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文浩)木蘭的故事將又一次被好萊塢搬上大銀幕的消息前段時間引起過不少關注。「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中國傳統文學中,「木蘭」的形象融合了少女與將軍、亦女亦男等多元的身份。將於4月3-4日在廣州大劇院上演的朱宗慶打擊樂團作品《木蘭》,則融合打擊樂、京劇與踢踏舞多種元素,用「擊樂劇場」的形式展現木蘭的一生。
廣州觀眾對於朱宗慶打擊樂團不會陌生,他們的演出風格多樣,這次的《木蘭》則帶來一種全新的表演型態:並非將打擊樂與京劇表面的形式結合,而是透過打擊樂的音色變化和獨有的張力感,來表達人物內心的情緒,替代傳統戲劇的語言敘事,又進一步將京劇「樂器、身段、唱腔、肢體」與打擊樂融合,創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跨界感。
為此,所有參與演出的團員們,都接受了近1年的嚴格京劇訓練,從基本功、到棍棒、十三響等高難度動作,沒有一項省略。2017年,樂團帶著這部作品去莫斯科演出,在沒有字幕的情況下,仍成功徵服全場觀眾,當地媒體盛讚其「結合了京劇和現代歐洲戲劇的風格,象徵著新舊融合的亞洲現實藝術在此誕生」。
樂團藝術總監朱宗慶說:「打擊樂的活潑熱情、京劇的細膩婉轉,兩者迥異的表演性格要結合的渾然天成,原本看似『不可能的任務』,卻讓《木蘭》成為朱宗慶打擊樂團在跨領域表演的代表作品。我每一次看都會忍不住流淚,不是難過,而是滿滿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