合二重奏)並於北京音樂廳首演,獲得廣泛好評;同年創作個人作品《僧》(中國打擊樂組合獨奏),7月於CCTV中國器樂大賽複賽首次面世;個人作品《南歸》(中國打擊樂重奏)8月於CCTV中國器樂大賽決賽推出。委約作品方面,2019年為國戲打擊樂團獨創作品《千佛手》(大型中國打擊樂重奏)、委約作品《武場》(京劇打擊樂協奏),由國戲打擊樂團完成首演。2020年2月創作大鼓二重奏《鶴一》。
演出經歷:2013年~2016年任「CCTV新年戲曲晚會」打擊樂手、2019年於BMG貝塔斯曼音樂中國第三屆創作營(BMG China Sound Lab)擔任中國打擊樂樂手、湖南衛視2018跨年晚會擔任現場打擊樂手等。
國戲打擊樂團介紹
樂團成立於2017年,隸屬中國戲曲學院音樂系,由打擊樂演奏家馬瑞老師組建並擔任樂團藝術總監。「國戲打擊樂團」成員均由民族打擊樂專業的學生組成,曾榮獲全國青少年打擊樂比賽重奏組金獎。樂團建團以來,已成功舉辦多場專場音樂會,並首演了《千佛手》、《歷往肆章》、《空城計》、《武場》、《山門》等多部音樂作品及原創作品。曾在中國戲曲學院音樂廳舉辦《國戲打擊樂團成立音樂會》;首場戲曲風格專場音樂會《「鼓語戲韻」—馬瑞打擊樂師生音樂會》;北京音樂廳舉辦多場《敲擊派——馬瑞與國戲打擊樂團師生音樂會》,赴天津音樂學院舉辦《中國戲曲學院與天津音樂學院民族打擊樂音樂會》,並在PAS國際打擊樂藝術節中開場演出,反響熱烈。
「國戲打擊樂團」具有較高演奏水準與藝術素養,是一支充滿青春朝氣與藝術活力的打擊樂團。樂團兼具了民族打擊樂、西洋打擊樂及戲曲打擊樂的藝術特色,秉持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鼓樂藝術的理念,注重將民族音樂與西洋、古典、流行藝術的結合,並且融入了豐富的戲曲打擊樂特色。樂團在保留經典傳統曲目的同時,始終堅持原創,不斷發掘新作品,並通過新穎與創意十足的編排,樹立樂團獨特、多元的藝術風格和藝術影響力,力求向觀眾展示中國打擊樂深厚的藝術底蘊與熱烈、激情的舞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