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宗慶打擊樂團帶來跨界《木蘭》

2020-12-23 信息時報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文浩)木蘭的故事將又一次被好萊塢搬上大銀幕的消息前段時間引起過不少關注。「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中國傳統文學中,「木蘭」的形象融合了少女與將軍、亦女亦男等多元的身份。將於4月3-4日在廣州大劇院上演的朱宗慶打擊樂團作品《木蘭》,則融合打擊樂、京劇與踢踏舞多種元素,用「擊樂劇場」的形式展現木蘭的一生。



廣州觀眾對於朱宗慶打擊樂團不會陌生,他們的演出風格多樣,這次的《木蘭》則帶來一種全新的表演型態:並非將打擊樂與京劇表面的形式結合,而是透過打擊樂的音色變化和獨有的張力感,來表達人物內心的情緒,替代傳統戲劇的語言敘事,又進一步將京劇「樂器、身段、唱腔、肢體」與打擊樂融合,創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跨界感。

為此,所有參與演出的團員們,都接受了近1年的嚴格京劇訓練,從基本功、到棍棒、十三響等高難度動作,沒有一項省略。2017年,樂團帶著這部作品去莫斯科演出,在沒有字幕的情況下,仍成功徵服全場觀眾,當地媒體盛讚其「結合了京劇和現代歐洲戲劇的風格,象徵著新舊融合的亞洲現實藝術在此誕生」。

樂團藝術總監朱宗慶說:「打擊樂的活潑熱情、京劇的細膩婉轉,兩者迥異的表演性格要結合的渾然天成,原本看似『不可能的任務』,卻讓《木蘭》成為朱宗慶打擊樂團在跨領域表演的代表作品。我每一次看都會忍不住流淚,不是難過,而是滿滿的感動。」


相關焦點

  • 朱宗慶打擊樂團
    1986年在臺北一家火鍋店,朱宗慶打擊樂團以圍爐象徵團結,宣告臺灣第一支職業打擊樂團成立;1992年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誕生,活潑且原創的音樂教學方式,目前在臺灣擁有26個教學中心,近年更前進中國大陸、澳洲等地;1993年樂團創辦臺灣國際打擊樂節,臺灣擊樂正式與國際接軌;2009年6月朱宗慶打擊樂團代表來自臺灣的聲音,隨馬英九總統出訪中美洲友邦。
  • 戲劇舞蹈季「走出劇院」 朱宗慶打擊樂團進社區
    在演出季中,朱宗慶打擊樂團、西班牙國家舞蹈團、中國國家芭蕾舞團、臺灣果陀劇場、北方崑曲劇院等國內外知名藝術團體和藝術家將紛紛走進校園、社區、企事業單位等,以表演、講座、互動等多採形式,讓大眾「親密接觸」高雅藝術。  10月11日下午,作為戲劇舞蹈演出季「走出劇院」公益活動的第一場,臺灣朱宗慶打擊樂團的資深音樂家來到位於房山的萬科長陽半島社區,向社區居民講解並演示了打擊樂的無窮魅力。
  • 朱宗慶:「小眾」打擊樂跨界變大團(圖)
    高尚 攝  上周,臺灣表演藝術界的「大佬級」人物朱宗慶帶領他的打擊樂團做客國家大劇院,一出音樂戲劇《木蘭》,以打擊樂與傳統京劇融合的方式重新詮釋了這個故事。  兒時起,朱宗慶就被打擊樂吸引,無師自通學習了鋼琴、打擊樂、小喇叭和單簧管後,他考入臺灣藝術專科學校。那時打擊樂還是非常冷門的音樂種類,藝專都還未開設該專業。
  • 廣州2016朱宗慶打擊樂團演出時間、地點及票價一覽
    ▲朱宗慶打擊樂團的演出將向觀眾展示打擊樂的多種層面。id=2410278901  剛剛過去的暑假,「朱宗慶打擊樂團2」帶來的《豆莢寶寶之冒險任務》讓廣州的小朋友在有故事又有互動的音樂會中,領略了打擊樂的不凡魅力。作為一支「大小粉絲」通吃的樂團,朱宗慶打擊樂團當然也有特別為成人觀眾打造的音樂會。今年恰值該團建團30周年,樂團為準備這場音樂會不僅別出心裁,更是下了「重本」。
  • 回眸|朱宗慶打擊樂團迴響杭城
    朱宗慶打擊樂團迴響杭城7月9日晚,2019杭州國際音樂節的第五場演出——朱宗慶打擊樂團音樂會在杭州大劇院傾情上演。樂團創始人朱宗慶帶領11位打擊樂手,在舞臺上酣暢淋漓地為杭州觀眾帶來一場打擊樂的「純肉宴」。
  • 朱宗慶打擊樂團演出 音樂從啟蒙出發(圖)
    環球在線消息:9月8日,臺灣朱宗慶打擊樂團(左圖)來廣州演出。這是他們第二次來到廣州。當天,星海音樂廳觀眾並不多,但他們的表演卻驚動了在場所有人。我們不知道打擊樂是什麼樣?不到2個小時的演出,很快就結束了,但圍繞著朱宗慶打擊樂團自身,實際卻有著更多故事。今年是朱宗慶打擊樂團成立20周年。 20年前,臺灣人大多不知道什麼是打擊樂,打擊樂不僅在舞臺的邊緣,也處於人們了解的空白中。20年前,朱宗慶先生回到臺灣,創立朱宗慶打擊樂團。 20年後,在臺灣學習音樂的兒童,選擇樂器的排名,第一是鋼琴,第二的就是打擊樂。
  • 臺灣朱宗慶打擊樂團大陸巡演「以樂會友」
    信息 臺灣朱宗慶打擊樂團大陸巡演「以樂會友」 2016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     9月7日晚,來自臺灣的「朱宗慶打擊樂團」亮相河北石家莊。(多重曝光) 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   中新社石家莊9月7日電 (記者 高紅超)來自臺灣的「朱宗慶打擊樂團」7日晚亮相河北石家莊精英劇場,《射日》、《鑼之樂》等曲目結合了西洋樂器與中國傳統樂器,創新的演出風格讓觀眾耳目一新。
  • 打擊樂跨界京劇,你一定沒見過這樣的「花木蘭」
    蟄伏四年後,朱宗慶打擊樂團將得意之作《木蘭》進行了復排。11月底至12月初,《木蘭》一路從臺北巡演到臺中、高雄,連演9場,所到之處,無不掀起打擊樂熱潮。觀眾沒想到,「木蘭從軍」的故事可以這樣講,打擊樂可以這樣好玩。
  • 用音樂打退疫情 臺灣朱宗慶打擊樂團奏《抗疫者之歌》
    臺灣朱宗慶打擊樂團31日於粉絲專頁張貼一段影片,由擊樂家朱宗慶領頭,演奏《抗疫者之歌》,共17位擊樂家們戴著口罩,各自敲鼓搖鈴,奏出活潑樂章,為樂迷帶來無限希望。擊樂家朱宗慶戴著口罩,領著朱宗慶打擊樂團共奏《抗疫者之歌》。
  • 朱宗慶打擊樂團新生代團員上陣 七重奏敲響熱鬧菜市場聲
    青年音樂家、同時也是朱宗慶打擊樂團新生代團員高瀚諺,推出全新作品《菜市仔》,靈感是來自他的童年生活,「我們家以前賣自助餐,常常有上菜市場的經驗,我希望呈現這段回憶。」朱宗慶打擊樂團新生代成員將首演全新作品《菜市仔》,表現菜市場熱鬧的景象。圖中為作曲者高瀚諺。
  • 2018年朱宗慶打擊樂樂團三地巡演北京收官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吳曉東)當「破銅爛鐵」遇上傳統典雅,這場特殊的音樂盛宴會給觀眾帶來怎樣不同的體驗?繼深圳、廣州兩地之後,由頂新公益基金會支持的2018朱宗慶打擊樂樂團三地巡演於11月23日晚在北京完成了最後一場演出。
  • 頂新公益基金會支持2018朱宗慶打擊樂樂團三地巡演,感受打擊樂和...
    本著「推動兩岸文化藝術交流」的宗旨,頂新公益基金會持續多年支持由朱宗慶打擊樂團在中國大陸的巡演,對打擊樂藝術創新之兩岸交流的教育推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意義。朱宗慶打擊樂團創立於1986年,是臺灣第一支職業打擊樂團,在臺灣可謂家喻戶曉。
  • 從邊緣樂種到舞臺主角,朱宗慶在臺灣創造了打擊樂奇蹟
    1986年,在臺北一家火鍋店,朱宗慶拉著幾位好友圍爐結義,成立了臺灣第一支職業打擊樂團——朱宗慶打擊樂團。那時候的他沒想到,這支樂團可以將打擊樂的種子播撒到全臺灣,甚至在海峽對岸的中國大陸開枝散葉,成為全世界研究的對象。
  • 中國打擊樂走向世界:臺打擊樂團9月震撼登陸曼谷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泰國網站The Nation 8月6日報導,有節奏的鼓聲、精心編排的互動、扣人心弦的停頓和熱烈的氣氛,打擊樂的力度和音樂性令觀眾震撼不已。若你享受節奏的律動,臺灣朱宗慶打擊樂團的演出不容錯過。
  • 朱宗慶打擊樂首次線上公益直播課,讓孩子在家輕鬆玩音樂!
    最近,上上的好朋友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就開設了一堂面向4-6歲孩子的公益直播課。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開辦至今已有29年的歷史,以世界一流的朱宗慶打擊樂團為根基。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由國際知名打擊樂家朱宗慶教授所創辦的「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成立於1991年,是世界首創的打擊樂教學系統。以孩子與生俱來的敲打本能為媒介,通過演奏、遊戲、身體律動、歌唱、說故事、音樂欣賞等活動,引發小朋友對音樂的興趣,讓他們在自然的情境下,從感受音樂、喜歡音樂,進而學習音樂、享受音樂。
  • 朱宗慶將排舊作紀念馬水龍
    在今年3月將舉行的「2017TIFA臺灣國際藝術節」上,臺灣著名音樂家、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兼藝術總監朱宗慶將排演作品《我是……》,以紀念這部作品的作者,已故臺灣著名音樂家馬水龍。據了解,1985年朱宗慶在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任教,馬老師是創系系主任,他接受新象文教基金會委託創作,完成了《我是……》,這是根據作家馬森的詩作譜寫而成的樂曲。同年4月14日,《我是……》在臺北國父紀念館進行世界首演,由女高音聲樂家劉塞雲、長笛家呂美馨參與首演,朱宗慶正是首演參與者之一。
  • 2018年最受歡迎的樂器類課程:朱宗慶兒童打擊樂班|九月隆重登場@報名諮詢獲驚喜!
    由國際知名打擊樂家朱宗慶教授所創辦的「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成立於1991年,是世界首創的打擊樂教學系統。以孩子與生俱來的敲打本能為媒介,通過演奏、遊戲、身體律動、歌唱、說故事、音樂欣賞等活動,引發小朋友對音樂的興趣,讓他們在自然的情境下,從感受音樂、喜歡音樂,進而學習音樂、享受音樂。
  • 2016國家大劇院打擊樂節「擊響」盛夏
    7月26日,國家大劇院打擊樂節藝術總監李飈、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打擊樂聲部副首席劉恆、青年打擊樂家範妮、朱宗慶打擊樂團團長吳思珊等人出席了2016國家大劇院打擊樂節新聞發布會。  自2010年起,國家大劇院每兩年舉辦一屆的「國際打擊樂節」為北京的夏日增添了許多樂趣,成為炎炎夏日中最火熱的音樂盛事。  2016打擊樂節邀請到了頗具實力的演出陣容。
  • 朱宗慶:學打擊樂的人包容性強 創意豐富
    以下為2010廣東亞洲音樂節藝術總監餘隆與廣州交響樂團團長餘其鏗,中國臺灣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朱宗慶的訪談:餘隆:從事打擊樂的都在當團領導,有一段時間你記不記得?餘其鏗:在大概七八年前,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的團長、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的團長、中國廣播樂團的副團長還有中央樂團的樂隊副隊長包括我這個廣州樂團,團領導都是打擊樂出身的。
  • 李飈領銜國家大劇院打擊樂節 玩轉「夏日探戈」
    沃爾夫岡·萊芬德的小軍鼓獨奏作品《跨界》,在小軍鼓上大做文章,運用各種演奏技法把小軍鼓「玩」到了極致,李飈的演奏靜若盤沙,動若暴雨,令觀眾大開眼界。三木稔的《馬林巴聖曲》,用馬林巴與鑼鼓對話,即有動感的旋律又有強烈的節奏,五位打擊樂家全情投入的表演令全場觀眾熱血沸騰。    下半場是小提琴家寧峰、大提琴家魯鑫、鋼琴家袁芳與打擊樂一同演奏的皮亞佐拉的探戈作品。