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泰國網站The Nation 8月6日報導,有節奏的鼓聲、精心編排的互動、扣人心弦的停頓和熱烈的氣氛,打擊樂的力度和音樂性令觀眾震撼不已。若你享受節奏的律動,臺灣朱宗慶打擊樂團的演出不容錯過。9月16日,該樂團將於泰國曼谷第20屆國際舞蹈與音樂盛典(9月12日至10月18日)上震撼登場。
朱宗慶打擊樂團貫以融合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而聞名,其最新作品《驚為天人》極具吸引力。通過大鼓、鑼、木琴、中國鼓、鈸、定音鼓、顫音等打擊樂器,譜寫出韻律和節奏之美。據悉,這場表演充滿了現代、實驗性和跨學科元素,超越了古典、現代、世界、流行等之間的界限。
曼谷演出中還包括臺北市立國樂團的著名琵琶獨奏家鍾佩玲。據悉,鍾佩玲畢業於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擁有碩士學位。其以四弦樂器的處理技巧而聞名:細膩圓潤,為強勁的打擊節奏增添美妙的旋律配合。雖然朱宗慶打擊樂團的音樂根植於當代西方打擊樂,其期待聽到傳統東方文化的鮮明脈絡。成立30多年來,他們已經譜寫了約200首曲子。在曼谷,他們將演奏多種體裁的曲子,以顯示其高超技巧。
該樂團已巡演過30多個國家,包括奧地利、英國、美國、德國、中國和匈牙利等。其還曾參與重大的國際演出活動,如巴黎的Quartier D 'ete,布達佩斯春節,2005年的日本世博會和莫斯科的契訶夫國際戲劇節。
據悉,該樂團由朱宗慶於1986年成立,目前有15名才華橫溢的打擊樂手和一名常駐作曲家,他們都是西方打擊樂器、中國鑼鼓和其他亞洲傳統音樂的大師。
朱宗慶同時也是藝術總監,在增強臺灣民眾對打擊樂的興趣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其於1992年創辦了朱宗慶打擊樂學校。「這並不容易,但觀眾的支持和鼓勵化不可能為可能。」他表示。
雖然其受過西方打擊樂的訓練,在臺灣推廣打擊樂時,朱宗慶認識到,傳統音樂是一種強大的資源,可以幫助在當地推廣打擊樂,並在世界舞臺上展示臺灣的打擊樂魅力。
朱宗慶帶觀眾走出城市音樂廳,來到公共場所,進入寺廟、庭院和農村地區,令其音樂易為大眾接受。他指出:「打擊樂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器樂形式。」「它接近於心臟跳動的韻律,任何人都能感受到。」
很快,樂隊就家喻戶曉,每年都會舉辦三場大型音樂會來展示其創造力。對朱宗慶來說,這也是「臺灣走向世界」的過程。由於藝術上的卓越表現,其獲得了許多榮譽,包括國家藝術獎(臺灣最高榮譽)。美國打擊樂協會曾四次授予他傑出貢獻獎。在2015年,朱宗慶獲得馬英九頒發的傑出明星勳章。2016年,其被打擊樂協會引入名人堂。(實習編譯:倪雪琪 審稿: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